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水产资源是国家的一项宝贵财富。大中型湖泊为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阵地,是利用水域天然饵料资源解决人类动物蛋白需要的有效来源之一。贯彻实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是目前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途径。这里试从太湖与其他大中型湖泊实施繁殖保护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来分析和讨论鱼类资源繁殖保护与渔业生物学的关系及对渔业生产的意义。一、繁殖保护对象的选择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鱼类资源丰富,约有300种鱼类分布在全国五大湖区的各种淡水湖、咸水湖与盐湖的不同生态环境中。多数淡水湖泊一般以鲤科鱼类最多,约占组成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要保持渔业生产持续发展,应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开发诸如鱿鱼等头足类和鲐Shen鱼,鱼等上层鱼类新资源新渔场,同时要保护,合理利用传统的经济鱼类,尤其要保护好带鱼,使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得以恢复,保持海域良好的资源结构,以利于渔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提高水域鱼产量的途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改良水域的渔业环境为经济鱼类繁殖生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有合理的鱼类区系,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饵料资源。本文主要从内蒙达赉湖的饵料现状,讨论改造鱼类区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江河、湖泊和水库是内陆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生活的进步,工农业的蓬勃发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淡水鱼类资源和渔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污染,严重地影响水生生物的索饵、繁殖及其生态环境;过度捕捞使鱼类资源得不到恢复和补充;江河修筑闸坝,严重影响洄游性鱼类上溯产卵场进行繁殖。世界各国多年实践经验表明,在内陆水域开展人工放流移殖鱼苗,对保护和增殖鱼类资源,发展渔业生产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鱼类资源是一种能繁殖、生长和死亡、具有再生能力的生物资源。鱼类资源是宝贵的,因它是发展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同时鱼类资源又是不易掌握的,因它随时在受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如何使水域中的鱼类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今天,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龙华 《淡水渔业》2005,(Z1):43-51
鱼类是人类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当前,在我国渔业生产发展上,由于自繁自育,亲本品种混杂,鱼类群体内和群体间基因杂交的机会增大,许多鱼类优良品种的性状趋于退化、抗逆性能下降,鱼类种质资源未能得到很好保护和利用,鱼类病害较为严重,严重影响渔业生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渔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湖泊、水库等水域的鱼产量,除了改善水体环境,为经济鱼类的生长、繁殖创造适宜的条件外;还采取调整和改善原有鱼类的区系组成,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其一切饵料资源,以发挥水体的最大生产潜力。具体措施就是鱼类的移植和驯化。移植是把鱼类移养到与它原  相似文献   

8.
<正> 一、前言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特别是现在,随着捕鱼技术的提高和渔船数量的增多,捕捞能力大大加强。所以,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已经引起广大渔业管理人员和资源研究工作者的关切和注意。渔业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以鱼类种群的再生补充为前提的,而资源数量的变化,根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养鱼的水质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鱼类生长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是:1.大量饵料没有完全被利用,成为水中和池底浮游植物和细菌的大量营养物质。2.鱼群的呼吸使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浮游植物无限制地繁殖,形成藻类水花,容易泛池并引起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10.
渔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份之一,水产资源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认真保护水产资源,保证资源的正常繁殖、成长,才能科学地持续地利用资源,确保渔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护鱼类自然繁殖、包括保护幼鱼不陷入取水工程夭亡,是合理利用内陆水域和沿海海域鱼类资源的重要环节。苏联现行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2.
徐森林 《水利渔业》1986,(1):51-53,23
水库中常见的底层鱼类有鲤、鲫、乌鳢、鲶等。这些鱼类可以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并能各自形成相当数量的群体,已成为水库鱼类资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水库养鱼生产的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底层鱼捕捞问题,是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商品鱼种类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3.
裸胸鳝属鱼类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裸胸鳝属(Gymnothorax Bloeh,1795)鱼类是我国珊瑚礁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裸胸鳝属鱼类的种类、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个体发育、繁殖生物学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知识和经济价值等进行阐述,并对今后开展裸胸鳝鱼类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做了展望,为合理、科学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裸胸鳝鱼类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库养殖鱼类敌害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淡水渔业》1974,(9):16-22
清除水库鱼类敌害是保护水库鱼类资源.发展水库渔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对水库鱼类危害较大的鹭鸶,水獭和某些凶猛鱼类的捕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史氏鲟是黑龙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受鲟鱼籽价格高的刺激,导致过度捕捞,使得野生资源已急剧减少.为了增殖资源,提高渔业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1年秋季,江苏省淮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富锦市鲟鳇鱼推广中心紧密合作,运用史氏鲟繁殖的生物学技术,攻克了史氏鲟秋季人工繁殖这一难关,突破了以往只能在春季繁殖这一束缚,为史氏鲟逐步走向全季节化人工繁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渔业生产中,人们总是设法从各个方面、采用各种手段干予和控制鱼类的生命活动(生长、发育、代谢、繁殖、遗传),以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在繁殖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生态学原理,控制鲤鱼在池圹中产卵繁殖的国家,而用生理学原理控制鱼类繁殖的研究工作,则是30年代阿根廷学者Houssay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渔业资源是渔业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则是渔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所在,也是渔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制定符合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策略,对我省渔业生产的发展,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草食性鱼类在提高池塘渔业生产效力和合理利用内陆水域的天然资源有重要作用。运用它们可以直接地利用在池塘中形成的大部分原初生产量,在生物能和经济效益上建立特别有利的生态系统,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82~1988年对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鱼类资源调查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1960~1988年的渔业统计资料,应用常规渔业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该江段鱼类渔获量的年间变动具有5~6年较高,5~6年较低,平均11年一个周期的特点。这种周期性变动与水文变动的周期性有关,同时,与鱼类资源本身存在着一种“自然波动”现象,即强、弱世代相交替的出现有关。该江段的渔业生产对鱼类资源的利用已经比较充分。黑龙江中游抚远江段,是我省捕捞渔业重要的产区之一。本文根据1982年以来,对该江段进行综合调查所得的有关数据资料,就其鱼类渔获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旨为渔业生产预报方法提供依据和为渔业管理部门制定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渔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湖泊、水库等水域的鱼产量,除了改善水体环境,为经济鱼类的生长、繁殖创造适宜的条件外;还采取调整和改善原有鱼类的区系组成,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其一切饵料资源,以发挥水体的最大生产潜力,具体措施就是鱼类的移植和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