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茼蒿素类似物对几种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茼蒿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浸叶法处理小菜蛾 2龄幼虫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 5d后的 LC50 值分别为 4 98.74μg· m L-1和 2 99.82μg· m L-1;对菜粉蝶 3龄幼虫处理后 6d的L C50 值分别为 655.79μg· m L-1、 4 65.74 μg· m L-1,处理后 8d的 L C50 值分别为 3 82 .12 μg·m L-1、 2 78.86μg· m L-1。以 5μg/头的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注射处理菜粉蝶 5龄幼虫 ,2 4 h后试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4 5.3 4 %和 68.86%。 12号和 2 0号化合物对致倦库蚊 3龄幼虫处理后 2 4 h的 L C50 分别为 9.91μg· m L-1和 6.2 1μg· m L-1。  相似文献   

2.
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植株内的内吸传导特性, 为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蔬菜、水稻等害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分别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是否具有内吸传导特性。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波处理提取大豆植株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经预净化,由高效液相色谱(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分析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采用水培法处理,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50 μg·mL-1时,24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5.22和4.73 μg·g-1,48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8.71和7.96 μg·g-1;当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200 μg·mL-1时,24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8.52和11.95 μg·g-1,48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6.45和17.88 μg·g-1。采用浓度100 μg·mL-1药液涂药处理大豆中部成熟叶片时,24和48 h后检测发现处理叶片以上部位的叶片中氯虫苯甲酰胺的含量分别为16.55和20.79 μg·g-1,处理叶片以下部位未检测出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顶端生长点叶片涂抹浓度100 μg·mL-1药液时,在生长点以下部位的叶片中均未检测出氯虫苯甲酰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内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  相似文献   

3.
用基因枪法将Bt杀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转化上述胚性愈伤组织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5 0 μg·m 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2 5 μg· m 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抗性芽。GUS酶活性检测和对基因组 DNA作 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证明外源目的基因 (Bt)已在寒地水稻抗性愈伤组织中整合并表达。抗性再生植株的 GUS酶活性及 PCR检测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4.
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浆绿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浆绿茶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O2-.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脂质过氧化物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0.45g·L-1、0.99g·L-1、15.43g·L-1、0.83g·L-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蝉拟青霉胞内几丁质酶、蛋白酶、溶菌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株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胞内几丁质酶、蛋白酶、溶菌酶的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酶活力高的菌株为GZDXIFR3716,并对3种酶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ZDXIFR3716产3种酶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1、酵母膏5g·L-1、K2HPO41g·L-1;其几丁质酶、蛋白酶和溶菌酶含量最高的发酵时间分别为48h、60h和84h;而3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40℃和40℃;3种酶的最适反应pH值分别为6.0、7.0和5.0.  相似文献   

6.
用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技术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农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建立了环境水体中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毒死蜱和丁草胺 4种农药的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实验中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提取水样中的农药 ,用GC NPD对农药进行分析检测。该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 3σ)对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毒死蜱和丁草胺分别为 0 11,0 11,0 2 5和 0 0 5 μg·L-1。 4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 0 10~ 10mg·L-1,在河水、地下水、雨水和去离子水中的添加回收率均在 70 %~ 112 %范围。该方法为环境水体中痕量农药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杆菌摇瓶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 ,对苏云金芽孢杆菌高毒力菌株 TS1 6进行了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原料对发酵液毒力的影响相差很大 ,在几种培养基组分中以鱼粉对发酵液的影响最大 .试验所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 :黄豆饼粉 3 2 g· L- 1 、玉米粉 1 4g· L- 1 、花生饼粉 3 2 g· L- 1 、鱼粉 1 4g· L- 1 、蛋白胨 4g· L- 1 、酵母 6g· L- 1 、Fe SO4 · 7H2 O 0 .0 4g· L- 1 、Zn-SO4 · 7H2 O 0 .0 8g· L- 1 .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紫色硫细菌283-1的生物量,对其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采用单因子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试验及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研究了乙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铵、硫化钠、硫酸镁和无机盐6个因子对菌株283-1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和硫化钠是影响该菌株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并获得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乙酸钠1.45g·L-1,碳酸氢钠0.75g·L-1,氯化铵4.5g·L-1,硫酸镁0.5g·L-1,硫化钠1.05g·L-1,氯化钙0.19g·L-1,氯化钾0.34g·L-1,氯化钠50g·L-1,VB1220μg·L-1,无机盐溶液1mL·L-1。优化后菌株283-1的生物量提高了6倍,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9.
 以卵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yolk,IgY)为配基,对小牛肠组织来源的碱性磷酸酶进行免疫亲和纯化。采用1.5mol·L-1的NaCl进行洗脱,可使酶的纯化倍数达到64倍,活力回收率达到90%。IgY抗体对碱性磷酸酶亲和力的测定结果显示固有亲和力和相对亲和力分别为6.275×10-7 mol·L-1和5.0 μg·ml-1。  相似文献   

10.
N-硝基-N-六氢吡啶-2,4,6-三氯苯胺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测定了N 硝基 N 六氢吡啶 2 ,4,6 三氯苯胺对小麦、玉米、棉花、水稻、油菜、大豆等 6种作物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对油菜和水稻幼芽及胚根有强烈的生长抑制作用 ,抑制油菜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4 97× 10 -4 g·L-1和 5 34× 10 -4 g·L-1;对水稻幼芽及胚根生长的IC95值分别为 2× 10 -3g·L-1和 1 2 6× 10 -3 g·L-1;对其它供试作物生长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氯酸盐已成为茶叶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安徽东南和西部地区两地茶叶主产区50份茶叶样品中的高氯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同时监测了西部地区不同部位茶鲜叶中高氯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茶叶样品中高氯酸盐含量检出率为100%,超标率为0%,总体茶叶是安全的;茶鲜叶中老叶的高氯酸盐含量约为嫩芽中的17倍,茶鲜叶中高氯酸盐主要富集在老叶部位。  相似文献   

12.
李果实高质量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实富含酚类和多糖,成熟李果实的总酚和总糖含量分别可达140.28μg/g和80.75mg/g,因此常规方法不能有效提取其RNA以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比较了改良的异硫氰酸胍法、改良的Trizol法、改良的CTAB法和高氯酸盐法提取李果实RNA的效果,结果表明高氯酸盐法效果较好。根据李果实材料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了高氯酸盐法,包括用0.1mol/LTris-硼酸缓冲液(pH7.4)取代0.3mol/LTris-HCl缓冲液(pH8.3);提取缓冲液中β-巯基乙醇的浓度由1%提高到2%,可溶性PVP的浓度由8.5%降低至1%;联合使用10%乙醇和醋酸钾以除去多糖;用12000×g离心替代使用填充有玻璃丝的Centriflo柱实现分离提取缓冲液中杂质的目的等。在230、260和280nm下测定所提取RNA的吸光值,并用提取的RNA反转录后扩增β-actin基因片段验证RNA的质量,结果表明:用优化了的高氯酸盐法提取李果实的RNA完整性好,杂质少,得率较高,适用于RT-PCR等后续实验,并且也适合提取其他富含酚类物质或多糖果实的RNA。  相似文献   

13.
The efficacy of adding vitamycin to the ration of dry pregnant cows and pregnant sows and normoflor, macerobacillin, pectavamorin, and magnesium perchlorate separatel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enzymes preparations to the ration of calves is shown.  相似文献   

14.
With a noncomplexing anion such as perchlorate ion, the uranyl ion coordinates to five monodentate oxygen ligands. The relation of this observation to the work of Evan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植酸钙的提纯及其植酸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慧锋  王秀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19-6720
用氯化钙和碳酸钠提纯自制的粗品植酸钙,通过红外光谱和磷含量的测定,证明产品纯度高,植酸钙的总磷含量在21%~22%,符合食用植酸钙产品质量要求。浓硫酸和高氯酸消解后,用钼-锑-钪复合显色剂测定植酸钙中的磷含量,偏差不超过5%;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是一种可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Akamine EK 《Science (New York, N.Y.)》1963,140(3572):1217-1218
Th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by fading blooms of Vanda Miss Agnes Joaquim, determined quantitatively by the perchlorate manometric procedure,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fading. A peak production of over 3400 microl per kilogram hour was obtained when 97 percent of the blooms were faded.  相似文献   

17.
高氯酸盐与铬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沙培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重对高氯酸盐(ClO4-)、六价铬(Cr6+)及其复合污染(ClO4-+Cr6+)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污染物处理浓度的提高,ClO4-、Cr6+和ClO4-+Cr6+对水稻幼苗主要生长指标根长、株高和鲜重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呈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在同一浓度下,ClO4-、Cr6+和ClO4-+Cr6+对水稻幼苗根长、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处理时间越长,抑制率越高;复合污染对水稻生长的抑制效应大于其中任一污染物在同浓度条件下的单一污染的影响,且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也越明显;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生长的交互作用类型因处理时间和浓度组合的不同而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8.
对渭河及泾河高含沙洪水的特性、渭河下游及潼关高程的冲淤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三门峡枢纽高水位运行、低泄洪能力及渭河高泥沙含量,是潼关高程抬升、渭河下游演变趋势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渭河下游水沙问题的对策是建设东庄水库工程、改变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降低渭河河口潼关高程,并辅之以区域综合治理等。  相似文献   

19.
永定河和滦河水系浮游动物样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海河流域永定河、滦河水系的34个站点的浮游动物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水质分析.结果发现:永定河水系和滦河水系浮游动物均以原生动物为主,分别占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36.84%、45.07%;轮虫次之,分别为31.58%、39.44%;枝角类较少,分别为21.05%、8.45%;桡足类种类最少,分别为10.53%、7.04...  相似文献   

20.
有关江河源区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建国后青藏高原研究的历程,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了"江河源区"的称谓、范围、经济生态区划、生态系统的主体、自然和人为因素、生物多样性问题、气候演变规律、生态环境的质量评判、重大工程和旅游活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地位等11个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