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河西走廊紫花苜蓿干草调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Medicago stativa L.)是为建立河西走廊地区苜蓿干草调制技术,于2004年在河西走廊地区以种植3年的紫花苜蓿为材料,对第2茬苜蓿进行了刈割时期、晾晒时间、打捆时间、翻晒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干草调制成功与否主要决定于晾晒时间、翻晒和打捆时间,而调制的苜蓿干草质量主要决定于刈割时期和打捆时间;河西走廊紫花苜蓿在初花期刈割,晾晒28 h-32 h,并进行翻晒作业,16:00-17:30打捆,避开过早或过晚打捆,可获得质量好、营养价值较高并可长期贮存的干草产品.该技术的提出对我国北方地区调制优质苜蓿干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美国农业研究院推出一种新的牧草收获机械——牧草“收割压饼机”。该机最大优点:节约时间(上午收割压饼,下午即可打捆),并能提高牧草的利用价值。这种新机械能够刈割并直接切碎紫花苜蓿。美国农业研究院威斯康辛州的麦迪生饲草研究中心的G.Koegel工程师声称:该机  相似文献   

3.
确定苜蓿青贮最适收获条件,为规模化苜蓿青贮收获提供科学依据。收获是影响紫花苜蓿利用和管理的关键因素,针对影响苜蓿青贮收获质量的刈割期、留茬高度和收获机械,系统全面的分析不同刈割形式对紫花苜蓿草质量、再生性和收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分枝期至结荚期,随着生育期推迟,苜蓿的品质显著下降,产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苜蓿品质和越冬率显著提高(P0.05),产量显著下降(P0.05)。紫花苜蓿青贮原料最佳刈割期是初花期—盛花期,留茬高度5~8 cm,末次刈割留茬10~11 cm。优先选用的收获机械是JOHN DEERE A400-896自走式割草机。  相似文献   

4.
2013年,彭阳县紫花苜蓿的留床面积达76 400hm2,占全国紫花苜蓿总面积的1/25、全区的1/6、全市的1/3。据测算,紫花苜蓿现蕾期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19%~20%。为有效利用紫花苜蓿,解决其在刈割、晒制、贮存、运输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由彭阳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选派技术干部深入规模养殖场(户)、饲草加工企业,大力宣传和指导紫花苜蓿打捆包膜青贮技术,使紫花苜蓿打捆包膜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和混播人工草地时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量。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佳木斯地区建植紫花苜蓿单播人工草地的最佳播种量为15.0 kg/hm2;建植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人工草地的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最佳播种量为18.8 kg/hm2(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播种量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是饲料之王,具有高产、高蛋白特性。本文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刈割时间、紫花苜蓿干燥、紫花苜蓿保存、紫花苜蓿打捆等方面,介绍了紫花苜蓿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含水量打捆对苜蓿干草饲用价值的影响,试验选择"金皇后"紫花苜蓿,测定不同含水量打捆苜蓿干草产量、叶片损失及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苜蓿打捆含水量与苜蓿干草质量高度相关,苜蓿干草产量随着打捆含水量的降低而降低。打捆时苜蓿含水量越低,叶片脱落越多,茎叶比逐渐增加,粗蛋白、胡萝卜素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苜蓿含水量由30.25%降到18.66%的过程中,粗蛋白含量降低缓慢,但相对饲用价值降低明显。与传统苜蓿打捆相比,高水分打捆可明显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减少叶片脱落,提高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库恩集团为牧草收获、畜牧机(饲喂和垫机械)、耕耘机械、种植和播种机械的领军者,日前已宣布将格兰集团(Kverneland)生产打捆的工厂收于麾下.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纽荷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牧草收获机械制造商.纽荷兰可以提供完全覆盖收割、翻晒、打捆、草捆捡拾堆垛与运输全过程的多种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种植第二年的‘东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Do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一年收割三茬,利用自主研制的紫花苜蓿专用叶面肥(专利申请号:201810124670.2)分别在每茬紫花苜蓿刈割前第30天、第25天、第20天、第15天、第10天、第5天进行喷施,以不喷施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对紫花苜蓿生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茬紫花苜蓿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为刈割前第15天,第二茬和第三茬紫花苜蓿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均为刈割前第20天。对三茬紫花苜蓿生长性状、产草量、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综合分析,叶面肥最佳喷施时期为刈割前第20天。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苜蓿草捆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国家牧草体系宁夏综合试验站试验地所种植的第二茬紫花苜蓿(金皇后)为试验材料,在其初花期刈割,并按照不同含水量、不同密度、不同CaO添加量进行打捆,贮藏360 d,定期取样.对不同处理草捆各贮藏期的样品进行霉菌数量和降解率测定,从而确定最适含水量、打捆密度、CaO添加量,为苜蓿草捆安全贮藏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知,处理5(含水量为20%,打捆密度为150 kg/m3,CaO添加量为2%)贮藏期内霉菌数量最少,消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航天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乙醇浓度、液料比、回流时间、超声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建立了航天紫花苜蓿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模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佳工艺下提取的航天紫花苜蓿中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5%、液料比15.2mL/g、回流时间2.3h、超声时间21.0min,此工艺下黄酮的含量为10.338%。HPLC检测重现性良好,表明该试验方法设计合理,为航天紫花苜蓿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以风干草、加工草粉、草块和鲜草饲喂家畜等为主要利用形式。而紫花苜蓿青贮是近年来国外畜牧业发达的一些苜蓿生产大国较为广泛的一种利用形式。为了探索紫花苜蓿青贮技术及其饲喂技术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市所属大型国营农场 14 2团 (北纬 4 4°19′~ 4 4°38′ ;东经 85°3′~ 85°36′) ,进行了 2年大规模的紫花苜蓿收获后添加剂青贮生产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1 紫花苜蓿的适时收获在紫花苜蓿初花期 ,采用纽荷兰等大型青贮收割机收割苜蓿。割草机的切短长度控制在 3cm…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是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收割紫花苜蓿比较理想的调制方法。适时收割的紫花苜蓿在晾晒至含水量达到40%~50%时打捆并及时捆包,从打捆到捆包的时间间隔要尽量缩短;拉伸膜捆包层数以4层为宜。  相似文献   

17.
叶面施肥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甘肃省庆阳市南部研究了叶面喷施硼肥及磷酸二氢钾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产量因子及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和结荚期叶面喷施硼肥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最佳的喷施浓度为0.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显著提高了种子产量,最佳的施用浓度为0.3%。叶面喷施硼肥可显著降低收获种子的死种子比率,而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硬实率没有显著影响;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死种子数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硬实率则随施用浓度的增加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地复栽紫花苜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7月下旬收获后,还有约2个月的作物生长期,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进行了小麦茬地复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e的试验研究.试验证明,对紫花苜蓿提前育苗,适时移栽,可起到粮草双收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远高于传统复种的蔓菁Brassica rapa.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花苜蓿半干捆包青贮是在多雨地区或雨季收割紫花苜蓿比较理想的调制方法。适时收割的紫花苜蓿在晾晒至含水量达到40%~50%时打捆并及时捆包,从打捆到捆包的时间间隔要尽量缩短;拉伸膜捆包层数以4层为宜。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内蒙古河套灌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在7月下旬收获后,还有2个月的作物生长期。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光热资源,本试验进行了小麦茬地复栽紫花苜蓿的研究。试验证明,对紫花苜蓿提前育苗,适时移栽,可以起到粮草双收的增产效果,经济生态效益远高于传统的复种蔓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