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柿(Diospyros kaki)果有甜涩之分,涩柿需经脱涩,方可食用。本文针对不同的脱涩方法,论述了柿果脱涩与其品种、成熟度、温度以及化学物质间的密切关系,为今后更先进的脱涩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几种常见鲜柿品种的二氧化碳脱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9-29,31
二氧化碳脱涩技术作为鲜柿脱涩的常用技术,其优点是柿果硬度高,色泽鲜艳,可实现工厂批量化生产,做到产地脱涩、远运销售。试验比较了不同脱涩方法对柿果质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加工硬柿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柿果脱涩原理和脱涩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鲜涩柿采收后要经过脱涩才能供人们食用。由于对柿果食用的口味要求的不同,采用的脱涩办法也不同。本文介绍的是脆柿、软柿的几种脱涩技术,其技术要点简便易学,取材方便,有利果农朋友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5.
CO2浓度和温度对柿子脱涩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涩柿果为试材,采用CO2脱涩法对柿子进行脱涩,研究了温度和CO2浓度对柿果的涩度、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鲜涩柿在25℃、CO2浓度60%条件下进行脱涩,24h就可以脱去涩味,并保持较高硬度和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6.
柿果脱涩工艺过程中单宁细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对涩柿、半脱涩柿和脱涩柿进行观察,发现未脱涩的柿果肉中单宁细胞呈可溶性絮液状,半脱涩柿单宁细胞呈粒浆状,已脱涩的熟柿单宁缩合凝固成颗粒状,同时又观察了复涩与不复涩的罐藏柿果果肉中单宁细胞的形态。复涩果肉单宁细胞由粒块状变为粒块絮液状。  相似文献   

7.
柿有甜柿与涩柿之分.前者成熟时能在树上自然脱涩,采下即可食用;后者必须在采收后经过后熟或人工脱涩处理方可食用.涩柿经脱涩或加工后,又可分烘柿(软柿)、酉林柿(硬柿或脆柿)、白柿、乌柿等.但柿果采收后会很快成熟,果肉变软,不耐贮运.现介绍几种柿的贮藏保鲜与脱涩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各地栽培的柿树大多为涩柿,涩柿果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单宁,对口舌粘膜有收敛作用,而使人感到味涩,难以入口,采摘后需经人工脱涩处理后方可食用。经多年的实践总结,现介绍几种柿果脱涩新方法,简便易行,规模可大可小,是广大果农增值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9.
戴玉淑 《油气储运》2001,(16):44-44
柿子的品质有两大类型.一为甜柿,二为涩柿。涩柿充分成熟后,仍具有强烈的收敛性涩味,不堪入口,必须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柿果的脱涩.实际上就是果实的后成熟及人工催熟。在生产上,人工催熟柿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1.温水脱涩将柿子浸泡在40℃温水中,水面淹没柿果。如温度下降,可随时加入温水,使水温保持在40℃为宜。一般20~30小时便可脱涩,且硬度不变。此法脱涩的柿子果质较脆硬,味稍淡,不耐久贮,2~3天后颜色发褐变软。不能大批量进行脱涩,但脱涩快,能就地供应市场。2.二氧化碳脱涩将箱  相似文献   

11.
柿果实脱涩机理及脱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  尚丽  薛晓莉  张寅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973-2981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CO2脱涩处理的涩柿细胞壁果胶组成差异,分析脱涩对柿果果胶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涩柿果胶的高效提取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金瓶柿为试材,分别进行未脱涩处理及采用90%~95%CO2处理15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24 h后室温放置24 h、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 3种脱涩处理.通过福林酚法测定柿果可溶性和不溶性单宁含量,半乳糖醛酸法测定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利用超声波辅助酸提法提取柿果果胶,并分析果胶提取率、色泽、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结果]随着CO2脱涩处理时间的延长,柿果可溶性单宁含量降低,不溶性单宁含量升高,水溶性果胶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螯合性果胶和酸溶性果胶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胶提取率随柿果脱涩程度的提高而升高,90%~95%CO2处理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柿果果胶提取率是未脱涩柿果的4.00倍;提取的果胶亮度L*显著降低(P<0.05,下同),半乳糖醛酸含量显著升高;提取的果胶均为高甲氧基果胶,均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其中阿拉伯糖和木糖相对百分含量随着脱涩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半乳糖醛酸相对百分含量则逐渐升高.[结论]CO2脱涩处理可显著提高柿果果胶提取率,并影响提取果胶的理化性质,因此脱涩可作为制备柿果果胶的前处理工序,以90%~95%CO2处理柿果40 h后室温放置48 h的脱涩方式提取得到的果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3.
1柿果脱涩的原理1.1直接作用。即用乙醛、酒精、石灰水直接渗入果肉单宁细胞中,与单宁发生作用,使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使果实失去涩味从而达到脱涩的目的。1.2间接作用。即将果实置于无氧条件下,使果肉细胞间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再由柿果中的乙醇脱氢酶将乙醇变为乙醛  相似文献   

14.
柿子脱涩     
<正> 柿子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种,甜柿从树上摘下来就可食,如日本的次郎、富有、伊豆等品种;涩柿是因为果实里含有单宁。单宁使人吃了有涩感。柿子脱涩原理就是通过柿子内部的化学变化,分解所含单宁,去掉涩味。 柿子脱涩的方法很多,其中又分漤柿和烘柿,现介绍几种。1 清水漤柿 将成熟变黄的柿子从树上摘下来,装入竹篓或条筐,放入山涧溪流里,使水淹没柿子,经5~7天便可脱涩。如果采摘早,脱涩时间可稍长;采摘晚,脱涩时间可短  相似文献   

15.
磨盘柿的二氧化碳脱涩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冷平  李宝  张文  贾克功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11):1333-1336
 对采收适期磨盘柿进行CO2 脱涩处理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 ,在 2 2℃条件下 ,95 %CO2 处理 2 0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在室温下保持硬脆状态 7d ;85 %~ 90 %CO2 处理 2 4~ 2 8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在室温下保持硬脆状态 5~ 6d ;80 %CO2 处理 4 8h ,磨盘柿完全脱涩 ,脱涩后保持硬脆状态 3d左右 ;6 0~ 70 %CO2 处理 72~ 96h ,磨盘柿完全脱涩 ,保持硬脆状态 1~ 2d ;≤ 5 0 %CO2 处理 ,不能使磨盘柿完全脱涩  相似文献   

16.
磨盘柿是华北地区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因脱涩保脆技术不过关,严重制约了磨盘柿的发展.通过应用柿果采前管理措施,集成品质提升技术,配合冷链运输和销售措施,形成了完善、成熟的磨盘柿真空温控脱涩保脆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磨盘柿保脆时间达到80 d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CaCl2脱涩火柿贮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的CaCl2溶液(5 g/L 、10 g/L、25 g/L)对柿果脱涩时间差异不明显; 脱涩后的柿果用0.4 mol/L的CoCl2、300 mg/L的GA3、35 ℃热处理能较好地抑制软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常温条件下CO2处理对120份柿果实单宁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探究CO2脱涩后柿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O2处理可显著降低柿果实中的单宁含量,根据脱涩与否可将120份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未脱涩种质和脱涩种质)。未脱涩种质47份(39.16%),脱涩种质73份(60.84%)。未脱涩种质可分为2类:返涩种质(‘朱罐罐’‘都江堰干柿’等)占总资源的3.33%和无法脱涩种质(‘临潼挂干柿’‘从化柿’等)占总资源的35.83%,其中返涩现象是CO2脱涩处理中首次被发现。脱涩种质可分为2类:易脱涩种质(‘荥阳水柿’‘蜜蜜罐’等)和难脱涩种质(‘小广扁柿’‘什样柿’等),其中易脱涩种质35份,难脱涩种质38份,分别占总脱涩种质的47.93%和52.07%。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柿种可以通过CO2处理完成脱涩。通过单宁含量、硬度变化以及可溶固形物含量变化分析,发现18个种质包括‘上虞方柿’‘兰田南王水花柿’‘么心柿’‘西畴水柿’‘柏东-01’‘松阳扁柿’‘垣曲八月红’‘杭州牛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柿(Diospyros kaki L.)作为绿色功能保健型果品,其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大.因此,了解柿果实脱涩机理及其易软化、难贮藏特征,对其脱涩、贮藏保鲜技术进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综述了柿果实脱涩机理及方法、贮藏保鲜技术相关研究报道,并根据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技术》2014,(5):45-47
<正>成熟的柿子果色泽艳丽,内含多种营养,口味甘甜多汁,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饼、柿汁、柿酒等多种食品,但是成熟的鲜柿子不同于其它果实,在它成熟时便可鲜食,它必须通过一个脱涩过程,才能被人们作为鲜果食用。甜柿子除外。1、脱涩的原理柿子果实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它的原生质里含有很多单宁物质,被称为单宁细胞。涩柿果实中的单宁,绝大多数以可溶性状态存在于单宁细胞内。当人们咬破果实后,部分单宁流出来,被唾液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