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绪海 《农村电工》2006,14(3):11-1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供电所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等.导致农电安全隐患及事故不断发生。如何抓好新形势下供电所安全管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意见。以期与广大农电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2.
农电管理,以人为本;人力管理,机制为重。浙江永康供电局2006年在深化农电管理体制改革中,推行新的农电人力资源机制,使农电队伍焕发新的活力,团结协作、争创佳绩、敬业爱岗意识明显增强,电力营销、农网建设、农电安全等农电管理工作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消息提示     
杨明辉 《农村电工》2006,14(12):16-16
农电体制改革后,规范农村电工管理成为农电企业普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农村电工管理,是当前农电企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一项政治任务。通过多年来的农电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抓好农村电工管理应从3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秦恩德 《农村电工》2006,14(8):14-14
1存在的问题 1.1新的农电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健全。电力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因职权所限,无法行使组织、协调职能,造成工作乏力,困难重重。在农电管理的新形势下,县、乡、村、组配合协调齐抓农电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尚未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不协调,农电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5.
农电体制改革后,随着农电管理范围的加大,农电安全工作日益呈现出许多矛盾,农电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农村的安全稳定和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当前农电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强化的措施和办法,供广大农电同仁参考。1农电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1.1缺乏对农电  相似文献   

6.
一、改革、发展、管理、服务——奋进的2003年。2003年,广大农电职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和探讨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积极组织和推进农网改造工程,不断强化农电企业管理,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公司农电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7.
临朐县电业局近几年来,为适应农电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农电工队伍,进一步提高农电管理优质服务水平,他们结合单位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农电工素质工程”为契机,以实现供电所、电工组的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努力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三三制”管理,全局农电队伍素质显著提高,农电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并涌现出了全国“农电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王运福等一大批优秀电工。一、推行制度、情感、监督“三项管理”1. 实施制度管理。农电体制改革后,针对农电工素质参…  相似文献   

8.
农电安全生产是农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虽然通过“两改一同价”工作,使得农网的结构、技术装备水平和农电生产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基层农电安全生产相对比较薄弱,管理粗放、标准不一,  相似文献   

9.
张晓英 《农村电工》2006,14(4):12-13
西部落后地区农电企业现有的农电工大部分是在原村电工的基础上招聘到基层供电所工作的。因农电工身份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粗放型的管理方法,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电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电企业应不断加强农电管理和农电队伍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解决农电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农电工的素质,对农电工的管理应力求做到人性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农电政策是农电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实践,我们才在争取和落实政策中,获得了农电发展的主动权。(一)争取和落实行业归口管理政策,加速农电企业的实体化建设内蒙古农电共有89个旗(县、市、郊)农电单位,其中有69个趸售和2个自发自供单位。1992年,针对农电行业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经自治区政府批准,对趸售旗县的农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坚持“趸售期、固定资产所有权和旗县农电局是政府管电职能部门”三不变的情况下,明确了企业性质,并由具有盟市管电职能的电力部门对其实行了行业归口直属管理。经过四年多实…  相似文献   

11.
1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转变观念 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企业对乡(镇)电管站及其所属电力设施的地位是作为政府的电力行政管理者,行使行业管理,可以发号施令、检查督促、处分、处罚。农电体制改革后,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一个分支机构,乡、村高压和主要低压电力设施收归供电企业所有,供电企业成了电力设施的所有者。由于县、乡(镇)供电系统一体化,电力安全规程的执行,农电安  相似文献   

12.
新的农电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运行,使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逐步加大。加强农电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我局在农电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浅见,与广大农电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代管后,省电力集团公司对农电工作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有利地促进了农电工作的健康发展。但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局农电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逐渐显露出来。我们应积极探索、加强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改进。为此,作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农电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对策,与大家商榷,以便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是半农半牧地区,旗农电局担负着28个乡(镇、苏木),7万个用户的供电任务。2000年10月13日,由旗政府主持召开了全旗乡(镇、苏木)电管站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撤消原来6个供电所和 28个电管站,成立了 15个供电营业所,拉开了农电体制改革的帷幕。1 本着便于管理,方便用户的原则,打破了以行政区域为分界,按变电站一个出口或几个出口划为一个供电营业所。2 10 kV线路100 km 3人,350户1人为定员标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招聘农电工。3 各村设用电报修箱,报修箱上标明服务电…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按照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和探讨深化农电体制改革,积极组织和推进农网改造工程,不断强化农电企业管理,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农电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网工程管理,全面完成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建  相似文献   

16.
邢观明 《农电管理》2003,(11):21-21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上半年农电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15起,死亡9人,重伤6人。统计表明长期以来农电安全管理薄弱、农电安全技术素质较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随着农村“四到户”管理的新形势而与时俱进所造成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提出以下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绪海 《农村电工》2003,11(7):14-14
如何对统管后农村电工进行管理,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笔者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点意见,为加强农村电工的管理增添一些有益的启示。1农村电工管理存在的问题1.1农村电工工资偏低,造成思想不稳定。目前根据我县的情况,农村电工工资一般在300~400元。而他们却和其他职工一样正常上班,晚上还要值班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报修服务,与在同一岗位工作的电力系统职工相比,工资差距太大,同工不同酬,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自动辞职的现象时有发生。队伍的不稳定,影响了农电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1.2农村电工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电工缺乏竞争意…  相似文献   

18.
以乡镇电管站的撤销和农村供电所的建立为标志,农电体制改革在乡镇层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体制的改变对农电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已不能确保改革成果的巩固与发展。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从农电管理中的这块“短板”入手.以电网经营企业专业化的管理优势.带动农电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抓队伍、抓管理、抓发展、创一流”和2002年开展“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的要求,以“三项责任制”为主线,以创一流为载体,在全省农电系统广泛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规范和深化代管,扎实推进“两改一同价”工作,农电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1以体制创新为保证,建立农电三级管理模式为适应农电“两改”后全省农电工作新形势,省电力公司积极探索农电管理新体制,形成省、市、县三级管理模式。省电力公司按事业部制模式成立农电局,归口管理全省农电工作,同时重组福建电力发展公司,拟以发展公司与农电企…  相似文献   

20.
农电体制改革后.政府和客户对农村供电所的生产、安全、营销、服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迅速提高。农电工队伍不稳定、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农电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农电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农电工作经验,就农电企业怎样加强农电工管理提出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