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性举措。定西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保障。全市立足长远,做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与产业脱贫的具体措施有机结合、配套衔接。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在粮食安全问题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引导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既是国家宏观调控要求,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时代需求。本研究从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生产实际出发,系统分析了高标准农田用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核心,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近10年来,农田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从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方面总结近年来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从耕地质量建设、绿色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结合等方面分析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田生态建设、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构建"五统一"管理新体制等新形势下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是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健全组织和严把项目管理节点控制关等方面介绍了泾县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并对做好"十四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项目投资概算中安排占地和青苗补偿;二是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自筹资金负担;三是县级政府层面出台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政策,加强项目建后管护,确保项目效益持续发挥;四是进一步完善农田建设政策,规范项目与资金管理.  相似文献   

6.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和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昌吉州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2万亩,有效夯实了农业生产根基,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文章介绍了泽州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享,希望给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301-303
<正>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湖北省四个重大"补短板"工程和湖北省政府重点工程大督查重要事项之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事关农业供给侧改革,事关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大工程、重点工作。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李乐成主持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高标准农田建设时,要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2016年以来,襄阳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吉林省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030万亩.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举措。该文介绍了颍泉区"十二五"以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阐述了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编制高标准项目规划、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等主要做法,分析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速土地流转、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田水利小型构筑物设计通用图、提高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智能化程度、明确建后管护经费来源、加强管护与人员培训等优化措施,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障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只有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才能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在新形势下,如何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统一建设标准,摸清真实家底。当前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或修订适合新形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同时,各地按照新标准实地查看、摸清本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包括已竣工的或者已认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待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备资源区域。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20,(6)
正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完成高标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硬任务。浙江省温州市"十二五、十三五"高标农田建设总任务数为233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2018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或划定)高标农田182.8万亩,占全市永农面积的62.9%,剩余50.2万亩,涉及11个县(市、区)和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应用对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农业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仓廪实、天下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监测监管对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实效和建后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总结概述了大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背景及总体情况,梳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工作方法,剖析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短板,探讨建立新型多元主体全过程监测监管的新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模式及新模式下监测监管方法和手段,以期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长效发挥建后作用提供保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标准农田下一阶段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作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措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标准农田主要用来生产粮食,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该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日前,河南省发布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指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意见》要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快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3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理办法(试行)》。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建设质量,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会议强调,"十四五"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要增面积,完成好新增建设任务特别是今明两年每年1亿亩的年度建设任务,还要提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狠抓管理办法落地,  相似文献   

18.
<正>农技推广体系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三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农业改革相关政策,为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战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创新推广思路,湖南省衡阳市进行了新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进一步帮助农民增效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张浩 《吉林农业》2013,(4):10-10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吉林省松原市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这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核心是守住18亿亩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地方传真     
<正>福建·龙岩创新“一二三四”项目评审法实现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高质高效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如何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严格项目评审,把好源头质量是关键。龙岩市创新“一二三四”项目评审法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