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彩霞  陈现臣 《种子》2007,26(2):41-44
以陆地棉(G.hirsutum L.)的1个耐盐和2个盐敏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条件下陆地棉植株体内Na^+、K^+和Ca^2+的吸收及分布.研究表明:盐胁迫显著地降低耐盐性较弱的品种(中棉所07和中棉所41)根内的K+含量,而耐盐性较强的品种(中棉所35)根内的K^+含量则显著提高;盐胁迫可以显著提高根和叶片内Na^+的含量而显著降低花内的Na^+含量.盐胁迫对棉花Ca^2+的吸收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小花碱茅抗盐性机理分析 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 flora)是禾本科盐生植物,抗盐能力很强,与禾本科作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了研究小花碱茅的抗盐机理,彭彦辉等以中等抗盐植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对照材料,应用离子分析和X-射线微分析技术检测了盐胁迫下小花碱茅根茎K^+、Na^+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小花碱茅对K^+/Na^+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无论在正常条件还是在盐胁迫下,小花碱茅吸收和累积钾的能力都很强。在盐胁迫下,小花碱茅根钾含量迅速增加2至3倍,钾元素主要分布在共质体和木质部,而盐分主要分布在内皮层以外的质外体;即使在低钾处理下,木质部中K^+含量仍然较高。基于平面脂双层膜(PLBs)技术的电生理分析表明小花碱茅根细胞质膜的K^+透性与K^+/Na^+选择性均远高于小麦。经内整流钾通道抑制剂Cs^+和TEA处理后,小花碱茅吸收K^+的能力明显下降,钾元素主要分布在小花碱茅根部的皮层细胞内;木质部中钾元素含量明显下降,K^+/Na^+显著下降。内皮层细胞有可能是钾通道抑制剂作用的主要部位,控制了K^+、Na^+进入木质部的过程。所有结果表明,钾通道的K^+/Na^+选择性和凯氏带造成的质外体阻障很可能是小花碱茅在根系与地上部间维持相当大的钠浓度梯度以及正常的植株钾浓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艳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72-178
为探索芦荟对微咸水灌溉栽培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其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120天)以含盐溶液灌溉栽培,盐浓度达2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芦荟生长,100 mmol/L NaCl对芦荟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轻,50 mmol/L NaCl不抑制芦荟生长。同时,以50 mmol/L NaCl溶液灌溉对芦荟盐分离子吸收分配影响轻微,但盐浓度达100 mmol/L NaCl对芦荟影响显著:根、茎、叶中K+含量显著下降,Na+ 、Cl-含量显著增大,K+/Na+大幅减小。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贮水组织是芦荟积累盐分离子的重要部位,但100 mmol/L NaCl胁迫下芦荟根尖和叶片细胞中的离子平衡受到显著干扰。结果说明,芦荟适于用微咸水灌溉栽培,叶片贮水组织在缓解其盐胁迫中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下转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水稻幼苗耐盐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在NaCl浓度0,3.0,5.0,7.0g/L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两个品系51—22,52—7及其受体亲本中花8号进行幼苗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转BADH基因水稻比其受体亲本耐盐性强,在高NaCl浓度(5.0,7.0g/L)胁迫下,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可以提高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稳定细胞膜的透性,降低植株体内Na^ 的积累,从而减轻幼苗受盐害的程度。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CAT活性、SNa^ /K^ 、叶Na^ /K^ 、叶绿素含量是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水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向日葵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向日葵为材料,分别以水、400mmol/L NaCl浸种,评估二者对NaCl胁迫条件下(150mmol/L NaCl)向日葵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导致向日葵叶片、茎部脯氨酸(Pro)含量分别增加了3.36倍、2.40倍;经水、盐浸种后,向日葵叶片中Pro含量分别增加了6.19倍、4.72倍,茎部Pro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NaCl胁迫处理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向日葵叶片、茎、根中K+含量,增加Na+的吸收,K+:Na+明显降低;在NaCl胁迫条件下,水浸种、盐浸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幼苗中K+、Na+的含量、分配,但是经LSD比较,三种处理中离子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150mmol/LNaCl胁迫条件下,水、盐浸种更有效地诱导向日葵中Pro的积累来参与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碱区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体内离子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沧州地区不同盐碱区域内(非盐、轻盐、中盐、重盐)白榆、白蜡、紫穗槐、柽柳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析了不同盐碱区域内4种植物体内Na^+、K^+、Ca^2+含量,及在4种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运输和分配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区4种植物体内Na^+、K^+、Ca^2+含量不同,并存在明显差异;其变化规律表现为:各植物体内Na^+含量随盐碱区盐分含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但不同器官提高幅度不同,总体表现为根〉叶〉茎;K^+、Ca^2+含量在重盐区各树种均有所下降,其中,Ca^2+含量下降的幅度较大;各植物体内Na^+/K^+、Na^+/Ca^2+的值随区域盐分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器官升高幅度不同,其根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器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柽柳、白榆对K+、Ca2+向茎叶部的选择运输性比白蜡、紫穗槐的高,而对Na+的选择运输性则低于白蜡、紫穗槐。综合分析,4种植物中柽柳的耐盐能力最强,白榆次之,白蜡、紫穗槐较差。  相似文献   

7.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下大麦幼苗体内多胺和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俊  刘怀攀  刘友良 《作物学报》2004,30(11):1119-1123
外源甜菜碱对200 mmol/L NaCl胁迫下大麦幼苗的伤害有显著的缓解效应,0.5~10.0 mmol/L的甜菜碱均可以有效抑制盐胁迫导致的叶片中MDA含量的上升,增加根系含水量与幼苗鲜重,降低植株体内Na+/K+比,尤以1 mmol/L甜菜碱的效应最明显。甜菜碱可以显著地提高盐胁迫下大麦幼苗根系多胺含量,促进叶片内腐胺与亚精胺向精胺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两优培九幼苗离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种浓度的NaCl胁迫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幼苗4d后,根和地上部分的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功能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幼苗根、茎、叶中的Na+含量、Na+/K+、Na+/Ca^2+和Na+/Mg^2+与对照相比,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K+、Ca^2+和Mg^2+的含量则相反。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两优培九幼苗主要利用产生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来维持地上部分的渗透平衡;从离子平衡角度发现,两优培九幼苗在根部通过避Na+机制来保持较高的Na+/K+以减轻盐胁迫对地上部分的伤害,在茎和功能叶片中则通过保持细胞中较高的K+水平以减轻盐胁迫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三角滨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盐生植物三角叶滨藜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处理对三角滨藜在不同浓度盐胁迫(NaCl)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滨藜种子发芽率逐步降低.当NaCl浓度达200mmol/L时严重抑制滨藜种子的萌发。用SA浸种后,在没有盐胁迫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滨藜种子的萌发率.但在有盐胁迫的情况下,SA不能增加种子的萌发率,甚至加剧了盐胁迫的不利影响。滨藜幼苗在0~200mmol/L的盐浓度下均能正常生长,用SA处理幼苗,能够促进盐胁迫下幼苗的生长。测定SA处理后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SA处理可以提高盐胁迪下幼苗体内的SOD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付军臣 《种子》2017,(11):100-102
以盐浓度梯度分别为0,50,100,200,400 mmol/L的NaCl溶液处理反曲景天、凹叶景天、白八宝景天和红八宝景天等4种景天属植物的幼苗,并测定植物幼苗的鲜重、叶片水势、根系活力和质膜透性等4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上述4种景天属植物的鲜重、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叶片水势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加.在400 mmol/L的盐浓度胁迫下,抗盐性最强的是反曲景天与凹叶景天,白八宝景天次之,而抗盐性最差的是红八宝景天.  相似文献   

11.
选用自有耐盐专用品种山大耐盐1号和国审普通玉米品种浚单20在0~300mmol/L不同浓度NaCl溶液的胁迫下萌发生长,测定玉米苗期叶片和根中Na~+、K~+、Ca~(2+)及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不断提高,玉米叶片和根中Na+含量逐渐升高,K+和Ca~(2+)含量逐渐降低,根中各测定离子含量高于叶片中各离子含量.同时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而且存在一个极限值,超过这个极限值脯氨酸含量出现下降,但仍然维持较高水平.两个玉米品种间在以上测定项目中表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可以作为耐盐品种选育的借鉴和品种耐盐性强弱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及Na~+、K~+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燕麦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NaCl与Na_2SO_4摩尔浓度1∶1的混盐按土壤含盐量配成0(CK),0.2%,0.3%,0.4%,0.5%,0.6%,0.7%,0.8% 8个盐浓度梯度,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盐胁迫对燕麦质膜透性和Na+、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细胞膜的相对透性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且随生育时期的推进,不同盐分胁迫间的质膜相对透性差量也逐渐增大;丙二醛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基本呈递增趋势,盐浓度0.4%时值略有降低;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N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盐胁迫增加时根吸收的Na~+逐渐向茎、叶中转移;燕麦根、茎、叶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K~+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根中K+含量各生育时期差量很小且含量很低,苗期各器官中差量较大,叶中K~+含量是根中的4.24倍,是茎中的1.80倍;成熟收获期,不同盐胁迫下,燕麦根中的Na~+和K~+各项指标均低于地上部位,根和地上部位Na~+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加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3.
土壤盐渍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制约产量的一个主要环境因子,明确玉米苗期耐盐的光合作用机制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水培法,对已耐盐性鉴定筛选的强耐盐型自交系(B46)和盐高度敏感型自交系(NC236)为材料,分析二者在盐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低浓度盐(55 mmol/L NaCl)胁迫条件可促进玉米自交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较NC236,B46增幅较大;随着NaCl浓度进一步增加,两玉米自交系幼苗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较NC236,B46降幅较小。在盐胁迫条件下,较NC236,B46的Fv/FmFv/FoqPFo的变化幅度较小,NPQ的增幅较大。B46在NaCl浓度0~165 mmol/L范围内为气孔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220 mmol/L时为光合系统遭到破坏引起的非气孔限制;NC236在NaCl浓度为0~110 mmol/L范围内为气孔限制,165~220 mmol/L时为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4.
萝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研究不同强度的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为萝卜的抗盐机制研究和耐盐品种的选育做一些前期研究。在人工基质培养条件下,通过往营养液中加入Na Cl,配置成不同浓度盐溶液(0、50、100、150、200 mmol/L),以此模拟盐胁迫逆境。在幼苗生长方面,随盐分的升高,叶片鲜重、地上部鲜重等7个指标出现明显下降,在盐浓度超过100 mmol/L以后,这些指标都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而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2个指标随盐分增加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幼苗期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盐分升高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再降低的规律。相对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呈现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但在200 mmol/L浓度下,迅速下降。盐胁迫抑制萝卜幼苗的生长,并且逆境强度越强,抑制越明显。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盐胁迫下起到了维持细胞膜稳定的作用;相对叶绿素、丙二醛的含量能较好地反映出幼苗受盐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盐胁迫下逆境诱导型启动子SWPA2驱动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叶片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转基因甘薯耐盐性.结果表明:无胁迫时,转基因甘薯叶的生理指标与未转基因植株无明显差异.相同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相似文献   

16.
以克新一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钾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钾处理对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影响显著,但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25mmol/L和50mmol/LNaCl胁迫下,培养基中添加8mmol/L K2SO4,脯氨酸含量最高,根系活力最大,相对电导率最低。但在75mmol/L NaCl胁迫下,4mmol/L K2SO4处理,缓解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表明:钾具有缓解NaCl胁迫对马铃薯脱毒苗伤害的作用,但钾的添加量并非越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甜菜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BvM14-CCoAOMT)的功能,本研究采用叶盘法将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转化烟草,获得T1代转基因植株,而后以野生型及转空载体植株为对照,分别在对照、100 mmol/L NaCl、200 mmol/L NaCl、100 mmol/L甘露醇及200 mmol/L甘露醇的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生理指标的抗逆性分析。研究发现在100 mmol/L NaCl、200 mmol/L NaCl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鲜重、木质素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在100 mmol/L甘露醇胁迫条件下根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如转基因植株的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0.68 cm和 0.31 mg,而野生型植株的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0.51 cm 和0.18 mg。研究结果表明转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烟草植株对盐和干旱胁迫具有较强抗性,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14品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功能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盐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加工番茄幼苗的缓解作用,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加工番茄KT-7和KT-32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0,50,100,150μmol/L)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250 mmol/L Na Cl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生物量、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水平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盐胁迫下加工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而降低了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其中以50μmol/L的Na HS处理效果最佳,与单独盐胁迫处理相比50μmol/L的Na HS使KT-7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30.8%~66.7%,61.8%,56.3%,57.0%,9.1%,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5.0个百分点和23.7%;使KT-32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SOD活性,分别增加24.0%~96.4%,49.8%,52.0%,46.7%,10.2%,而使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24.2%。综上,外源H2S处理通过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水平,减少盐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番茄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为进一步探索H2S缓解加工番茄盐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茉莉酸甲酯(MeJA)是植物体内一种具有应答外界刺激,传导逆境信号及启动抗逆基因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提高作物的抗旱性是MeJA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施用不同浓度(250,2.5,0.25μmol/L)MeJA对水稻幼苗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水稻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MDA含量、电导率及无机离子(K+,Ca2+,Mg2+)含量均显著上升,而喷施不同浓度的MeJA则显著提高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和叶片无机离子含量,从而增强水稻幼苗的抗旱性。以0.25μmol/L MeJA处理抗旱效果最好,2.5μmol/L次之,然后是250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