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镢鱼病害的预防 鳜鱼病害防治工作是贯穿鳜鱼养殖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鳜鱼特殊的食性,内服药对它几乎没有办法治疗,因此,防病工作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因,切断传染和侵袭鱼体的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 1.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彻底清塘消毒,无论是干法清塘,还是带水清塘,都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不仅可以改善底质,还能彻底杀灭一些其它药物不能杀死的病  相似文献   

2.
池塘中混养鳜鱼的基本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3):76-76
鳜鱼又名桂花鱼,是淡水养殖中珍贵的鱼类。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养殖池塘中套养鳜鱼,可增加产量和收入,又可防止池塘中一些小型鱼类过多、饵料浪费和污染水质。现将池塘中混养鳜鱼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池塘要求混养鳜鱼的池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且清塘一定要彻底。具体清塘方法如下:1.在鱼种放养前15-20天,挖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并进行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消毒清塘。2.清除底泥后,每亩水深15-20毫升施用生石灰70-80千克或每亩用生石灰150-180千克化水均匀泼洒,可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  相似文献   

3.
<正>一、预防①彻底清塘:清塘时挖去过多的淤泥,每亩水面再用250千克的生石灰彻底消毒,以杀灭池塘中冬眠的孢囊。②鱼种消毒:在选择苗种时,不从粘孢子虫高发区进鱼种,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敌百虫和硫酸铜合剂浸洗,以杀灭鱼体携带的孢囊。③加强管理: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死鱼,及时捞除,并将其深埋或焚烧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10):34-34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黄颡鱼病害增多,危害增大,现将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几种疾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水霉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鱼苗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病状肉眼可见病鱼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鱼卵感染水霉菌,可见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最后成为死卵。防治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疾病发生;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快,避免鱼体受伤;3用1%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5.
王强云 《齐鲁渔业》2004,21(3):15-15
鱼苗池要彻底清塘。每公顷用生石灰2250千克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刚孵化出膜3~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鲂鱼苗。6~8天的鳜鱼  相似文献   

6.
增强鱼体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鱼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是渔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彻底清整池塘1.生石灰清塘①干池清塘:先排干池水,或留水深5~10厘米,用生石灰每亩50~75千克全池遍洒,清塘后7~8天待药力消失就可以添水放  相似文献   

7.
吕风环 《河北渔业》2010,(7):12-12,15
1 鱼苗的培育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用生石灰2 250 kg/hm2清塘,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1 m深的新水,鳜鱼苗放养密度200尾/m2.根据鳜鱼苗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适口的饵料,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1,26(11):35-35
南美白对虾虽然抗病能力强,但在高密度人工养殖条件下,如不注意防病工作,仍有发病的可能。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加强预防工作,从池塘、水质、苗种、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综合把关,杜绝疾病的发生。养殖一开始应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放苗30天后消毒1次,以后每隔15~20天消毒1次。消毒药物有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维生素C、维生素E、氯霉素等,以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一旦发现虾病应立即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9.
虾蟹贝主要病害与防治(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养鱼》2004,(8):76-76
5.养殖环境的因素。(1)清塘工作不彻底的池塘(如池底淤泥及残饵的沉积物较多),养殖水质NH4^ 、NO2^-、H2S等偏高的池塘容易暴发该病。  相似文献   

10.
鳖病已成为制约养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们的研究与实践,防治鳖病要把好清塘关、苗种关、水质关、饲料关、诊断关和用药关。1清塘关土池养鳖在每次放养前要彻底清淤和药塘,药塘用150~200PPm生石灰,方法是先将生石灰撒布于池塘中,然后进水10厘米左右,随即用生石灰水烧酒池塘四周。加温养殖的水泥地(无底沙)放养前,用10~20PPm漂白粉溶液刷洗池壁和底。2苗种关苗种质量直接关系到查对病原的抵抗力。因此在选购菌种时,要认真仔细。种苗外观上要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活动敏捷,并查询苗种的来源。一般情况下,北方的苗种到…  相似文献   

11.
对虾养殖的清塘与肥水,是养虾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但往往被人忽略,不少养殖认为这很简单,不用哕嗦,当遇到了水质环境变化了,都埋怨天气不好,问题是技术不到位,按老办法养殖,结果天气反常了束手无策,今年为何大部分在早造失败了,就是没有真正掌握好养水这个关键点。养好水必须清塘要彻底,也是对虾健康养殖生产最基本的程序,这里再谈一下为什么要彻底清塘,如果清塘不彻底,就会容易给养虾带来致病的不良环境,直接影响整造虾水体的水质稳定。养虾早期肥水搞不好,虾苗的基础饵料贫乏,成活率低、生长慢、养虾中、后期水色调节不过关,水质易受底质等因素影响造成水质不稳定,难以给对虾造就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当然虾就会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2.
张贤 《科学养鱼》1995,(6):32-32
池塘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二)三、放养准备1.清塘:放养前50天要排于地水,清除淤泥,修整池塘,加固加高塘埂,曝晒20—30天,开春后进行翻耕,反复灌排水数次,彻底浸洗池底。放虾前10—15天要彻底清除敌害。用漂白粉清塘:带水清塘,30—50ppm均匀全...  相似文献   

13.
清塘是鱼类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自1990年以来,我们推广使用来福灵农药清塘方法,取得了经济、实用、清塘彻底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鳜鱼又名季花鱼、桂鱼,其肉质丰厚坚实,细嫩鲜美,刺少,性平,味甘,有补气血、益脾胃的功能,是人们喜爱的淡水名贵鱼类,价格远远高于常规鱼类。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常规水产品市场一直疲软,名优水产需求量却不断增长,为了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实现生态健康养殖,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笔者在寿县杨仙镇梁家湖渔场进行了早繁鳜鱼苗池塘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鱼池条件与清塘鳜鱼池面积2.13公顷,饵料鱼培育池面积分别为1.67公顷、1.67公顷、1.93公顷、1.93…  相似文献   

15.
吴晓慧 《河南水产》2000,(3):14-14,17
鳜鱼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病也相应增多,死亡率高。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严重地挫伤了渔民养殖的积极性。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现简单介绍鳜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白皮病 发病时间一般在5~8月份,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由于操作不慎或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时造成鱼体受伤,病原菌乘虚而入。发病初期,病鱼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蔓延,以至背鳍及臀鳍间的体表和尾鳍处都发白。最后病鱼头朝下,尾鳍向上,与水面垂直,不久死去。  相似文献   

16.
黄生林 《内陆水产》2000,25(6):41-41
尽管加州鲈鱼以其适应性广、病害少、易养殖的优势在南方已得到了迅速的大面积的推广,然而生产养殖过程中一些病害对苗种的危害也较严重,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就池塘养殖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供养殖生产者和鱼病防治工作者参考。1真菌病1.1水霉病此病流行于冬、春季,水温10~20℃时,鱼体有外伤者易患病,病鱼体表可见粘附着一团团水霉,并粘附污泥,其状如旧棉絮覆盖。病鱼在水中虚弱无力,常呆滞不动,最终衰竭而亡。防治方法:1)彻底消毒清塘,杀灭病原体;2)苗种过池、运输时要小心操作,防止外伤而感染…  相似文献   

17.
<正>鳜鱼养殖中疾病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病原体数量及鱼的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用药物控制病原,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改良和鱼体本身抗病能力的提高。故必须从改善环境、增强鱼体质和控制病原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科学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改善养殖环境养殖水体环境的优劣是导致鳜鱼养殖病害发生的  相似文献   

18.
清塘除野消毒是提高池塘养殖成活率及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在虾、蟹养殖池内要达到清除野杂鱼并维护虾、蟹的良好存活的目的。以往,广大渔农常用生石灰、巴豆、茶粕、鱼腾酮及五氯酚钠等药物清塘。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屡见弊端,例如用量大、劳动强度与成本高、清塘不彻底,特别是五氯酚钠的高残留等问  相似文献   

19.
清塘是清除敌害,杀灭病原体,改良池塘水质环境,预防鱼病发生的一个有力手段,也是预期夺得养鱼丰收的第一项技术措施。但是,有些同志对清塘药物选择不当,造成清塘不彻底,收不到除害灭病的效果。目前,有些湖区的养殖渔民,使用五氯酚钠清塘,就是一例。五氯酚钠虽然也能杀死野杂鱼,但它既不能彻底清除塘中的病原体,也不能改良水质,并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有剧毒,0.1—0.2PPM的浓度就能致死。放养工作中稍有疏  相似文献   

20.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