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I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更好地开展牛口蹄疫的免疫工作,选用兰州、内蒙古、云南三个厂家生产的牛口蹄疫O型-亚Ⅰ型双价灭活疫苗,每个厂家疫苗免疫4个组,其中3个组首免后间隔20日、30日、40日进行二免,另1组不进行二免作为对照,跟踪检测各组免疫口蹄疫O型、Ⅰ型疫苗后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曾经免疫过的成年奶牛,免疫后分别间隔20日、30日、40日加强免疫1次,和不加强免疫的对照组相比较,其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差异也不显著:未免疫过的犊牛,首免后不进行加强免疫,免疫抗体水平上升相对较慢,30日时免疫抗体达到高峰期,持续60日,可维持免疫抗体水平(平均在6log2霞以上)90日以上,最长的内蒙古厂生产的疫苗可维持150日.首免后间隔20日进行加强免疫,首免后180日,免疫抗体平均值仍可迭6log2以上.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I型比O型上升速度慢(大约慢10天),维持有效保护的时间要短(一般要短1个月).不同厂家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2013年以来,山东、江苏等地的部分肉种鸡、蛋鸡及麻鸡出现了一种以死亡率高,解剖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心包积液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初步诊断为I亚群C-4型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有蔓延趋势,希望引起大家关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为了确实掌握肉牛接种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我们在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肉牛接种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口蹄疫三价灭活苗免疫后30天,肉牛的O型、A型和亚洲I型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5.0%、82.5%、92.5%,完全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等于70%的标准。【结论】说明一针防三型口蹄疫是可以做到的,本文为口蹄疫综合防治和免疫抗体检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奶牛产犊后不同日龄注射口蹄疫(FMD)亚I型疫苗对产奶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初步得出结论:奶牛在产犊后2周注射疫苗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现用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与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三价苗一免多效,省工省时,可缩短防疫周期。  相似文献   

7.
乳牛亚临床型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在过去二十年里,奶牛的产奶量增加了大约25%。由于目前产奶量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高产奶牛保持能量平衡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对于奶生产与体维持的能量需要将超出供给,几乎无法避免,并且造成了有相当数量的奶牛在泌乳头几周内将动用体内储备的结果。临床型酮病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泌乳头2~4周内出现一个能量负平衡的大数值时,更易发生此病。患原发性临床型酮病的动物在  相似文献   

8.
<正>1发病情况河北省承德市某场存栏猪64头,5~6月份先后有8头发病,死亡3头。发病猪厌食,消瘦,病程长,用多种解热、抗菌、抗病毒药物效果不明显。后送检病料到兽医化验室,确诊为亚临床型猪瘟,经紧急接种疫苗后,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FAd V)是家禽常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FAd V可分为三个亚群,其中I亚群可分为A、B、C、D、E 5个种和12个血清型,可引起鸡心包积水综合征和鸡包涵体肝炎等病症。心包积水综合征(Hydropericardium syndrome,HPS),又称安卡拉病(Angara disease,AD),是由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 V-4)引起的一种新型鸡病,其典型症状是3~5周龄鸡突然死亡,并伴有心包积水和肝炎~([1])。包涵体肝炎(avian inclusion body hepatitis,IBH)是由多种血清型I亚群FAd V引起的以侵害鸡肝脏  相似文献   

10.
11.
蜜蜂采集的新鲜花粉含水量一般在15—20%之间,有时含水量也能超过20%,为了防止新鲜花粉变质,需要及时对新鲜花粉进行干燥处理,把花粉的含水量降低到6%以下,才利于贮存。花粉干燥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我们研究结果,认为远红外干燥方法效果好、成本低、可缩小干燥箱体积,便于携带,适合目前我国蜂场使用。我所研制的YHG—Ⅰ型远红外花粉干燥箱,是采用直热式远红外元件加热片,比间接加热远红外元件更具有耗电省、热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禽副粘病毒I型结构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鹅副粘病毒YC97分离株,鸡源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NDV)F48E8、LaSOta和C30毒株,鸽副粘病毒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YG97和Y982个毒株在56kD处比另外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2010株进行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YG97和Y982个毒株的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  相似文献   

13.
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1,PPMV-I)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概述了PPMV-I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鹅副粘病毒 YG97分离株、鸡源 V98分离株以及新城疫病毒 (NDV)F48E8、 LaSota和 C30毒株,鸽副粘病毒 YZPNF2分离株经鸡胚增殖纯化后,进行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 YG97和 Y98 2个毒株在 56kD处比另外 4个毒株多出一个条带。用单抗 2010株进行 Western blot转印,结果该单抗只对 YG97和 Y98 2个毒株的 56kD条带反应,证明这 2株病毒的结构蛋白与经典的新城疫病毒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湖南畜牧兽医》2007,(4):43-43
历经4年研发成功的PRRS靶标型亚单位疫苗是目前世界上首次报道的针对猪生殖及呼吸综合征最先进的第三代疫苗,也是针对我国养猪业存在的弊端而研制的最新疫苗。由于亚单位疫苗只含有病原体的一部分,不会引起病原体所导致的动物发病,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某场 1 995年~ 1 997年连续 3年发生亚临床型猪瘟 ,多发生于每年的 4~ 6月份的潮湿温暖季节 ,全部发生于 6 0 kg以上的猪。起初疑为弓形体病 ,经用磺胺 6甲氧嘧啶等药物治疗 ,疫情没有得到控制。后送检病料到江西农大 ,确诊为亚临床型猪瘟。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只有数头猪不食 ,便秘。体温升高到 41℃以上 ,数天后几乎整栏发病 ,病猪呼吸急促 ,少量猪有鼻漏 ,眼结膜潮红 ,饮欲增强 ,多数猪食欲废绝 ,少数吃几口籽粒苋。病初耳根发绀 ,后期变成紫红色 ,极度消瘦 ,病程 2 0天以上 ,长的可达 1个月 ,最后衰竭而死。2 病理变化 …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没有交叉免疫。已经证实,猪、牛、羊可以混合感染O型、亚洲I型,亚洲I型或O型也可以引起猪、牛、羊同居感染。  相似文献   

18.
鸽I型副粘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就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国内外发生历史、流行特点、病原特性、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免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整理,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制工作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鸣致病性大肠杆菌I型菌毛是鸡大肠杆菌病的重要致病因子。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在感染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等8个不同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