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行了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丰田液体肥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甜菜上的喷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对甜菜的生长发育、增产增糖和抗病性均有促进作用,比对照提高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为4.7%~20.0%、0.14~1.05度和7.4%~27.7%,其中以单独喷施丰田液体肥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甜菜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转化酶的活性随土壤施氮、磷的量不同而变化,氮磷营养对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调节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0~300kg/hm^2),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相应地提高,在同等施氮条件下,增加磷的施用量可提高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在苗期,施用氮、磷肥对蔗糖合成酶的活性没有影响.生育后期,蔗糖合成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活性提高.但在较高的施氮水平下,提高磷的施用量可降低蔗糖合成酶的活性.生育期内氮、磷对转化酶无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志敏  吴旭红 《中国糖料》2006,(2):50-51,54
论述了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并在影响生理生化过程的基础上,对氮素形态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形态氮素配合施用是提高甜菜保护酶系统活性及其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钾肥的不同处理对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组成、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处理提高了菠萝果实内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处理对果实蔗糖代谢酶的变化具有不同影响,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表现为随着果实的逐步成熟、糖逐渐积累,转化酶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由低到高逐步上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处理均增加了果实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降低了果实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其中以喷施K2SO4和土施K2SO4混合使用对果实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为喷施K2SO4,土施的效果不明显。表明,在土施和喷施2种方法一起使用时,果实是通过改变4种酶的活力来提高库强度。果实库强度增加的同时,相应地促进了同化产物的运输。  相似文献   

5.
膜下滴灌追施酵母浓缩液液体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用底肥750 kg/hm2甜菜专用肥基础上,分别在甜菜叶丛快速增长期和块根膨大期追施0(CK)、75、150、300、450和600 L/hm2不同用量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300 L/hm2),测定其对甜菜品质、块根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可增加甜菜叶片SPAD值,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增加了甜菜地上叶丛及地下块根干鲜重;比CK增加块根产量3.15%~20.50%和产糖量3.85%~24.31%,提高含糖率0.12~0.59度和原汁纯度0.01~0.89个百分点,提高了甜菜块根单产和品质;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能够增加农民收益。综合分析表明,以底肥+300 L/hm2酵母浓缩液体肥和底肥+300 L/hm2复配液体肥效果最佳,经济效益比CK分别增加3 600元/hm2和4 203元/hm2。因此,在甜菜追肥过程中可合理追施酵母浓缩液体肥及其复配液体肥,提高甜菜单产和品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施氮对油菜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施氮量和薹肥比例对油菜品种湘油13号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加施氮量和大薹肥比例,可抑制油菜果壳和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以及籽粒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活性,降低种子含油量,提高油菜籽粒、果壳、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蛋白氮、非蛋白氮及总氮含量,增加种子蛋白质含量。中氮量处理(22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与籽粒蔗合成酶(SS)活性和收获指数最高有关。施氮量225kg/hm^2,30%作薹肥施用,能协调高产和较高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甜菜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中国糖料》2004,(4):51-5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菜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在蔗糖代谢与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3种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豫麦49为供试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小麦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喷施epi—BR提高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含量;增强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加速了籽粒中蔗糖的降解,进而增加了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喷施10.0μg/L的epi—BR的处理小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9.
徐茜  吴平  高文霞  王峰吉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431-2436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氯化钾浓度对烤烟光合作用、碳氮代谢主要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mol/L氯化钾处理促进烟叶的光合作用,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蔗糖转化酶(INV)、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利于烟叶的碳代谢;而2 mmol/L氯化钾处理浓度可有效提高烟叶的硝酸还原酶(NR)和中性蛋白酶活力,有利于烟叶氮代谢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对大豆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调节作用,为大豆抗渍涝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渍涝敏感型大豆品种徐豆18和耐渍涝品种南农1138-2为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花期淹水前喷施DDTC,调查大豆叶片光合特性、蔗糖代谢酶活性及叶片、根系和根瘤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淹水胁迫降低了植株地上部、根系和根瘤干物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根系中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其中,南农1138-2植株干物重,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以及根系中淀粉含量比徐豆18下降幅度小,而两品种间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下降幅度基本一致。与之不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SS(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叶片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增加。其中,南农1138-2叶片中蔗糖合成酶(SS)(分解方向)和酸性转化酶(AI)活性、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增幅较小,而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SS(合成方向)活性增幅较大。DDTC处理提高了淹水胁迫下两品种植株干物重,缓解了淹水胁迫对大豆植株生长的抑制;提高了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片中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并降低了SS(分解方向)和AI活性,促进了淹水胁迫下叶片中蔗糖向根系和根瘤的转运;DDTC处理也增加了根系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根瘤中蔗糖和淀粉含量,表明DDTC处理在调控淹水胁迫下大豆植株生长和碳代谢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2016-2017年以花育25号为材料,在花生单作和间作条件下,设置施钙和不施钙处理,研究钙肥对单作花生、间作中间行和间作边行花生的植株性状、功能叶生育后期光合特性、糖代谢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钙肥降低了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增加了花生分枝数、主茎节数,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单作和间作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产397.2 kg/hm^2,平均增产率19.9%。相同施钙水平下,越靠近玉米行的间作边行花生受遮荫影响越大,其主茎高、侧枝长较大,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等生理指标低于单作花生。与单作不施钙比较,施钙显著增加了间作花生叶绿素含量,使其光合特性、蔗糖含量、SS、SPS酶活性无显著降低,降低了间作花生的减产幅度。本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钙肥300kg可部分缓解间作遮荫对花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土壤深层积氮、钾氮比例失调、磷素较多条件下,采取调控氮磷钾措施,5年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施氮75kg、磷60kg钾112.5kg(纯量),甜菜产糖量最高,工艺品质好于其它处理;根转化糖、K、Na、α—氨态氮含量和杂质指数随施氮水平增加而提高,而蔗糖含量、可回收糖量则随之下降.适当增施钾肥能显著改善甜菜工艺品质,而增施磷肥对改善工艺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黑龙江省甜菜纸筒育苗主产区的生产和管理特点,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配方改进试验。经对甜菜苗床期生长势、根系长、叶柄长、叶片宽、叶片/叶柄的比值等主要性状指标的调查及移栽到田间后对甜菜块根产质量的效应研究表明:在应用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的基础上,于子叶期喷施“甜菜壮苗剂”有利于培育壮苗;通过对原“中甜一号甜菜纸筒育苗苗床专用肥”进行适当的配方调整,可达到与喷施“甜菜壮苗剂”同样的壮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甜菜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运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对氮、磷、钾、锌4种肥料与糖用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4种肥料对甜菜块根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对块根产量贡献依次为N>K2O>P2O5>Zn;2)对含糖率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增施钾肥有助于提高含糖率,氮肥与磷肥对含糖率呈负效应,锌肥效果不明显.对含糖率贡献依次为K2O>Zn>P2O5>N;3)对产糖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钾肥与锌肥有极显著的正效应,氮肥与磷肥作用不明显.对产糖量贡献依次为K2O>Zn>P2O5>N.因此,综合评价平衡施肥技术为每公顷施纯N240.00kg、P2O5240.00kg、K2O168.75kg、Zn33.75kg,对增加甜菜块根产量、提高含糖率及产糖量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5.
施用有机肥对甜菜产质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试验地布置试验,表明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提高了甜菜的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甜菜的最大产量施肥量是43095.00 kg/hm2,最大产糖量施肥量是30916.67 kg/hm2,表明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的最佳有机肥施用量并不一致,为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甜菜叶片和块根的含铁量、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呼吸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呈现由低到高而后又降低的过程。糖分积累期叶片的上述3项指标与收获时块根含糖率呈正相关,高糖型品种的该3项指标值高于丰产型品种,故3者可作为高糖型品种(材料)后期选择或鉴定的生理指标;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生育进程逐步升高,而块根中该酶活性的变化正好相反。各生育时期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皆与收获时块根含糖率呈正相关,且以块根分化形成期相关更为密切。不同类型品种比较,高糖型品种大于丰产型品种。块根分化形成期叶片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是高糖型品种(材料)的重要生理指标;叶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远大于块根,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制定甜菜还原糖的测定标准,从样品加热沸腾反应时间及甜菜中的蔗糖对还原糖测定值的影响、甜菜还原糖回收率几方面论证了用奥夫尼尔法测定甜菜还原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以20mL甜菜待测样液,50mL奥氏试剂,煮沸5min测定值较准确;在测定液中蔗糖含量不超过19mg/mL对还原糖的测定值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还原糖回收率达98.64%~99.46%。  相似文献   

18.
选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尿素、磷酸二铵为试材,探讨肥料对黑土区甜菜株高、出叶速度、叶面积、根重、含糖率、净光合生产率的影响,为指导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对甜菜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根重等影响较大,磷酸二铵对其影响较小;尿素对根产量的增产作用约是磷酸二铵的2 倍;尿素、磷酸二铵配合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宁安地区甜菜高产高糖配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出直播甜菜产量51t/hm2,含糖17%的配套技术措施:推广优良品种甜研309,发挥其增产潜力;实行深松、深中耕,改善土壤环境;增施肥料,"三肥"下地,满足甜菜生理需肥;增加种植密度,改善群体结构;早播早管促早发;及时防治甜菜病虫害,保护同化器官;及时收获,发挥机械作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王林  赵翔 《中国糖料》1996,(3):27-30
甜菜营养生长过程中,依据根、叶生长及糖分积累特点,将其个体发育划分为4个时期:块根分化形成期、叶丝快速生长期、块根膨大期、糖分积累期,从协调根产量与含糖率关系出发,欲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其高产高糖农艺措施制定,必须考虑对甜菜生产力影响最大的亩株数、块根含糖率、叶丛初期干物质分配率及糖分积累期叶面积指数4个因子,故提出了灌溉农业对策栽培应围绕前促后控、肥促水控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