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养鸡场发生鸡群啄毛大多是二、三种以上因素混合在一起造成的,应设法找出引起啄毛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治疗。最近在养殖场的监管指导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养殖场的鸡群有相互啄毛的病症,不仅影响鸡只的美观,还影响鸡的出栏价格。多数养鸡场业主也未找到发病的原因和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总结多年的兽医临床经验,从鸡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品种因素、饲养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引发鸡群啄毛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养鸡场业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鸡群啄毛是养殖户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头痛问题的之一,不仅影响了肉鸡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更会影响鸡群销售价格,给饲养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群啄毛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际治疗中的体会,现将导致肉鸡啄毛的相关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个别鸡只啄其背部、翅膀或尾部的羽毛,被啄的鸡只大声呜叫,四处乱跑,往其他鸡堆里钻。而其它鸡只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开始互相追赶,啄斗,造成全群不安,产生应激。被啄的鸡只生长缓慢,羽毛残缺,皮肤出血,溃烂,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3.
啄癖称恶癖,是啄肛癖、啄蛋癖、啄脚趾癖、啄羽癖等几种啄癖现象的总称。以大群饲养的鸡群发生最多。一旦发生此现象,鸡互相啄食,鲜血直流,轻者受伤,严重的被啄死或压死,经济损失严重。根据笔者多年来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临床上常见的鸡啄癖原因有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硫化物不足等。为了帮助养鸡户有效的防治鸡啄癖行为,现将啄癖原因与防治措施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啄癖是由于饲养管理、营养或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代谢机能紊乱所造成鸡群之间相互啄食组织器官或羽毛的一种疾病,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特别是规模养鸡场高密度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养鸡场饲养管理和光照强度等原因,啄肛恶癖在鸡群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鸡的成活率和产蛋率,为防止鸡群啄肛和惊群,目前国内外一些鸡场推广为鸡戴眼镜,减少外界应激因素,对防止互相啄扰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原因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  相似文献   

7.
鸡啄癖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啄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因此,必须针对鸡啄癖的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笔者经对几个大的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鸡啄癖发生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后,总结归纳如下。 一、发病原因 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少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少某些维生素;饮水不足;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 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  相似文献   

8.
蛋鸡啄癖是指鸡群同类互啄,主要包括啄肛和啄羽。啄肛集中在鸡体肛门及肛门以下腹部;啄羽主要集中在鸡体头、背和尾部。啄癖是由饲养管理不当引发的一种恶癖。鸡群各日龄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是被啄只致残或致死,增加死淘率,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从而加大了饲养成本,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鸡群产生啄癖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笔者在大型鸡场长期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经过实践总结,就啄癖产生的原因及防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收稿日期:2001-09-26笔者从事禽病门诊工作,经常到公司饲料销售网点巡诊,期间,发现农村养殖户饲养的鸡群发生啄癖现象较为普遍,常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鸡发生啄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以及笔者在实践中对此病的认识和理解,作一简要剖析,欲与专家、养殖户共同商讨,以便从根源上杜绝本病的发生。啄癖是鸡正常啄斗行为的变异,对养鸡生产危害很大。鸡群中常见的啄癖现象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以及异食癖等。鸡啄癖的发生与饲养环境、营养代谢、管理和饲养方式有关,与鸡自身的遗传、生理、习性有关,也与疾病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啄辟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笔者对我区20多个养鸡场、户鸡啄癖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总结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乏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某些维生素;饮水缺乏;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乱,光线过强;鸡群密集、拥挤;经常停电或突然受到噪…  相似文献   

11.
<正>鸡的啄癖病是养鸡业中的常见多发病之一。鸡的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又称同类互啄癖,简称啄癖。啄癖在各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啄癖鸡易使鸡群爱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及产蛋鸡产蛋下降,若不及时防治,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有必要探其原因,并加以防治。1啄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鸡群啄毛的原因较为复杂,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际治疗中的体会,现将导致肉鸡啄毛的相关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个别鸡只啄其背部、翅膀或尾部的羽毛,被啄的鸡只大声呜叫,四处乱跑,往其他鸡堆里钻。而其他鸡只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开始互相追赶,啄斗,造成全群不安,产生应激。被啄的鸡只生长缓慢,羽毛残缺,皮肤出血,溃烂,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3.
在养鸡过程中,品种、环境、营养等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鸡啄癖的发生,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科学饲养管理,为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并创造舒适的生存、生产环境,才可以减少应激发生,从而降低鸡啄癖的发生几率,提升养鸡场的经济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产蛋期间,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可诱发鸡群的啄肛。产蛋鸡一旦啄肛成癖后将影响着养鸡业健康的发展,造成产蛋率的迅速下降,严重时可造成鸡群大批死亡。现将产蛋鸡啄肛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啄肛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处于十分拥挤的状态,增加啄肛机会的发生。 2.鸡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有害气体增多;光照过强等应激反应,都易发生啄肛。 3.青年鸡期间的限饲失败,促使蛋鸡过早性成熟,使蛋鸡提前开  相似文献   

15.
<正>鸡啄羽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营养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饲养密度或光照强度过大、饲料营养不当等,都会诱发鸡群发生啄羽病症。因此养鸡管理人员,必须重视鸡啄羽的防治工作,以维持鸡群健康和获取理想的养鸡效益。一、鸡啄羽临床表现不同品种和周龄的鸡群都可以发生啄羽病症,尤其是饲养密度较大或鸡群在更换羽毛的阶段,鸡群更容易发生啄羽现象。鸡只表现啄食自身羽毛或者相互啄食羽毛,致使背部或尾部羽毛稀疏或打綹,  相似文献   

16.
鸡只啄癖又称异食癖,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鸡群出现各种异食癖,鸡只容易采食羽毛,血液,啄咬肛门或脚趾等。笔者诊治一例肉仔鸡啄羽癖病例,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大连市瓦房店市元台镇养殖户杨某,饲养1000只20日龄肉仔鸡。鸡群鸡只精神正常,采食量较正常,极个别鸡只排暗红色粪便,但是鸡群有鸡只喜欢啄食其它鸡只羽毛和肛门,有鸡只肛门被啄秃的现象。遂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17.
<正>鸡啄癖是在鸡的大群饲养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分为啄羽,啄肛,啄趾,啄毛等。鸡群发现鸡只有啄癖,如不及时控制,常造成全群蔓延,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降低蛋鸡产蛋率,降低肉鸡饲料转化率及鸡肉品质。1啄癖造成的危害鸡啄癖的发生,可见于各日龄的鸡群,且发展迅速。啄癖可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降低鸡群抵抗力,甚至是机体损伤,如翅部羽毛被啄,皮肤出血;腹部韧带及肛门括约肌松弛,泄殖腔外露;脚趾  相似文献   

18.
鸡群中互相啄食的现象如:啄肛、啄趾、啄毛等统称为啄癖。北安市城郊乡革命村一养鸡户饲养蛋鸡2000羽,从2002年至2003年7月,发生“鸡啄食鸡”致死的行为,先后啄食致死42羽,经采用调整日粮配合比例和改善管理条件等措施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鸡大肠杆菌病属于传染病,有急性、慢性之分,对养鸡场来说,大肠杆菌病在鸡群的蔓延,会导致鸡群出现各种继发病,如腹膜炎、败血症和气囊炎等,当鸡群出现这些临床症状之后,就会表现出高死亡率。当前,一些养殖场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规模,导致养殖数量过多,加上平时不注重养鸡场的清洁消毒,不注重通风管理,导致鸡群饲养环境污染恶化,这些因素都会诱发鸡大肠杆菌病。因此,为了确保养鸡场的效益,必须要对鸡大肠杆菌病进行防治,为鸡群  相似文献   

20.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是指鸡只之间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在养禽生产中时有发生。黑龙江省某养殖户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引发鸡群爆发啄癖并伴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了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