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等柱 《养猪》2007,(2):17-17
杜洛克、皮特兰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分布最广的瘦肉型商品猪终端父本品种,以屠宰率和瘦肉率高而著称;而利用长白猪和大约克猪相互杂交选育的二元母猪则是瘦肉型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其以  相似文献   

2.
1988年和1990年我们猪场试图改善品种,加强饲养管理,调整饲粮结构,选择最佳的屠宰日龄等方式来提高商品猪瘦肉率,因而做了如下三个试验。1988年5月我厂从哈尔滨香坊试验农场引进哈白瘦肉系母猪,于6月开始进行杂交效果试验,试验分三组,试验一组长白公与哈白瘦肉系母猪杂交,试验二组是用原哈白公猪与哈白瘦内系母猪杂交,对照组用原哈白公猪与哈白母猪交配(无血缘关系)。每组选杂交仔猪10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6个月屠宰测瘦肉率。第二个试验在1990年的哈白公猪与哈白瘦肉系母猪产生的肥猪饲养到体重111.5千克、133千克、152千克三个阶段分别屠宰2头,测试其瘦肉率。第三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达县曾引进国外的长白猪、约克夏猪改良本地黑猪,具体办法是先用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与本地黑猪交配,生产内外二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49%,再用内外二杂母猪与另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交配生产内外三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达55%左右。但还没有等  相似文献   

4.
1 杂交 杂交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积极采用引入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或培育品种母猪进行杂交,一般可提高瘦肉率2个百分点以上,使瘦肉率大多达到50%-55%。如果采用三元杂交,应用两个瘦肉型品种,则瘦肉率就会更高。  相似文献   

5.
新荣昌猪I系采用“导入杂交”育种方法,经过十年选育获得成功,母猪初产仔数10.91头,经产仔数12.74头;肥育猪日增重598.8g,料肉比为3.39:1,瘦肉率55%;与杜洛克父系公猪杂交的商品猪日增重可达740g,料肉比3.19:1,胴体瘦肉率58.78%。母猪发情明显,以本文为主,情期受胎率达97.7%。  相似文献   

6.
加强母猪管理,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是保证猪场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笔者发现许多养殖户在母猪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现将问题和应对措施列举如下,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1存在的问题1.1选种不当1.1.1选商品猪留作种用从本场或者其他场选择育肥猪留作母猪,母猪就会造成多品种杂交化,出现问题:一是发情不正常,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仔率低。二是育肥猪生长速度有快有慢、大  相似文献   

7.
1选好品种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更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仔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瘦肉率达65%,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选择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同时也可以选用本地猪种作母本,与长白、大约克公猪杂交所得长×本二元母猪  相似文献   

8.
1杂交 杂交是解决猪瘦肉生产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猪胴体瘦肉率的最重要的措施。我国地方猪与培育品种,大多早熟易肥,臀部发育差,瘦肉率低,但具有分布广、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而外国品种的猪则与此相反。在生产实践中,可引入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或培育品种母猪进行杂交,一般可提高瘦肉率2个百分点以上,使瘦肉率大多达到或超过50%~55%。  相似文献   

9.
闵行区畜禽种场于2001年11月从丹麦引进新丹系长白种猪44头(公猪12头,母猪32头)。新丹系长白种猪具有体格健壮、后腿丰满、瘦肉率高、产仔数多等优点。上海白猪(上系)是上海优良地方培育品种,其品种特点是肉质鲜嫩、产仔率高、适应性强、易饲养。利用新丹系长白种猪作公本与上海白猪作母本进行交配,繁育长上杂交一代,通过杂交生产性能测定,旨在探索优良性能的遗传性状,以及观察测定新长上二元母猪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上海白猪与新丹系长白品种间杂交优势,建立新丹系长白和上白杂交为母本的繁育体系,以提高杜长上商品猪的生长速度及瘦肉率。  相似文献   

10.
1 引种背景近 2 0年来 ,我国养猪事业有很大发展 ,正逐步走向规模化、良种化 ,商品猪基本上采用杂交生产方式 ,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杂交繁育体系 ,长白猪以其雄性强、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等优势作为父本 ,与我国地方品种杂交 ,或作为“二洋一土”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 ,杂种优势明显 ,显著改善后代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 ,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我省有五大地方良种猪品种 ,也是太湖猪的主产区 ,太湖猪产仔数高的优势和瘦肉率低的弱点同样明显 ,发挥太湖猪优势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其瘦肉率 ,这也是地方良种猪的共同要求。目前 ,…  相似文献   

11.
洪学 《湖南饲料》2009,(5):45-46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生产力,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母猪品种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商品猪的质量.遗传上,母猪所在窝仔猪数和该窝仔猪的断奶体重是由母亲遗传的,应依此选择母猪.身体健全和来自大窝的母猪,若生长速度、瘦肉率都高,就应留作后备母猪,反之,来自小窝的母猪不宜留种.  相似文献   

13.
母猪群的生产力,是商品猪生产的基础。母猪品种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商品猪的质量。遗传上,母猪所在的窝仔猪数和窝仔猪的断奶体重是由母亲遗传的,应依此选择后备母猪。身体健全和来自大窝的母猪,若生长速度、瘦肉率都高,就应留做后备母猪,反之,来自小窝的母猪不宦留种。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80年代初,达县曾引进国外的长白猪、约克夏猪改良本地黑猪,办法是先用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与本地黑猪交配,生产内外二元杂交商品猪,其瘦肉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49%;再用内外二杂母猪与另一个国外品种的公猪交配生产内外三元杂交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三元杂交瘦肉猪推广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全省二元母猪达 5 0 % ,三元杂交猪达 43 %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生猪产业的发展 ,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贡献。但三元猪推广过程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需要讨论研究 ,并加以完善提高。二洋一土的杂交路线 ,以及苏太猪一次杂交三元化的路线 ,既保持了本地猪种的优点 ,又使商品猪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明显提高。但随着市场的发展 ,猪肉消费多元化和加工业的发展 ,对商品猪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目前二洋一土瘦肉率约5 5 % ,难以满足肉类加工企业、超市的需要 ,尤其是在上海市场依然缺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商品猪的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更好地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瘦肉供求以及外贸出口需要,我们从1985年3月始至1988年11月在缙云县良种场开展了四元杂交瘦肉型猪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品种组合与分组根据今后我县母猪的利用方向,这次试验选择本地品种小溪乌与金华两头乌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叫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方猪种商品化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珂 《猪业科学》2006,23(4):23-24
从云南人特别讲究猪肉口感、风味出发,猪育种和杂交组合筛选必需考虑其肉品风味。这是云南养猪专家、特别是猪育种专家们的共识。1978年以来所列猪科研课题,毫无例外地都将猪肉品质、风味列入指标。但随着市场对瘦肉需求的提高,屠宰企业、猪肉零售商自然就单纯追求胴体瘦肉率。因此,在养猪企业便开始了对增重快、瘦肉率高的“二洋”、“三洋”杂交商品猪的大力推广,时至今日,几乎占满猪肉市场。  相似文献   

19.
母猪不去势育肥,不仅可以避免许多麻烦,而且实践证明还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此外一旦生产需要还可以用来做种猪,所以国外许多国家都采取这种方法。但是在我国由于原有地方猪种性成熟较早,育肥期较长,不去势会因母猪发情而影响肥育效果,所以凡准备肉用的猪不论公母一般都要在育肥前进行去势。近年来,随着国外瘦肉型猪种的引进,各地都广泛开展了引入品种与当地品种的杂交试  相似文献   

20.
汪得君  赵玉琴  殷林 《养猪》2014,(3):79-80
斯格猪属配套系瘦肉型猪种,具有初生重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和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市场占有率高等优点,特别是斯格配套系父母代母猪(属三元杂种母猪),更显现出体型长、结构匀称、体质强健、泌乳力强、初情期早、发情症状明显、产仔多、增重快、抗应激、利用年限长等优点。而八眉猪作为青海当地猪的主导品种,是产地群众经过长期不断选育形成的,具有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母性好、产仔多、杂交优势明显、遗传性状稳定、肉嫩、味香等特点,是青海省猪种资源的当家母本。但随着优质瘦肉型商品猪生产面的不断扩大,斯格猪父母代母猪和斯八二元母猪的繁殖成绩越来越受到广大养猪户的关注。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下达的《瘦肉型生猪杂交技术示范》(编号为:2011-N-K09)项目,为摸清斯格父母代母猪、斯八二元母猪和八眉母猪的繁殖性能,指导互助县大面积生产,笔者于2012年3-10月在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斯格父母代母猪、斯八二元母猪和八眉母猪3种不同母猪的繁殖性能测定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