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实施,许多渔船波迫从传统的作业渔场退出,可生产作业的渔场中渔船空前密集。再加以渔场风流条件差、操作不当、相互间配合不协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因素,使围网渔捞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船员的人身安全。那么如何预防和处理渔捞事故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渔捞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确定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丁维明 《海洋渔业》1986,8(3):104-108
<正> 在我国海域及其外海作业的渔船有机轮底曳网、围网、群众渔业的机帆船和日本、南朝鲜等渔船生产。渔汛季节,在不到762平方海里的渔场面积内,往往集中了近百对渔船,不仅妨碍了航行,而且经常发生航行和渔捞事故。为此,农牧渔业部于1984年颁布了《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以下称“条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实施,许多渔船被迫从传统的作业渔场退出,可生产作业的渔场中渔船空前密集。再加上渔场风流条件差、操作不当、相互问配合不协调、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因素,使流刺网渔捞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和船员的人身安全。那么如何预防和处理渔捞事故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渔船动力化的实现和渔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节省能在源渔业上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渔船的节能工作是多方面的,因为扑鱼生产是渔船在海上的一个复杂工作过程,如往返于渔港与渔场之间的航行,转移渔场、进行各种渔捞作业,以及各种渔捞设备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5.
拖网渔捞事故产生原因错综复杂,大小更是轻重不一。轻的导致减产,重的造成丢网、沉船、危及船员生命安全。因此,拖网生产中应加强责任心,坚持以防为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拖网生产中常见的渔捞事故主要有:一、网具吃泥沙现在,拖网网具虽然网目进一步扩大,但吃泥沙现象仍时有发生。通常,渔获物中含有少量的泥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若网具中拖入大量泥沙,发现不及时或不及时调整,就会导致网具大破、曳纲断裂、甚至丢网事故。(一)发生原因1、对渔场底质情况不明,盲目底拖,而渔场底质太差,如烂泥松沙底质或海底有泥堆、…  相似文献   

6.
农牧渔业部颁布的《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自1984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是我国自行制订的有关渔船海上作业的专门规则。《条例》的施行,对保障海上作业安全,维护渔场作业秩序,减少航行和渔捞事故,妥善处理海事纠纷和渔捞事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牧渔业部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水产主管部门和各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和贯彻执行,并向广大渔业职工和渔民群众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希望所有从事海上作业的渔民认真执行,并按《条例》要求及时装配号灯、号型。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区渔船拖网渔捞事故屡见不鲜,而产生原因也错综复杂,大小更是轻重不一。轻的导致减产,重的造成丢网、沉船、危及船员生命安全。那么如何预防和处理渔捞事故呢?这就需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而确定预防和处理方法。 一、网具吃泥沙 现在,拖网网具虽然进一步扩大,但吃泥沙现象仍时有发生。通常,渔获物中含有少量的泥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若网具中拖入大量泥沙,发现  相似文献   

8.
渔捞生产辅助指挥系统应用电子计算机收集渔捞生产的各种有关信息。经过分析处理,为渔捞生产指挥人员掌握当前海上生产动向,研究寻找中心渔场,调度指挥生产渔船,提供科学的依据。作者根据我国渔捞生产指挥系统中合理利用我国渔业资源积累第一手的渔捞统计资料,自编程序,对渔捞生产指挥系统中应用电子计算机方法与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拖网渔船船型与网具最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拖网渔船的船型论证中,需要考虑渔船、渔场、渔港(或锚地)和渔业市场等因素,结合渔场资源情况,选择与渔船舱容相匹配的合理的网具以达到寻求最优船型的目的。通过研究拖网渔船船型与网具和网次产量的关系,以船长、船宽、型深、方形系数和设计自航航速为船型优化参数,选取净现值、渔捞效果系数、投资偿还期、吨鱼油耗和吨鱼成本等为船型论证经济指标,利用指标权重法构建了船型优化模型,对拖网渔船进行了船型技术经济论证。以运营于南美某海域的变水层大型拖网渔船为计算实例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出了最优船型方案及其网次产量,进而可参照选择船型参数与网具。在拖网渔船的论证阶段可利用该优化方法可达到对拖网渔船进行船型与网具优化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烟威渔场主要底栖动物种类及使用拖网进行捕捞情况,分析了40马力渔船所用2种拖网的结构、性能、渔捞效果,对100-185马力渔船的传统拖网提出了采用双底纲、低口长袖、单拖作业等技术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捕捞日志又称渔捞日志,是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按规定记录生产作业的位置、渔获种类和产量以及环境因子等信息的记录薄。新修订的《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中,第五十条到五十三条明确指出,海洋大中型渔船从事捕捞活动的应当填写渔捞日志,并且对渔船填写渔捞日志的具体内容、提交方式、管理部门和处罚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渔捞日志管理逐渐提上日程。面对众多的渔船,要如何科学地进行信息采集呢?电子捕捞日志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出现将解决这个问题。记者近日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的中小型渔船,由于机舱空间狭小以及经济上的原因,在渔船机舱里一般只设置1台柴油机作为渔船主机。渔船上的各种辅助机械和渔捞机械所需的动力则都由主机提供。因此,对于设置在甲板上的起网机、起钓机、绞纲机等渔捞机械的动力传递因距主机较远,为设计、施工带来了困难。因此,历来认为:在我国的小型渔船没有标准化之  相似文献   

13.
海雾     
在我们浙江沿海一带,特别是舟山、象山渔场,每年2~4月经常发生海雾,有时能使渔船无法生产。同时,渔船在雾中航行也很危险,在雾季经常有船发生触礁或搁浅,碰撞等事故,造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原农牧渔业部颁发施行,已有4年。这对维护渔场秩序和海上交通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渔船间发生事故纠纷时,作为判断和处理的法律依据。不象过去在渔场发生渔具拖损事故时,无章可循,各持已见,互不服气,以致把事情闹大,造成双方不能继续生产。因此,《条例》的颁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新的渔场不断地被开发,拖网渔轮不断地增加。由于技术条件所限,海底障碍物至今还不能直接观察到,拖网经常受到障碍物的影响,致使网具受损。据不完全统计,1982年我公司全年发生渔捞拖损事故27宗,中断生产20多次,直接经济损失约六万元。拖断钢丝绳和丢掉网具的事故不断发生,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使海上的障碍物不断增加。由此可见,拖网渔轮必须有一个有声光报警的拖网遇障报警指示装置。本人设想,改进以前的用一条绳、一段铁链放到水中拖带,  相似文献   

16.
《海洋渔业》1985,7(5):227-229
我国农牧渔业部颁布的《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已在1984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制订该《条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渔场生产秩序,促进渔船生产安全,当渔船间发生事故纠纷时,作为判断与处理事故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农牧渔业部颁布的《渔船作业避让暂行条例》已在1984年10月1日开始执行,制订该《条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渔场生产秩序,促进渔船生产安全,当渔船间发生事故纠纷时,作为判断与处理事故的法律依据。该《条例》共分七章五十三条,具体规定了各类渔船之间的避让责任关系与不同作业阶段的避让行动,同时对目前在海上悬挂的号灯、号型不一致现  相似文献   

18.
历年来对拖渔轮的反袋筒事故一直是渔捞操作上带有普遍性的事故,由于对这种事故缺乏一套有效的防止办法,因此对渔捞生产的损失很大,就我公司来说,从55年到58年这四年中发生反袋筒事故的次数就有824次,几乎等于一对船一年的投网次数,特别是58年以来由于普遍使用了尾拖网,性能未摸熟。第一、二季度的反袋筒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洋捕捞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之一,特别是当前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衰退,海上捕获量越来越少,渔民在生产中为了追逐效益,时常发生争占渔场、抗风航行、越界生产、冒险生产等现象;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渔场与航线密集交叉,渔船之间以及渔船与商船间发生碰撞的概率加大;渔船海上受台风、大风、大浪、海雾等恶劣海况影响;外来渔工尤其是操作技能经验不足渔工增多等问题,增加了渔业安全管理难度和  相似文献   

20.
以遥感夜间灯光数据为基础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船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开发利用大洋性生物资源是实现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是近年来我国重点开发的大洋性渔业资源之一,因此利用卫星来监测渔船时空分布动态成为了解秋刀鱼渔业资源变动的重要数据源。本研究采用峰值检测和阈值分割等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识别,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渔船位置信息和数量进行提取分析。通过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调查的渔捞日志和经过筛选的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渔船列表数据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用的夜间灯光渔船识别方法可以精确识别西北太平洋密集作业及外围分散作业的秋刀鱼渔船。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地分析秋刀鱼渔场的时空变动。结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数据绘制等温线,进一步分析作业渔场的时空变化,发现夜间灯光渔船作业的温度范围随着秋刀鱼洄游而变化。2016年7—9月渔场的SST波动较大是因为这一时期秋刀鱼在黑潮—亲潮广泛的交汇区域洄游,分布更为广泛,9月之后作业渔场SST变动趋于稳定。该研究结果将来会对远洋渔场环境实时变化、鱼群分布预测、渔船动态及法律支撑等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