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虾病的困扰,养虾业不景气导致大量虾池闲置。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利用虾池养殖海参或海参与对虾混养已成为新的养殖热点,成为沿海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虾池环境改造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要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北方虾池大多数是泥质和烂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的生活条件,在水质无污染的情况下,虾池底质改造显得尤为重要。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下改造方法。(1)投石法一种是条状投石,即长度不限,宽0.3米,条石间宽1.5米左右;二是采用堆状投石,即每隔0.5~1米投石一堆,每堆0.5米左右;第三是满天…  相似文献   

2.
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全球约有800多个品种,其中可供食用的约有40种,在我国已报道的约有100多个品种,其中可供食用的约有21种。在全部可供食用的海参中,以盛产于我国北方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的刺参(stichopusjapomcus)为最佳品种。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刺参池塘养殖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利用改造的对虾养殖池塘和新建的潮间带池塘从事刺参养殖的面积已达30万亩。青岛市城阳区于2002年~2003年对20亩对虾养殖池塘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开展了虾池垒石养殖刺参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一、虾池垒石改造由于池塘底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刺参池塘养殖迅速发展,并具相当规模,但传统的石礁底质围堰养殖及改造沙砾底质的虾池进行刺参养殖已基本利用完毕,制约了刺参养殖业的进一步拓展。而在近河口海域,大片淤泥底质的虾池却没有充分利用,原因有二:一是近河口海域海水盐度相对偏低,尤其到雨季受河水径流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较大。二是经过前几年的对虾养殖,池底淤泥较深,污泥稀软,发黑发臭,不利于刺参的存活。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池塘均为淤泥底质,系新开发或虾池改造而成,池塘浮游生物丰富,pH值变化幅度较大,对刺参健康养殖不利。本文通过分析pH值对刺参养殖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了调节刺参养殖池塘pH值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剌参养殖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地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养殖,基本采取虾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海底沉笼增养殖、潮间带垒石养殖、室内工厂化养殖等模式,在刺参混养方面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6.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投入大、效益高、见效快。近两年,城阳区大力推广海水池塘垒石养参技术,引导养殖户在红岛街道开发海水池塘垒石养参面积133余hm^2(2000余亩)。但是,由于其他地区海水池塘底质软,清池垒石难度大、成本高,已成为城阳区海水池塘海参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7.
城阳区自2004年开始推广虾池垒石养殖海参,现已发展养殖面积178.7hm^2,渔民获得了良好收益,但目前开发利用的虾池均为岩礁底虾池,尚有近1333hm^2泥沙底质的虾池无法进行海参养殖。为进一步探讨这部分虾池的利用可行性,该区在红岛街道实施了阿箱养殖海参试验,目前已发展阿箱养殖海参面积3.3hm^2,共投放阿箱4000个。项目成功后,将为其他泥沙底质虾池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可以在全区大面积推广,从而真正解决这些虾池的出路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更新换代及产业升级进程,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日照地区的虾池养殖品种多以梭子蟹、车虾为主,近几年,随着虾蟹养殖效益的下降,鲍鱼、刺参等质优价高的海珍品又成为虾池养殖的重要选择对象。日照经济开发区根据自身沿海虾池底质与水质等特点,探索出一条新型的鲍鱼和刺参混养方法,效果显著,效益突出。现将该项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一、虾池的选择选择无工业污染、无淡水注入、水质清新、海藻相对丰富的滩涂区域,且在该区域内选择乱石、硬质泥沙或酥土等硬底质的虾池,并确保虾池深挖后不掺水,拒绝沙底和软泥底的虾池。虾池周围的交通条件要好,以便于虾池清淤和鲍鱼、刺参生长需要的附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刺参池塘养殖已成为渔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刺参对底质环境的要求严格.研究表明,在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的池塘中养殖刺参的效果较好.底质组成中含粗砂及礁石多的区域,刺参分布密度大,生长快;而含细沙及泥量多的海域,刺参分布密度稀、生长慢.笔者在辽宁葫芦岛海滨附近养殖场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沙底池塘刺参养殖效果较好,现将养参技术简述如下: 一、池塘条件 试验海区池塘为潮上带砂质底质.水源为近海直接纳潮.经过检测,海水的各项指标符合渔业生产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乳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指导下,乳山市一家公司启动了刺参网箱养殖新模式。 目前乳山的刺参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虾池改造)、潮间带围堰养殖,这两种养殖方式要想在扩大养殖面积以满足市场需求方面做文章已经行不通,  相似文献   

11.
陈爱华 《齐鲁渔业》2008,25(11):9-10
水源干净,无污染,温度、盐度适宜,岩礁底或泥沙底是养殖刺参的首选条件,但目前刺参的主要养殖模式难以满足上述条件。对于潮间带垒石养殖方式来讲,由于养殖面积大和潮汐纳水的特点,数年连续养殖难以清除池底,造成池底生态环境恶化而导致病害;  相似文献   

12.
虾池垒石改造养殖海参是青岛市城阳区近两年养殖资源优化配置,渔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4年开始推广,至今已发展海参养殖面积179余hm^2(2680余亩),取得了可喜成效。2006年5月在红岛街道成功举办海参养殖技术推广现场会,更好地调动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在胶州湾红岛区域掀起一股海参养殖的热潮,去年新改造虾池102hm^2(1530亩),投放大规格参苗700多万头。  相似文献   

13.
1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现状2004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山东海星长盈集团投资120万元对原有虾池进行改造,建成高标准刺参养殖池塘1个,面积3.3hm~2(50亩),进行刺参池塘养殖试验,经1年试验,生长良好,每667m~2纯效益达15000元以上,是本地区养殖虾蟹效益的5~10倍。同时,为保证  相似文献   

14.
周维武  张涛 《齐鲁渔业》2004,21(12):11-12
开展刺参虾池筑礁养殖,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虾池养殖品种结构并有效发挥现有虾池资源潜力、改革现有刺参养殖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海水养殖效益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池塘刺参养殖对底质的要求比较严格,研究表明,在硬泥沙或硬沙泥底质的池塘中养殖刺参的效果较好。而在实际生产中典型海区环境条件下存在大量软相底质的养殖池塘,尤其是在河口型海域中软相底质池塘更多。如何开发软相底质池塘养殖刺参的生产潜力,是提高养殖产量的关键。本文提供了一种软相底质池塘刺参优质健康苗种培育方法,旨在为典型软相底质池塘刺参养殖提供技术参考。1参苗筛选  相似文献   

16.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黎明 《齐鲁渔业》2006,23(8):20-21
刺参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潜力巨大,被人们称为“海洋捞金”工程,已成为沿海地区又一养殖热点。1改建养殖池塘和建造人工参礁1.1改建养殖池塘利用对虾池进行刺参养殖,虾池的规格大小和形状以不影响刺参的生长发育为原则,可因地  相似文献   

17.
开展虾池养殖刺参与网箱养殖牙鲆模式不仅对持续、稳定发展刺参养殖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保护野生资源,同时对调整单一的虾池养殖刺参结构,并预防养殖刺参的病害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生态平衡,增加养参户效益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刺参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刺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单纯的海区采捕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探索一种健康养殖模式势在必行。现将我们改造虾池进行刺参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发展刺参养殖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当地刺参池塘大多由老旧虾池人工铺设附着基改造而来,底质较差;加之黄河三角洲沿海水源环境不稳定,温度盐度变化大,水体中硝态氮含量高,池塘有害藻类旺发,水体透明度低等不利条件影响,给刺参养殖带来了一定危害,病害时有发生。为此,探索当地刺参养殖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新兴的产业之一,成为部分虾池养殖的主导品种。由于刺参的高营养、高需求量和高效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模式不断增多。笔者认为,在池塘养殖刺参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