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土不仅是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契合。根植于乡土的乡土文化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沃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乡土人。然而受城市强势文化的同化,乡土文化的特色逐渐被掩埋,乡村基础教育也逐渐失去了根基。因此,必须重视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变远离乡土生活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乡土文化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乡风文明培育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粘合剂和重要资源。然而,在新时期,乡土文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是重中之重;促进乡土文化实现良好的现代转型,是大势所趋。那么,要实现对乡土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就必须拓宽认识路径。  相似文献   

3.
乡土现代性的努力遭遇颓败,致使新世纪之初乡土想象在现实乡土、城市乡土和历史乡土三个层面陷入困境,乡土情结的表达出现焦虑:由批判乡土转型颓败引起抒发现代乡愁乃至滑入怀旧的深渊,由忧虑乡土文化消失引起焦虑乡土情结无所依附,由借助历史苦难返乡引起弱化乡土情结表达的欲求。为此,不少乡土叙事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探索与实践,乡土情结的表现视域和文化内涵发生了变化:一是表现视域发生变化,如展示地域文化风貌,关注乡土主体精神;二是乡土情结发生移植,如乡土情结衍变为土地情结,探索讴歌生命价值,构筑现代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豫南乡土文化存在生存环境恶化、文化本体的内部生态基因萎缩、传承后继乏人、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对豫南乡土文化遗产进行抢护和回归性建设,不仅可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道德支持,也有利于构筑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实施豫南乡土文化的建设储备战略与运行战略将是对其抢护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村建设不断发展,国家从各个方面加大了对乡村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得乡村经济飞快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因为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涌入了乡村,城市的扩张打破了乡村的藩篱,古老的乡土文化开始受到侵袭和破坏,乡村老人日渐凋敝,年轻人一味地追求新事物,不再热衷于承传乡土文化,古老的乡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让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必须加大对乡土文化价值的探索,让人们意识到乡土文化在我国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的安徽乡土苦难叙事表现为三种文化形态,即选择关注地域文化视域下的民间苦难形态、直面社会转型视域下的现实苦难形态,以及以“新”视角透视的历史苦难形态。文化形态的呈现与历史语境、文化境遇和地域特质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是源于叙事主体的文化旨趣,即关注乡土苦难本身、探索苦难社会价值和实现苦难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村地区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由于文化氛围不浓、认同感缺失、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发展。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来营造农村文化氛围,以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来引导村民树立文化自信,以建设公共文化阵地来打造农村文化娱乐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来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体系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传承与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具体分析乡土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缺失的原因,并从乡村经济结构、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乡土文化传承及乡土文化回归乡村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现状,通过对湖南省某乡的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乡土文化价值观,促进乡土文化的赓续传承,家庭、学校、社区三者合力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有效提升农村中小学生乡土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它一般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则富的总和,或者说是人类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总和。人类的所有精神和物质活动都属于文化范畴。不同民族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一种语言就是在该民族长期物质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民宿作为一种非标准性住宿形态和个性化的产业形式,正迅速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乡土文化是民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内在根基。但在实践中,乡土文化在民宿中存在流于形式、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和文化的原真性,不能与在地文化契合的现状。为此,应挖掘乡土文化精髓,寻求传统乡土文化与民宿的契合;树立科学开发理念,构建生态和文化民宿;采用合理的民宿开发合作模式,建立乡村居民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乡土文化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的产物,与古村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注重文化特色的建设给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在古村落的延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对乡土文化和古村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乡土文化在古村落中的表现方式。最后以浙江省龙泉市南弄古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运用实际案例,论证了乡土文化在南弄传统村落自身发展中保护和传承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议题,吸引乡土人才回流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路径。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乡土人才与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关系,关注乡土人才回流的重要性,忽略了乡土人才回流的困境和可行性策略。依循勒温场动力理论的内在逻辑,对汨罗市长乐镇的引才案例进行考察,研究得出:乡土人才回流动力不足的内在机理为"双场"交互过程中产生失衡,由此触发了乡土人才回流安全感缺失、认同感弱化、归宿感淡化、成就感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转型、重塑乡村文化体系、强化乡村公共精神、调整激励机制结构调动乡土人才回流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张西林  张清  黄娜  曹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87-4988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农村的实地考察,就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问题对农民群体进行社会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传统乡土文化的生存现状。应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文化作开发平台,大力改造乡土文化中的结构和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成分,将先进文化和乡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道德记忆空间是一种介于日常普遍性场所与历史纪念性场所之间具有纪念性质的文化场所。祠堂、村史博物馆、文明实践所等乡村中的道德记忆空间是传承乡土社会伦理道德的实践,也是培育道德精神的重要途径,其活化创新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而言,村域道德记忆空间的保护利用与活化创新任重而道远,文化环境塑造与价值精神寄托功能有待发掘。有效实现道德记忆空间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利用,需要恢复乡土社会的内在文化认同、重建记忆空间结构体系、创新记忆空间的精神内涵表达。  相似文献   

16.
龚建勇  史培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49-7050,7089
利用"PVESM"的观点,论述了乡土植物的综合功能,包括自然功能、视觉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阐述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独特的优势,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通过分析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方 《河南农业》2021,(9):54-56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将乡土文化设计元素融入其中,并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的同时保持乡村独特的生态空间和乡土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以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为出发点,根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构成与特征,以河南省滑县锦和新城为例,探讨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等乡土文化设计元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的乡土文化设计元素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风文明,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意义重大。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遇到乡土文化元素流失、原始生态文化资源被破坏、乡村文化发展滞后、缺乏内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精神文化价值引领,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增加政府投入,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共治,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卓腮娇 《农业考古》2008,(6):226-229
近代陋俗文化嬗变并非特定时期内孤立的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精神进化的目标紧密相联,是人类精神进化历程中一个阶段性主旨,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的自身觉醒和人的精神解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土文化有利于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是长久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后,除了经济上要带领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更应该意识到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前提。只有全面理解乡村文化建设内涵,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具备文化软实力。通过简述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现状,分析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为乡村振兴下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