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选育过程晋稻 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水稻室于 1985年以本室选育的米质好的品系 80 0 157作母本 ,综合性状优良的日本品种喜丰作父本杂交 ,1986年以 80 0 157/喜丰的F1作母本 ,用抗稻瘟病性强、株形好的 79- 178作父本复交 ,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1992年参加自育  相似文献   

2.
绿豆新品种晋绿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绿豆6号(原名汾绿豆2号)是山两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夏用绛县绿豆作母本.汾阳当地农家种灰骨碌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4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5、2006分别参加所内品系鉴定、品系比较试验达标。2007-2008年推荐参加山西省绿豆直接生产试验。2008年8月7日省品审委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田间鉴定验收。专家认为该品种性状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选181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于1992年用矮仔乌骚与中156杂交,经连续3代(F3-F5)的定向选育,于F6代再与浙733杂交,并将其F1作父本与早熟品系中丝3号杂交。随后在1995年选择高抗及丰产性优良的株系,混合进行幼穗的组织培养(中丝3号///矮仔乌骚/中156//浙733),新育成的高产专用早籼。经多年、多级区域试验、试种及示范,表现  相似文献   

4.
郭鹏燕 《中国种业》2012,(10):86-86
汾豌豆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夏用JW-16作母本,JW-1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于2007年F5代出圃而成的一个新品系。2008年和2009年分别参加所内品系比较试验,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参加了山西省豌豆直接生产试验。2011年8月5日山西省品审办组织杂粮专业组有关委员、专家在浑源良种场和省高寒所2个省试验点进行了田间考察,认为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熟期比对照早,综合农艺性状比较好,是适宜本省豌豆产区种植的新品种。201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晋审豌(认)2012001。  相似文献   

5.
何波 《中国种业》2016,(2):72-72
<正>丹豆17(原代号丹2003-8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利用外引品种中豆32作母本、自选品系丹92025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豆2015009,定名为丹豆17。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丹豆17大豆品种原品系号为丹2003-89,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中豆32为母本、丹920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2003年配制杂交组合,收获F_0种子25  相似文献   

6.
我国彩色棉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我国彩色棉研究进展 据目前所知,我国各省各自分散开题立项开展彩色棉选育和产业化研究的单位有河南、四川、甘肃、湖北、湖南、浙江、山西、河北、江西等省10多个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其中已有不少单位在彩色棉选育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如中国农科院棉花所1987年用陆地棉标准系TM-1作母本与棕色纤维的半野生种系Richmondi杂交,于1995年培育成彩色棉新品系"棕絮1号”.  相似文献   

7.
鲁麦10号(原名德州198,品系代号76(38)—4—1—1)系山东省德州地区农科所于1976年用坝4131作母本,以运麦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其后代经筛选和多年系统选育而成。1985年5月底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6年5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审定,8月份定名为鲁麦10号。专家们认为鲁麦10号  相似文献   

8.
甘信民 《种子》1992,(6):69-69,74
该品种系我所于1979年用鲁花一号作母本,混巨5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1991年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意该品种在全省各地大面积生产示范,要求1993年全省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9.
苏棉19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于1989年用苏棉3号作为母本,本站品系87-40 5作为父本配组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重病圃中经多代连续单株选育于1996年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1999~2 0 0 0年参加江苏省抗病棉区域试验,2 0 0 1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0.
籼型节水抗旱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22 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08年用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不育系沪旱1A与西农1B/滇陇201改良,再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云红香软米)杂交,历经6年11代回交选育成的质核互作新不育系,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育性技术鉴定.本文着重介绍了该不育系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濮单 4号是濮阳农科所 1 995年育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在 1 995~ 2 0 0 0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且粮饲兼用 ,该品种适宜在我国黄淮玉米产区夏播种植 ,种植密度以 5.2 5万株 /hm2 为宜 ,高产攻关田可种植到 6万~ 6.75万株 /hm2 。1 选育经过濮单 4号 (濮 781 2 )是濮阳农科所 1 995年用自选系 940 1作母本 ,自选系 92 1 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于 1 995~ 1 996年参加所内初级试验。 1 997~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套种组预备区试、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濮单 4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2.
薛志强 《作物杂志》2013,(2):157+160
晋燕1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选育的高产抗旱燕麦新品种,201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燕认2010001. 1 选育过程 晋燕13号是1998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燕麦课题组用雁红10号作母本、皮燕麦455作父本进行选配杂交组合,经过7年连续选育而成,1999 ~ 2001年进入株系选育试验,2002 ~ 2004年进行品系鉴定试验,2005~2007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3.
宝绿1号和宝绿2号是保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宝绿1号是以冀绿2号为母本,绿丰3号为父本杂交后,1998年又以其(冀绿2号×绿丰3号)F3代材料为母本,保M887-1为父本继续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08-16。宝绿2号是以冀绿2号作父本、C225作母本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系,品系代号保9815-36。两个品种均具有株型直立抗倒、早熟、高产、成熟一致、商品性状好等特点。2014年2月通过了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陕鉴豆字001号和陕鉴豆字002号。  相似文献   

14.
<正>丰收2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7年以克交88223-1为母本,以白农5号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所内培育F1,1999-2001年所内种植F2~F4,系谱法选择,2002年所内种植F5,并于当年决选稳定品系,品系代号为克交02-7741。  相似文献   

15.
泉薯647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泉薯647是泉州市农科所1995年以金山57作母本,C180作父本回交选育而成,2001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表现抗病、高产、优质、较高干物率和出粉率,耐贮等性状,已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累计推广0.2万hm2。研究还表明,泉薯647也是优良杂交亲本,应用该品种已选育出一批较好的后代品系。  相似文献   

16.
大豆新品种吉林35吉林35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于1985年以吉林20为母本,辽豆3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选育品系号为8505-1-5-1,参加省区域试验代号为生B89-39。199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  相似文献   

17.
正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杜绿一号是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种子管理站以当地农家品种为母本、以绿丰五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绿豆品种。1996年从全县生产田中选择300余株优株,1997、1998、1999年连续三年筛选出一个优质单株,品质、抗性表现较好。1999年在海南为提高产量又同绿丰五号杂交,经过连续5代自交选育,选育出新品系。该品系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育期短,全生育期生长旺盛,较抗根腐  相似文献   

18.
于1984年用具有“哈尔滨小黑豆”血缘的抗病优良品系83-625为亲本之一,进行交转育的应用研究。于1991年选育出91-4750大豆新品系。经几年的产量鉴定试验和区域试验,该品系表现出抗病、耐旱、耐盐碱、高产等特点,生育期为120d,植株直立,黄种皮,株高一般在100cm以上。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抗病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号龙辐麦7号系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1996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现种植面积400hm2。其选育是以早熟优质高产的龙辐麦3号作母本,高抗赤霉病的品系钢98-446为父本,于1987年...  相似文献   

20.
春小麦中7902单体系统的育成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志勇 《作物学报》1988,14(2):174-176
中790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近年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系,综合性状好,目前正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推广种植。本研究选用中国春单体系统为母本,于1982年开始中7902单体系统的转育,设重复系。经8个世代的选育,于1985年夏已转育成功。在 BC_2和 BC_4代,用中国春重双端体系统作父本与转育的中7902单体系统测交,测交 F_1经根尖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