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长白山北坡亚高山云冷杉林植物种类的重要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带云冷杉林的植物种类的重要值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主要伴生树种在各云冷杉林群落的重要值,长白山北坡的云冷杉林可分为三类,即红松云冷杉林,典型云冷杉林及岳桦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2.
云冷杉林采伐强度与恢复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冷杉林不同采伐强度的对比,分析出不同采伐强度下保护与恢复云冷杉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白龙江林区冷杉林生产力预估和林分立地质量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5块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对本区冷杉林生产力进行了预估,提出了冷杉生产力预估化模型,确定了影响林木生产的主导因子为:坡向,土壤种类,坡位,海拔,为经营为冷杉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刊1982年第2期“云南横断山的暗针叶林”一文中,谈到“高黎贡山的暗针叶林:类型比较单纯,仅有冷杉林和铁杉林,以冷杉林为主。……,东坡以冷杉林为主……。”同时在插图的标示上,高黎贡山也仅有冷杉林和铁杉林的图示。另外,偶然也见到内部资料中提到高黎贡山没有云杉林。  相似文献   

5.
通过典型抽样法,对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阴坡的的岷江冷杉原始林进行了分布以及种群特征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岷江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湿润的阴坡或半阴坡,常形成多种群落类型,并能从海拔2 700 m的坡底连绵成片分布到海拔3 800 m的林线;主要有6类群落,分别为岷江冷杉-华西箭竹林、岷江冷杉-峨眉玉山竹林、岷江冷杉-冷箭竹林、岷江冷杉-大叶金顶杜鹃林、岷江冷杉-星毛杜鹃林和岷江冷杉-无柄杜鹃林。研究区岷江冷杉相同径级的树高随着海拔的升高却逐渐变矮,在海拔2 700 m、2 900 m、3 100 m和3 300 m的岷江冷杉种群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海拔3 600 m岷江冷杉种群属于稳定型的年龄结构;岷江冷杉林剧烈的种间竞争发生在森林底层或下层,海拔2 700 m~3 200 m间岷江冷杉种群的主要竞争对象是华西箭竹,海拔3 200 m~3 600 m的范围的主要竞争对象是大叶金顶杜鹃和无柄杜鹃,影响岷江冷杉种群繁殖与更新;岷江冷杉种群常遭受病虫兽害和风灾与雪灾,影响岷江冷杉种群生长发育和造成数量减小。  相似文献   

6.
库页冷杉人工林的天然更新青木伸夫(日)1.前言通过库页冷杉Abiessachalinensis人工林间伐后天然更新情况的调查及其更新经过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今后更好地经营库页冷杉人工林。2.调查林分的概况被调查的林分为67年生的库页冷杉人工林,该林分别...  相似文献   

7.
我局云冷、杉占优势的林分,面积均占过熟林的38%。主重类型有阔叶云、冷杉林、枫桦云、冷杉林、红松云、冷杉林及云、冷杉林。在海拔1400米处,分布有岳桦、鱼鳞松林。对云、冷杉林分。我局历来采取择伐作业。1961年以前实行径级择伐,以后是采育择伐。据1979年采伐更新普查,全局择伐比重占80.3%,而云,冷杉林分则几乎百分之百实行择伐。为了观察择伐后林分生长及更新效果,从1974年起,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 在海拔二千四百--三千一百○五米之间的神农架顶峰地段,为巴山冷杉的自然分布区。巴山冷杉林,目前已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的,故人称它为原生森林群落。依其生境和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因子的不同,可划分三个林型。即杜鹃--巴山冷杉林;箭竹--巴山冷杉林;黄杨木--巴山冷杉林。在巴山冷杉林分布的范围内,间有大片的箭竹丛  相似文献   

9.
天然冷杉精油具有杀菌消毒、驱杀害虫、香气馥郁等特性,据此,我们开发研制出了富含冷杉精油的森林花草香型空气清新剂,为开发冷杉精油在日化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1材料巴山冷杉精油;巴山冷杉水浸液(西北林学院巴山冷杉精油开发研究课题组提供);杨梅油、薄荷...  相似文献   

10.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 =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 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相似文献   

11.
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一套结构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森林群落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包括群落结构完整性、林分稳定性、林分生长状况3个方面,指标层包括郁闭度、下木总盖度、建群种平均胸径等9个指标.以森林小班为评价单元,对四川省阿坝州川西林业局301林场云、冷杉林进行森林群落健康状况评价.结果显示:301林场健康林分占有比例最小,其中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13.82%,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1.46%.亚健康林分比例最大,亚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83.46%,亚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76.03%.不健康林分比例也比较小,不健康云杉林面积占云杉林面积的2.71%,不健康冷杉林面积占冷杉林面积的22.51%.最后初步分析造成目前这种森林群落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十年来,对寒温带云冷杉林经营试验表明,培育改造云冷杉林在保持现有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其生物量有效地增加达到在短期内形成先锋后备资源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有效的,对缓解国有林区采资源枯竭,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神农架巴山冷杉林二类清查资源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土壤碳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的关系模型,估算土壤有机碳密度,探讨土壤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神农架巴山冷杉林0~20 cm和0~40 cm土壤碳密度分别为75.25 t·hm-2和130.89t·hm-2。土壤碳密度最小值出现在海拔2 200 m以下,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 800~3 000m。巴山冷杉林在北坡土壤碳密度最大,而东南坡土壤碳密度最小。巴山冷杉林随着年龄的增加,土壤碳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幼龄林相比,过熟林0~20 cm和0~40 cm土壤碳密度分别高15.66%和16.47%。  相似文献   

14.
冷杉是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分布集中,蓄积量丰富。随着冷杉林的主伐利用,采伐迹地逐年增多,在海拔高,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劳动力非常不足的条件下,冷杉迹地采用什么更新方式是值得研究的。我省冷杉林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地区,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所以对滇西北地区冷杉林的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为了探讨冷杉的更新问题,把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整理出这篇报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提法,对色季拉山5种主要针叶林: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西藏红杉(Larix griffithiana)、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高山松(Pinus densata)和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林地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针叶林林下凋落物储量范围在8.48~19.2t/hm2,大小顺序表现为:高山松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西藏红杉林;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松林西藏红杉林林芝云杉林方枝柏林;最大持水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泡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凋落物吸水速率为:西藏红杉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高山松林方枝柏林,且与浸泡时间表现了明显的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森林涵养水源评价及水源涵养林的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釆用样地法研究了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巴山冷杉林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巴山冷杉林植物种类丰富,林中巴山冷杉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且分布均匀,而其他树种较少;巴山冷杉群落内灌木种类较少,分布极不均匀,多以团状或块状形式分布;巴山冷杉群落内草本植物稀少而苔藓发育较好,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7.
云、冷杉野生苗雨季造林技术要点邱本正云、冷杉是高海拔山区的主要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树种,也是重要的用材树种。但云、冷杉一旦被采伐后不及时更新造林,迹地的立地条件会很快恶化,森林状况很难恢复。云、冷杉生长周期长,是慢生的阴性树种,直播造林难于成功。所...  相似文献   

18.
以王朗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的岷江冷杉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 hm2样地的乔木数据,研究了岷江冷杉林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运用Ripley’s K函数分析了岷江冷杉林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冷杉在群落中占据绝对优势,紫果云杉、方枝圆柏、桦树和槭树为主要伴生种。(2)5个主要树种的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着尺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或者先增大然后趋于随机分布。(3)岷江冷杉和紫果云杉的空间关系为相互独立;岷江冷杉与方枝圆柏和槭树在小尺度上(分别为8~13 m和2~19 m)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岷江冷杉和桦树在2~29 m的尺度下呈显著正相关。5个树种的聚集分布特征以及岷江冷杉与4个伴生种空间关联的多样性体现了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更新方式和不同的生境需求。结合树种特性、更新机制和空间格局特征,可对群落进行适度的抚育,以维持岷江冷杉林的群落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监测法对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种群的生境进行研究分析发现,长鞭红景天种群生境主要为4个类型:急尖长苞冷杉林、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和鳞腺杜鹃灌丛。4个生境中,硬叶柳灌丛内有41种植物,急尖长苞冷杉林内有33种植物,方枝柏林内有29种植物,鳞腺杜鹃灌丛内仅有17种植物。不同生境群落中长鞭红景天种群数量特征各异,重要值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4个生境群落中月平均气温排序为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平均湿度排序为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硬叶柳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光照强度排序是急尖长苞冷杉林硬叶柳灌丛鳞腺杜鹃灌丛方枝柏林。不同生境土壤温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急尖长苞冷杉林鳞腺杜鹃灌丛,而土壤湿度排序为硬叶柳灌丛方枝柏林鳞腺杜鹃灌丛急尖长苞冷杉林。不同生境群落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对长鞭红景天种群也有相应的影响,结合数据特征来看,鳞腺杜鹃灌丛是其最适生境。  相似文献   

20.
峨眉冷杉(Abies fabri)是我省特有的树种。峨边县是蛾眉冷杉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面积占四川峨眉冷杉总面积的37.8%,蓄积占20.2%。峨眉冷杉具有耐寒、耐湿、耐荫等特性,多属藓类箭竹冷杉林型。峨眉冷杉林以成熟,过成熟林为主,面积占该群系的87%,蓄积占94%,平均年龄120—180年,与其他冷杉林比较,其生长速度较快,成熟年龄早,结实周期较长,结实量小,给人工更新用种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建立母树林基地是加快峨眉冷杉更新速度,提高更新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笔者对川南林业局蛾眉冷杉母树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