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 cm 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 96 h的半致死温度为 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 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降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 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 27℃持续 5 d,死亡率为 50%, 7 d时全部死亡;在相同温度下,个体小的较个体大的耐高温程度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2.
通过碱度异常技术( Alkalinity anomaly technique)方法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盐度条件下的钙化率和呼吸率,发现栉孔扇贝的钙化和呼吸活动受盐度影响显著(P<0.5).在海水盐度为15~25时,钙化率随盐度提高呈上升趋势,后随盐度降低而下降.在盐度为15 ~ 25,呼吸率随盐度提高而增大,盐度为25 ~ 35,呼吸率下降.钙化率与呼吸率均在盐度25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33±0.02 μmol/( FW g·h)(钙化率)、(2.32±0.10) μmol/(FW g·h)(碳呼吸)、2.87±0.14 μmol/(FW g·h)(氧呼吸),此时钙化和呼吸活动向环境释放CO2也最强烈.  相似文献   

3.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模拟自然水环境中滤水率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在模拟自然海区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桑沟湾内主要养殖种类栉孔扇贝的滤水率进行了测定,对其不同体长扇贝的滤水率进行了实验比较。在水温24-26℃。盐度31-32‰范围内,昼间光照500Lux左右条件下,用叶绿素和颗粒有机物作为测定指标,结果表明,此种扇贝的滤水率随个体增大,单位个体的滤水率越大,而单位干组织重的滤水率越小;同一规格扇贝,密度越大,滤水率越低。在本实验过程中,昼夜间的滤水率变化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4.
栉孔扇贝生殖活动前后的滤食和生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桑沟湾用模拟现场流水法对栉孔扇贝的摄食生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在进行生殖活动前后滤水率无明显的差异,但进行生殖活动前的摄食量较大。尽管栉孔扇贝的滤水率和摄食量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它的吸收率却与个体大小无关。在300 ̄600ml/min的水流范围内栉孔扇贝的滤水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水流小于300ml/min时扇贝的滤水率则明显降低。根据实验数据,用计算机模拟得出了栉孔扇贝在生殖活动前  相似文献   

5.
取体长分别为3和5cm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96h的半致死温度为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和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27℃持续5d,死亡率为50%,7d时  相似文献   

6.
栉孔扇贝生理能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实验条件和现场模拟条件下对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泄率、摄食率、同化率和能量收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与温度成正比 ,与体重成幂函数关系 ,体重与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关系式Y=aWb表示。在 8~ 2 8℃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摄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3℃时耗氧率和摄食率达到最高值 ,2 8℃时下降 ,而排氨率则呈持续升高的趋势 ,其变化幅度分别为 0 4 8~ 9 0 9mg/ g·h、0 0 5~ 1 0 1mg/ g·h和 1 0 7~ 11 6 6mg/ g·h。栉孔扇贝的摄食率随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符合关系式 :IR =4 78C0 36 6 (R2 =0 97,P <0 0 5 )。栉孔扇贝的同化率与饵料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饵料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关系分别为 :AE =4 7 6 5C- 0 30 9(R2 =0 96 )和AE =5 1 6 8lnX - 112 38(R2 =0 97)。栉孔扇贝的个体大小是影响能量收支各组分比例的主要因素 ,随个体增大呼吸能增大 ,生长能减小。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呼吸能占总摄食能的 4 4 2 %~5 1 7% ,排粪能为 31 4 %~ 36 8% ,生长能为 12 7%~ 2 1 7% ,排泄能小于 2 %。  相似文献   

7.
通过Alkalinity anomaly technique测定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钙化率和呼吸率,发现栉孔扇贝的钙化和呼吸活动受酸化影响显著,均随着酸化的加剧出现了明显下降。当pH降低到7.9时,栉孔扇贝的钙化率将会下降33%左右;当pH降到7.3左右时,栉孔扇贝的钙化率将趋近于0,栉孔扇贝无法产生贝壳,而此时栉孔扇贝碳呼吸率(RC)与耗氧率(RO)也分别下降了14%和11%。随着酸化的加剧,栉孔扇贝的能量代谢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这些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栉孔扇贝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栉孔扇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恒定温度(24±0.5℃)、饵料密度(3.0×104cell/ml)、不同盐度(20、25、30和35)和恒定温度(24℃±0.5℃)、盐度30、不同饵料密度梯度(3.0×104、4.5×104和 6.0×104cell/ml)对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 mm)滤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S)开始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30之间存在最大值,然后随盐度的升高而下降,与盐度(S)间的相关关系为FRS =-30.893S2+1 691.5S-19 610 (r =0.847,以整体干重计算)或FRS=-0.022S2+1.223 6S-14.522 (r = 0.928,以个体数量计), 通过公式推算在盐度27.8时FRS达到最大值,为3.54L/g*dw*h(2.49×10-3 L/ h*ind);投饵密度(Q)对栉孔扇贝稚贝的滤水率(FRQ)有显著影响(P< 0.05),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FRQ=-0.069 3Q2+0.648 4Q-1.083 5(r = 0.722),其变化趋势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抛物线趋势,推算金藻密度为4.7×104cell/ml时滤水率最大,为0.43×10-3 L/ h*ind.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水法研究了在水温18±0.5℃、饵料密度1.0×104 cell/ml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滤水率的昼夜节律;在水温24℃±0.5℃、饵料密度3.0×104 cell/ml下栉孔扇贝稚贝(壳长1.177~2.017 mm)滤水率的昼夜节律.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分别于17:00、21:00、01:00、05:00、09:00和13:00测定.栉孔扇贝面盘幼虫和稚贝的滤水率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二者相似.在白天滤水率较低,最低值出现在09:00~13:00,幼虫为0.002 6 ml/h · ind,稚贝为0.1231 ml/h·ind;在夜间有较高的滤水率,最大值出现在凌晨21:00~01:00,幼虫达0.025 8 ml/h·ind,稚贝达0.509 6 ml/h·ind.统计分析表明,栉孔扇贝稚贝和面盘幼虫的滤水率昼夜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低温对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排粪能为 2 2 .5 2 %~ 4 5 .99% ,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 ,低于 3 %。  相似文献   

11.
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模拟自然条件下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研究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8~17.2℃)栉孔扇 贝的个体耗氧率和个体排氨率随壳长的增大和水浊的升高而增大,呈下相关关系。栉孔扇贝的个体大小是影响能量收支各组分比例的主要因素。随个体的增大,扇贝的呼吸能增大,而生长能减小。在能量收支方程中,呼吸能占的比例最大(44.2%~51.7),其次是排粪能(31.4%~36.8%),第三为生长能(  相似文献   

12.
波纹龙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流水法研究波纹龙虾在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25℃耗氧率为0.0645mg/g·h,33℃时上升到0.1879mg/g.h。波纹龙虾耗氧率随盐度的变化则呈“V”字型,盐度为28最低0.1051mg/g。h。波纹龙虾的耗氧率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pH值7.4~7.7时,耗氧率较高,为0.1426~0.1460mg/g.h;pH值8.0~8.6时,耗氧率从0.1057mg/g。h下降到0.0722mg/g.h。在水温29℃,盐度28,pH值8.0条件下,波纹龙虾的窒息点为0.2341mg/L。  相似文献   

13.
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摄食和代谢方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种金豆  李琪  王涛 《水产学报》2019,43(4):1038-1047
为探究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优良性状的生理学基础,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摄食和代谢差异。结果显示,在16~32 ℃范围内,温度对长牡蛎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随温度升高,两群体滤水率先增加后降低。野生群体滤水率在24 ℃达到最大值,壳黑品系在28 ℃达到最大值。两群体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呈增加趋势,并未发现显著性转折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间滤水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壳黑品系滤水率均高于野生群体,耗氧率均低于野生群体,且在32 ℃壳黑品系排氨率显著低于野生群体。在盐度15~35范围内,盐度对长牡蛎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随盐度升高,两群体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总体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间滤水率差异显著,壳黑品系滤水率均高于野生群体,且在盐度15~25条件下壳黑品系排氨率均低于野生群体。两群体O:N值均在16 ℃和盐度35组最大,温度升高或盐度降低均会致使两群体O:N值下降。温度实验中,在32 ℃时,野生群体O:N最低值为7.57,壳黑品系O:N值变化范围为10.52~29.31。盐度实验中,在盐度20时,野生群体O:N最低值为9.10,壳黑品系O:N值变化范围为11.51~22.98。研究表明,相较于野生群体,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更能适应高温和低盐环境,而较高的摄食率和较低的代谢率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从生理学角度探讨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快速生长机制,本研究以两种规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第4代壳金选育系(简称金1和金2)和两种普通养殖群体(简称对照1和对照2)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16℃、20℃、24℃、28℃、32℃)和盐度(15、20、25、30、35)条件下各实验组的滤水率(FR)和耗氧率(OCR)。结果显示:(1)摄食实验中,4个组长牡蛎的滤水率均随温度或盐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温度28℃时出现最大值;对照1的滤水率在盐度25时达到最大值,其他3组滤水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对长牡蛎的滤水率均有显著性影响,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滤水率均显著大于普通养殖群体(P0.05)。(2)呼吸实验中,较大规格长牡蛎壳金选育系的耗氧率受温度或盐度变化的影响更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温度、群体,盐度、群体均对长牡蛎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实验温度范围内,金1的耗氧率显著小于对照1,但金2的耗氧率显著大于对照2(P0.05)。实验盐度范围内,壳金选育系的耗氧率均显著大于普通群体(P0.05)。(3)同一壳色群体中,个体越大,单位软体部干重滤水率和耗氧率越低。研究表明,较大规格长牡蛎壳金选育系F4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该选育系的快速生长可能是由其较高滤食行为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呼吸代谢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栉孔扇贝三倍体的基础耗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三倍体的基础耗氧率在18-2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耗氧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0=0.017e^0-1945tr^2=0.943(2N-A),O=0.072e^0-0958tr^2=0.9955(2N-B),O=0.0492e^0.1185tr^2=0.9088(2N-C),O=0.049e^0.1282t,r^2=0.9882(3N-A),0=0.1265e^0.0802t,r^2=0.9512(3N-B),O=0.0927e^0.0063tr^2=0.9861(3N-C),(O为耗氧率,t为温度)三倍体栉孔扇贝的基础耗氧率存显的昼夜节律,在上午9:00-10:00达到最高,为1.301-0.823mg/(g.h),在夜间21:00-22:00最低,为0.0002-0.243mg/(g.h),其基础耗氧率和昼液节律均与二倍体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龙虾耗氧率及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华芳  杜国平  刘顺羽 《水产科学》2011,30(10):635-637
研究了中国龙虾在不同温度、盐度及pH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结果表明,耗氧率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上升,由25℃的0.0931mg/(g.h)升至33℃的0.2061mg/(g.h);而盐度变化对中国龙虾耗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盐度为28和31时,耗氧率较低,分别为0.1033mg/(g.h)和0.1082mg/(g.h)。低pH对中国龙虾耗氧率有较大影响,当pH由7.3升至8.0时,耗氧率由0.3028mg/(g.h)降至0.1092mg/(g.h)。在水温29℃、盐度28、pH 8.0条件下,体质量97g的中国龙虾的窒息点为0.1561mg/L。  相似文献   

17.
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同化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青岛近海扇贝养殖区取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暂养2周,壳长达25.01~73.92 mm.实验前停食24 h,实验温度梯度为8、13、18、23、28℃,其间投喂不同密度的小球藻(Chlorella spp.),静态实验.结果显示,栉孔扇贝的滤食率与温度和体重成正比,且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栉孔扇贝滤食率为1.07~11.66 mg/(ind  相似文献   

18.
以文蛤(Meretrix meretrix)为受试生物,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不同pH和盐度下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氧氮比(O∶N)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为8.7试验组文蛤耗氧率、排氨率及排磷率显著高于6.7、7.7、9.7及10.7试验组(P0.05),pH为7.7和8.7试验组O∶N值显著高于6.7、9.7及10.7试验组(P0.05);pH在6.7~10.7范围内,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随pH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H为8.7时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以及O∶N均为最大值,依次为5.46 mg·(g·h)-1、0.17 mg·(g·h)-1、0.19 mg·(g·h)~(-1)、27.17。盐度为20试验组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显著高于16、18、22及24试验组(P0.05);盐度在16~24范围内,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随盐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盐度为20时文蛤耗氧率、排氨率、排磷率及O∶N均为最大值,分别为5.66 mg·(g·h)~(-1)、0.20 mg·(g·h)~(-1)、0.30 mg·(g·h)~(-1)和27.40。本实验研究范围内,文蛤生长的最适pH在8.7左右,最适盐度在20左右,为文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29.5±0.5)℃、盐度25条件下,用3个独立循环水槽系统同时充入空气和纯CO2气体,利用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CO2的流量使海水pH为7.7±0.05和7.4±0.05,以pH 8.3的天然海水为对照,研究海水酸化对青蛤耗氧率、排氨率及O∶N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海水酸化的加强,青蛤累计死亡数上升,呈正相关性,死亡率依次为pH 7.4pH 7.7pH 8.3;耗氧率随pH的升高而降低,而较低的pH对青蛤排氨率有促进作用;O∶N值随pH的降低而降低,一定范围内的海水酸化会对青蛤的存活及代谢有影响,但这些影响对青蛤的生存和代谢并不致命,青蛤会随着海水酸化时间来调节自身代谢以适应海洋酸化,本结果为青蛤对海洋酸化适应提供了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静水条件下,研究了温度、盐度、pH对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耗氧率的影响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为12~24℃时,多棘麦秆虫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24℃时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盐度为20‰~35‰时,多棘麦秆虫的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大,盐度高于35‰时则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1);pH为4~8时,多棘麦秆虫的耗氧率随pH的升高而增大,pH 8~10时多棘麦秆虫的耗氧率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对多棘麦秆虫的耗氧率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