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以坡耕地为对照,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8种典型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撂荒草地、人工草地、经济林和生态林地、农耕梯田、经济林梯田、撂荒梯田、淤地坝地)土壤质量,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分别增加了1.2%~20.7%和1.2%~9.3%;碱解氮除农耕梯田减少6.6%外,其他措施增加0.2%~54.2%;经济林梯田、经济林和生态林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显著,其他措施减少了9.2%~67.1%;土壤速效钾变化差异显著。除撂荒梯田和淤地坝地土壤各酶的活性减少了6.3%~49.5%和1.2%~15.6%,其他措施均增加。土壤质量以经济林梯田、生态林地和人工草地最好;经济林地和撂荒草地良好;农耕梯田和撂荒梯田较差;坡耕地和淤地坝地最差。  相似文献   

2.
研究西南土石山区3种坡度、3种耕作措施下坡耕地的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横坡垄作、梯田提高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耕作措施对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无明显影响;横坡垄作小区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3.59%,梯田小区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8.52%,横坡垄作和梯田对坡耕地的土壤含水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梯田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研究坡度(4.5°~14.4°)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横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效益先增大后减小,梯田的水土保持效益则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李翔  杨贺菲  吴晓  张家其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677-1682
【目的】针对红壤坡耕地土壤结构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实现红壤坡耕地的持续、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等高花生常规耕作为对照(CK),探析表施聚丙烯酰胺(PAM)、香根草篱和PAM+香根草篱等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结果】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处理下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差异显著(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对红壤坡耕地0~20 cm土壤容重改善效果明显;不同处理下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0~1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的提升效果较好。土壤容重与其他土壤物理指标呈负相关,且作为主成分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的贡献率较高(76.517%)。【结论】土壤容重是评价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的重要因子,影响着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等物理性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0~1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综合改良效果较好,且以表施PAM+香根草篱效果最佳,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红壤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核算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评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衡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后续管理、实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济补偿的重要依据。该文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具体功能,分别针对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特点,选定了减少土壤侵蚀、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拦蓄泥沙、净化环境、改善气候、提高土地产出、增加生物多样性、固碳制氧、促进农业生产等18项具体效益,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确定了效益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坡耕地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然而,坡耕地是山区农业中重要的土地资源。如何有效地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坡耕地的土地生产力,实现坡耕地农业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措施一是通过改变微地形增加降雨的入渗时间,削减径流流速及降低其挟沙能力,如等高耕作和垄作;二是增加覆盖度来减少雨滴的削弱作用,如间作和秸秆覆盖;三是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如免耕和深松耕。显然,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土效应,许多研究开始关注于这些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机制,尽管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本文综述了这些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机制,探讨了这些措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该措施在农业发展生产中应用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效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云南沾益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对水保林、坡耕地+巨菌草、坡改梯耕地、经果林等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石漠化径流小区涵养水源和保护与改良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石漠化地区实施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后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不同,其中,经果林、梯地、水保林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较好。(2)水保林、经果林、梯地能有效减少土壤侵蚀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加有机质含量等。综合分析表明:水保林、经果林、梯地、坡耕地在涵养水源、保护与改良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方面优于荒山草地。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正着力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和提升土壤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和土壤质量的内涵,以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工程为例综述了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土壤质量改良效应,同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的土壤质量效应,有助于更深入认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对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作用。最后归纳总结了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与土壤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要深化的研究内容:(1)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化;(2)水土流失防控主导因子及关联研究;(3)水土保持学与基础理论研究。全文旨在为合理布设水土保持措施、科学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更全面和客观评价治理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吉兴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0~20 cm和20~40 cm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研究了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壤肥力恢复较好的措施.各措施粘粒含量均低于裸地;0~20 cm土壤粘粒含量普遍低于20~40 cm土壤粘粒含量,20~40 cm土壤砂粒含量低于0~20 cm土壤砂粒含量.各措施0~20 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20~40 cm土层.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氮素养分的修复效果要好于P、K.速效P与20~40 cm的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为遏制黑土区土壤退化的趋势和保障生态安全,应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等资源进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新理念的支持,本文旨在探索岩质边坡水土保持生态化技术的难点,介绍了土壤菌绿化法的原理和作用,比较岩质边坡各种治理措施的优缺点,建议在岩质边坡水土保持措施中广泛推广采用土壤菌绿化法来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10.
<正>紧密结合有关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理论知识和长期致力于水土保持的实践研究,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林草措施等3个方面分析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旨在彻底改变过去只重视工程措施而轻视农业和林草措施的观念和做法,真正做到以工程措施为主,以农业措施和林草措施为必要补充。1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内涵所谓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是指在人们在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综合使用保护和改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各项可行的措施,以期发挥综合治理效用的一个有机过程与体系。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运用,使自然环境能够产生和具备自我更新的生态服务功能,如保护和涵养水源、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1.
唐崟  张宝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862-8864
[目的]探讨水土保持措施对低丘坡地红壤硒的保持效果。[方法]通过野外观测采样和室内测定,分析了不同水保小区的土壤总硒水平,找出不同水保措施改良土壤硒保育效果的差异,同时找出土壤硒的最佳水土保持措施。[结果]各种措施保育土壤硒效果顺序为:标准水平梯田+梯壁百喜草+前埂后沟〉标准水平梯田+梯壁百喜草〉纵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柑橘净植〉横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标准水平梯田+梯壁清耕〉百喜草带状覆盖(果树-草)〉百喜草全园覆盖(果树-草)〉百喜草全园覆盖〉全园裸露。[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方山区果业开发中采取科学的水保措施、有效保护土壤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洁  喻荣岗  谢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84-18786,18802
[目的]为了探讨果园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保育效果,研究红壤低丘岗地柑橘(Citrus reticulate Banco)园水土保持措施对园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便在果业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方法]通过野外试验观测和室内分析,以果园清耕为对照,分析了不同处理小区的理化性状,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措施改良土壤效果为: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全园覆盖〉百喜草(Paspalum natatum)全园覆盖〉百喜草带状覆盖+套种黄豆[Glycine max(L.)Merr.]或萝卜(Raphanus sativusL.)〉横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纵坡间种(套种黄豆和萝卜)〉百喜草带状覆盖〉标准水平梯田+梯壁百喜草〉水平梯田+清耕梯面〉清耕。[结论]该研究可为南方山地果业开发中科学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土保持措施对黑土流失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黑龙江省东南部黑土区坡耕地所采取的4种水土保持措施的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0~50 cm黑土层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排序为植物篱>谷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物篱有机质质量分数115.66 g/kg,而退耕还草为69.43 g/kg;非毛管孔隙大小排序为植物篱(10.56%...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开展干旱半干旱区的公路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干旱半干旱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以国道045主干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高速公路为例,分析研究了水土保持措施布设6年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挖方边坡适宜采用无防护措施,任其自然恢复,其土壤的抗冲抗蚀性更好;填方边坡适宜采用工程措施+本土适生植物相结合的措施进行防护,在不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长边坡下部可适当采用无防护措施,土壤抗冲抗蚀性相对更好,工程措施倾向拱形骨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渡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 ,具有水电开发的良好条件 ,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水土保持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分析了流域水土流失的背景条件和现状 ,提出了流域水电开发期间和开发后水土保持的措施 ,客观地分析流域开发和水土保持的相互影响关系 ,探讨兼顾流域水电开发和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注重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理办法等方面,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锦祥 《农学学报》2015,5(5):57-61
以福建省宁化县紫色土区的土地侵蚀地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取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通过样地和径流小区的观测,分析林地、坡耕地、茶果园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林草治理,随着治理年限的增长林草覆盖度明显提高,林草覆盖度2号(95%)>3号(80%)>4号(50%)>1号(35%);并且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增强了土壤肥力;从径流量及侵蚀量可以看出,鱼鳞坑种植油茶+生物带措施控制土壤侵蚀效果最显著,径流量及侵蚀量分别达到61.09%、97.33%,为宁化县紫色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宁化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铜川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土保持为例,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水土流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探讨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四大作用,即水土保持是综合防治蓄水减沙的根本性措施;枢土保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土保持缓解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水土保持是改善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与加快生态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从水土流失论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对云南省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