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俄罗斯产KCl和K2SO4、新疆罗布泊产K2SO4、开封产K2SO4为试材,比较了不同钾肥品种和罗布泊产K2SO4不同用量在 热带和墨玉两个甘蓝品种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以增加甘蓝产量、蛋白质及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在钾肥 用量为300 kg·hm-2时,罗布泊产K2SO4的施用效果好于或接近其他钾肥品种,俄罗斯产K2SO4和开封产K2SO4施用效果最差。随 着施钾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施钾后热带产值提高29.9 %~33.2 %,墨玉产量提 高15.8 %~20.5 %。利用回归方程求得热带的经济最佳钾肥用量为354.0 kg·hm-2,最高产值为98 463.4元·hm-2;墨玉经济最 佳钾肥用量为333.0 kg·hm-2,最高产值为98 201.2元·hm-2。  相似文献   

2.
乐都地膜大蒜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乐都川水地区,研究"3414"配方施肥设计对大蒜蒜薹、蒜头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乐都川水地区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逐渐增加,但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大蒜蒜薹和蒜头的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不断降低;氮、磷、钾肥中,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氮、磷、钾两两配合后均可提高大蒜蒜头产量,对大蒜蒜头产量的促进作用顺序为:磷钾>氮钾>氮磷。收获蒜头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氮、磷、钾配合施用量为纯N 32.84 kg/667 m2、P2O514.12 kg/667 m2、K2O 10.16 kg/667 m2,此时大蒜蒜头产量为2 852.22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以大葱为试材,在青海大通塔尔镇塔尔湾村川水地进行连续2年的大葱不同钾肥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地膜大葱栽培中,施钾肥对大葱的株高影响不大,合理施钾可以提高大葱的葱白长度、单株重量、假茎粗度;钾肥用量在0~135kg/hm2范围内,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含量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钾肥用量在135~270kg/hm2时大葱葱白的维生素C最高;不施用钾肥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最高,但与不同钾肥施用量的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且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大葱葱白的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施钾肥可以提高大葱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河湟谷地大葱的钾肥施用量以90~135kg/hm2最合适。  相似文献   

4.
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蒜施肥中存在的习惯性和盲目性,采用肥料"3414"试验,在中壤土上进行了大蒜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吸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N∶P2O5∶K2O=1∶0.36∶0.70,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吸收高峰在蒜苔伸长期。大蒜施用氮磷钾,均有增产效果,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436.95kg/hm2,P2O5213.34kg/hm2,K2O336.74kg/hm2。氮肥施用方法以2/3基+1/3追为宜,钾肥以2/3基+1/3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不同用量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大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钙(生石膏)为试验材料,以大蒜生长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石灰性土壤中设置75、150、225、300kg/hm2不同硫酸钙施肥量处理,以不施钙肥为对照(CK),测定大蒜各生育时期到达的时间、蒜头产量、单个蒜头重量,以研究硫酸钙肥对石灰性土壤中大蒜的生长发育、抗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硫酸钙肥处理可使大蒜的幼苗期、花磷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肥大期提前0~2d、成熟期延迟0~3d,增施钙肥量可使大蒜的抗病虫害性能呈现感染→较轻→较抗的变化趋势;随施肥量增加,单蒜头重量增加,进而使产量增加;4种施肥处理单蒜头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4%、13.29%、18.91%、25.30%,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73%、13.27%、18.90%、25.29%,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因此,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硫酸钙肥对大蒜生育时期有一定影响,对提高大蒜的抗病虫性能及增加单蒜头重量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大果椒品种“长剑”辣椒为试材,分别设定氮肥、磷肥、钾肥及有机肥的单因素用量试验,研究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600 kg/hm2前产量极显著增加,到1 200 kg/hm2后,产量极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低于30 t/hm2时对产量的贡献几乎线性增加,过量施用后,产量增速放缓;施磷量为15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磷肥施用量,产量基本维持不变;施钾量达到300 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钾肥用量,肥害严重,产量迅速下降.宁南山区设施辣椒高产最佳施氮量为60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30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0 kg/hm2,有机肥对增产贡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2004~2005年全国大蒜(蒜薹)产销行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超 《中国蔬菜》2005,1(4):41-43
1 大蒜生产概况2004年度全国大蒜产销工作已经结束,回顾全国大蒜生产情况,除了生产面积与往年持平外,在产量、销价、贮量上却各有不同。1. 1 面积:持平 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为 46. 07万hm2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2003年我国大蒜面积为 49万hm2 ),同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山东、河南、江苏 3省大蒜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80 %以上。据全国大蒜委员会对 28个大蒜主产区县 (市 )统计,本年度共种植大蒜28. 67万hm2,比上年减少 0. 1万hm2,其中以蒜薹为主或蒜薹蒜头兼用的为 12. 47万hm2,占总面积的 43. 5 %,比上年减少 0. 83万hm2;而…  相似文献   

8.
在乐都县湟水沿岸的川水地区,大蒜已成为当地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栽作物.由于年年连作,传统施肥偏重施N肥和P肥,忽视K肥的施用,造成作物缺钾,大蒜蒜头小,独蒜,重瓣蒜多,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质量.为此进行了大蒜的钾肥效果试验,初步探寻高原地区大蒜钾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蒜蒜头和蒜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蒜头、蒜薹产量、产值及其商品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与蒜头单位面积产量呈正相关,密度与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密度越大,蒜头直径、单株蒜头质量越小;紫皮大蒜合理的667 m2种植量为2.5万株。  相似文献   

10.
生姜的营养特性和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安丘生姜不同生长期的干物质累积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同时设置不同氮钾素水平,研究生姜高产的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生姜的干物质累积规律表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率分别为,出苗期1.28%、苗期26.36%、旺盛生长期65.19%、转色期5.65%,生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于旺盛生长期.生姜对钾素的需求量最多,其次是氮素,对磷素的需求最少;地上部茎叶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2∶1∶5,地下部块姜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1∶2;每生产1 000 kg姜需要从土壤中带走N6.1 kg、P 2.36 kg、K9.4 kg.生姜的产量与氮钾肥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只有适宜的氮钾配比和用量才可以增加生姜的产量并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姜获得高产的适宜氮钾肥用量为氮肥600~750 kg/hm2,钾肥750 kg/hm2.  相似文献   

11.
何莉  褚海涛 《中国瓜菜》2013,26(5):56-57
<正>大蒜又称胡蒜、大蒜头等,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适应地域较广,大蒜的蒜头(鳞茎)、蒜薹、青苗均可食用,嫩蒜还可以加工成腌制品出口,其挥发油含有大蒜特有的辛辣味,大蒜具有强力杀菌,防治肿瘤和癌症,预防肠胃疾病和糖尿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功能,旺盛精力,预防感冒等功效,大蒜的蒜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而且也是很好的保健品。种植大蒜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周口市淮阳县刘振屯乡、王店乡常年种植大蒜400 hm2,蒜头、蒜苗667 m2可收入1万元以上,笔者对其大蒜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型肥料对大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大蒜生产中化学肥料施用量,达到科学施肥目的,分析了新型肥料对大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金乡白皮大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追施尿素(CK)、大量元素水溶肥料(T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叶面肥(T2)对大蒜植株生长势、蒜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叶片数、假茎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含量均表现为T2T1CK;可溶性蛋白含量T2处理最大,而T1处理和CK相同;硝酸盐含量则表现为T2T1CK。与CK相比,T1、T2处理平均鲜蒜头质量较CK分别增加了12.89%和23.48%,平均干蒜头质量较CK分别增加了13.58%和27.25%。综上所述,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和有机叶面肥增强了大蒜植株的生长势,显著增加了鲜蒜头和干蒜头产量,降低了鲜蒜头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大蒜营养品质指标含量。从蒜头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来看,T2处理效果最好,达到了减肥、增产及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籽用南瓜为试材,设置不同施肥量梯度处理,明确施肥对籽用南瓜养分吸收特征及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白瓜籽产量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处理,其中最佳(OPT)处理(N 55kg/hm2、P2O582.5kg/hm2、K2O 67.5kg/hm2)的产量最高。不施氮、磷、钾肥分别减产了23.1%、19.3%和11.1%,CK减产32.2%。不施氮、磷、钾肥收入平均减少了3 583、2 681、1 411元/hm2;不施肥收入减少了3 666元/hm2。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不施氮肥(O-N)除了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素的吸收外,还会影响其对磷钾肥的吸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分别不施磷肥(O-P)和钾肥(O-K),会影响籽用南瓜对氮、钾和氮、磷的吸收,进一步说明平衡施肥可以有利于籽用南瓜对养分的均衡吸收。氮肥的农学效率最高,其次为磷、钾肥。氮肥的肥料利用率最高,其次为钾、磷肥。适量的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用南瓜的整体品质,磷肥可以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钾肥可以提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4.
异地换种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中牟蒜区常年主栽品种为试材,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在壤土地栽种不同换种年限、不同土质来源的异地蒜种,研究异地换种,特别是换种年限和土质来源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大蒜异地换种提供科学依据和具体指导。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来源的蒜种是影响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换种1a、来自粘土的蒜种处理(T4)表现最好,蒜薹和蒜头增产幅度分别达61.01%和22.85%;从大蒜植株生长势、蒜薹单重、蒜头单重、蒜头横径和大蒜产量上分析可知,大蒜异地换种以每3a换种1次为宜,粘土来源的蒜种优于砂土来源的蒜种,显著优于壤土来源的当地蒜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西宁市大力实施"蔬菜立市"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地膜大蒜生产,走蔬菜产业化之路.目前,西宁地区地膜大蒜栽培产量高,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5年种植面积为866 hm2,2006年种植面积为1 533 hm2,2007年种植面积为2 333 hm2.通过品种试验和生产实践,利用规范的栽培技术和创新生产技术,使地膜大蒜抽薹早,抽薹率高,蒜头大且圆整,分瓣少而匀称,蒜瓣排列紧密,外皮紫红色,商品性好,品质优.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钾肥对镉污染酸性紫色土壤上的白菜生长、产量和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CK)相比,施用钾肥后镉污染土壤白菜长势更好,施用K2SO4、KNO3对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低量(200 mg/kg)钾肥处理对白菜产量影响不一致,其中以K2SO4最优,增产达36.4%;高量(400 mg/kg)钾肥处理能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增产幅度为2.1%~69.2%,以K2SO4的增产效果最为显著。钾肥处理均能抑制白菜对镉的吸收,显著降低白菜镉含量,降幅为8.6%~36.9%,提高了白菜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紫花苜蓿品种“三得利”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水平组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磷钾肥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比氮肥对其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综合分析,在山东青岛地区紫花苜蓿的建议施肥用量为:氮肥可不施用,磷肥100~150 kg/hm2,钾肥100 kg/ hm2.  相似文献   

18.
《花卉》2015,(17)
通过肥料利用率试验,探索在凯里市黄砂泥土上,玉米氮、磷、钾肥不同配方及用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配比为15:8:14的施肥水平下产量最高为6874.5kg/hm2。  相似文献   

19.
氮肥对影响大蒜二次生长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蒜二次生长是指收获前萌发蒜头的异常现象,蒜农称其为羊胡子。我县地处沂蒙山腹地,大蒜种植面积1.33万hm2,主要品种是苏联杂交大蒜,以生产蒜头为主,一般采用秋播,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该品种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由于多年连作,二次生长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产量,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市延庆地区农民常规施肥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其对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化学氮肥(N)用量为120 kg/hm2,磷肥(P2 O5)用量为90 kg/hm,钾肥(K2O)用量为135 kg/hm2,有机肥用量为7500 kg/hm2)具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趋势,优化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阻控其往下淋溶;该研究还发现,土壤铵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和时间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