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播条件下株行距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甘肃省酒泉市研究了穴播条件下不同株、行距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种第一年(2004年)行距和株距对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随着行距从60cm递增至100cm,种子产量也随之从1240kg/hm^2下降到982kg/hm^2,而各株距处理的种子产量则从15cm的1426kg/hm^2依次递减至60cm的807kg/hm^2;行距60cm和株距15cm组合的产量最高,为1833kg/hm^2,100cm行距和株距60cm组合的产量最低,为753kg/hm^2。株行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枝条密度,但结荚花序数/枝条和荚果数/结荚花序却显著提高。品种间种子产量的差异不显著。品种间的结荚花序数/枝条、种子重量、正常种苗率、发芽势和硬实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磷、钾、硼肥料配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苜蓿良种繁育技术滞后、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等实际问题,通过研究施肥时期与磷、钾、硼肥不同处理组合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筛选出较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各施肥组合处理的苜蓿种子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现蕾期、分枝期各施肥组合,其中二铵60kg/hm^2,氯化钾90kg/hm^2与硼砂2kg/hm^2施肥组合是最佳组合,其苜蓿种子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1.5%。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种密度草原3号苜蓿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原3号苜蓿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特征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虽然单位面积上生殖枝数增加,但是二级有效分枝数减少,荚果脱落率增加,苜蓿下层和中层的荚果数比例减小,导致种子产量降低,在不同种植密度处理试验中,行距80cm与播种量0.5g/m组合种子产量最高为576.4kg/hm^2。  相似文献   

4.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5.
刈割时期及高度对紫花苜蓿生育期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酒泉研究了刈割时间、刈割高度对紫花苜蓿生育期、种子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对紫花苜蓿生育期有着显著的调控作用,分枝期刈割后苜蓿在花期持续了9d,而在结荚期和成熟期持续了41d,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生长节律。现蕾期刈割后开花期持续了15d,而结荚期和成熟期则持续了33d,表现出先慢后快的生长节律。不同刈割高度显著推迟了苜蓿进入花期及收获期时间,但没有改变生长节律。分枝期和现蕾期刈割均显著增加了枝条数/m^2及荚果数/花序,分枝期25cm留茬高度的刈割处理收获了最高种子产量(1118.08kg/hm^2),比对照增加了112.03kg/hm^2;现蕾期不同高度刈割均显著降低了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6.
奇台红豆草牧草和种子生产的播种量和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确定奇台红豆草草地合理植株密度,在新疆奇台县有灌溉条件的地区,2005—2007年设播种量处理1为52.5,处理2为60.0和处理3为75,0kg/hm^2的进行刈割试验,30cm的行距;播种量处理4为37.5;处理5为45.0和处理6为60.0kg/hm^2的进行种子生产试验,45cm的行距。结果表明,牧草生产的3个处理在3年的生长过程中,田间保留株数的绝对数在增加的同时,其相对比值逐渐变小和接近,并且保持了处理3〉处理2〉处理1的顺序;3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处理2为11961t/hm^2,比处理1、处理3分别提高17.11%和15.51%,因此,播种量为60.0kg/hm^2,密度380万~400万株/hm^2是生产牧草的合适选择。种子生产的3个处理,第1年子实产量均很低,第2、3年大幅上升;各年均以处理5的产量最高,处理5的秸秆子实比也较低。因此,播种量为45.0kg/hm^2,密度260万株/hm^2是奇台红豆草种子生产的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蓝茎冰草为实验材料,经过2年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增加;同一施氯量下,秋春分施氮肥处理的种子产量高于春季1次施氮处理,其中秋施45kgN/hm^2、春施90kgN/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341.4kg/hm^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是影响蓝茎冰草种子产量的主要组分,其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后短营养枝转化;连续2年施氮使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显著增加,秋施45kgN/hm^2、春施90kgN/hm^2时,生殖枝数/m^2最多,达232.3枝;秋施90kgN/hm^2、春施90kgN/hm^2时,小穗数/生殖枝与种子千粒重最高,为11.2个和4.857g。  相似文献   

8.
施磷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采用不同施磷处理,探讨不同施磷对其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磷量,为青海省燕麦饲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引1号燕麦在不同施磷处理下,总分蘖数、株高无显著变化。在施磷量90kg/hm^2时有最大有效分蘖数(2.00个/蘖),在施磷75kg/hm^2时有最大茎粗(0.584cm)。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60kg/hm^2,乳熟期收获时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29855.0kg/hm^2)。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75kg/hm^2,开花期收获可获得较高的蛋白产量(2177.2kg/hm^2)。各时期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Y)与施磷量(P)的数量关系均可用Y=a+bp+cP^2表示。  相似文献   

9.
施氮肥对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2000-2001年在新疆塔里木农垦大学牧草试验站进行了施氮肥对交战高羊茅种子质量和产量组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明显提高种子的活力和质量,并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生殖枝数和小花数/小穗;施氮肥提高了种子产量,其中以秋季60kg/hm^2 春季120kg/hm^2施氮量为最好,种子产量可达1653.9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612.26kg/hm^2,施肥量为120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2.
黄南地区青引2号燕麦播种量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南地区田间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对青引2号燕麦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量为262.5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3305kg/hm^2,播种量为300kg/hm^2时,于草产量最高为12901kg/hm^2。  相似文献   

13.
配方施肥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中苜2号苜蓿规模化种植中肥料利用率低、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不确定等问题,通过“3414”测土配方施肥设计,并结合理论优化模型及计算机模拟寻优技术,筛选中苜2号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中苜2号苜蓿生产性能有明显影响,处理N2P2K2株高最高,为22.76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4.39cm;冠幅最大处理是N3P2K2,为21.43cm,较对照处理N0P0K0高5.76cm。施肥后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0.24%~16.75%,增产率最高为处理N2P3K2,产量10981.59kg/hm^2,最低为处理N2P2K3,产量9428.78kg/hm^2。通过模拟寻优分析得到最优施肥配比为氮含量60.80kg/hm^2、磷含量52.12kg/hm^2、钾含量36kg/hm^2,产量为10363.74kg/hm^2;最优施肥配比区为氮含量60.03~61.60kg/hm^2、磷含量51.37~52.96kg/hm^2、钾含量35.63~36.25kg/hm^2,产草量10344.92~10382.56kg/hm^2。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麦草为材料,在河北坝上高原区种子生产实验研究中得出:在生育期中灌水6次、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施化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施45kgN/hm^2 45kgP2O5/hm^2、春施90kgN/hm^2时种子产量最高,为265.1kg/hm^2;新麦草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紊是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前短营养枝转化,秋春施氮可以增加果前短营养枝/m^2,使第二年生殖枝数/m^2增加。同一施氮量下,秋春分施氮肥与春季一次施氮处理之间,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及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二次回归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草原3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的增产作用最大,其次为钾肥,氮肥的影响最小;最高产量预期值达到578.55kg/hm^2的最佳施肥方案:氮肥81.0-114.75kg/hm^2,磷肥218.75-262.0kg/hm^2,钾肥96.0-138.0kg/hm^2,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1:1.76,2.08:1.17-1.33.  相似文献   

16.
孟季蒙  李卫军 《草业学报》2012,21(1):291-295
为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效益,把地下滴灌引入苜蓿种子生产试验,通过对地下滴灌的水盐分布、苜蓿生长特性和种子产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表明,在田间相对持水量的65%~80%(W1)水量下,湿润体的体积最大,水平最大湿润半径均为50 cm。垂直最大湿润半径为20 cm。水分能够到达40 cm×80 cm宽窄行播种方式下苜蓿的根系位置;W1处理所得根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为25.09 g,显著高于其他试验处理(P<0.01),根重顺序为W1>CK>W2>W3。并且,W1处理种子产量最高,为909.62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的种子产量(611.39 kg/hm2)(P<0.01)。说明地下滴灌应用于苜蓿种子生产,能够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滴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最优株行距配比,旨在为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苜蓿种子生产提供理论指导。试验以‘甘农4号’苜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株行配比和密度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每株花序数、生殖枝数、每荚种子数和千粒重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每株花序数对单株种子产量的贡献起直接作用,其余3个因子对产量的贡献主要通过每株花序数间接实现。在株行配比和产量回归拟合模型中,株行距为35 cm×100 cm时单株实际产量最高;株行距为15 cm×100 cm时单位面积实际产量最高。因此,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进行苜蓿种子生产时,建议采用行距为100 cm,株距为15 cm的配比。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形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对产自甘肃环县黄土高原沟壑区阴坡,阳坡、沟谷阶地和塬地4种地形的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阴坡种子产量最低,分别为1.86g/株和311.74kg/hm^2,阳坡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6.41g/株,塬地单位种子产量最高,为650.65kg/hm^2,质量最低种子也产自阴坡,其发芽率只有23%,硬实率却高达66%,地形对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4种地形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完全一致,即除千粒重外,种子产量与其他各因素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单株生殖枝数>每生殖枝荚果数>每荚粒数>千粒重,单株生殖枝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9.
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适用伴生作物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苏南丘陵区苜蓿苗期的杂草问题,从保护播种入手,在多年生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黑麦、小黑麦四种作物共五个品种中寻找适宜的伴生作物.通过对产量、株高、杂草率等多个指标测定分析,筛选出中新830小黑麦、赣选一号黑麦草适于用作苜蓿播种的伴生作物,同时获得两个苜蓿存活率最高的处理:苜蓿(15kg/hm^2)+中新830小黑麦(150kg/hm^2)撒播及苜蓿(18 kg/hm^2)+中新830小黑麦(250kg/hm^2)30cm条播.试验还表明撒播方式下,苜蓿播量与其竞争力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不同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及比例的试验结果显示,秋施80kg/hm^2 P2O5+春施160kg/hm^2 P2O5处理的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470.95kg/hm^2和820.65kg/hm^2。与其它处理相比,其单株花穗数、花穗上的小花数、可育小花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