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碳肥对香榧幼林地径、新梢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2+1"(2年生砧木,嫁接后培育1年)的香榧苗木,施肥比不施肥地径增加21.2%、新梢增加25.1%;"2+5"(2年生砧木,嫁接后培育5年)的香榧苗木,施肥比不施肥地径增加33.3%、新梢增加34.5%,说明有机碳肥对香榧地径、新梢生长有极显著影响。(2)施用液态有机碳肥+有机碳菌肥和有机碳菌肥及液态有机碳肥这3种处理中,液态有机碳肥+有机碳菌肥这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2 .4 沙棘苗圃化学除草技术2 .4.1 沙棘苗圃种类 沙棘可采用播种和插条两种方法育苗。( 1)播种育苗 沙棘播种育种采用床播、垄播均可 ,但垄播便于播种、抚育和机械起苗 ,通风透光良好 ,根系发达 ,利于苗木生长。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垄播育苗方法。采用播种方法培育的苗木 ,雌雄株难以区分 ,所以培育的苗木 ,主要用于绿化荒山、沙地 ,以保持水土 ,改良盐碱地或营造草原生物圈栏等。( 2 )扦插育苗 选择 2~ 3年生 ,粗 0 .5~ 1.0cm的健壮枝条 ,剪成长 15~ 2 0cm的插穗 ,经催芽和激素处理后进行垄作扦插。扦插育苗可根据需要培育一定比…  相似文献   

3.
香榧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心土、废菌棒和泥炭按不同比例混合作基质,以无纺布袋和塑料育苗杯为容器,并加入一定量的缓释肥,用2年生榧树Torreya grandis实生苗作砧木嫁接细榧Torreya grandis‘Xifei’穗条后再培育1 a的小苗为材料,设置基质配方、缓释肥用量、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3因素各3水平对其进行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香榧苗木培育时采用无纺布容器袋比塑料杯容器袋时成活率高36.0%。苗木新梢长度受3个因素的影响中,以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质配比,再次是缓释肥用量,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基径的生长受容器种类及摆放方式的影响也是最大,其次是缓释肥用量,再次是基质配比,3因素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育苗木综合质量评价以基质配比黄心土:废菌棒:泥炭为2:1:1、无纺布容器袋高位摆放、缓释肥用量30 g·株-1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枫香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勇来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33-35,5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枫香不同年龄母树种子品质、不同播种时间(春播、冬播)和不同播种方式(条播、撒播)试验,进行枫香不同育苗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枫香母树种子产量和种子品质存在显著差异,2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千粒重、出籽率及发芽率分别均高于40年生枫香母树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选择20~30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不同播种时间育苗的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春播苗木生长及苗木质量略优于冬播苗木。枫香条播与撒播育苗苗木生长和苗木质量无明显差异,但条播节省种子。因此枫香育苗宜采用条播,1年生幼苗发育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苗木硬化期4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调查发现香榧优良品种细榧中存在多个不同来源的类型.通过对香榧年生长规律的观察,特别是对种核、叶片形态的详细调查,结果证明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内,细榧中至少包括以下4个优良类型:细核型细榧(东榧1号)、细核早熟型细榧(东榧2号)、小叶型细榧(东榧3号)和大叶型细榧(普通细榧).分子标记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细榧类型的实际存在.为了研究细榧内不同类型的形态区别,在种实、叶片形态观察中,首次引入了变化梯度概念.4个细榧类型不仅有稳定的形态特征,也有一定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并已形成一定的栽培面积,获得了实际的经济效益.通过生长观察和形态调查,结合分子标记确定品种的做法,也为今后发掘更多的香榧优良资源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1 a生乌桕苗木开展了GGR6促根处理及苗木培育密度试验。结果表明:GGR6处理能显著增加1 a生苗木Ⅰ级侧根的数量,形成乌桕富根苗;随着单位面积苗木株数的增加,苗木的苗高生长增加但地径生长减小。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践,乌桕合适的育苗密度为40株·m~(-2);因此,适宜的GGR6处理浓度和适当的育苗密度是培育优质乌桕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香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榧,又名细榧、玉山果,属红豆杉科,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香榧的品种很多,包括细榧(直榧)、芝麻榧、米榧、茄榧、拔牙榧和圆榧(木榧)等。一、树种特性香榧为浅根性、半阴性常绿高大乔木。树冠呈宝塔形,主干直立高度可达20~30m。性喜温和湿润气候。一般自然分布在海拔250~700m的山腰谷地、溪流两旁坡地,以及村旁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在土层肥沃深厚、质地松软的砂坝上或排水良好的黄泥土上生长良好。实生树一般需15~20年才开始结果,20~30年后达盛果期。香榧雌株需雄株花粉授粉受精后才能结果。一代榧果从花蕾分化到果实采收,需三个年头,计29个月;挂果需两个年头,计17个月。雌树4月中下旬开花,6~7月受精孕果,到第二年9月上中旬成熟,当年6~8月间出现第一次大量幼果脱落。第二年4月20日前后,新枝又开花结果,此时2年生幼果出现第二次落果高峰;因9月上中旬上年生的果实成熟,所以一株树上可同时见到大小不同的两种果实,大的为上年的果实,小的为当年的果实;再算上贮藏的上年果实,因而有“千年香榧三代果”之说。二、育苗1.实生苗繁育。9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的种实(可选细榧或圆榧),去除假种皮后,在室外用湿砂与种子层积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个遮光处理(即全光照、遮光度50%、遮光度70%和遮光度80%)下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1年生大田播种育苗苗木保存率以及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苗苗木保存率随遮光度的递增而增加;遮光度为80%的处理下,苗木保存率最高,达到了80.5%,而全光照时则反之,仅有16.2%;南方红豆杉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随遮光度的递增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不同遮光度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均极显著;80%遮光度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自1983年以来,由中国林科院及林木种子公司提供林木种子,我所承担育苗,造林工作。经8年的试验证明,能适应长春地区生长的几种松树有; 1.华山松(Pinus armandi);产于我国中南部和西南部山区以及山西、宁夏、甘肃等地,1984年我们从北京林业大学引进种子,经过两个月层积处理后,播种育苗,苗期生长较为缓慢,苗木2年生平均高6.8cm,  相似文献   

10.
香榧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和高产优质的木本油料树种,栽培效益达90 000~180 000元/hm2,居山地经济林之首。皖南山区自然条件优越,野生榧树资源丰富,群众有发展香榧的积极性和栽培经验,是我国香榧扩大栽培的首选地域。文中从栽培历史、自然条件等方面阐述了皖南山区发展香榧产业的优势,提出了示范基地建设和野生资源改造利用是该地区香榧发展的主要途径,并就该地区香榧产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如下几条措施建议:1加强良种选、引和测试工作,及时筛选出适于该地区发展的良种;2引进和优化苗木快繁技术体系,加快苗木特别是大苗培育,保证发展用苗;3建立大苗造林示范基地和野生榧树改造利用样板,提高示范效果;4做好技术服务和必要的经济扶持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柚木(Toctona grandis)在海南岛西南部地区的播种、分床、苗木生长规律与苗木管理等育苗措施进行了试验观察研究,为1年生苗木生长过程配置理论方程,并对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苗木分级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1月份播种能最有效地利用苗木生长季节:当芽苗第一对真叶达到正常大小时分床最合适;气温为影响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地径为苗木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2.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红松育苗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育苗最佳播种期为地表5cm深处温度高于10℃,培育2年生播种苗的播种量为0.5 kg/m2、培育3年生留床苗的播种量为0.34 kg/m2,大粒种子出苗早并且苗木整齐,每天15:00浇水对苗木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仁用杏育苗的关键是砧木苗的培育。如果播种当年秋季砧木苗粗度能够达到嫁接标准,可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一样,两年培育良种仁用杏成品苗。采用家杏种子播种育苗,砧木苗高、径生长比山杏快,当年秋季基本上可以达到芽接标准;秋季播种优于春季播种,秋播苗木出土早、出土时间短,苗木整齐,且生长期延长,当年秋季94%的砧木苗可达到芽接标准;苗木摘心对促进砧木苗粗生长有很大作用,以速生期摘心两次效果最好;苗木速生期进行叶面喷肥效果显著,最佳选择为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不同的播种育苗方式对乌桕苗木的出苗过程、苗高和地径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营养袋播种方式培育苗木优于条播和撒播育苗;根据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45d)、生长初期(90d)、生长盛期(60d)和衰退期(90d)等四个时期,苗高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15.
香榧树雄榧枝嫁接技术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榧 (Torreyagrandis)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雌雄异株 ,为我国特有珍稀树种。分布于浙江、江西、江苏、安徽、福建及湖南等 10个省 (市、区 ) ,而以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区为栽培中心。绍兴市现有香榧树面积 82 0hm2 ,成年榧树约 15万株。据195 2~ 1996年的 45年统计资料表明 ,年均产量 2 3 60万kg,株产 0 0 9~ 2 32kg。造成香榧连年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多年来对雄榧树保护不力 ,毁坏严重 ,雄榧树所剩无几 ,有的产榧村或香榧林竟到了无雄榧树的地步 ,严重影响了自然授粉。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香榧“选雄、补雄”技…  相似文献   

16.
<正>南酸枣(Cheorospondis axil-laris)是漆树科落叶乔木。在贵州山区常伴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林上层,也孤生于沟谷、路旁和寨前屋后,属阳性树种,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由于它速生,适应性强,果可食用,枝叶又可开发利用,所以是绿化造林常用乡土树种。为提高1年生造林苗木培育质量,我们对南酸枣育苗作了试验,其中采用芽苗移植培育的苗木,各项苗木质量指标均超过对  相似文献   

17.
白榆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培育苗木的常规方法是播种育苗,所培育的苗木生长缓慢。采用嫁接方法所培育的白榆苗木生长极快。据调查:当年生嫁接苗的高生长达3.5米,地径达3.2厘米;二年生嫁接苗高生长达4.2米,地径可达6.6厘米。而当年生实生苗高生长仅为0.56米,地径仅为0.69厘米;二年生实生苗高生长为1.30米,地径为1.3  相似文献   

18.
南酸枣在信阳经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播种育苗获得成功,其1年生苗木生长超过香椿、乌桕、女贞。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最适宜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规格,优化纳塔栎容器育苗技术,采用5种容器口径、4种容器深度进行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无纺布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2年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规格之间1—2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总体上随容器口径和深度的加大而增加;对于2年生苗,容器深度对苗木生长影响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口径;不同容器规格对1年生和2年生苗木高径比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经对苗木生长量和容器基质用量、单位面积育苗量等生产成本因子的综合评价,认为培育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0 cm×24 cm或10 cm×20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培育2年生容器苗宜选用15 cm×24 cm规格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20.
在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了抗逆树种长角豆引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长角豆育苗的种子处理,宜采用沸水处理自然冷却浸种再湿沙催芽后播种;长角豆苗期生长具有根系生长迅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的特点,育苗方式必须采用容器育苗,育2~3月龄苗容器规格至少应在12cm×25cm(口径×深),而培育6月龄至1年生苗木,其容器规格至少应为30cm×50cm(口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