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灌区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石津灌区为例,使用软件工程中常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按照系统确定的目标,建立了能够描述水资源状况的空间数据模型和属性数据模型,完成了石津灌区水资源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根据这一设计思想,开发出一套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重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大型灌区龙溪河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山灌区为基点,探讨了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信息管理如何集成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前,基于灌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二次开发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灌区信息管理。在VC#.NET环境下,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灌区管理信息系统,以灌区内的图形、图像为基础,在灌区平面图的基础上管理灌区内的各种信息,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专业模型与GIS相结合,使操作系统更加方便,功能更加强大。重点讨论了系统框架设计、新颖的开发模式及系统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 Engine的灌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前,基于灌区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二次开发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灌区管理。在VC#.NET环境下,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开发灌区管理信息系统,以灌区内的图形、图像为基础,在灌区平面图的基础上管理灌区内的各种信息,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专业模型与GIS相结合,使操作系统更加方便,功能更加强大。重点讨论了系统框架设计、新颖的开发模式及系统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MapX开发灌区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并提出了选用组件式GIS技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组件MapX和高级语言VB6.0开发灌区管理信息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数据组织、数据库的建立及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是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从大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入手,首先分析了系统组成的3个部分,即信息管理系统(IMS)、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并就每一个子系统应具有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淮安市洪金灌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说明了其实现的系统结构、功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灌区管理模型与GIS的集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基于 Map Objects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及其与灌区管理模型的集成 ,并在漳河灌区进行了初步应用。GIS提供模型计算所需要的空间数据 ,并在模型模拟过程中动态显示时空演化过程。利用 GIS与灌区管理模型的结合 ,对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系统优化理论,将灌区整体水资源的数量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构造整个灌区作物总产量最大的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思想进行求解,优化整个灌区水资源配置.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开发环境,选用Vb6.0编程语言,Access数据库管理数据,开发整个灌溉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整个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自动化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渠南灌区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结合先进的优化调度决策软件技术,灌区自动化综合数据采集DCS、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与通讯、计算机及控制等技术组成了一个高可靠性的科学管理系统。依据在江苏渠南灌区的建设经验,介绍了灌区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组成,硬件设备及关键技术,基于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及非恒定流理论的灌溉仿真决策软件。  相似文献   

10.
胡利平  彭波  高文  胡亮 《农机化研究》2005,(5):227-229,231
从设计模式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组件工厂的GIS与MIS集成框架设计技术;从框架体系、集成理论、GSQL模板和行业模型集成3个方面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该技术已在大型国产GIS软件一灌区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实现,解决了大型软件开发及海量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11.
GIS技术在高原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GIS技术在蜻蛉河大型灌区的应用研究,建成灌区灌溉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分层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建成一个应用型的灌区灌溉管理GIS系统,实现灌区管理中图、文、表、管理一体化及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作物种植、供需水平衡以及灌溉引水配水等工作的电子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开发基于MapX的灌溉信息空间数据库的技术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琰 《节水灌溉》2004,(2):21-23
利用GIS工具管理灌溉用水是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精确、充足的空间数据是支撑GIS的基础。以开发陕西省冯家山灌区灌溉信息空间数据库为例介绍了基于MapX组件的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与关联技术,并对在灌溉管理工作中运用GIS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内外灌溉管网优化方法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探讨了遗传算法等新型算法在管网优化中的应用及灌溉管网优化设计软件的研究进展,预测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指出未来研究将在应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神经网络及其混合算法等新型优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管网优化布置、管网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究;预测了综合利用可视化语言、CAD、GIS等多种成熟商用软件及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研发基于用户偏好信息且具有较强优化功能和人工干预能力的集成化、组件式灌溉管网优化设计软件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包含微灌设备的农田中电子地图获取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灌工程设计成果数据快速构建起农田电子地图的方法.考虑到微灌工程设计成果数据和农田电子地图2种数据的数据模型和对不同空间要素的表达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微灌工程设计成果数据中存在着对微灌设备等空间要素的夸张、简化和省略等情况,而且数据中往往缺乏对微灌设备等空间要素的地理空间位置信息描述.在对微灌工程进行系统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设计成果数据和农田电子地图2种数据之间数据模型和要素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性,提出了采用DWGDirect.NET类库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相结合进行解析转换的方法,将CAD格式的设计成果数据转换为GIS所支持的Geodatabase格式,初步构建起微灌工程农田电子地图,为微灌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电子地图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SM和GIS的土壤水分信息远程采集与决策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点观测是野外信息获取的一种重要方式,以田间土壤水分固定观测点信息的远程采集为例,介绍了一种通过GSM公共网实现消息传递控制田间土壤水分传感器,实现远程的田间土壤水分信息采集,并通过以GIS为平台的信息服务中心实现信息采集与灌溉决策无缝集成的系统;最后探讨了利用GIS进行土壤特性分区,并以分区为基础实现土壤水分固定信息采集点布局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娟莉 《湖南农机》2013,(6):215-216
中国古代文明是农耕文明,农耕之本是水,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众多灌溉工具以满足农田对水的需求。古老的灌溉工具、灌溉机械无一不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人造物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有限供水条件下,为了使全灌区增产净效益达到最大。研究依据非充分灌溉中的调亏灌溉原理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推导出作物产量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建立了全灌区某次供水增产净效益最大的优化配水模型。根据RS技术能够快速获取信息的特点,以陕西关中冯家山水库北干十一支灌区为例,用RS技术获取灌区土壤含水率情况,再用GIS计算出不同作物灌溉需水量数据,并根据来水量用Matlab计算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可快速获得各斗渠优化配水量。模型在求解时不受灌区类型的限制,因此,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8.
网格GIS在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介绍灌区网格GIS系统框架和功能,包括灌区信息标准、规范与共享;空间数据库群和业务数据库集成管理;灌区网格GIS系统主要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在系统中,数据库群之间的集成依靠虚拟数据库技术和联邦数据库技术。系统功能主要有信息查询、统计、空间分析,以及用于制定灌区规划。  相似文献   

19.
Dimensional analysis in surface irrig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urface-irrigation design process requires multiple analyses of surface irrigations to test tentative values of design parameters in the search for an optimum. Preparation of general design charts can aid the design process if the users' test cases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charts. The large number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surface irrigation preclude the generation of charts covering the practical range of all independent variables, when these are in dimensioned form. Dimensionless formulations allow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amount of data generated and presented, without loss of generality. Relationships pertinent to surface-irrigation analyses and design are reviewed in dimensionless terms. Dimensionless forms are developed primarily from an examination of the equations governing surface-irrigation phenomena. Additionally, dimensionless forms are derived from a study of the dimensions of the pertinent variables, without recourse to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The Buckingham Pi Theorem is derived in the context of surface irrigation. Different choices for reference variables, leading to different meanings for the resulting dimensionless parameter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urface irrigation systems. The different systems developed in the past for border irrigation are reviewed and their consequences noted; new systems with potential for future studies are suggest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those dimensionless representations useful in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