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豆施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的株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硫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荚数、产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3.
硫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施用硫肥对大豆的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显著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  相似文献   

4.
开展水稻施硫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对增加水稻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产量农艺经济性状有促进作用;施用硫肥2 kg/666.67 m2比不施硫肥增产稻谷36.6 kg/666.67 m2,增产8.73%,方差分析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硫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函数曲线图呈抛物线状关系;推荐水稻硫肥施肥量为2 kg/666.67 m2;随着施用硫肥量的增加,净产/净投比下降,但合理施用硫肥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增加产值、净产值、产/投比。  相似文献   

5.
在棕壤土区高、中和低肥力地块研究了硫肥对不同地力水平的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田和中产田施用硫肥的处理提高了小麦的分蘖数和单位面积穗数,而高、中和低产田株高差异不明显。中产田施用硫肥后666.7m^2籽粒产量达到495.3kg,增产率为13.3%,其次是低产田,高产田的增产率最低。中产田施用硫肥的冬小麦产投比最高,达到4.81。  相似文献   

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硫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每公顷施19.5 kg硫肥产量迭7 312.5 kg/hm2,每公顷施40.5kg硫肥产量达7465.5kg/hm2,比不施硫肥分别每公顷增产259.5 kg、412.5 kg,增产率分别为3.7%、5.8%.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硫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产量,平均增幅5.1%~6.3%,其中施硫肥3kg/亩水稻产量最高。同时施硫肥3kg/亩也促进水稻株高、平方米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的提高。在施用硫肥1.5~3kg/亩时可提高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而在施用硫肥1.5kg/亩时研磨品质较好。各处理也降低稻米碎米率和垩白米率,提高了水稻的外观品质。水稻适度增施硫肥可加快水稻返青、分蘖、抽穗和成熟,比对照提前1~2d;增加株高,提高分蘖率;同时也可增加水稻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安徽大豆生产中最佳硫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粮以大豆生产为主.1997年在该地区的砂姜黑土上进行了大豆五个施硫水平(S0~S4,相当于0、30、60、90和120 kg/ha)的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硫促进大豆生长,增加了干物重及根瘤数.硫肥在盛花期-结荚期表现出来的效果比生育初期的明显,高硫的效果好于低硫处理.硫肥的施用使大豆产量在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27~233 和133~534 kg/ha.第二试验点(龙亢农场)的增产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个点因施硫使产投比达到3.5~14.6, 说明施硫的经济效益是令人满意的.从产量的增加,产投比的提高, 以及蛋白质产量等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在土壤MCP-S含量低于25 mg/kg的情况下,每公顷施硫60~90 kg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硫素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在常规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进行了3个施硫水平(30、60、90kg/hm2)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一定量的硫肥可以提高棉花的生物量和经济产量.在传统施肥的基础上施用60kg/hm2硫肥,较不施硫处理单株结铃数增加14.3%,籽棉产量增加15.9%,皮棉产量增加16.0%...  相似文献   

10.
硫肥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1999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S95,硫磺粉、普钙以及施用15,30,60kg/hm^2的硫肥(S,以S95为硫源)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油菜籽粒的产量,增产幅度为17.3%-42.8%,S95的肥效优于硫磺粉和普钙,施硫肥(S)15,30,60kg/hm^2对油菜籽粒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秸秆和根系的干重比对照高19.9%-66.8%,但尚未达显著差异。施用硫肥显著提高油菜籽粒的含硫量,降低油菜籽粒的氮硫比,其升降幅度与硫肥用量相关,施用硫肥对油菜籽粒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含硫水平棉田土壤上硫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硫肥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缺硫土壤上施用硫肥 ,能显著提高棉花干物质产量和棉花产量 ,促进棉花根系和花、蕾、铃的生长发育 ;在硫含量水平丰富 (处于丰富的低限 )的土壤上施用硫肥 ,也能较好地提高棉花干物质产量 ;而在硫含量水平极丰富的土壤上施用硫肥 ,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减产。试验结果还表明 ,在北疆棉田缺硫土壤上施用硫酸钙 ,其增产效果较好 ,而在南疆棉田缺硫土壤上施用硫酸钾的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品种在水稻上的增产效应以硫酸钾最好,硫磺次之;在油菜上以石膏最好,硫磺次之。硫素当季利用率早稻为7 5%,晚稻为10.9%,油菜为29 6%。在不施硫条件下,土壤硫素表现亏缺;在施低量硫条件下(每季作物施硫15kg/hm2)基本上可以保持土壤硫素的平衡;在施中、高量硫条件下,土壤硫素均有不同程度盈余。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连续两年施用硫肥后,可以隔年或隔季不施。  相似文献   

13.
大棚内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可以明显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增强其抗性;施用硫肥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全S、Vc、全K含量和可滴定酸浓度,但降低了其可溶性糖、固形物、蛋白质、全N和全P的含量;施硫30 kg/hm2处理的番茄果实在常温下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豆施用硫钙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对大豆施用硫钙肥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硫钙肥能显著增加大豆生物产量,增加土壤有效硫、交换钙含量,提高大豆籽实氮、硫、钙的含量,是盐碱土有效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15.
作物施硫效应与土壤硫素平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省几种主要土壤类型上,对几种主要作物进行了施硫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硫经济效益较好,小麦增产3.5%~13.4%,玉米增产3.5%~11.7%,大豆增产7.1%~13.5%。在施硫量相同情况下,小麦、玉米施硫磺增产效果大于石膏,而大豆施石膏的增产效果则优于硫磺。如要维持当前土壤硫素水平,每年需通过施肥补充3.1~5.6kg/亩。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硫肥在淡黑钙土上对玉米的产量构成、叶绿素含量、植株及子粒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对玉米最大效益硫肥用量的计算 ,得出在淡黑钙土上玉米施用硫肥的适宜用量为 75kg h 。  相似文献   

17.
甘蔗的硫营养与土壤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甘蔗种植区气温和降雨量均较高,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磷、钾、硫和阳离子代换量均较低。有近1/3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低,硫素供给不足;有近1/2面积土壤全硫含量和有效硫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随着甘蔗生产的不断发展,广西甘蔗种植区土壤有较大面积正面临着缺硫和潜在缺硫的影响。相对于不施硫肥处理,甘蔗施用硫肥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茎重均有所增加,平均增产5.24%~9.43%,过磷酸钙中硫的增产效果和后效均低于含硫磷铵。甘蔗施用硫肥还能提高蔗糖分和纤维分,经济效益显著,其产出与投入比(VCR)为18.20~20.23,其中以施用含硫磷铵效益最佳。甘蔗施用硫肥能显著增加植株各部位的硫含量,但叶片的硫含量高于蔗茎;随着施硫量的增加,甘蔗对硫素的吸收量也增加,每公顷甘蔗的吸硫量达到44.1~67.0 kg;根据养分平衡分析,不施硫肥的甘蔗每年硫养分亏缺23.80 kg/hm2。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量水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旱池和盆栽模拟研究了冬小麦产量与肥水关系,结果表明,增加施肥量和供水量均可提高产量,但低供水高施肥和高供水低施肥均不利于产量的增加和水分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获得理想产量必须量水施肥,提出量水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青稞和油菜上使用"金大地"复合肥的不同用量和常规施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稞和油菜施金大地187.5kghm-2,是适宜我县的最佳施肥水平,施量过高,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水稻硫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施硫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增施硫肥可以增加产量,硫肥施用量为15kg/hm2时产量最高,比不施硫增产7.51%,并促进有效穗的形成和每穗实粒数的提高。水稻增施硫肥可增加叶面积指数,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及茎鞘物质向籽粒的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