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 ,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鸽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物为特征的消化道真菌病。2 0 0 0年 7月 2 7日 ,文疃镇吴某饲养肉鸽 4 5 0只 ,笼养 ,5 1日龄 ,72只患口疮 ,喘 ,死亡14只。确诊为鸽念珠菌病 ,采取综合措施治疗 ,疗效很好。1 症 状一部分肉鸽精神不振 ,缩颈闭眼 ,羽毛蓬乱 ,呆立不愿动 ,吃食减少 ,嗉囊胀大 ,拉黄绿色或墨绿色稀粪 ;口咽粘膜充血 ,分泌物增加 ,粘膜上有奶酪样、豆渣样白色物覆盖 ,易剥落 ,口臭 ,许多病鸽患上呼吸道病。气喘 ,呼吸罗音 ,甩头。2 剖 检开口检查 ,发现粘膜上有一个大的或许多小的隆起软斑…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3~40日龄幼鸽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白色念珠菌所引起。鸽采食被其污染的饲料、水、保健砂而受感染,再通过病鸽带菌的粪便、唾液、尸体内脏而传播蔓延。鸽场往往因对个别病鸽处理不及时,而招致全窝、全群发病。死亡率2%~30%不等,但淘汰率相当高。该病常与鸽毛滴虫病混合感染,此时,死亡和淘汰鸽则大大增多。  相似文献   

3.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皮肤或脏器感染的真菌性传染病.余姚市马诸镇某专业户饲养种鸽500对,笼养,65日龄时发现150羽青年鸽出现口疮,有喘气状,死亡20羽. 1 临床症状病鸽表现呆滞,缩头闭眼,采食减少,羽毛散乱,拉黄色或墨绿色稀粪. 2 剖检变化口腔粘膜表面覆有黄白色干酪样伪膜,剥离后出现易出血的充血面;嗉囊粘膜增厚,糜烂,粘膜上有白色、圆形、隆起的溃疡,表面易脱落.部分腺胃肿胀,粘膜出血,有卡他性渗出物覆盖.  相似文献   

4.
鸽念珠菌病(Moniliasis)又叫鹅口疮(Thrugh)或霉菌性口炎,是由白色念珠菌(Monilia albicans)感染鸽上消化道的一种霉菌病.在湖南省衡阳地区一养鸽场发生了一起鸽口咽部形成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假膜为特征的病例,经过临床观察、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念珠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也称霉菌性口炎、消化道真菌病或白色念珠菌病。该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脏器感染常见于鸽子真菌性传染病,也是鸽的散发性常见病。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郊某养鸽户2007年3月12日购入60日龄肉鸽150对,4月15日后陆续出现发病死亡,曾用环丙沙星混水饮用和庆大霉素注射治疗,无明显效果,前来求诊。笔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确诊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经采用消毒鸽舍、口服制霉菌素、饮用1∶2000硫酸铜等综合措施1周后,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养鸽户3月12日购入60日龄肉鸽150对,用稍加改造的旧屋地面平养,采用玉米粒、绿豆饲喂。4月15日鸽子开始发病:精神委顿,双目无神,羽毛松乱、干燥、无光泽,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稀粪,采…  相似文献   

7.
鹅口疮是一种消化道上部的真菌病,各种家禽都能感染,特征为上消化道的口腔、咽喉、食管、嗉囊黏膜形成白色假膜及溃疡。本病又有许多别名,如消化道真菌病、念珠菌口炎、霉菌性口炎、念珠菌病。1病原病原是白色念珠菌,形态与酵母菌相似,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是经口感染。此外,饲养不当和饲料配合不当,维生素缺乏和气候湿热,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2易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鸡、鸽、鹅、火鸡、雉、珍珠鸡、鹦鹉和孔雀等均有严重发病的报道,哺乳动物也可感染。幼龄鸽易感性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年鸽。3流行情况本病通常会频…  相似文献   

8.
广东中山地区养鸽场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广东中山地区3个鸽场的乳鸽、童鸽和种鸽食道、嗉囊拭子进行划线培养,调查白色念珠菌的感染率;对分离到的9株鸽白色念珠菌进行了6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鸽的感染率为32% ~ 60%,童鸽28% ~ 60%,种鸽20%~ 30%;9株鸽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咪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均敏感.  相似文献   

9.
鸽曲霉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26日,新沂市草桥镇养殖户周某饲养的1000羽62日龄青年鸽,发生一起以鸽死亡,患鸽喘气、咳嗽,常发有”呼噜”声,肺、气囊、胸腹腔浆膜面形成结节的疾病,周某遂到新沂市兽医站门诊就诊。经诊断为鸽的曲霉菌病。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0年9月莒南县北园镇西埠村饲养肉鸽400只,52日龄时发现92只鸽有口疮,气喘,死亡16只.诊断为鸽念珠菌病,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疗效很好.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鸽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新沂市某饲养户饲养的1200羽29日龄的鸽突然发病,临床表现为一种胸腹部脱毛、皮下浮肿为主要特征症状的疾病,发病后不久开始出现死亡。开始用喹乙醇、环丙沙星治疗,不能控制疫情,后诊断为鸽的葡萄球菌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肉鸽念珠菌病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分类属酵母状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尤其多发生于禽类(如鸡、鹅、鹌鹑、鸽、火鸡等),其中鸽子、鸡最易感,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食道等上消化道粘膜上,故又称之为消化道霉菌病,粘膜上形成黄白色的假膜,也称“鹅口疮”。  相似文献   

13.
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禽类的一种以口腔、咽喉、学囊、食道以及腺胃粘膜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为特征的上消化道真菌病。多见于鸡、鸭、鹅及火鸡等,而肉鸽发病的报道则较少见,现将一起美国肉用种鸽爆发白色念珠菌病的诊疗情况,报告于后:l饲养状况九月下旬,石河子市郊养殖户目\X购进在我区已驯养两年的六月龄美国落地王青年肉种鸽250对,均接种过新城疫与鸽痘疫苗,饲养在曾喂过蛋鸡的圈舍内,圈舍无天窗,外通露天活动场地,上罩尼宠网,自由出入活动。饲料(%):小麦20、豌豆30、玉米30’油葵卫队高粱10,适…  相似文献   

14.
1 发病情况某鸽场养鸽 80 0只 ,90日龄。病鸽眼圈发红 ,单侧眼流泪 ,咳嗽 ,呼吸困难 ,甩头 ,喙两侧有黄色的伪膜 ,个别嗉囊积液 ,排黄绿色稀粪。每天有 4~ 5只死亡。2 剖检变化病死鸽口腔、咽、食道、嗉囊粘膜有黄白色假膜 ,气管出血 ,有粘液。肝肿大。腺胃肿大 ,瘀血。肠粘膜脱落 ,肠壁广泛性出血。3 实验室检查涂片镜检 :取病死鸽咽喉部、食道部的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到一些孢子、杆菌、树枝状菌丝体。细菌培养 :取病死鸽的咽喉部、食道部的分泌物接种于琼脂培养基 ,3 7℃温箱培养 2 4h ,未发现有菌落生成。 72h后可见到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15.
鸽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李树珩,刘学祥(山东招远市畜牧兽医总,265400)最近,笔者在调查养鸽中发现,鸽有几种常见病。现分别谈谈发病及其防治措施。1鸽肠炎鸽肠炎,通常是由奇生虫或霉菌、细菌、肠道病毒引起发病。病鸽泻肚,拉白色、绿色、褐色等稀薄成水状粪便,...  相似文献   

16.
鸽念珠菌病又叫鹅口疮,是鸽的一种散发性常见。如遇饲养管理不善或某些应激因素,可突然暴发此,造成大批鸽子死亡。温暖潮湿、多雨季节多发。20024月有一养肉鸽专业村曾暴发此病,导致100多对鸽亡,给养鸽专业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现将诊治情况道如下:临诊症状病鸽表现精神萎靡,羽毛蓬松,眼睑、口角痂皮样变,口腔粘膜、舌面溃疡、坏死;吞咽困难,嗉囊肿胀,诊松软有痛感;腹泻,消瘦,死前表现痉挛等神经症;幼鸽感染后常伴有咳嗽和呼出带臭味气体。病理变化主要突出病变部位为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病变在囊,其粘膜增厚,表面形成灰白色、稍隆起的圆形溃,…  相似文献   

17.
肉鸽新城疫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2月份武清县杨村某养鸽户饲养的180对95日龄肉鸽发生一种以拉白色或绿色稀粪和扭颈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80%,共死亡60只,死亡率为16.7%。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鸽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整个鸽群肌注自制...  相似文献   

18.
鸽念珠菌病     
罗明利  张雪  王继龙 《中国家禽》2002,24(17):35-35,40
鸽念珠菌病亦称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是鸽的一种散发性常见病.临诊上以鸽口腔炎症、嗉囊、腺胃等上消化道粘膜形成伪膜与溃疡为特征.该病一般呈散发或小流行.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不出现,南方地区则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鸽曲霉菌病和念珠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曲霉菌病主要是由霉和黄曲霉所引起鸽的一种真菌病。本病的特征是呼吸难、气囊和肺有粟粒大黄白色结节。  相似文献   

20.
1鸽伤寒病是由禽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的急性传染病。病鸽精神萎顿,离群呆立,动作迟缓,羽毛松乱,眼半闭,头下垂,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废绝,口渴,下痢,粪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有时带血。防治隔离病鸽,严格消毒,保持圈舍、饲料、饮水清洁卫生。对病鸽的治疗要及时,可用痢特灵,按0.02%~0.04%的含量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数天。还可采用灌服或在饲料中拌土霉素、四环素的方法治疗。2鸽肠炎多由寄生虫引起,霉菌、细菌亦可引起本病。病鸽拉白色、绿色、褐色如水粪便,粪中常带血。病鸽体质虚弱,严重口渴。防治硫酸镁1g或蓖麻籽油3mL清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