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在辽宁省顺城区和吉林省抚松县分别开展生物食诱剂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88%棉铃虫利它素食诱剂对黏虫、豆卷叶螟、棉铃虫、大豆食心虫成虫均表现了明显的诱集效果。在辽宁省抚顺市和吉林省抚松市,食诱剂药液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mL/L混合经条带施药后10 d对大豆田主要鳞翅目害虫防效分别62.95%和69.09%,药后20 d的防效分别为77.88%和80.80%,药后20 d防效高于药后10 d。  相似文献   

2.
以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0%杀螟丹WP为对照药剂,进行140g/L氯虫·高氯氟CS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40g/L氯虫.高氯氟CS对甘蔗螟虫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000倍液防效最高、速效性最好、持效期最长,药后7~35d防效达82.58%以上,明显高于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50%杀螟丹WP;其次是4500倍液,药后7~35d,防效为79.46%以上,且对甘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μg/L,药后4d,对柑橘园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对各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达到60%左右。药后10d,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80、40μg/L对杂草防效达到90%左右,对禾本科杂草(李氏禾、小画眉草及鹅观草)的防效与百草枯相当,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与阔封(有效成分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相当。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18%噻虫胺悬浮种衣剂700mL/100kg种子处理对水稻苗期稻蓟马具有持久防效,药后20d平均防效保持在78%以上。使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0.5mL/盘或1%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20g/盘均对一代二化螟有良好防效,药后20d防效可以达到75%以上,药后50d防效能保持在30%以上。第二代二化螟高发期可以用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667m2分两次间隔12d大田喷雾,药后50d仍能保持95%以上防效。通过种子处理、苗期处理和大田防治,可以对水稻主要害虫稻蓟马和二化螟有较好防效,且省工省药,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μg/L,药后4d,对柑橘园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对各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均达到60%左右.药后10d,20%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浓度160、80、40μg/L对杂草防效达到90%左右,对禾本科杂草(李氏禾、小画眉草及鹅观草)的防效与百草枯相当,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与阔封(有效成分为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相当.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50 mL/666.7m~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15 mL/666.7m~2、5%甲维盐WG40 g/666.7m~2和5%啶虫咪EC 45 m L/666.7m~2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 d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防效达90%以上,啶虫咪平均防效略低,仅为84.7%±2.18%;药后7~10 d,4种农药防效均达90%以上,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防效优于啶虫咪;药后14 d,各处理区药剂防效有所下降。试验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均较好的防治效果。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50 mL/666.7m~2、200 g/L氯虫苯甲酰胺15 mL/666.7m~2、5%甲维盐40 g/666.7m~2,兑水40 L对玉米叶面喷雾,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用4种杀虫剂对紫花苜蓿田的斜纹夜蛾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甲维盐微乳剂防效分别为58.22%和57.69%,两者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药剂。施药3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最高,达93.60%,其他药剂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甲维盐微乳剂45%毒死蜱乳油20亿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种药剂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施药7 d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亿PIB/m 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防效最好,分别达93.66%和92.76%,两者差异不显著,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药剂。  相似文献   

8.
2020年在荆州区秋玉米上开展了生物农药印楝素、苏云金杆菌及复配制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EC60 m 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100 g/667 m~2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防效,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间隔7 d连续两次施药,两次施药后7 d的防效在70.6%-73.4%之间。复配制剂5%苏云·茚虫威SC40 m L/667 m~2和0.3%印楝素37.5 m L/667 m~2+5%高氯·甲维盐30 m L/667 m~2对草地贪夜蛾防效均较好,两次施药后7 d的防效达83.8%-89.6%,与氯虫苯甲酰胺无显著差异。生产实践中建议加大苏云金杆菌、印楝素等生物农药用量或与高效低毒化学农药混配,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供试药剂360g/L吡·高氯SC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效,667m。用12ml药后1d的防效达到86.6%,药后14d的防效仍达到99.6%,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植保无人机和机动喷雾器2种施药方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2种农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施药械施药对2种农药的田间防效均没有显著差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 2药后7d防效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9.0%、91.8%,叶片保护率分别为86.5%、88.3%。150g/L茚虫威乳油18mL/667m 2药后3d防效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5.5%、85.2%,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5.8%、76.4%。茚虫威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氯虫苯甲酰胺表现出更长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是危害水稻生长与产量的三大病虫害之一,本试验以35%氯虫苯甲酰胺为研究药剂,以期测定不同浓度的35%氯虫苯甲酰胺(WG)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田间药效实验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10.5 g/hm2、21.0 g/hm2、31.5 g/hm2 3个浓度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具有防治效果。31.5 g/hm2、21.0 g/hm2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药后3 d防效分别为70.25%、74.38%,药后8 d防效分别为90.36%、91.98%。药后13 d防效为95.71%、97.83%,药后18 d防效为83.75%、89.95%。药后30 d的药效依然高于标准药剂,达到46.25%、49.75%。通过试验可以得出35%氯虫苯甲酰胺WG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并能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和葱蓟马是为害大葱的重要害虫,为了寻找高效、环境友好且能兼治的药剂,特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360g/L悬浮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效在施药后第1、3、7d逐渐提高,药后第10d在24.4g/667m2的剂量下,防效可达98.40%;对葱蓟马防效药后第3d最好,在24.4g/667m2的剂量下,平均防效为74.56%,药后第7、10d防效略有降低.因此,甲氧虫酰肼·乙基多杀菌素360g/L悬浮剂可作为大葱田防治甜菜夜蛾和蓟马的优良药剂.  相似文献   

13.
宽叶酢浆草为近年来入侵云南夏秋玉米地和马铃薯地的外来检疫性杂草。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几种除草剂对玉米地和马铃薯地宽叶酢浆草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土壤处理剂对玉米地和马铃薯地的宽叶酢浆草的防除效果均较差,药剂处理45d后,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低于30%。玉米地茎叶处理剂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土壤处理剂,其中,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宽叶酢浆草的45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超过98%,除40g/L烟嘧磺隆OD,其他除草剂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低于80%,具体的株防效顺序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40g/L烟嘧磺隆OD200g/L氯氟吡氧乙酸EC30%苯唑草酮SC13%2甲4氯钠AS。马铃薯地茎叶处理剂的防除效果较差,鲜重防效高于株防效,但均低于30%。45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顺序均为13%砜嘧·精喹OD480g/L灭草松AS25%砜嘧磺隆WG。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7种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的防效,并对其田间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虫螨腈100g/L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阿维菌素18g/L乳油、乙基多杀菌素60g/L悬浮剂和三氟甲吡醚100g/L乳油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d防效即达到78%vT,上,持效期lOd以上;氟啶脲5%乳油速效性较差,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持效期相对较短。虫螨腈100g/L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200g/L悬浮剂、阿维菌素18g/Lg乳油、乙基多杀菌素60g/L悬浮荆和三氟甲吡醚100舡乳油可快速有效地防治小菜蛾,对天敌等影响较小,对作物安全.可作为防治的首选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了氯氰·毒死蜱EC防治小麦蚜虫试验,结果表明,220 g/L氯氰·毒死蜱EC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增加而上升,其中药后3 d、7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4%、90.8%,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效果相仿,并极显著优于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的防效(P〈1%),药后14 d 220 g/L氯氰·毒死蜱EC 50 mL/667m2的校正防效达88.9%,极显著优于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10%氯氰菊酯EC 50 mL/667m2(P〈1%)。220 g/L氯氰·毒死蜱EC50 mL/667m2速效性较高、持效期较长、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进行560g/L阿米多彩SC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60g/L阿米多彩SC700-13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2次施药后10d防效均达58.14%以上,第3次施药后10d防效为68。02%--81.29%,其1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和250g/L敌力脱EC1500倍液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20%氯虫·噻虫嗪SC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2020年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噻虫嗪SC对稻水象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起效快,对水稻安全。药后10d,20%氯虫·噻虫嗪SC180、240、300 g/hm~2的校正防效均达到100%。从成本以及防效综合考虑,建议采用20%氯虫·噻虫嗪SC用药量为180-240 g/hm~2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2011~2012年,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开展了水稻全生育期组合用药防病技术研究,得出防效较理想的湖南省中、晚稻用药方案:种子用25 g/L咯菌腈FS及350g/L噻虫嗪FS进行消毒处理;秧苗抛栽前2~3 d喷施1次40%氯虫·噻虫嗪WG;大田返青期喷施1次48%毒死蜱EC、10%吡虫啉WP;分蘖盛期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50%吡蚜酮WG;破口前3~7 d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40%氯虫·噻虫嗪WG、50%吡蚜酮WG;齐穗期施用1次300 g/L苯甲·丙环唑EC、50%吡蚜酮WG.节药、增效技术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效高达93.90%~98.01%.同时,可有效防控水稻其他主要病虫为害.与常规施药技术相比,其用药量减少77.87%~79.89%,稻谷产量和种稻效益分别增加18.57%~52.43%、4 960.89~6 985.89元/hm2.  相似文献   

19.
8种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期室内筛选得到的对草地贪夜蛾有较高防效的5种化学农药和3种生物农药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开展了对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氯虫苯甲酰胺UL和75%乙酰甲胺磷SP施药7 d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达到81.42%~92.59%,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达到82%~95%。3%氟虫腈ME施药7 d后的防效为46.90%,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仅为18.75%。生物农药10%多杀霉素WG、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和8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OD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73.62%、60.78%~64.01%和29.12%,施药15 d后对叶片保护率分别为57.50%、25.63%~36.25%和26.25%。本研究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及抗生素类农药多杀霉素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选农药,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对该虫防治效果相对较低,适用于低密度种群的预防性控制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评估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龄幼虫、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25.829 7 mg/L、49.589 8 mg/L,显示了对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毒力。田间药效试验显示,相同的处理时间,呋虫胺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效与浓度呈正相关;C1(0.125 g/L)、C2(0.167 g/L)处理在药后7 d达到最高防效,14 d后防效下降;C3(0.2 g/L)、C4(0.25 g/L)和C5(0.5 g/L)防效与药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C5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7 d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的同期效果,药后14 d的防效为92.08%,显著高于C1、C2和C3,与C4差异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可有效防治扶桑绵粉蚧。在进行防治时,综合考虑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议使用C4进行防治,当绵粉蚧虫口基数较大时,可在药后10~14 d进行2次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