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9,36(7):26-28
<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饲料原材料中都发现有真菌毒素。国际饲料添加剂公司百奥明(BIOMIN)针对真菌毒素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每个饲料样品中发现有多种真菌毒素存在的情况逐年在增加。真菌毒素对猪的繁殖性能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必须预防或尽可能地减轻真菌毒素对高产母猪的危害。猪的繁殖力对猪场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每年每头母猪生产出的(断奶)仔猪数量(PSY)是众多影响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污染长期困扰饲料行业,严重影响饲料生产,给饲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评估江西省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从而掌握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现状和水平,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2022年,采集了江西省境内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样本507批,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6种常见的真菌毒素的含量,对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真菌毒素在配合饲料及饲料原料中污染普遍存在,部分真菌毒素存在一定的风险,真菌毒素的总检出率高达93.5%,其中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伏马毒素B1(Fumonisins B-1,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三者的检出率均高达70%以上,饲料总体超标率达到17.7%,酒糟原料、猪配合饲料和肉禽配合饲料受真菌毒素污染水平相对较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从监管和生产两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促进饲料产业健康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0年前在英国发生的“火鸡 X 病”导致成千上万只火鸡和鸭死亡;同时,美国各地孵鱼场的鳟鱼也发生肝癌。大量研究后才发现,这两种疾病都是由一类叫作黄曲霉毒素(afla toxin)的真菌毒素引起的。aflatoxin 一词中的“a”是曲霉的缩写。曲霉是一种产生毒素的霉菌,“fla”是产生真菌毒素的两个主要菌种之一。已对黄曲霉毒素进行了详细研究,但大多是针对单胃动物的。本文主要讨论真菌毒素对反刍动物危害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现已查明自然界存在的真菌毒素在200种以上,畜禽真菌病及真菌毒素中毒报道日益增多。它们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就几种较常见危害性大的真菌毒素作简单介绍。一、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代谢产生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已分离出17种(Who,1979),其中4种(B_1、B_2、G_1、G_2)已完全弄清其特性并从毒物学方  相似文献   

5.
动物或人吃进含有真菌毒素的食物后可以对机体产生不良的生物学作用,因此,重视真菌毒素的研究是必要的。真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可能有以下三种类型:1.动物吃进中等量至大量的真菌毒素后  相似文献   

6.
真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娇 《湖南饲料》2003,(1):20-21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霉菌在田间或贮运过程中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产生的一类毒性化学物质。由于它们的物理性状极其稳定,活性可长期存留在饲料中,动物摄入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就可能诱发各种病理症状,导致其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因此,研究真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知真菌毒素有150多种。真菌毒素能使人和家畜家禽产生各种疾病。在各种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B_1是目前致癌物质中最有害的一种,它还能引起突变和导致畸形。关于黄曲霉毒素对猪的毒害研究,国外报道很  相似文献   

8.
尹思琪  郭旗  韩杰 《养猪》2023,(1):23-30
作物在生长或仓储过程中受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影响极易污染真菌毒素,受真菌毒素污染的作物通过制成饲料而严重威胁畜禽健康,导致畜禽急性或慢性中毒、免疫抑制、肝肾损伤、癌症、畸形,以及生产性能的大幅度降低。物理吸附法脱除饲料真菌毒素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污染饲料的常见真菌毒素包括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伏马霉素B1、黄曲霉素B1等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并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吸附剂在猪饲料真菌毒素脱除中的应用情况,对比各种吸附剂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真菌毒素的防控及吸附剂的开发与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全面了解真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以及采用吸附法脱除猪饲料真菌毒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的影响,采用2×3因子裂区设计,打捆密度作为主处理因子(A),A1为160kg·m^-3和A2为120kg·m^-3,堆垛方式作为副处理因子(B),B1交叉堆垛、B2纵向堆垛和B3横向堆垛,进行天然草地青干草贮藏试验。结果表明,打捆密度对粗灰分(Ash)、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黄曲霉毒素B1(AFB1)、T-2毒素(T-2)和赭曲霉毒素A(OTA)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ADF、DON和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CP含量显著高于(P<0.05)低密度草捆。堆垛方式对Ash、DM、ADF、NDF、CP、DON、AFB1、T-2和OT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ZEN含量影响显著(P<0.05),高密度草捆中ZEN含量显著低于(P<0.05)低密度草捆。且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存在正效应。打捆密度可以显著改善天然青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堆垛方式对干草的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有一定的改善;打捆密度和堆垛方式交互作用对干草品质和真菌毒素均有显著影响。综合比较干草化学成分和真菌毒素含量,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天然草地青干草打捆密度160kg·m^-3,采用交叉堆垛贮藏干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是某些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国外科技人员早就发现各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根霉菌属(Rnizopus)霉菌污染的饲料。含这些霉菌的日粮对猪、鸭、兔、豚鼠有毒害。但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症和其他真菌毒素中毒症,在养禽生产中一直被忽视,直至1960年英国发现火鸡“X”病,才引起重视。研究表明,火鸡“X”病的共同因素是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4,(12):112-11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能引起人和动物拒食、呕吐、生长迟滞和免疫抑制等。近年来,DON毒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真菌毒素领域的一个热点,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纯度DON,来满足毒理研究的需要。因此,对DON纯品制备工艺的研究是很必要的。本文主要对近年来DON的生产、提取和纯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建立更加高效、简便和廉价的DON纯品制备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饲用草产品在收获、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易遭受雨淋、干燥不完全或装卸挤压时造成叶片脱落发生真菌性病害,引起品质劣变,不仅直接带来经济损失,而且部分真菌毒素会对家畜及人类健康造成安全隐患。真菌毒素是继农药残留、病虫害、无机污染物后,影响饲用草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风险因子。饲用草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检测方法、限量标准和风险评估的研究对于其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阐述了饲用草产品中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伏马毒素的污染状况及毒性,分析和总结了其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对饲用草产品中真菌毒素风险评估及脱毒方法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对饲用草产品真菌毒素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桔霉素     
桔霉素(Citrinin)是首先被分离和鉴别的真菌毒素之一,是由Hetherington和Raistrik于1931年从桔青霉菌(Penicillium citinum)培养物中分离得到的。开始时,桔霉素因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而被认为是一种抗生素。但后来发现其对畜禽有毒,所以人们就放弃了将其用于治疗的一切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王志 《中国兽医杂志》1992,18(10):42-47
动物真菌毒素中毒(Mycotoxicosis in Animals)是由真菌毒素导致动物体机能性或/和器质性病理损害,包括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在内的中毒性疾病群。动物真菌毒素中毒同动物传染病一样,属于世界性疾病范畴,具有较早的发病历史,如在九世纪德国莱茵河流域由麦角菌引起的角  相似文献   

17.
真菌毒素中毒是由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一种疾病,家禽中毒常是因采食了污染真菌的谷物或者其他饲料而引起的。目前已经确定的真菌毒素达数百种,其中大部分有致病性。真菌毒素具有累积性,也可与其他真菌毒素、传染性因子和营养缺乏产生协同作用。针对真菌毒素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可防止家畜受到危害。  相似文献   

18.
真菌毒素是在各种饲料或食品上生长的产毒性真菌的代谢物。动物一旦摄取了这些毒物,就会受到不良的生物影响。由于真菌毒素能引起多种动物的急性和亚急性疾病,所以,它对于兽医学是重要的。本文综述目前人们对与兽医学有关的真菌毒素的来源、存在和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9,(16):51-59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由镰刀菌属产生的真菌毒素,具有肠道和免疫毒性,在谷物和饲料中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利用微生物法去除真菌毒素特异性强,效率高且对环境安全,被广泛应用。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具有去除DON的能力,同时不会影响产品的品质,成为近年来去除DON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具有去除DON能力的乳酸菌种类及乳酸菌去除DON的机制,并通过对比其他细菌降解DON的机制和降解酶,推测乳酸菌中可能存在生物降解作用,并对乳酸菌去除DON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一种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真菌毒素,能降低家禽的免疫和肝脏机能,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本文就AFB1对家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