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械抛秧就是当秧苗在秧盘生长到适宜移栽时,将秧苗从秧盘拔出,通过机械设备均匀地抛撒于田,靠秧苗根部土钵下落时的重力,入成泥浆状的田里,最终完成水稻植的过程。1、技术要点(1)作业效率高。机械抛秧作业效为10~15亩/小时,综合工效是人工秧和机插秧的4~6倍,是人工插秧1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量和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播量及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陕西汉中地区,川优6203水稻机械育秧随秧龄的增加成秧率下降。秧龄在25 d左右,盘播60~80 g稻种秧苗素质好、个体差异小,群体整齐,成秧率高;秧龄在35 d左右,盘播70~90 g稻种秧苗素质好、个体差异小,群体整齐,成秧率高。汉中地区,川优6203水稻机械育秧在超长秧龄情况下,不能盘播低于60 g。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秧、软盘抛秧和水秧三种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02采用水育软盘抛秧产量最高,比对照水秧增产11.6%;其次是旱育秧,比对照增产7.2%.并且不同育秧方式对株两优02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经济性状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同时通过对株两优02生育性状观察分析,总结出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5,(15)
<正>水稻钵苗移栽机是一种新型水稻种植机械,该机使用营养钵培育出的秧苗进行机械化插秧作业,既解决了钵盘苗只能抛秧和人工摆秧的难题,又将钵盘种植的优点利用起来。目前钵苗移栽机主要有夹秧式和顶出式两种方式,夹秧式的机械结构简单可靠,但因为考虑到夹秧速度过快会导致伤秧,所以速度不能过快致使机器作业速度不能提高,这是夹秧式移栽机的缺点。顶出式的作业速度更快一些,但是结构比夹秧式的复杂一些,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1.课程介绍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耕整、栽植和收获这3个主要作业环节中,制约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仍然是栽植机械化.水稻有序机抛秧作为湖南省首创的新型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集中了机插秧和人工抛秧、无序抛秧的优点,栽植的钵体苗缓苗期短、返青快,栽植秧苗行列整齐有序,作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机摆秧苗与抛秧、常规秧相比,由于播种量高,秧苗素质稍差,返青活棵较慢。机摆秧本田期分蘖节位多,分蘖高峰期达5~10d,高峰苗数介于两者之间。栽培技术上,要酌情增施分蘖肥,适当提早搁田,在足穗的基础上,培育壮秆大穗。机摆秧拔节期单蘖叶面积1365cm2,与抛秧稻相似,但由于抽穗灌浆期通风透光好,叶片枯黄较慢,单茎绿叶数、叶面积均超过抛秧。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盘抛秧剂结合种子包衣进行水稻无盘早育抛秧试验,结果显示:与肥床旱育抛秧和塑盘旱育抛秧处理相比,水稻无盘旱育抛秧处理的出苗率和成秧率分别提高5.1%~8.9%和5.8%~10.0%;恶苗病发生率、死苗及地下害虫的危害率均明显降低;秧苗单株带蘖数增加40%~60%,不定根数增加60%~80%,百苗干重增加30%~40%,苗高降低8%~10%;秧苗根部形成直径2.5~3.0 cm的"吸湿泥球",带土量提高4倍以上;秧苗抛栽直立苗率提高7倍以上,立苗时间缩短2~3 d;秧苗抛后发根力强,分蘖起步早、发生量大;群体生长协调,各主要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 hm2有效穗和总粒数提高,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几种新型水稻钵秧移植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2SP-10型水稻机制钵苗抛秧机、圆锥盘式水稻抛秧机、机械手式水稻钵秧移植机和2ZHB-6型水稻钵秧摆栽机等新型水稻移植机的性能特点、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水稻钵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集水稻抛秧、水稻旱育秧和手工插秧技术集成应用而生的一种新的育秧技术。与传统的水稻育秧和旱育秧相比,它具有省种、出苗快、机插伤根率低、插后返青快等特点。利用普通插秧机,实现钵苗机插,由于秧苗根系带土多,伤秧、伤根率低,栽后秧苗返青快,实现钵苗返青快,发根分蘖早,能充分促进低位节分蘖,增加有效分蘖数量,从而实现高产。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5年从中国水稻所引进该技术,通过2年试验,表现出苗好、秧壮、增产等特性,而且秧苗抗寒、抗冻效果明显,增产5%~10%,对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文光 《农技服务》2007,24(3):114-115
水稻机插软盘秧具有省工、省力、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发展潜力大。水稻机插软盘秧有播种密度大、苗床秧龄短、苗期长势弱和插后生长好等主要生育特点。按照水稻机插软盘秧的要求指标,选用机插秧专用塑料软盘;抓好“精配营养土、适量播种、控温控水”等三大关键育秧技术的落实,是培育出秧块标准、秧苗合格的水稻机插软盘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秧,利用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水稻免盘旱育抛秧与早育稀植手插秧相比,具有省工(亩省工3~4个)、省力、省种(亩省种0.5kg)、增产(一般增产10%以上)的效果;与塑盘抛秧相比,又具有省盘节本,秧苗健壮,根系发达,秧龄弹性大(秧龄可比塑盘育秧延长10~15d)。由此可见,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综合了旱育稀植和塑盘抛秧的优点,克服了缺点,是抛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抛秧栽培是利用带孔页的塑料软盘,培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秧苗,通过手工或机械抛撒,使带土重力的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人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除了一改千年弯腰作业的方式减轻劳动强度之外,还可起到省工、省种、省秧田、省肥和增产增收的效果。然而育好秧苗是抛秧的基础和关键,实践证明,用育秧点播器播土、播种、育苗、比其它手工“旱播”或“湿播”省时省力二十几倍、且土、种疏松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优越性与生育特点,并从播前准备、播种育秧、抛秧及抛秧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无盘旱育抛秧的概念及与软盘旱育抛秧的异同点1.1概念所谓水稻抛秧就是将秧苗从苗床中扯出,然后将其抛入备栽本田中,由于秧根带土的重力作用,可使秧根入泥,并将秧苗固定于一定位置。抛秧的育苗,若是在旱育苗床上摆秧盘盛土播种,一般叫软盘旱育抛秧;若在旱育苗床上直接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5.
水稻编织布育秧机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田,规格编织布条代替工厂化,塑料盘培育水稻秧苗供机插,其与盘秧机插比较具有,秧苗素质,机插质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相近,育秧载体一次性投资降低95%等特点。并创立提布切割起秧等作业法,简化了育秧程序。  相似文献   

16.
吴崇友 《农家致富》2006,(12):23-23
“三夏”过后,水稻插播时节又将到来。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生产2ZU6型水稻播秧机为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研制的产品,用于插播水稻钵体秧苗。该产品能实现行、株距基本准确的有序浅植。其采用后顶式取秧,取秧准确、脱盘迅速。定苗率高。对秧苗无损伤,移栽后无返青期。该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7.
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是母本秧机插技术的落实,关键环节是母本秧育苗技术的突破。通过对母本秧育苗基质的筛选,获得了无土秸秆基质是水稻制种母本秧育苗的最佳材料,通过无土秸秆基质育苗,可以达到秧苗壮苗的标准,表现出秧苗壮、基质轻、盘根好的特点,解决了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育苗的瓶颈问题。水稻母本机械插秧技术与传统人工栽秧技术相比,机械插秧优势特别明显,增产达到了显著水平,该项技术的研究为传统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抛秧技术是将秧苗带土借重力抛撒移栽的一项种植新技术,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大改革。近几年来,这项新技术在推广实践中已见成效,并稳步发展,对水稻高产稳产起了重大作用。一、抛秧好处1.省秧田、省劳力。抛秧秧田与大田之比为1:45~50,二段秧大苗秧田与大田之比为1:5~6,每亩大田可节省秧田0.15亩左右;每人每天可抛栽5亩左右,  相似文献   

19.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概念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指秧苗育成后用手或抛秧机进行抛栽的一整套水稻栽培技术.目前,主要有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又称水稻无盘抛秧栽培技术)和水稻旱育抛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一、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1.育秧标准 (1)专用软盘.水稻机捕秧专用塑料软盘规格为长58厘米,宽28厘米,杂交稻大田机插秧需塑料软盘苗225盘/公顷左右,粳稻品种需塑料软盘苗375盘公顷左右. (2)标准秧块.水稻机插秧秧苗是以土壤为载体的标准秧块秧苗,标准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土层厚度2-2.5厘米.秧苗秧块过大或过小容易导致机插上秧后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过厚过薄会造成伤秧过多或取秧不匀,因此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插秧塑料软盘育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