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叶松是华北北部塞罕坝地区的主要用材林树种,近几年来,随着用材林经营性采伐面积的逐渐增加,伐后更新的任务也随之加大。为探索不同整地方式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对不同整地方式的人工更新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整地造林成活率、当年生长量都明显优于人工穴状整地方式。因此,建议在平坦、开阔的人工林皆伐作业地块上进行落叶松人工更新,最好在造林的前一年雨季之前采用机械整地,在坡度陡峭、狭窄地段结合人工整地,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年生长量,节约投资,确保一次成林。  相似文献   

2.
黄泥河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面积约4万公顷,今后近几年内有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林进入成熟采代年龄,采伐迹地的更新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和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问题,我们于1987年春季进行了专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更新技术角度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伐后人工更新的效果 ,并对其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落叶松人工林结实规律、林分状况、生境条件、人为活动对天然更新的影响,分析和探讨了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规律。提出在适宜条件下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配合人工更新的措施,不仅加快采伐迹地更新进程而且节省40%~50%的更新费,且幼林生长状况优于单纯的人工更新。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内环境因子,进而对落叶松林内天然更新的影响,在辽东山区对4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5种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分别为0%、10%、20%、30%和40%)。间伐后,对环境因子和更新状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林冠开阔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间伐后其林冠下光量子数量、地表平均温度、不同层次土壤平均含水量与空隙度大小成线形关系;落叶松人工林间伐一年内,更新树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变化,而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都明显增加(p<0.05)。更新树种数量增加与树种特性有关,增长幅度为阳性树种>耐荫树种。所有的更新树种中,对林冠开阔度变化响应最大的是黄波罗(Phellodendronamurense)。实验结果证实了辽东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后,更新数量变化与周围保留的树种分布、树种特性和立地条件有关。图9表2参43。  相似文献   

6.
伊春林区1952年开始进行人工更新和造林,截止1984年,人工林成林面积已达199,411公顷,蓄积9005261立方米。其中落叶松人工林面积为91717公顷,蓄积为4702387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和蓄积的45.99%和52.22%。目前这些落叶松人工林已有8%进入中龄林。早期营造的林分,已有近30年的经营历史,开始进入近熟林龄组。因此,在人工林的利用和更新中,合理确定主伐龄和经营周期,已成为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国初期,我们曾把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周期定为41~50年。但通过30多年林业生产实践和落叶松各材种在国民经济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落叶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可为造林密度、修枝和抚育间伐等提供理论依据。1983年9月,在落叶松高生长停止后,我们对落叶松人工幼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继光 《甘肃林业科技》1992,14(2):51-51,47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多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确定。我们从1973年开始就试图用固定标准地复查实测的方法研究人工林的经营密度,并与用冠幅与胸径的相关关系编制的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密度表(承德地区林业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人工幼林施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Larix spp.)是东北地区速生的用材树种之一,人工造林在东北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挖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潜力,探索促进其速生丰产的途径,于1985—86年进行了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ari)人工幼林施基肥和追施化肥的试验,旨在研究落叶松人工林最适宜的营养条件,为今后大面积林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效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冀北山地退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52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林分的林隙特征和实施封禁后林隙开敞度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研究区域林隙分布广泛,且大多数林隙的开敞度较小。封禁3年后,天然更新密度显著提高,树种多样性增加;但更新密度仍然很低,更新群落主要由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组成。总体上,封禁后林隙内更新密度高于林冠下,在开敞度为0.5~0.6的林隙内更新密度最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分别在开敞度0.4~0.5和0.7~0.8的林隙内生长状况最好。人工栽植的油松和樟子松分别在开敞度0.4~0.6的林隙中央和开敞度0.6~0.8的林隙边缘生长最好。随时间延长林隙和林隙内位置对人工更新高生长的存进作用趋于明显。单纯封禁促进了天然更新,但作用有限,因此人工更新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进行不同药剂浸根(ABT生根粉和保水剂),在不同降水量年份的造林试验表明:在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更新,用ABT生根粉浸根能够显著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旱死率,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更新一次成功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探讨生长在陡坡和铁、公路两侧的落叶松人工林适宜的(使林分相对稳定,保持生态平衡)更新方法,我所于1969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试验。林下更新树种有红松、辽东冷杉和红皮云杉。目前,更新幼树生长良好,试验林分已成为复层针叶混交林。近几年,此更新方法已在本溪地区推广,到1983年,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面积已达一万亩,成活率均在85%以上。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东经125°55ˊ、北纬40°50ˊ。海拔200-600米。年降水量1,013.7毫米,年  相似文献   

13.
东港市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年更新面积约150hm2,为探索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最佳树种,对其进行更新树种生长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更新红松林的保存率以及树高、胸径生长量都明显优于其它树种。因此,建议在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尽量更新红松,立地条件好的小班,可适当更新板栗。  相似文献   

14.
及时正确的进行人工林透光抚育,对保证人工幼林正常生长,提高人工林保存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牡丹江林区1985年更新普查发现,在大片失败的人工林中,有11%是由于人工幼林后期管理不善,没有及时进行透光抚育造成的。东方红林业局小佳河林场相邻的1小班和3小班,同是1970年在荒山上造起的落叶松人工林,1小班在1978年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造林密度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获得人工林优质速生丰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充分发挥日本落叶松林分最大的生产潜力,2005年3月,在建始县高岩子林场开展日本落叶松造林密度对比试验,分析造林密度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包括对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保存率等影响,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初植株行距以3 m×2 m的单位面积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16.
发展速生树种定向培育工业用材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省30a以下人工更新的大青杨、香杨、红松人工林的生长量进行实际调查,结果表明,27a生时胸径为7.5cm。对落叶松进行定向培育,在皆伐迹地二次人工造林,实行短轮伐作业,生长效果显著。最佳造林密度为33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更新造林树种。由于其分布较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所以它们的人工更新发展很快.为探讨兴安、长白落叶松的适宜栽植区,我们于1984—1985年对兴安、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划出兴安、长白落叶松种子调拨范围。一、材料搜集与研究方法参照各地现实栽植兴安、长白落叶松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择伐面积以及人工更新不同树种对华北落叶松低效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影响,为低效林的改造提供参考。2007年在华北落叶松低效林内进行3种不同面积的择伐,即0.02、0.03和0.05 hm2,并在择伐孔内人工更新白桦和华北落叶松2种树种,2012年测其土壤有机含碳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同一择伐面积下,人工更新华北落叶松的土壤含碳量和碳密度均比白桦高,即异龄纯林比针阔混交林高;人工更新白桦的各择伐孔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表现为0.02 hm2>0.03 hm2>0.05 hm2,栽植华北落叶松时表现为0.05hm2>0.02 hm2>0.03 hm2;同一择伐孔内,土壤含碳量和碳密度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对于0~30cm土层来讲,更新树种的影响比择伐面积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大小对更新的影响规律,对木兰围场低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内苗木更新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隙内更新苗的主要种类有华北落叶松、山杨和油松。华北落叶松和山杨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20~140m2时最大,达到2 411株/hm2;而油松的密度在林隙面积为20~40m2时最大,为196株/hm2。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华北落叶松和山杨大径级和大高度级更新幼苗数量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林隙面积达到160~180m2时达到最大值;而油松在40~60m2时达到最大,径级大于2cm的更新苗密度为69株/hm2。  相似文献   

20.
针对塞罕坝地区3.5万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从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方面,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可供选择树种,探索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对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迹地更新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树种选择问题,其核心问题是适地适树问题,特别是选树适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大部分地区,华北落叶松一代林的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其他乔木树种。在华北落叶松一代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进行连作,尽管其表现明显优于其他供试乔木树种,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衰退的问题。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一代林的采伐迹地上进行更新造林,首选树种仍为华北落叶松,但第三代人工林是否还可以将其作为首选,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