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收集的5例鹿结核自然病例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基因分型,探索结核分枝杆菌传播过程中人与其他动物间的关系。从而掌握结核病的传播规律,并为动物结核病的防控提供临床数据。试验中以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制作切片观察病灶组织学变化,应用Oligo(7.0)设计特异性引物,以IS6110插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的鉴定。采用单管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物PCR鉴定阳性菌株,进行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所采集的鹿结核自然病例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2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3例。表明结核病在人与其他动物间相互传染,并且,人传染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牛慢性增生、顽固性肠炎、进行性消瘦及产奶量下降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对于预防和消除副结核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针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不断被开发。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对牛副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够为牛副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鹿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多年来世界各国均受到结核病的困扰。结核病通常以结核杆菌形式感染人类及以牛结核杆菌形式感染奶牛,与其他同属结核菌相比,牛分枝杆菌可感染更多种类动物致病,如牛、羊、鹿等动物。由于鹿结核病目前尚无规定性的诊断方法,同时鹿结核病主要是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一般参照牛结核病的部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分子诊断技术能快速高效地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对进一步治疗、扑灭结核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对近年来鹿常见的结核病分子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5月贵州省某梅花鹿养殖场数头成年梅花鹿发生精神不振,行动迟缓,消瘦,皮肤多处出现溃烂,多数已结痂,有些溃烂处出现乳白色黏性脓汁。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初步判断该梅花鹿场发病梅花鹿疑似患结核病,胶体金法检测血清抗体确诊为结核病,现将诊断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料与主要试剂采集贵州省贵阳市某梅花鹿场疑似结核病发病梅花鹿血液20份。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福建省明溪海天蓝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由于免疫学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诊断副结核病中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常规诊断副结核病仍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至关重要。历来对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是改良的Herrold’s培养基,但要用于绵、山羊组织或粪便中副结核分枝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运用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原理,建立快速检测人兽结核致病菌群并鉴别主要致病菌种的新方法。建立了四重PCR-DHPLC方法,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特异的IS6110和IS1081插入序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结构基因和牛分枝杆菌特异结构基因共4个目标基因。采用13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分离株以及23种常见微生物样品进行特异性试验,采用纯化标准菌株DNA以及克隆了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DNA进行检测灵敏度试验,采用从临床疑似发病牛群采集的牛组织样品进行临床检测试验,并与细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能特异检测MTC并准确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而对其它11种分枝杆菌以及23种常见微生物样品均呈典型阴性检测结果;检测灵敏度达到每个反应102~103基因拷贝或3.6~6.8fg DNA模板浓度。采用该法从39份临床疑似样品中检出33份MTC阳性并检出其中28份为牛分枝杆菌阳性,而培养法检出21份阳性样品。采用该法临床检测全程可缩短至1d之内,其中对纯化DNA样品的检测分析可在2h内完成。本研究为人兽结核致病菌(群)的快速检测鉴别提供了新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所建立的四重PCR-DHPLC方法能实现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并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结核病的诊断报告范国治,赵永利,王萱,王丽双(牡丹江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7009)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市某鹿场自1995年3起,陆续有数头梅花鹿相继发生以消瘦、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流行病学、细菌学、...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禽分枝杆菌多重PCR方法,给禽分枝杆菌亚种鉴定及禽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本实验根据国外报道的诊断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选用我国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退火温度,测定了DNA最小检测量,并进行了特异性检验。采用优化好的多重PCR体系,对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存的禽分枝杆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能很好的扩增出577 bp(IS901基因片段)、385 bp(IS1245基因片段)和140 bp(dnaJ基因片段)三条目的条带,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0.38 ng/μL,目的条带在退火温度50 ℃~62 ℃之间均能得到有效扩增。对23株禽分枝杆菌菌株检测,并设立牛分枝杆菌作为阴性对照,最终将禽分枝杆菌菌株分为三大类:禽亚种/森林土壤亚种、副结核亚种、人猪亚种,与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分类结果相比不仅一致且更加详尽而有临床意义。因此,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对禽分枝杆菌亚型进行快速鉴定并对禽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在结核病的检测方法中,血清学检测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寻找具有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蛋白,提高血清学诊断的准确性势在必行,本文对目前研究尚未完全深入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蛋白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者比较了用分离法检测牛粪便中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和用镜检Ziehl-Ne-elsen染色粪便涂片中抗酸性副结核分枝杆菌菌块。粪便采自自然或人工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以及未感染牛。结果表明,镜检粪便染色涂片法不是检测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可靠方法。因为在177份培养分离阳性粪便标本中,镜检涂片只检出99份(55.9%)为阳性。此外,在18份非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3份为阳性,37份培养分离为阴性的副结核病牛粪标本涂片中有18份为阳性。抗酸性菌块不能与副结核分枝杆菌区分。将副结核分枝杆菌加到未感染牛粪中时,需在每克粪便中加入15个以上的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即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