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种杀虫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毒杀黑肾卷裙夜蛾幼虫的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处理后24h和48h,黑肾卷裙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8.2%~100%和70.56~100%。对黑肾卷裙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其中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倍液、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3000倍液、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倍液、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5000倍液和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50倍滑石粉可作为林间防治该虫的配药参照。  相似文献   

2.
运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水释液含孢量 4× 10 8/ml、3× 10 8/ml、2× 10 8/ml喷雾防治危害青海云杉种实的云杉梢斑螟和云杉球果小卷蛾 ,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92 %、90 %、 80 %和 86 .3%、 84 4%、79 .6 % ,虫果率减退分别为 59.2 %、54.3%、4 6 .2 %。使用 10 0× 10 8孢子 / g原粉喷粉防治以上 2种害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 55%、6 0 .4 % ,虫果率减退 2 9.3%。含孢量 3~ 4×10 8/ml菌液防治危害嫩梢期的云杉梢斑螟 ,虫口减退率达 73.7% ,10 0× 10 8/ g粉剂喷粉防治 ,虫口下降32 .5%。苏云金杆菌防治对害虫寄生性天敌杀伤较小。采取摘果收集天敌释放林间的方法可使下一个结实年虫害果率下降 55.1% ,虫口减退率达 85.6 % ,天敌寄生率提高36 .5% ,能保护并利用天敌  相似文献   

3.
镇安县板栗园栗毒蛾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毒蛾在镇安县1年发生1代,发生较为普遍,平均有虫株率75.8%,每株虫数41.9头,可造成严重危害。防治试验研究表明,冬季刮除卵块,灭卵率为92%,基本上能控制虫害大发生;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倍液涂环防治,杀虫效果为87.48%;在幼虫1~3龄时,喷洒青虫菌0.1亿孢子/ml和杀螟杆菌1亿孢子/ml菌液,杀虫效果分别为87.5%和83.3%,杀虫效果明显;5月上旬卵孵化时喷洒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2.86%、95.2%、92.18%,均在92%以上;本试验不同防治方法均可起到有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杉梢斑螟Dioryctirin schutzeella Fuchs在祁连山林区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新梢基部芽鞘内及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危害盛期,老熟幼虫在被害残梢虫巢内结茧化蛹。在云杉萌芽抽梢期喷洒杀螟松、敌敌畏、辛硫磷、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2—4龄幼虫,杀虫率90%以上;喷施苏云金杆菌含孢子3—4亿/毫升,防治效果75%左右。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为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油松毛虫防治方法,选择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在推荐使用剂量的前提下,研究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以200亿孢子/g白僵菌...  相似文献   

6.
我县自1972年,开始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工作,六年来共应用苏云金杆菌类杀虫菌粉(包括杀螟杆菌、松毛虫杆菌和苏云金杆菌)5万余斤,防治松毛虫9万多亩次。有的社、队办林场,并坚持以杀虫菌粉为主的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松毛虫害,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经初步推广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现在应用苏云金杆菌类杀虫菌粉防治松毛虫,已成为我县松毛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1984年我局长埠实验林场的全国马尾松种子园发现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énee)为害马尾松针叶,有虫株率达80%。为了摸索高效防治菌剂,我们引进了湖南省长沙微生物研究所生产的工业 UV17号杆菌(Bacilius thuringiensis var.dendrolimus)粉剂(每克含活孢量一百亿),配制成1亿/毫升和2亿/毫升浓度的两种菌液,配时加入0.1%洗衣粉作粘着剂。从长埠实验林场的全国马尾松种子园幼林中采  相似文献   

8.
青海云杉黄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云杉黄卷蛾Archips crassifolianus Liu在甘肃祁连山东段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2龄幼虫在寄主新梢基部及轮芽处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上旬达到盛期。幼虫2-3龄时用50%杀螟松、80%敌敌畏乳油100倍弥雾,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用含芽孢3-4亿/ml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效果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9.
金得森 《林业科学》1991,27(2):132-139
本文对利用载体进行砖式半固体开放培养法机械化生产白僵菌孢子粉和液体深层发酵的工艺中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多方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麦皮+1.5%黄豆粉+0.5%玉米粉和1%麦皮+1.5%黄豆粉+1%玉米粉是理想液体培养基配方,平均产孢量分别达9.16亿/ml和8.51亿/ml,比土法生产常用5%麦皮浸出液提高1.65—1.85倍。筛选出C号半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平均产孢量达890.7亿/g,比常规土法生产提高7.91倍;选择出半固体发酵培养的理想载体R质粒;筛选出培养基、载体、接种量优化组合配比为1:3:6;载体平铺厚度以6cm为宜,其产孢量为125.7亿/cm~2,比4cm、2cm厚的分别提高0.86和3.1倍;不同菌龄菌液接种与固体发酵培养产孢量关系,以菌丝状态接种(含孢量806.2亿/g)比节孢子状态接种(含孢量573.1亿/g)提高41%;半固体发酵以13—15天为宜。  相似文献   

10.
对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药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5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粉炮防治杨树食叶害虫效果非常显著,施药后15 d后,虫口减退率平均达91.6%,虫口密度平均仅为0.15头/百叶,且对林间害虫的天敌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银杏大蚕蛾僵死虫(蛹)尸上分离的白僵菌B21.1,经过室内扩大培养,生产出含孢量185亿孢子/g菌剂,以其2亿孢子/ml菌液对银杏大蚕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表现出很高的致病能力:4天死亡率近半,10天校正死亡率达到98.51%;林间喷雾防治,10天左右致病死亡近50%,21天校正死亡率为84.36%;与其它菌株(剂)试验比较,其致病死亡率和杀虫效果均明显高于其他各供试菌株,表现了较强的专化性。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验证苏云金杆菌对防治美国白蛾的效果,探索长效防控技术,最大限度降低因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防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次生灾害,采用飞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地面喷雾的方法大面积示范推广苏云金杆菌防治美国白蛾4万hm2,结果表明:应用苏云金杆菌大面积防治美国白蛾效果显著,田间每667m2施用8000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ml,飞机低容量喷雾平均防治效果为97.17%±2.85%,人工地面喷雾平均防治效果为96.67%±2.97%,在全省推广可行、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枣树病虫种类很多,往往在一个地区,同一时期内发生几种病虫,所以防治时应全面考虑,综合防治,做到打一次药兼治几种病虫,提高防治效果。 1.5月上旬用2.5%溴氰菊脂2万倍,40%氧化乐果2000倍,1/1000磷酸二氢钾自寺混合液喷之,防治枣粘虫;6月上旬用苏云金杆菌0.25亿/毫升菌液,枣座果药混合喷之,既可防治枣粘虫,又兼有促进受精,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4.
将含干物质4%的黄陈酒酒糟用胶体磨磨细,用过滤出的浆液代替部分原料生产苏云金杆菌。本研究共选5个配方,以不加酒糟的配方为对照,对苏云金杆菌(HD-1)进行摇瓶培养试验。25小时后开始镜检计数,发现用酒糟的配方比原配方总干物质减少30%左右;单位含菌量各处理间相差1—6亿/毫升;原料细度与菌体发育、单位含菌量、发酵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生物测定表明,酒糟代料生产的菌剂毒力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阜新地区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以2016年阜新地区3~4龄松毛虫为防治对象,对白僵菌粉、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种无公害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松毛虫均显示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7%以上,其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防效最佳,持效性强;苏云金杆菌的速效性较好,白僵菌粉具有一定的迟效性。2017年在阜新地区林间开展的松毛虫大面积防治试验显示,3种药剂总体防效以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最优。大面积防治可有针对性地对药剂进行单一或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油松巢蛾幼虫孵化初期,取4种药物做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敌敌畏和苏云金杆菌效果差,来福灵和氧化乐果效果较好,其中以氧化乐果效果最好且成本低。  相似文献   

17.
孙霞 《绿色科技》2023,(17):141-144
为研究生物农药对刺槐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试验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选择4种生物农药,分别是0.3%苦参碱水剂、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和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进行了室外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对美国白蛾有防治效果,其中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处理的效果最好,在药剂处理10 d后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8.75%和100%,其次是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林间防效和室内测试防效分别达到85.19%和100%,因此,在刺槐美国白蛾防治中,可使用5%除虫·苦参碱可溶液剂和400亿个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榆三节叶蜂在吉林省辉南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以预蛹状态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7月中旬幼虫老熟人土结茧化蛹,8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至9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人土越冬.采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液)或活孢子苏云金杆菌(2.5亿.mL-1~3.0亿.mL-1活孢子)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达到99.5%和95.3%.  相似文献   

19.
黄刺蛾对银杏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对危害银杏的黄刺蛾必须用综合防治方法防治,并尽可能用农业和生物防治,在必要时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具体方法:在11月至翌年4月铲除越冬茧,在幼虫分散前摘除虫叶;化学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或50%杀螟松1500倍液喷雾;生物防治用每克含孢子100亿青虫菌粉稀释1000倍液喷雾。  相似文献   

20.
黄刺蛾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  毛洪捷 《吉林林业科技》2009,38(6):51-51,53
黄刺蛾在通化地区1a1代,以幼虫在为害树的枝叉处结茧越冬,是园林植物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可采用秋冬季节人工摘除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喷施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青虫菌600倍,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3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2.5%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