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ST1肠毒素融合蛋白的纯化及部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ephadex G-150凝胶和ED-32离子交换层析,从重组菌PGEMST2株内分离,纯化ST1,肠毒素融合蛋白,回收的ST1肠毒素融合蛋白占细菌总蛋白的31.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件呈一条蛋白带。ST1肠毒素融合蛋白不溶于甲醇,乳鼠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2.
重组菌株BL21(DE3)(pXETSL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 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 ,而且已失去天然ST1肠毒素生物毒性。用从IPTG 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MLD 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 ,LT+ )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3.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基因的质粒pXSLT1,回收084kb的ST1—LTB融合基因,再将载体pET—28b(+)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其与ST1—LTB融合基因连接,转化至受体菌BL21(DE3)中。经EcoRⅠ、HindⅢ、BamHⅠ酶切反应鉴定重组子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XETSLT1。重组菌株BL21(DE3)(pXETSL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ST1—LTB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而且无天然ST1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4.
用DNA合成仪合成了编码ST1肠毒素第58到72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并将其与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PGEMEX-1重组,转化受体菌JM109(DE-3)筛选出重组克隆经过1PTG4小时诱导,ST1融合蛋白的产量超过细菌蛋白总量的40%,最高达59.9%。  相似文献   

5.
ST_1肠毒素基因的合成、克隆及其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NA合成仪合成了编码ST1肠毒素第58到72位氨基酸残基的DNA片段,并将其与表达融合蛋白的载体PGEMEX-1重组,转化受体菌JM109(DE-3)。筛选出的重组克隆经过1PTG4小时诱导,ST1融合蛋白的产量超过超过细菌蛋白总量的40%,最高达59.9%。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7.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amHI和Bg1Ⅱ双酶切质粒pBST2-6,获得了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Ⅰ(ST1)基因,再将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载体pUC18用BamHI酶切、碱性磷酸酶处理,然后与ST1基因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至受体菌DH5α中。通过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共筛选出53个ST1基因探针杂交阳性的重组子,对其中一个重组子DH5α(pXST1)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ST1含有2个正向串连在一起的ST1基因,而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又DH5α(pXST1)菌株能在含X-Gal的LB平板上长成蓝色菌落,而且ELISA也检测到ST1融合蛋白,这表明该菌株能表达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大肠杆菌ST1—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免疫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DH5α(pXST1)安全无毒,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1肠毒素的毒性作用,这表明DH5α(pX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8.
类志贺氏菌毒素Ⅱ型变异体B亚单位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由 P C R 扩增并克隆在p U C18 质粒载体中的sltⅡe B基因切出,并按预定的阅读框架插入表达性质粒载体 p G E X6p1 中的谷胱苷肽转移酶( G S T)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 pppsltⅡe B在大肠杆菌 B L21 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 S L TⅡe B蛋白(命名为 G S T S L TⅡe B),即 S L TⅡe B蛋白(7568k D)与谷胱苷肽转移酶(27335k D)相连组成分子量为 34885k D 的融合蛋白。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 P P S L TⅡe B的菌体裂解物的 S D S P A G E 电泳分析,以及根据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免疫学特性,通过 Westernblot 鉴定,重组大肠杆菌 P P S L TⅡe B(含有重组质粒 ppsltⅡe B的大肠杆菌 B L21)可以大量表达融合蛋白形式的 S L TⅡe B。根据 G S T 可与其底物谷胱苷肽结合的特性,用谷胱苷肽结合的 Sepharose 4 B制备的亲和凝胶纯化表达产物,纯化的表达产物经 S D S P A G E,可以鉴定到分子量约为 35k D 的蛋白条带,这与融合蛋白形式的 S L TⅡe B分子量(34885k D)相当。  相似文献   

9.
对构建的重组质粒pXST1(含有耐热性肠毒素ST1和LacZ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质粒中含有2个正向串联在一起的ST1基因,且融合在LacZ基因的上游,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免疫学试验结果表明,构建的DH5α(pXST1)重组菌株安全无毒。该重组菌株表达的ST1融合蛋白能够诱发BALB/c鼠产生抗体,且抗体能中和天然肠毒素ST1活性,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由此表明,DH5α(pXST1)工程菌株可作为预防幼畜腹泻的菌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10.
表达CPB—ST融合蛋白工程菌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构建的能表达产气荚膜菌β-毒素和大肠埃希氏菌ST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BL21(DE3,pECB-S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株中提取的包涵体和经甲醛灭活的工艺菌株全菌体制备抗原免疫小白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小白鼠能分别抵抗1MLD的B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和产ST的大肠埃希氏菌工程菌株HB101(pSLM004)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
选用A ̄E5种混合保护液:A.二甲亚砜(DMSO)+乙醇(EG),B.甘油(GL)+丙二醇(PG),C.GL+EG,D.GL+DMSO,E.PG+EF,以2种冻前处理方法,对小鼠桑椹胚和囊胚进行一步冷冻,冷冻混合保护液中各种保护剂浓度均为25%。法的冻前平衡液为VS2的对倍稀释液;法的冻前平衡液中,前一种保护剂浓度为10%,后一种保护剂浓度为20%。胚胎于室温(20℃)下在VS1中平衡5min或V  相似文献   

12.
将PRRSVCH1a株N基因用EcoRI和PstI双酶切从重组质粒pUC18ORF7切下后,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的PR、PL启动子下游,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BV220ORF7。转化了pBV220ORF7的大肠杆菌JM83经诱导培养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PRRSVCH1a株的N基因在原核载体上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153%。表达蛋白可望成为有价值的PRRS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14.
通过SDSPAGE、免疫印迹和相加ELISA分析了五株抗伪狂犬病病毒杂交瘤细胞系所分泌的单抗5H2、2E6、2G11、3D10和1B5(均为IgG1)各自所识别的病毒多肽。结果证明: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伪狂犬病病毒97KD多肽,单抗1B5识别54KD多肽。相加ELISA证实单抗5H2、2E6、2G11和3D10识别同一多肽的重叠表位或邻近表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对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 P R R S) 国内分离毒株( C H Ia) 进行了病毒纯化及其结构蛋白的分析。选用聚乙二醇( P E G6000) 沉淀和差速离心法粗提了经 Marc145 细胞系增殖的猪生殖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P R R S V) 。并采用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了 P R R S V, 经免疫电镜观察纯化病毒, 发现有较多的胶体金颗粒吸附在直径为42 ~78nm 的病毒粒子周围。经 Dot E L I S A 测定纯化病毒的滴度可达1 1600 以上, 并利用 S D S P A G E 和 Westernblot 两种方法对国内分离毒株( C H Ia) 与欧洲型( Lelystad) 、美洲型( V R2332) 等参考毒株的病毒结构蛋白组成和部分抗原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得国内分离毒株主要结构蛋白的分子量为145 K D,192 K D 和263 K D, 并均能被 P R R S V 的高免血清识别, 这与国外的同类报道很相似。  相似文献   

16.
bcl-2在鸡马立氏克氏病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来克亨 S P F鸡复制马立克氏病( Marek’s disease, M D)肿瘤模型,取肿瘤和相应正常组织,液氮保存。 A G P C( Acid Guanidinium Thiocyanate Phenol Chloroform )法提取组织总 R N A( T R N A),紫外测定其浓度,甲醛变性胶电泳观察其纯度。将一个含鸡 bcl2 1.2 kb 片段的质粒( P T T B C1),经转化扩增,提取质粒 D N A,限制性内切酶( R E)消化,回收纯化bcl2片段,放射性 α32 P标记,制成探针。通过 Northern 分子交杂检测 M D 肿瘤组织中bcl2 的表达,并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比较。结果:①鸡 M D 肿瘤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均有 bcl2 的表达;② M D 肿瘤组织中bcl2 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结合已进行的凋亡研究表明,bcl2 表达产物通过阻遏细胞凋亡促进 M D 淋巴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发病鸡群中分离的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A-2株,经常规方法提取其病毒核酸后,构建了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及HindⅢ水解片段的基因文库。对其中HindⅢ-F片段(52.9~58.9mu)的正反2条链的序列测定发现,其反链存在1个编码容量为387个氨基酸(aa)的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经Genebank/EMBL同源搜寻后证实其编码产物为EDSV的DNA结合蛋白(DBP)。与其他腺病毒DBP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比较,其N端同源性在19.0%~46.2%之间,C端同源性在27.7%~60.4%之间。腺病毒DBP的3个保守序列CR1,CR2,CR3在EDSVDBP中有较大变化,但EDSVDBP的锌指框架(Zn2+fingermotif)却保留了对其功能必需的残基。  相似文献   

18.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6种血清型分离株外膜蛋白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病鸡中分离的6 种血清型( O2、 O46、 O18、 O121、 O76、 O131)及5 种标准血清型( O1、 O15、 O35、 O36、 O78)大肠杆菌中提取外膜蛋白( Outer m em brane protein),经 S D S- P A G E 分析表明,分离株 O76、 O131及标准株 O1、 O35的外膜蛋白型由2 条带组成,为 O M P- 1 型;分离株 O2、 O46、 O18、 O121和标准株 O15、 O36、 O78的外膜蛋白型由3 条带组成,为 O M P- 2 型,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有相同的 O M P型。  相似文献   

19.
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CM199+10mmol/LHEPES+青霉素(6mg/L)+链霉素(5mg/L)为基础培养液(BM),再分别加入不同成分,配成5种卵母细胞成熟液:(A)BM+10%EGS;(B)BM+10%EGS+HCG(2.5mg/L);(C)BM+10%EGS+HCG+E2(1mg/L);(D)BM+10%FCS+HCG+E2;(E)BM+10%EGS+HCG+E2+颗粒细胞(1.5×106~3.0×106个/mL)。在38.5℃、5%CO2下培养26h,排卵后第1天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7.67%(20/30),60.42%(29/48),83.67%(41/49)和80.82%(59/73),排卵后第5天卵巢卵母细胞,在培液D中体外成熟率为71.43%(45/63)。排卵后第1天的98枚卵巢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卵裂率为21.43%,21枚2细胞胚移植5头受体获2头羔羊。研究表明,超排山羊卵巢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可获得大量廉价的成熟卵母细胞,并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试管山羊  相似文献   

20.
禽源大肠杆菌O2,O78分离株外膜蛋白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7个禽大肠杆菌病病例的O2、O78分离株提取的主要外膜蛋白(OMF),在SDS-pAGE中出现了2个OMP型。其中,9个O2分离株属2个OMP型,8个O78分离株均属其中的1个OMP型。结果表明,分离到的O2、O78大肠杆菌具有多样性的OMP型,而且两者存在着共同的OMP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