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种多糖对鸡淋巴细胞中IL-4、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中药多糖增强免疫的作用和分子机理,用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了1对白介素-04(IL-4)引物,1对干扰素-γ(IFN-γ)引物。从多糖辅助ConA刺激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技术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了酶切鉴定和测序。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黄芪多糖(APS)、板蓝根多糖(IRPS)、山药多糖(CYPS)、牛膝多糖(ARPS)4种多糖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IFN-γ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剂量的APS、IRPS、ARPS和CYPS均能提高淋巴细胞IL-4、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并且APS、IRPS的效果优于ARPS、CYPS,这可能是多糖增强机体免疫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81-884
为了查明免疫增强剂是否能够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采用猪用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注射液和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的方法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试验,并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综合评价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用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IL-4细胞因子的含量,且猪用转移因子作用较强。因此,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均可以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且猪用转移因子有较强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青蒿多糖(Herba Artemisiae Annuae polysaccharides,HAA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木瓜蛋白酶法提取青蒿多糖,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进行试验.第Ⅰ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Ⅱ组到第Ⅴ组为青蒿多糖组,分别按25,50,100,150mg/kg剂量腹腔注射青蒿多糖,连续给药7d.分离血清测定IL-1β,IL-2,IL-6,IFN-γ质量浓度.结果显示50 mg/kg青蒿多糖能提高血清中IL-1β,IL-2和IFN-γ质量浓度(p0.01);25mg/kg青蒿多糖也能提高血清中IL-6和IFN-γ质量浓度(p0.01);100mg/kg青蒿多糖对IL-2有升高作用,对IL-6和IFN-γ有降低作用(p0.01).结果表明青蒿多糖对小鼠血清中这4种细胞因子有调节作用.提示适当质量浓度的青蒿多糖可能对Th1/Th2的平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禽病毒性疾病如禽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一直困扰着养禽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其他抗病毒感染的药物效果不理想时,有必要应用细胞因子制剂来改善机体免疫并提高抗病毒能力。已证明,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 IL-18)和鸡干扰素γ(Chicken interferon,Ch IFN-γ)对多种病毒感染具有抑制作用。为了研究新型细胞因子制剂,该实验分析了鸡白细胞介素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 IL-18)和鸡干扰素γ(Chicken interferon,Ch IFN-γ)以及二者混合后的抗病毒机制。Ch IL-18和Ch IFN-γ蛋白注射雏鸡后7d内,应用试剂盒检测雏鸡体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利用鸡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析Ch IL-18和Ch IFN-γ对细胞内NO、几种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组蛋白可刺激雏鸡血清中产生高水平IL-6,IL-12,及IL-17。混合组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中NO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TLR 2、TLR 3、TLR 4和MHC-II的表达量升高,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综上结果表明,Ch IL-18和Ch IFN-γ以及二者协同可诱导机体对病毒感染产生有效的防御作用,为新型细胞因子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松针多糖对鸡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松针多糖在肉鸡疾病防治方面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的松针多糖作用于巨噬细胞HD11,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终浓度为1 μg·mL-1的LPS)和松针多糖组(终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 μg·mL-1的松针多糖)。噻唑蓝(MTT)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活性、Griess法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中性红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HD11吞噬活性,酶联免疫(ELISA)检测巨噬细胞HD11细胞上清液中干扰素-α(IFN-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D11细胞中iNOS mRNA表达。【结果】 MTT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25、50、100、200、400 μg·mL-1)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在25-400 μg·mL-1范围内对巨噬细胞没有毒性,可以进行免疫调节作用实验。免疫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增加了NO释放量和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提高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和iNOS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50、100、200、4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松针多糖极显著(P<0.01)降低NO释放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降低了细胞因子IFN-α的含量、iNOS的含量及mRNA表达量和IL-10含量。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吞噬活性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细胞因子IL-6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当松针多糖浓度在25、50、100、200 μg·mL-1浓度时,细胞因子TFN-α的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结论】松针多糖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HD11的天然免疫调节能力,且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锥菊多糖(EPS)在内毒素(LPS)损伤后IEC-6分泌IL-6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n试剂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当LPS刺激IEC-6细胞时,IL-6mRNA分泌增加.而EP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0 μg/ml EPS可以部分抑制LPS刺激IEC-6产生的IL-6水平,而100、500μg/mlEPS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IL-6的水平逐渐增加;将IEC-6用50、100、200、500 μg/ml EPS预处理24h,然后用LPS(10 μg/ml)刺激1、4h,采用RT-PCR方法分析得,LPS诱导IL-6mRNA表达被EPS抑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证实了LPS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6mRNA产生增多,而EPS可以抑制LPS刺激细胞分泌的IL-6mRNA的产生从而起到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和比较盐酸左旋咪唑、黄芪多糖和对鼠免疫增强效果显著的中药复方多糖对雏鸡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12质量浓度的动态变化,筛选出可显著提高雏鸡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中药复方多糖的最佳剂量。将300羽雄性良凤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组,即生理盐水组(对照)、黄芪多糖组(APS)、盐酸左旋咪唑组(LM)、高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cCHMPSH)、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cCHMPSM)和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组(cCHMPSL),每组50只。于8日龄时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5g/L APS、50g/L LM、50g/L cCHMPS、25g/L cCHMPS、12.5g/L cCHMPS,每只注射0.2mL,连续注射7d,在免疫后第8、14、21、28、35、42天采血,测定外周血中IFN-γ、IL-4和IL-1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中药复方多糖均能显著提高外周血中IFN-γ、IL-4和IL-12的质量浓度,调节Thl/Th2免疫平衡,并且中剂量中药复方多糖免疫效果优于黄芪多糖和高、低剂量中药复方多糖,提示中药复方多糖具有开发成疗效确切、稳定、无毒的免疫增强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鞭毛蛋白(flagellin)作为载体蛋白,通过化学偶联至金黄色葡萄球菌5型荚膜多糖(CP5),并在小鼠模型上检验多糖疫苗对小鼠存活及其乳腺的保护作用.将小鼠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P5单独免疫组、牛血清白蛋白(BSA)-CP5偶联组和flagellinCP5偶联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皮下免疫,均含CP5 10 μg;共免疫两次,两次免疫间隔3周.第2次免疫两周后,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对小鼠腹腔、乳腺进行攻毒,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对乳腺组织细胞因子IL-4、IL-10、IFN-γ、IL-1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5偶联鞭毛蛋白疫苗对小鼠乳腺具有显著的保护效果,并在乳腺组织部位诱导了Th1型细胞因子表达,说明鞭毛蛋白是CP5的理想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在畜禽病毒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诱导机体免疫的能力,建立了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动物模型,通过检测免疫器官指数、IBDV抗体、外周淋巴细胞亚群、诱导干扰素和白介素水平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评估不同剂量BCG-PSN对IBDV感染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器官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在注射BCG-PSN的初期出现上升趋势,而在注射BCG-PSN后期(15d)受试鸡外周血液CD4+/CD8+值显著提升;各BCG-PSN注射组的IBDV抗体滴度在试验初期明显提高;从注射开始,BCG-PSN就显示出其对IFN-γ、IFN-α和IL-2的显著提升效果。上述结果说明:BCG-PSN既能调节IBDV感染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又能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激活组织细胞释放包括IFN-γ、IFN-α和IL-2等多种细胞因子,以0.3mg·kg-1的注射剂量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猪细小病毒(PPV)感染PBMC细胞后引起干扰素及其相关抗病毒细胞因子的反应.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和分析了PCV2感染PBMC细胞后引起的病毒DNA含量的变化和细胞因子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Ⅰ,MHC-Ⅱ,MX1,2-5OAS,iNOS,RNaseL和IRF-3分泌水平.研究结果表明,PPV感染引起PBMC细胞胞显著增加IFN-β,IFN-γ,IFNAR-1,IFNAR-2,MHC-Ⅰ,MHC-Ⅱ,MX1,2-5OAS,iNOS,RNaseL和IRF-3分泌,说明PPV感染PBMC细胞可诱导机体的抗病毒相关因子过表达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14日龄、17日龄和21日龄和28日龄,免疫IL-4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佐剂与H9组的CD4~+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免疫IFN-γ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增强剂与H9组的CD8~+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IL-4的上升趋势与CD4~+细胞类似,IFN-γ的上升趋势与CD8~+类似。免疫含VA5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苗组在免疫后第2周、3周和4周血清HI效价达到7lg2以上,高于其他各免疫组。说明,与直接添加IL-4和IFN-γ的细胞因子质粒组相比,VA5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诱导IL-4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2.
王富喜  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79-2980
[目的]观察魟鱼软骨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重量的影响以及脾脏组织细胞IL-2、IL-6、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以香菇多糖为阳性对照,魟鱼软骨多糖(低、中、高剂量),灌胃给药14 d,试验结束后称量胸腺和脾脏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检测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运用抗原对应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检测脾中IL-2、IL-6、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魟鱼软骨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重量,能拮抗环磷酰胺导致的免疫抑制,升高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结论]魟鱼软骨多糖对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体外试验观察雌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重组蛋白(rHco-gal-m/f)对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多种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用2岁健康山羊5只,分别从颈静脉无菌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以ConA或LPS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0 μg•ml-1,10 μg•ml-1、20 μg•ml-1和40μg•ml-1的rHco-gal-m/f,进行体外培养。用RT-PCR方法,以肌动蛋白基因(β-actin)作内标,定量分析单核淋巴细胞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丰度。【结果】重组雄性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rHco-gal-m)可以抑制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转录,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重组雌性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rHco-gal-f)可抑制IL-1β、IL-4、IFN-γ and TNF-α的转录,也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重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凝集素能降低多种细胞因子在体外的转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重组雌、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结合凝集素(rHco-GAL-f/m)免疫山羊皱胃转录细胞因子。【方法】用rHco-GAL-f/m免疫山羊,通过原位杂交法对阴性对照组(A)、攻虫对照组(B)、免疫攻虫组(C)和免疫不攻虫组(D)山羊皱胃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转录进行定位,并对上述细胞因子阳性反应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A组山羊皱胃组织中没有检测到细胞因子,其它3组仅在皱胃黏膜下层中检测到了上述细胞因子。B、C和D组间IL-4和IL-6阳性反应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B、C和D组间IL-1?、IL-2和TNF-α阳性反应细胞数差异显著(P0.05),其中D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IFN-γ阳性反应细胞数在B组和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D组与B组和C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重组捻转血矛线虫半乳糖结合凝集素能够诱导山羊皱胃局部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王守山  江成  褚秀玲  苏建青  李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27-17929,17932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对鸡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复制雏鸡免疫抑制模型,通过多项免疫学指标检测,探讨芦荟多糖对正常、免疫抑制及新城疫疫苗免疫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芦荟多糖可以增加健康雏鸡的增重,促进免疫器官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发育,特别是胸腺的发育,对正常雏鸡血清IFN-γ和血清IL-2具有一定的诱生能力;芦荟多糖对于环磷酰胺引起的雏鸡免疫抑制试验显示,可以明显增加免疫抑制雏鸡的增重,能促进血清IL-2和IFN-γ的诱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特别是在高剂量对IL-2的诱生作用上差异显著(P〈0.05);芦荟多糖能够提高ND抗体水平。[结论]芦荟多糖可以改善正常雏鸡的免疫状态、增重和细胞因子诱生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选择5种不同细菌来源的鞭毛素蛋白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选择4个含量(0.1、1.0、5.0、10.0μg·m L~(-1))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探讨其诱导IFN-γ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鞭毛素蛋白可以显著提高IFN-γmRNA的表达水平(P0.05),以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MO6-24/O)的效果最佳.4个含量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均能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量(P0.05),其中以5.0μg·m L~(-1)为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的最适含量.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筛选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猪免疫功能的细菌鞭毛素蛋白,为挖掘新型疫苗佐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型免疫佐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佐剂是一种能促进、延长或加强抗原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的物质。传统佐剂虽然副反应低,对许多抗原具有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但对某些抗原不表现或仅有很低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研制和开发新型佐剂,已成为新疫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1~3]。1细胞因子佐剂细胞因子具有明显的免疫佐剂效应,可增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疫苗的保护效应,激发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具有佐剂效应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γ-干扰素和白介素-12(IL-12)。1.1白介素1(IL-1)白介素1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刀豆素A、脂多糖及胞壁酰二肽等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屏风复合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调节和保护作用.[方法]以环磷酰胺80 mg/kg诱导的免疫低下小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玉屏风复合多糖(100、200和400 mg/kg)对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L-2和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高剂量玉屏风多糖能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P<0.05).玉屏风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的小鼠血清的IL-2和IFN-γ含量,尤其以中、低剂量组效果较好.玉屏风多糖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血清的IL-2含量(P<0.01),但对正常小鼠的IFN-γ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玉屏风复合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增强免疫活性最强的硒化多糖,为研制硒多糖类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试验:测定硒化当归多糖(sCAPS)、硒化山药多糖(sDOP)、硒化党参多糖(sCPPS)、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硒化大蒜多糖(sGPS)、硒化百合多糖(sLP)、硒化白术多糖(sAMP)7种硒化多糖(sPS)和修饰试剂亚硒酸钠(Na_2SeO_3)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取安全范围内5种浓度的各硒化多糖和Na_2SeO_3单独或与PHA、LPS同时加入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增强免疫效果较好的3种硒化多糖sCAPS、sCPPS和sGPS。体内试验:测定各组小鼠免疫卵清蛋白(OVA)时,分别灌胃150、100、50μg·mL~(-1)的sCAPS、sCPPS、sGPS和10μg·mL~(-1) Na_2SeO_3各0.4 mL,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首免后7、21和35 d每组随机抽取8只小鼠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gG、IgM、IL-2、IL-4和IFN-γ含量,HE染色后比较各组小鼠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体外,单独加入或与PHA、LPS同时加入时,sCAPS、sCPPS和sGPS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小鼠体内,100μg·mL~(-1) sCPPS处理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多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脾脏白髓和边缘区面积增多最明显。[结论]sCPPS、sCAPS和sGPS的体外增强免疫活性较强,100μg·mL~(-1)sCPPS处理小鼠的体内增强免疫活性最强,可作为硒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的候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链球菌制剂对NOD鼠脾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以NOD鼠为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在5~20周龄,皮下注射链球菌制剂,每只0.1 mg,对照纽注射0.1 mL生理盐水,分别取未发病鼠、已发病鼠及经链球菌制剂免疫后小鼠的眼底血、脾脏制成脾细胞DMEM悬液,夹心ELISA法测IFN-γ、IL-4的含量.结果发病鼠IFN-γ的分泌量高于链球菌制剂的免疫鼠,而IL-4低于后者.链球菌制剂可能通过调节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预防性地治疗糖尿病,从而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