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和过氧化氢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伟彪  张美玲  吴永华  肖洪浪 《园艺学报》2009,36(11):1643-1650
 以地被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 ) 品种‘北国之春’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氢(H2O2 ) 对其插穗生根的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 POD) 、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以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外源NO和H2O2可促进地被菊插穗生根以及根的生长, 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促进生根最适硝普纳( SNP, NO供体) 和H2O2的浓度分别为50和200μmol·L -1。同时, SNP和H2O2共同处理的地被菊插穗生根率显著高于SNP或H2O2单独处理, 说明NO和H2O2在地被菊插穗生根过程中具有协同诱导效应。另外, 相比对照, SNP、H2O2和两者共同处理插穗叶片的SOD和PPO活性显著提高。而SNP、H2O2和两者共同处理比对照分别具有更低的POD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 且SNP +H2O2处理的POD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低于SNP或H2O2单独处理。综合以上结果可知, 50μmol·L -1 SNP和200μmol·L -1H2O2处理可以提高插穗叶片SOD和PPO活性, 降低POD的活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 从而促进插穗生根和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过氧化氢代谢及信号转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零怡  赵丹莹  郑杨  申琳  生吉萍 《园艺学报》2009,36(11):1701-1708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 ) 是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性氧, 被认为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H2O2是植物细胞抵抗胁迫反应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 尤其H2O2在植物受到低温胁迫时所具有的信号调控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作者综述了低温胁迫下的H2O2代谢情况, 并从H2O2与乙烯、水杨酸等信号分子的互作效应, 以及H2O2对抗冷基因、根系吸水性的调控来探讨其在抗冷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实验对象,采用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粘附抑制率、细胞克隆数和细胞迁移距离为评价指标,研究8种食药用菌醇提物对乳腺癌的影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和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醇提物(200μg/mL)处理能显著降低MCF-7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和细胞迁移距离,较阴性对照分别降低了64.3%、64.5%、61.6%和54.8%、54.8%、48.0%,3种醇提物对MCF-7细胞粘附数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48.5%、55.1%、49.3%和30.0%、34.1%、29.5%;另外5种食用菌醇提物作用效果不明显。结果初步表明,刺芹侧耳、姬松茸和灰树花的醇提物(200μg/mL)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乳腺癌活性。  相似文献   

4.
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目前栽培的蟹味菇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蟹味菇形状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蟹味菇的生产周期为110~120 d,其中菌丝生长和后熟期为85~95 d,出菇期为20~25 d,现将其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采用PDA平板和PDB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比较了铁、锌和钙离子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和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丝体中的富集及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和钙离子可以在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中富集。实验范围内,铁离子促进香菇和金针菇生长的浓度均为5.6~28.0 mg/kg,当浓度超过279.3、279.3、28.0 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锌离子促进香菇生长的浓度为3.3~6.0mg/kg,当浓度超过653.8、327.0、327.0mg/kg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菌丝生长。钙离子浓度超过1721.7、8608.5、8608.5mg/L时抑制香菇、金针菇和刺芹侧耳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黑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发酵液得粗提物,经有机溶剂(氯仿、异戊醇、无水乙醇)反萃取及超纯水洗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全波长扫描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纯化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及对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和温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其染发效果。结果表明:纯化物提取率为0.44 g·L-1,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纯化物纯度较高,经紫外全波长扫描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09 nm,傅里叶红外光谱解析显示该纯化物为黑色素。在实验范围内,1 mg·mL-1黑牛肝菌黑色素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5.90±2.85)%、(72.34±1.33)%和(85.45±1.22)%,其总还原力为1.04。FeCl2、KCl、CaCl2溶液可显著影响黑牛肝菌黑色素的稳定性(P<0.05);在H2O2和Na2SO3存在时该黑色素稳定性降低;在实验设...  相似文献   

7.
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原基形成过多影响子实体商品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一般通过人工疏蕾保证单菇重达到商品菇要求。通过在刺芹侧耳菌丝体培养阶段结束后进入生殖生长时,采用中间留有直径4cm圆形孔的20cm×20cm牛皮纸(100g/m2,透光率5%)套住刺芹侧耳袋口端,减少栽培袋袋口光照面积,考察对原基发育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芹侧耳菇蕾在开口处分化并迅速发育成子实体,使采收期比对照提前1.8d;而在被牛皮纸覆盖的区域菇蕾不能分化,从而有效地控制刺芹侧耳菇蕾的数量,使疏蕾次数从对照的2次减为1次;同时,局部遮光而对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辣椒(Capsicum annuum)编码突触囊泡结合蛋白(Synaptotagmin,SYT)基因CaSYT1在辣椒应答疫霉侵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蛋白保守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疫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瞬时表达、基因沉默等方法对CaSYT1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aSYT1含有1个跨膜螺旋结构域和2个C2结构域,定位在细胞膜;CaSYT1的转录水平受疫霉侵染以及外源SA的诱导,且在疫霉侵染以及外源SA处理下CaSYT1启动子活性被激活并驱动了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CaSYT1的瞬时表达能够诱发辣椒叶片内H2O2的大量积累,触发了明显的过敏性细胞坏死;CaSYT1沉默增强了辣椒应答疫霉侵染的抗病性,且伴随着CaPR1、NPR1、CaDEF1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暗示CaSYT1在辣椒应答疫霉侵染中起负调节作用,而其瞬时表达却能触发H2O2的积累和过敏性细胞坏死,表明CaSYT1以不依赖于细胞坏死和H2O2积累的方式在辣椒应答疫霉侵...  相似文献   

9.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GZCC0287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响应面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CMC-Na对六妹羊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球浓度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糖、酵母粉、KH2PO4、MgCl2·6H2O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50.49g·L-1、酵母粉10g·L-1、KH2PO41g·L-1、MgCl2·6H2O 2.37g·L-1、CMC-Na 10.11g·L-1,菌丝生物量达到(5.21±0.45)g,菌丝球浓度达到(2567±127)个·mL-1,以1000个·mL-1浓度接种栽培种,发菌快,长势好,满袋时间10~15d。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茉莉酸(JA)调节番茄抗旱的机理,以番茄品种‘Castlemart’茉莉酸合成基因LoxD过表达植株(LoxD-oe)、LoxD点突变植株(spr8)以及对应的野生型(WT)为材料,进行自然失水处理,分析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气孔开度和保卫细胞中H2O2含量,以及ABA信号通路和质膜相关离子通道基因等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LoxD受干旱胁迫诱导,过表达LoxD基因提高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MDA的含量,上调了SnRK2-like、SLAC1、AtrbohD、CPK1表达,下调ABI2、KAT1表达,激活了保卫细胞中H2O2信号,气孔开度变小,从而减少了干旱胁迫下水分的散失。说明LoxD基因参与了番茄抗旱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1.
以‘凤丹’牡丹的幼胚为材料,从取样时期、切割接种方式、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选择等方面进行再生体系优化。结果表明:授粉后60 d为‘凤丹’牡丹幼胚诱导愈伤的最佳取材时期;完全破碎切割成幼胚薄片比完整胚、1/2胚和1/4胚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愈伤组织,且褐化率较低;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62μmol·L-1 H2O2可提高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但会增加褐化率,而在WPM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H2O2,对愈伤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不大;WPM基本培养基比MS更适于‘凤丹’牡丹幼胚再生;WPM+2.5 mg·L-1 2,4-D+0.1 mg·L-1 6-BA是诱导愈伤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率可达93.33%;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最佳组合分别为WPM+30 g·L-1蔗糖+3 g·L-1植物凝胶+0.5 mg·L-1 6-BA+0.5 mg·L-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工厂化可控环境下香菇菌棒转色阶段,环境CO2体积分数对香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香菇菌棒刺孔增氧后,分别在3种CO2体积分数(对照CK:0.2%~0.3%、T1:0.4%~0.5%、T2:0.7%~0.8%)的条件下培养出菇(菌龄90 d出菇),统计菇蕾数、产量,测定菇品质。结果:与CK比较,T1、T2条件下培养出菇,第1潮菇蕾数及产量显著下降,第2潮菇蕾数及产量则显著上升,第3潮均无显著差异;3潮菇总蕾数、单菇重及总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T1和T2的A级菇比例分别下降7.44%、22.05%,B级菇比例分别提高1.17%、5.23%,A+B级菇总和比例分别下降2.65%、6.87%,C级菇比例分别提高15.50%、3.40%。结论:香菇转色阶段可控制菇房CO2体积分数在0.4%~0.5%,此条件既可保证香菇产量及品质,又能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3.
 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藏枝红’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 曲线、820 nm 光吸收曲线以及气孔交换参数和H2O2 含量,研究了柱枝孢叶斑病(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对牡丹叶片光合性能和光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病原菌侵染后,牡丹叶片的净光合 速率(Pn)、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而细胞间隙CO2 浓度升高,表明Pn 的降低是受非气孔因素的 影响。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 的侵染,使H2O2 含量显著升高,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形状 发生明显改变,F v/F m 和PIABS 均显著下降。PSⅡ供体侧、反应中心和受体侧活性均受到抑制,但PSⅡ受 体侧所受抑制比供体侧大。同时,病原菌侵染也使PSⅠ(△I/Io)活性快速下降。由上述研究结果推测: 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 的侵染,使H2O2  积累增加,对PSⅠ和PSⅡ的功能造成伤害。PSⅠ活性的下降 阻碍了PSⅡ向PSⅠ的电子传递,过剩激发能增加,导致ROS 增加,抑制D1 蛋白的合成,加剧了对PSⅡ 伤害,这是其侵染抑制牡丹光合系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不同食用菌子实体的水溶性粗多糖,测定了样品中多糖、葡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桑黄(Phellinus baumii)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较高,香菇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中葡聚糖含量较高;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香菇和姬松茸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采用截留分子量8000~12000透析袋纯化8种食用菌粗多糖,将纯化产物用于体外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实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8种样品均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其中香菇、刺芹侧耳和毛头鬼伞粗多糖在低浓度(20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量即可达到40μmol/L以上,高浓度(500μg/mL)时高于阳性对照;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8种供试样品均能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以香菇、刺芹侧耳和猴头菌粗多糖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证明这8种食用菌粗多糖均具有体外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4个香菇菌株(Lentinula edodes)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和L808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为对照,采用工厂化生产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采收一潮菇后的菌渣不同比例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比较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培养料,申香18号在菌渣培养料A(69%木屑,2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和B(59%木屑,30%刺芹侧耳菌渣,10%麸皮,1%石膏)上的单菇重显著下降,菌柄长度和直径均变小,菇型改善,棒产量也显著增加;申香16号在A、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虽产量显著增加,但菇柄变长,菇型变差;菌株L808在B配方培养料上较对照培养料菌盖直径和单菇重显著下降;而申香215在培养料A、B上的各考察性状均与对照培养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提醇沉法分别提取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香菇(Lentinula edodes)、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小孢鳞伞(Pholiota microspor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子实体的水溶性多糖,以不添加多糖的琼脂培养基为对照组,将杂交水稻种子分别播种于含有9种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琼脂培养基及对照组培养基中,使多糖在培养基中的终浓度为100 mg·L~(-1)。当种子培养至第10天,分别测量幼苗株高和根长,记录叶龄和根数,测定苗和根的干重,以及第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的活力。结果表明:添加9种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培养基培养的水稻幼苗株高和苗干重,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除毛头鬼伞子实体多糖外,其他8种多糖均可促进水稻幼苗根的生长,但这9种多糖对水稻幼苗的叶龄和根数无显著性影响;当培养基中添加小孢鳞伞子实体多糖后水稻幼苗第二叶的叶绿素含量为3.2 mg·g~(-1),与对照组相比,小孢鳞伞、皱环球盖菇、灰树花、毛头鬼伞和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对水稻幼苗第二叶的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而柱状田头菇、刺芹侧耳、香菇和草菇子实体多糖无显著性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当培养基中添加皱环球盖菇子实体多糖时,对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活力值为207.8 U·g~(-1)·h~(-1),对其他8种多糖无显著影响,添加香菇子实体多糖后根系活力值只有43.8 U·g~(-1)·h~(-1)。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优化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缩短灰树花菌种扩培的时间,缩短灰树花的培养周期,以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KH2PO4、VB1为因素,设计L16(45)正交实验,对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液体菌种制作的培养基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4,蛋白胨2.5,KH2PO41,VB1 0.005;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灰树花菌丝干重由原始培养基的26 g/L提高到35.4 g/L。  相似文献   

18.
以月季品种“金凤凰”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生理指标测定和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月季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月季苗培育和生产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喷施SA可缓解月季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的下降速度,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过度增加,同时,有利于细胞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含量的提高;尽管低温胁迫会诱导月季苗叶片内产生大量的过氧化氢(H2O2),但外源SA能够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含量来抑制低温下H2O2的积累。综上所述,外施SA能够缓解低温下月季苗叶片的过氧化损伤,增强其对低温胁迫的缓冲作用,提高其耐低温能力,且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显示,以喷施150 mg·L-1 SA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亚适温、弱光照及盐胁迫下辣椒叶片活性氧代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亚适温(18 ℃/10 ℃, 昼/夜) 、弱光(80μmol·m- 2 ·s- 1 ) 及盐胁迫(70 mmol· L -1 NaCl) 逆境下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丙二醛(MDA) 含量等指标。整个试验期间(处理后1~15 d) , 亚适温、弱光与盐胁迫对SOD、CAT、GR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试验前期(处理后1~9 d) 对APX、GPX活性及O2- 、H2O2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试验后期(处理后5~15 d) 对MDA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亚适温主效应对辣椒叶片SOD、GPX、GR活性及O2- 、H2O2、MDA含量的影响大于弱光、盐胁迫主效应, 对APX、CAT活性影响较大的是盐胁迫主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六年生枸杞‘宁杞7号’植株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β-氨基丁酸(BABA)的方法,研究了BABA对枸杞果实失重率、自然发病率、MDA含量、主要活性氧、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影响,以期为增强枸杞鲜果采后抗病能力,减少果实的腐烂,延长保鲜时间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1.0 mg·mL-1 BABA诱导21 d后,可明显降低采后枸杞果实的失重率和自然腐烂率;抑制果实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H2O2)的产生,显著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提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DHA)等非酶促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在枸杞第1茬坐果后开始施用1 mg·mL-1 BABA,每7 d施用1次,可通过激活枸杞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提升非酶促抗氧化剂的含量,将果实氧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有效减少果实的腐烂,延长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