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尖叶拟船叶藓的生境和生殖系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观测对贵州省梵净山树附生尖叶拟船叶藓种群的研究表明,其生境因其所附生的树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具有共同特点:附生在树干下部距地面2m高的范围之内,光照弱、湿度大、风速小、蒸发量小、中下部树皮保持湿润的持续时间长;其为雌雄异株藓种,雌、雄器苞形态差异明显,雌器苞数量多,雄器苞数量少并且难于发现,孢子体直立,蒴柄细长,孢蒴规则长卵形,蒴帽兜形.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梵净山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为材料,对尖叶拟船叶藓种群各个生长期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生物量配置进行了季节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和休眠期植株不生长生殖器官,因此这2个时期的生物量配置为0,生殖生长期生物量配置为0.74%,生殖前期生物量配置分别为雌器苞占0.57%,幼孢子体占2.36%,生殖期生物量配置为4.77%,生殖后期生物量配置为6.67%。图1表2参9  相似文献   

3.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苞叶性状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良苞叶性状、选育适合机械收获籽粒的玉米品种,测定了我国五大类群玉米在2种不同环境下的苞叶性状,分析各性状的遗传特性和各个类群之间苞叶性状的差异及环境对各个类群不同苞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苞叶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且变异广泛,其中苞叶长度具有高遗传力,苞叶数量、苞叶总厚度和苞叶宽度具有中等遗传力;苞叶长度与苞叶宽度达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类群间玉米苞叶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苞叶长度差异最显著,苞叶宽度和苞叶数量次之,苞叶总厚度无显著差异;除兰卡斯特苞叶总厚度外,各个类群的苞叶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育种中多数苞叶性状可直接进行遗传改良,并且以一个性状为主目标的改良可达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苞叶性状改良的效果;兰卡斯特和唐四平头的苞叶数量不多且长度适中,可作为苞叶性状改良的重要种质来源。  相似文献   

5.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与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分枝位长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平均分枝数、单株分枝干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最低分枝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扦插密度以10cm×10cm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以成熟的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叶片为实验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叶片进行观察,比较了雌、雄株叶片在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短叶罗汉松雌、雄株的叶片均为异面叶,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紧密度、上下角质层厚度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转输组织长度、栅海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株的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器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扫描电镜下,雌、雄株叶片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细胞壁等微形态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叶片表皮的蜡质能谱分析,雌、雄株叶片含有相同的9种元素,其中雌株的C、O、Si、Au等元素的含量大于雄株,而雌株的Na、Mg、K、Al、Ca等元素含量小于雄株;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在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内均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且雌株叶片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稍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7.
以成熟的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maki)叶片为实验材料,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叶片进行观察,比较了雌、雄株叶片在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短叶罗汉松雌、雄株的叶片均为异面叶,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叶片紧密度、上下角质层厚度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转输组织长度、栅海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雌、雄株的气孔宽度、气孔密度和气孔器长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扫描电镜下,雌、雄株叶片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细胞壁等微形态结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叶片表皮的蜡质能谱分析,雌、雄株叶片含有相同的9种元素,其中雌株的C、O、Si、Au等元素的含量大于雄株,而雌株的Na、Mg、K、Al、Ca等元素含量小于雄株;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在雌、雄株叶片的栅栏组织内均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且雌株叶片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稍大于雄株。  相似文献   

8.
以30份甜玉米(Zea mays L. sacharata Sturt)自交系及其配制的2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9个苞叶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最长苞叶宽外,所有性状的组合间均方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大多数性状的加性方差占比大于显性方差占比,所有性状的误差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亲本的农艺性状和苞叶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值进行了预测,亲本M06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正效应,组合M06×S85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显性正效应;相关分析发现鲜穗重分别与净穗重、穗上叶片数、穗位叶宽、苞叶干重、苞叶总面积和苞叶平均宽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净穗重分别与穗位叶宽和苞叶平均宽呈显著正相关,穗位叶长和苞叶总面积、穗位叶宽与苞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4个苎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单株叶干重及分枝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与单株叶干重、单株分枝数、最低分枝位、最高分枝位、分枝位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品种间有差异.综合考虑,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插条长度在5~10 cm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以14个不同熟性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3个密度(6.0万,7.5万,9.0万株·hm~(-2))下系统分析了不同品种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情况。在收获期测定了穗粒质量、干物质量、子粒的含水率和苞叶性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苞叶质量、苞叶层数、苞叶长、苞叶宽和苞叶面积等性状在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与品种互作对苞叶质量、苞叶宽和苞叶面积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显著;子粒含水率与苞叶含水率、苞叶层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苞叶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在进行适宜子粒机收的品种筛选时,除产量和子粒含水率外,应注意选择苞叶层数较少、苞叶宽度较小和含水率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