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法律依据。结合我国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第2期曹小玉等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探讨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出发,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实施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作者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及理论基础作了综述 ,并指出了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替代的合理性问题、结果的可加性问题、计算的重复性问题、评价的全面性问题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等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八点建议 :(1 )进行森林多种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从国情出发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框架 ;(3)在创新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分区案例研究 ;(4 )建立区域性森林生态效益定位监测系统 ,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5 )更全面地研究生态效益计量评价指标 ,使之既具完备性又具独立性 ;(6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标准 ,使评价结果能为林业补偿等法律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7)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核算制度 ;(8)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投入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和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责任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必须制定补偿基金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本文通过4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范围、天津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基本情况、天津市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1998年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尚待建设完善.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必要性,探讨建立森林补偿制度的运作办法和机制.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广泛调查该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论证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台江县通过4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表明,源于林业的财政收入基本没有,林业费金收入减少180~250万元,林业贷款无力偿还,林区返贫率达62%,造林积极性下降等.因此,只有尽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才能在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台江县森林生态效益年补偿总量为2688万元(470元·hm-2·a-1),以林权证核定经营面积由县林业局直接兑现到广大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运作是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制度,加强对森林监测和评估,逐步推行按森林生态质量补偿.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计量方法和补偿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和补偿应按照森林生态效益主导功能和支付能力的不同遵循分类指导和逐步实施的原则,并对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参10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域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公共物品、外部性等理论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在解决森林生态产品供给不足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从区域碳汇交易角度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设想,分析了其适用性,并从补偿原则、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和补偿治理4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区域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其次着重分析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补偿政策提出了制度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孔凡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01-104,115
研究了森林生态价值补偿政策基础、生态效益补偿对象选择、补偿原则以及资金来源途径。(1)提出森林生态“效益源”的概念,分析森林生态效益的现实存在形式;(2)从法理的角度,对生态效益国家购买、社会享有与负担、经营者经济受益的政策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森林生态价值不能作为国家行政补偿计量依据的结论;(3)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和人口现状的新思路,建立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函数关系;(4)提出优先征收森林生态补偿附加税的资金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11.
陈钦  刘伟平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86-388,392
本文简述了公益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对我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化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明晰公益林生态产权、降低交易成本、提供相关信息和创新相关制度等;同时提出以虚拟的公益林生态产品,即某种“生态权利”,作为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市场交易对象。分析了意识形态及其教育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东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4 a来的现状,说明生态补偿实施取得的效 益, 不仅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提升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的认可 性,更 好地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了海东地区森林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 建立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2004年以来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情况为背景,分析了青海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青海省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从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公益林的公共产品性、林业跨越式发展以及森林法的要求,以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指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目前存在公益林没有现地区划、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制定补偿标准的依据单一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对策,包括做好现地区划工作、拓宽补偿资金筹集渠道、完善补偿标准的制定、严格管理使用资金、在国内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融资.  相似文献   

15.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似乎不相关模型的总体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 2 0 0 2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资源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 ,研究了黑龙江省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特征及似乎不相关模型 .采用“市场化”逼近技术方法 ,在理论和技术上将森林生态效益向市场化的商品靠拢 ,研制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计量技术体系 (包括概念、特征、变量集、数学模型等 ) .通过生态效益补偿特征系数曲线分析 ,提出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准法则 .研究结果初步确定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179亿元 a,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量的估计值为 18亿元 a ,并提出补偿的主体应该是国家的公共财政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