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的茶产业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贵州湄潭建立"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人们习惯称为"中央茶场"。中央茶场从杭州请来龙井茶技师,把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传到湄潭,得以传承和发展。1抗战前西湖龙井茶的文化积淀与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2.
西湖龙井茶     
龙井茶,因产于浙江杭州龙井而得名,主要产区是杭州西湖公社,其中以龙井、双峰梅家坪三个大队的为佳。近年来,随着龙井茶需求量的增加,杭州附近的余杭、肖山、富阳等县少数社队也先后炒制龙井茶,品质也颇有特色,为了区别西湖龙井,一般称浙江龙井。  相似文献   

3.
以车前草、龙井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用感官评定方法得出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龙井茶车前草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龙井茶与车前草的配比2.5∶1,柠檬酸的添加量0.08%,白砂糖的添加量6%。所制得的复合饮料是一种保健饮料,清澈透明,酸甜适宜,茶香柔和宜人,具有龙井的淡雅和车前草的清新。  相似文献   

4.
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波绿茶为原料,探讨了宁波绿茶配比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从生化成分以及感官审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茶叶的配比以龙井茶与炒青茶质量之比为40∶60为最好,滋味具有龙井茶香气。  相似文献   

5.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龙井茶     
龙井茶的往日和今天杭州西湖所产的龙井茶,是聞名国內、外的名貴綠茶。远在宋代,葛嶺附近的宝云山出产的“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出产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峯出产的“白云茶”,都作为进貢的精品。到了明朝,龙井茶名更著。根据明朝田艺蘅撰煑茶小品云:“武林诸泉,惟龙泓人品,而茶亦惟龙泓山为最,其上有老龙泓,塞碧倍之,其地产茶,为南山絕品”。按龙泓乃龙井的古名,由此可見龙井有记載的历史已很悠久。  相似文献   

8.
西湖龙井茶是杭州的历史名茶,而凤冈茶则是贵州省近几年兴起的一款健康茶品。本文从杭州市民饮茶量的估算、凤冈茶的抗氧化优势、凤冈县与杭州市两地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等方面,探讨了将凤冈茶与龙井茶结合发展的优势,提出了在杭州这个"国茶之都"发展具有凤冈特色系列茶产品的可能性,也探索了使得"龙凤呈祥"成为东西部茶文化和茶健康融合发展产业品牌的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龙井茶区的茶农說:“若要茶叶产量高,品質好,采好茶叶第一条。”采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年的产量,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今后的長期增产。龙井茶采扎的特点是:“开采早,采期長,采扎次数多,采扎方法比較合理”,春茶留魚叶采,夏茶留一片新叶采,新茶园和台刈茶园实行打头养叢,还有“双手采,提手采”的既快又好的采茶經驗。  相似文献   

10.
倪顺尧 《茶业通报》2012,(3):135-137
本文总结了磐安茶业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分析了主要问题,结合磐安实际情况,提出了培育标准化茶园基地、专业化规模加工厂、种植专业大户、品牌经营主体和生态龙井茶专卖店,提升磐安茶业。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陇南产茶区与中国名茶产区生态环境的异同程度,运用著名龙井茶原产地杭州及陇南主要产茶区康县、武都、文县等地1961—2010年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其农业气候相似程度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的主要气象因子相似程度较高,可通过信度较高的假设检验。农业气象相似距离分析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间的相似距离较小,可以进行同品种的茶叶移植。南部的文县可以作为扩大种植龙井茶的首选地区,北部的康县及中部的武都可以积极引种。陇南茶区名茶移植、引种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2.
<正>自3月下旬以来,西湖龙井茶进入最佳采摘期。近日,来到西湖龙井茶产地,无论是龙井、狮峰,还是翁家山、梅家坞,绵延不绝的山坡上、茶园里一片新绿,清新的茶香沁人心脾。腰系茶篓的姑娘们正在忙着采茶。纤纤细手上采下摘,左采右摘,把采摘下来的鲜嫩茶芽轻轻地放进茶篓里。看着茶篓慢慢地满了起来,姑娘们脸上荡漾起幸福的涟漪。据了解,今年新茶的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明前茶刚上市时1 600元/kg。新茶一天一个价。随着上市新茶增多,茶叶价格每天下降。现在西湖龙  相似文献   

13.
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经过7a的培育,现己发展成为一家集基地、市场、贸易于一体的绍兴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主营“越乡”牌龙井茶,该茶曾荣获国际博览会名牌产品、国际名茶评比银奖、中国名牌产品、浙江名茶、浙江省首批绿色农产品称号。2001年“越乡龙井”被确定为国家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品牌,2003年“越乡”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自产品投放市场以来,销售势头良好,销量逐年增加,今年该公司越乡龙井销售量已近150t成交额达800多万元。总结该公司在茶叶品牌建设上的成功经验是:1依托资源优势,创建越乡品牌嵊州市有…  相似文献   

14.
香茗映太平,壶中日月长。在春茶全面上市之际,有着近2000年产茶历史的浙江省绍兴县在3月31日至4月1日举行了首届会稽龙井茶文化节,他们宣布,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创出全县统一品牌“会稽龙井”,并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出一块“中国茶叶第一强县”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5.
孙光德 《茶业通报》2018,(3):99-100
陕茶历史悠久,秦巴茶区具有高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良好生长环境。但仍存在区位优势不强,科技支撑不够,品牌培育乏力等发展瓶颈。本文通过对西湖龙井茶产销环境分析,力求对标先进,找准差距,补好短板,充分挖掘陕茶自身优势,为实现陕茶突破发展,提出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龙井茶产区位于西湖西面群山中,山青水秀,境內有九溪十八澗、六和塔、虎跑、灵隐、天竺等名胜古迹,层叠葱綠的茶园,点綴其間,为湖山增色不少。名茶高产春到龙井采茶忙,当茶蓬披上一层茸綠新裝的时候,采茶的人们愉快劳动的歌声,吸引着遊山玩水的  相似文献   

17.
消息一束     
中越兩国交流制茶技术經驗根据中越二国技术援助协定規定,越南人民共和国派来我国学习制茶技术的五位越南实习生,正在我国浙江、江苏等地实习制茶方法和操作技术。在浙期間,他們在杭州茶厂实习了綠茶和龙井茶的生产过程,茶叶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以及机械制茶的原理和实际操作技术。由于全体实习生同志的积极努力、苦学  相似文献   

18.
茶叶品质的决定因素,首先是茶叶的品种,其次才是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制茶技术;选育与推广茶树良种,是提高园单产,改进茶叶品质。杭州西湖山区所产的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佳茗之称,蜚声中外。龙井茶区,是一个既古老而现代茶叶生产水平又较高的产区,其栽培的茶树品种性状具有不少高产、优质的因素,拥  相似文献   

19.
扁茶机是针对龙井茶加工发展的一种新型茶机,最先是单锅,采用人工加压的结构原理,后来改进为三口锅相连,机械加压的方式进行。2003年贵州即有引进,加工出的扁形茶外形扁平、色泽显黄、有高火味,由于品质特征与现行茶叶市场的要求不符,致使该机的应用受挫,_已有的扁形茶机闲置浪费。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梅家坞)以盛产龙井茶闻名国内外。在公社化的第一年就出现了茶满山、猪满栏、茶山季季香,产量季季增的跃进面貌。1959年全队投入生产的700多亩茶园,平均亩产达到320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亩产236斤增加了35.12%,总产量230777斤。增加49.7%,还有26亩多的丰产茶园,平均亩产467斤,其中有9.165亩茶园亩产达507斤。另有黄阳山0.928亩试验田,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