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3a生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幼苗为材料,用LI-6400型光合仪测定全光照、40%遮光和70%遮光处理下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日动态特征,分析比较不同遮光处理对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三叶地锦叶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小叶扶芳藤叶片Pn日变化在全光照和40%遮光处理下呈单峰曲线,70%遮光处理下呈双峰曲线。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Pn日均值、日最大值均在全光照处理下达到最大,小叶扶芳藤在40%、70%遮光处理下Pn峰值分别比全光照下降57.80%、80.24%,三叶地锦叶片Pn峰值下降55.1%、76.86%。随着遮光处理的加重,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叶片Tr均呈下降趋势,40%、70%遮光处理下小叶扶芳藤叶片最大Tr分别比全光照显著下降46.68%、55.60%,三叶地锦叶片最大Tr比全光照处理下降41.48%、74.00%;不同遮光处理下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均表现为全光照70%遮光40%遮光。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较喜光,但对弱光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能有效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条件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低肥力库尔勒香梨分别施用3种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和羊粪,利用CIRAS-2型光合仪对不同有机物料处理的库尔勒香梨坐果期光合特性日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表现为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保持一致,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相反,呈双谷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曲线则呈单谷型。施用有机物料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都有显著影响。土壤中施入生物黑炭和羊粪都能提高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的施肥效应均表现为羊粪>生物黑炭。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类杨树品种光合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杨、中辽1号、DM-9-18和小青杨为试材,比较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生理特征及生长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中辽1号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苗木生长量最大。小青杨叶面积、总叶面积最小,净光合速率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低,苗木生长量也最小。苗木生长量,特别是苗高与叶面积、总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中辽1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余3个品种均为单峰型曲线;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表明:4个品种除最大净光合速率外,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存在极显著差异,DM-9-18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饱和点最小,在光合有效辐射达1 200μmol·m-2·s-1后,净光合速率一直保持最高水平,对光的利用和适应能力较强,小青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最大。DM-9-18苗木生长性状及光合特性均优于亲本类型的辽宁杨和小青杨。  相似文献   

4.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盈江省藤和小省藤的光合特征参数,探讨了两种棕榈藤光合日变化规律,并结合环境因子分析影响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盈江省藤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小省藤Pn值低,波动小,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趋势,Tr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2)小省藤光合"午休"时间是12:00,盈江省藤的光合"午休"时间在下午14:00,比小省藤推迟了2h。(3)盈江省藤Pn日变化与RH呈显著正相关(r=0.820*,P<0.05),RH和Gs下降是导致盈江省藤发生光合"午休"的决定因素。小省藤的光合能力较盈江省藤弱,Pn日变化与各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蒟蒻薯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导度的降低会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平均蒸腾速率为0.186mmol.m-2.s-1,平均水分利用率为12.071μmol CO2/mmol H2O。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蒸腾抑制剂对扁桃水分利用效率以及茎流速率的影响,用14种蒸腾抑制剂对扁桃幼苗进行处理,通过CI-340光合系统测定扁桃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从而得出不同叶面处理的扁桃平均水分利用效率,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将最优的叶面处理方式应用于扁桃树上,测定其茎流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坪安’蒸腾抑制剂对提高扁桃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但喷施蒸腾抑制剂对降低扁桃茎流速率的效果不明显。日变化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扁桃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具有"午休"现象。晴天扁桃茎流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多云天气则表现为多峰曲线。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生境条件下,以I-107、L35和中菏1号3个广泛栽培的杨树品种为对照,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A50、A69 2个杨树品种(系)的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变化呈单峰或双峰曲线;A5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A50的Pn、gs、WUE日均值最大,并显著高于A69、I-107、L35和中菏1号,而Tr、胞间CO2浓度(Ci)日均值较小;A69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Pn日均值低于3个对照,但是水分利用效率(WUE)要高于3个对照。综上,在2个杨树供试品种(系)中,A50的光合能力较强且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速生品种选育对象开展进一步的测试研究;A69净光合速率日均值低于3个对照,但是水分利用效率高于3个对照,可以延长观测时间继续试验,进一步确定是否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灌水量对早实核桃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早实核桃水分管理,以8年生早实核桃‘绿岭’为试材,每次分别进行0,15,30,45和60kg/株5个水平的灌水处理,以常规管理园片的灌水量600 kg/(株·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树干液流、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60kg/(株·次)5个处理及对照的4—9月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6%,18.11%,19.21%,20.30%,21.12%和21.88%;晴天各处理液流速率日变化曲线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由单峰变为双峰,且主峰的波峰变窄;瞬时最大液流速率及日平均液流速率均以60 kg/(株·次)或对照最大;各处理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以30kg/(株·次)最高,为1.54mmol/mol;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叶片水势日变化曲线由"V"型变为"W"型,日平均叶片水势以对照最高,为-1.23MPa;坚果品质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得以一定程度的提高,产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两者之间呈‘抛物线’状相关。早实核桃‘绿岭’的最适土壤含水量范围为20.01%~21.96%。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自然条件下蔷薇科珍贵观赏树种紫叶矮樱、日本晚樱、白鹃梅等光合及水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一致:3种树种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值、叶表面温度、进气CO2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也随之增加;日本晚樱蒸腾速率变化呈双峰曲线,与它的净光合速率变化一致。紫叶矮樱和白鹃梅的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在中午12.00之前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在12:00之后,两种树种的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各异;同时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及进气CO2浓度等生理生态因子对净光合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光皮树光合特征的日变异规律,采用美国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光皮树8个无性系8月份果期叶片的光合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参试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多数无性系最大值出现在9:00左右;蒸腾速率(Tr)日变化除JX13和GY8040外,均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高于第二个峰值;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曲线为扁平的"W"形;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为不规则"V"形,谷底在15:00左右。(2)8个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间差异不显著,其中GY8040、JX3、LC7、JX6的净光合速率(P_n)较高,均达到10.0μmol·m~(-2)s~(-1)以上。(3)环境因子中,光照强度(PPAR)直接或通过大气温度(T_a)、大气湿度(HR)影响植物光合生理,大气CO_2浓度(Ca)仅与胞间CO_2浓度(C_i)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因素对光皮树净光合速率(P_n)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大气湿度大气温度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_2浓度大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