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良碱化草原,大力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场生产力,2003年我们在永加乡光明牧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草原碱化改良试验。主要观测牛马粪压碱后,对草原pH值、植被、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治理天然碱化草场,扩大草原面积,增加产草量提高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良碱化草原,大力加强草原建设,提高草场生产力,1983年我们在郑家屯镇巨丰村进行了草原碱化改良试验。主要观测牛马粪压碱后,对草场pH、植被、产草量和质量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治理天然碱化草场,扩大草原面积,增加产草量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区的自然概况试验区位于双辽县郑家屯镇北4公里处,巨丰村草原的东部,科尔沁草原的末端,系原始植被以中旱生根茎禾草为主的羊草草甸草原。土壤为草甸盐碱土,水  相似文献   

3.
在黑龙江省草原饲料研究中心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32名师生,深入缓化地区的肇东、肇州、安达、明水、青冈、大庆等6个市县,针对碱班改良、封育草场、草场退化等专题,进行了20余天的调查研究。在800万亩草场上,设样地65个,样方308个,在各市县畜牧局及草原站的大力协助和参与下,比较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多年形成的碱班,终于得以治理。种植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及草场的封育,是行之有效的改良措施,而沟围栏也是可  相似文献   

4.
随着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放牧草场“三化”现象日益突出。本着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选择集中连片的典型地块,开展了大面积的盐碱化草地的整治工作。实践证明,在土壤表面10cm的土层混合样pH值8~10的盐碱斑上,采用施用有机肥、机械旋耕碱斑、播种耐盐碱的牧草种子等综合措施治理盐碱化草地,当年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植被。现将示范治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过度放牧,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部分草场出现大面积沙化、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严重影响了牧民的生产生活,为此,该市提出了围封禁牧等治理措施。锡林浩特市达布希勒特苏木希日塔拉嘎查“一棵树”地区,因草场严重退化而被定为围封禁牧区,面积约为333.33hm^2。  相似文献   

6.
肇东市天然草地面积15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49万亩.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家畜数量的不断增加,草场长期过度放牧,使草场严重退化,退化面积131万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本着因地制宜、标本兼治的原则,选择集中连片的典型地块,开展了大面积的盐碱化草地的整治工作.实践证明,在土壤表面10~15cm的土层,pH值8~10的盐碱斑上,采用施用有机肥、机械旋耕碱斑、播种耐盐碱的牧草种子等综合措施治理盐碱化草地,当年可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植被,2~3年内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示范区治理睛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天祝县目前天然草原巴普通发生退化,其中退化比较严重的达到13.47万hm^2,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34.41%,重点分布于草原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沙化、碱化面积8.6万hm^2。草原退化是内围和外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滥垦乱挖、不合理利用等。提出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改良退化草场,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强化草地监管力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洮南市位于白城市的西南部,松嫩草场的南端,总幅员面积为751.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232.8万亩,其中退化草场1396.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60%。全市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60小时,年积温2950℃,无霜期136天,年平均降水量377.9mm。从气候条件上看是适于牧草生长的,但草场土壤盐化、碱化日趋严重,退化草场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地制约着全市畜牧业的大发展。洮南市草原工作站自1987年以来,对退化草场进行研究探索,综合治理,累计改造退化草场31万亩,基  相似文献   

9.
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进行天然草场改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9MSB-2.10型草地免耕松播联合机组进行天然退化、沙化、碱化草场免耕补播,分别设定不同草场的松播深度,选择适宜补播品种,保持原有植被70%以上,退化、沙化草场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群落、羊草-碱蒿群落、羊草-寸草苔群落、羊草-虎尾草群落、羊草-星星草群落、碱蓬群落、角碱蓬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天然草场在生产使用中,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在不增加人为措施的条件下,植物利用大自然的光、热、水和土壤等因素,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每年有一部分枯枝落叶腐烂后,营养物质还原土地,形成了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然而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由于人们生产频繁,向草原要的多,还回的少,加上自然的旱、涝、盐碱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出现了沙化、碱化、退化现象,草原和生态平衡遭到  相似文献   

12.
发展牧业,草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治理草原的沙化、碱化和退化,合理有效利用草原呢?吉林省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 三家子种牛繁育场建于1958年,建场目的是为了培育草原红牛。目前种牛场共有草原红牛1500多头,草原75000亩,其中采草场40000亩,放牧场35000亩。对于草原的管护和利用,他们形成了一整套办法。 一是把采草场和放牧场严格分开,采草场不放牧,放牧场实行轮牧。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草原由于长期利用不合理,部分地段受鼢鼠危害严重和无节制的开发,造成草场出现了大面积退化,沙化,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粮草混播技术和内引外联方式改良退化草场建立人工草场是目前适合于呼伦贝尔牧区东半部地区建立人工草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运用粮草混播技术建成的人工草场产草量比同类天然草场产草量提高2-3倍,而且草群纯度高,质量好,特别是在当前治理草场生态环境和大规模退耕还草的形势下,粮草混播是扼制草场退化,沙化,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畜牧业“双增双提”战略目标的好措施,好技术。  相似文献   

14.
星星草是生长在草甸草原,盐渍化碱斑周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它的耐盐、碱性较强,长3个以上叶的星星草幼苗,在土壤pH10以上、表土含盐量15%以上,仍然生长良好,具有结实多,采集方便,种子发芽率高的特点。在碱斑草地上种植星星草是治理碱斑,恢复植被的理想方法。我县从1977年开始,由小区试验到大面积种植,已治理碱斑草原16.31万亩。种植星星草的碱斑土壤,两年后表土盐基总量和代换性阴、阳离子踢显下降,土壤腐植质含量增加,提高了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尽快提高我州草场生产性能,增加单位面积的产草量,高速度建设大面积稳产高产基本草场的有效途径。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七八年连续四年在海晏县甘子河公社草场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松播效果试验。现将万亩草场松播效果试验简报如下: 一、试验地区自然概况。试验地区海拔三千三百米,干旱少雨,风沙危害严重,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为0℃。最低气温为零下30℃。年平均降雨量为三百五十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夏、秋两  相似文献   

16.
盐碱化草牧场改良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盐碱化草牧场实施禁牧、浅耕翻和补播等综合治理措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植被高度、盖度、种类、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为改善科尔沁草原大面积盐碱化草场植被状况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区生态平衡失调,由来已久,特别是解放后,由于“左倾”政策干忧,人口失控和自然灾害频繁,造成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超载过牧,草地沙化、碱化、植被退化日趋严重。根据1983年草场资源调查,全区有天然草场2454.8万亩(合灌丛草场),其植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过度放牧、挖碱土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草场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能不良,影响了土壤水分的调节、养分的分解及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加之对地上植被的践踏和强度采食,优良牧草逐渐消失,产量急剧下降,加速了草场的盐碱化。碱斑草场在我县有五十多万亩,也是松嫩平原典型的退化草场类型。对此类草场进行有效的改良,对发展畜牧业生产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从83年初制定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姜家甸草场是松嫩草原中最优良的草场之一,具有草质优良、产草量高、毒害草少的特点。羊草Anerolpidium chinense群落是该草场最具代表性的群落,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羊草群落退化演替为羊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羊草-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群落、羊草.寸草苔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虎尾草Carex duiuscula群落、羊草.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碱蓬Suaedaglauca群落、角碱蓬Suaeda comiculata群落等群落类型。封育、松土、施肥、补播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种植星星草、虎尾草耐盐碱牧草是恢复草场植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D型肉毒杀鼠素防治高原鼠兔灭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江河源退化草地治理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牧委会人工和半人工草场上,使用D型肉毒杀鼠素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灭鼠。结果表明,0.1%和0.2%D型肉毒杀鼠素毒饵对鼠兔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且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对保护鼠类天敌,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回升,减少扩散,使治理后的草场植被再次免遭破坏等方面均具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