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花椒地方品种整理结果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7个甘肃省花椒地方品种和3个砧木品种,其中武都梅花椒、武都大红袍、文县大红袍、元龙大红袍、秦安大红袍、临夏刺椒、秦安1号等7个品种为丰产优质的地方品种;武都八月椒、秦安八月椒、临夏绵椒3个品种长势旺盛,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强,为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临夏皮胎果—当归—大蒜高产试验基本情况及间作效益,从临夏皮胎果建园、当归间作种植技术、大蒜间作种植技术、临夏皮胎果园管理、梨园冻害及病虫害防治、当归和大蒜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夏皮胎果—当归—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花椒建园前期投入效益差的矛盾,充分利用椒园的空间和土地,增加椒园的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及土地利用率,通过花椒与红芪间作套种技术,提高花椒建园前期园地效益较低问题。结果表明,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前3年套种红芪,可显著提高椒园总体经济效益,产药量1年椒园>2年椒园>3年椒园,提倡红芪与花椒间作套种增加1年和2年椒园种植面积,对椒园椒树影响不大;适量减少3年椒园套种面积,促进椒树的快速生长,尽早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朝天椒无公害间作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间作套种能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朝天椒与玉米间作,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柘椒1号与小麦套种,柘椒1号与西瓜、甜瓜间套,朝天椒与大蒜套作,朝天椒与春棉间作,幼龄经济林间作朝天椒等套种技术,可以在黄淮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5个花椒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5个初果期花椒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指标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秦安1号’、‘临夏大红袍’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双峰型变化,‘油椒’、‘秦安大红袍’和‘保山小椒’呈单峰型变化;水分利用率日变化平均值大小排序为:‘临夏大红袍’‘秦安1号’‘油椒’‘秦安大红袍’‘保山小椒’;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大小排序为:‘油椒’‘秦安1号’‘临夏大红袍’‘秦安大红袍’‘保山小椒’;同时发现影响花椒净光合速率值的主要生态生理指标大小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6.
申文兵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213-214
三樱椒与玉米间作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栽培技术易于掌握的一种植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实践,重点对播带确定、品种选择、壮苗培育、精细整地、配方施肥、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一套三樱椒与玉米间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冬小麦间作板蓝根对小麦生长和麦田CH4通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试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采用静态箱(暗箱)0气相色谱法在小麦生育期定期取样分析麦田CH4通量,同时记录不同处理下小麦的生物量,收获后测定小麦及板蓝根产量。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单作处理(NPKW)相比,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小麦产量与千粒重分别增加9%和1%;冬小麦田CH4的通量主要是吸收,吸收量表现为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不施肥处理(N0P0K0W)裸地(N0P0K0W0)施肥单作处理(NPKW),施肥间作板蓝根处理(NPKWR)比施肥单作处理(NPKW)冬小麦田的CH4吸收量累计增加34%,间作模式使板蓝根与小麦综合增产5%,每公顷多盈利2017.25元。本研究表明冬小麦间作板蓝根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发展低碳农业、增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提供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结合芝麻与三樱椒大田生产实践,从间作模式、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施肥、育苗时间、苗床管理、种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芝麻与三樱椒间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采取该间作种植模式的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邑都椒亦称韩国椒,是出口韩国的主要辣椒品种,因在山东邑都生产繁种并注册而得名。邑都椒属羊角椒类型,果长10~15厘米,单果重25克,一般亩(1亩=667平方米)产鲜椒2500公斤左右,2~2.5公斤鲜椒可晒制干椒0.5公斤。 1 栽培模式 采用与玉米间作的方式。玉米对邑都椒适当遮阳,能满足邑都椒对光照的要求(较耐弱光,在强光直射下生长不良,果实易得日灼病),从而提高产量。邑都椒采用高畦栽培,畦沟间作玉米,邑都椒与玉米间作比例为6:2,即定植6  相似文献   

10.
对8~10年生的早实核桃园于郁闭前进行树下间作试验表明,间作比未间作核桃园增加纯收入32.50%~126.08%。商洛核桃产区首选间作模式为果粮(油)间作和果药间作;其次是果菜间作;对于树体衰落、肥源不足的核桃园实行果肥间作。适宜的间作物为大豆、油菜、马铃薯、红薯、甘蓝、丹参、板蓝根及豌豆和毛苕子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单作棉田为对照,重点探讨了棉椒间作施肥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棉椒问作既维持了较高的棉花产量水平又显著提高了棉田的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且对该区现有可支撑水资源有明显适应性;施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棉田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了间作棉田的水分利用率,而棉田经济效益的增加又主要靠天鹰椒产量的提高来实现,750.0kg/hm^2K2SO4复合肥即可实现稳定较高的棉田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率;棉椒间作把化学(地膜)覆盖和生物(天鹰椒)覆盖融为一体,较充分地利用了农田覆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与天鹰椒间作立体栽培,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不但能提高天鹰椒的产量和质量,减轻天鹰椒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对减轻雨涝灾害、减少落花落果起到积极的作用。这种栽培模式与单种天鹰椒相比,每亩可增收天鹰椒20kg、玉米2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棉花、天鹰椒间作,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0.067公顷平均产天鹰椒205.1公斤、皮棉57.2公斤,间作田效益是平播田的1.42倍。 间作形式采用2.35米一带,大小行种植。大行190厘米种4行天鹰椒,行距33厘米,株距20厘米(双株),每0.067公顷5698穴。小行距45厘米,种2垄棉花,株距25厘米,每0.067公顷2279株。棉花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17,(4):17-18
通过对17种农作物在核桃林下的间作试验,比较筛选出费菜、亳州菊、油用牡丹、油菜、板蓝根等优良作物,并总结出适宜间作的优良作物的共同特点,建议重点推广费菜。  相似文献   

15.
枣树和天鹰椒间作营造了有利于双方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发生.天鹰椒是簇生类辣椒的一个优良干椒品种,抗病高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怕强光和酷热.夏季枣树对天鹰椒具有一定的遮阴作用,使天鹰椒植株的受光强度减弱,温度降低,有利于天鹰椒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小辣椒与芝麻间作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间作模式、品种选择、椒苗培育、选地施肥、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与晾晒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棉花天鹰椒间作模式在任丘市是一项新引进技术。往年由于棉田面积的减少,人们很少采用这种技术。2011年随着棉田面积的增加,任丘市的一些农户也引进了这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 (IsatistinctoriaLinn)为十字花科植物 ,以根、叶入药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板蓝根适应性强 ,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 ,耐寒。板蓝根种植既可建立专门的种植园 ,也可在幼龄果树、蔬菜等作物行间进行间作。1 园地选择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 ,注意  相似文献   

19.
各种栽培因子对辣椒红素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光照、灌水、间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采收期等栽培因子对红干椒生长发育、辣椒素及辣椒红素含量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红干椒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供红干椒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四川种植的无刺花椒新品种,对日本无刺花椒的适应性、物候期和结果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琉锦山椒、葡萄山椒和朝仓山椒在当地的适应性均较好,其中朝仓花椒长势良好,琉锦山椒果实产量较高,葡萄山椒果径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