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4年7月以来,四川省部分市县遭受了持续30余天的高温干旱袭击。如通江县截止8月4日,全县平均降雨仅60.2mm,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了77%,尤其是7月12日至8月4日降雨量仅为8.3mm,平均气温27.8℃,比历年同期偏高1.1℃,其中35℃以上高温天气已持续20余天,是1969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已造成大春农作物严重受灾,部分地区处于绝产的状态。根据通江的受灾统计,绝收面积达15.4万亩(水稻绝收7.5万亩,玉米绝收6.7万亩,甘薯绝收1.2万  相似文献   

2.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近几年来豫南地区杂交水稻常受高温热害影响,致使水稻结实率下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3.
报道分析了肥西县2003年7月下旬连续多日高温造成的水稻严重减产情况和特点.提出了水稻高温热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四川省4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0—2012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逐日气象资料,选取早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四川省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影响评估模型,并利用1994—2012年农业气象观测站代表点的水稻千粒质量、四川灾害大典对灾害记录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和高温持续日数是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高温热害评估计算模型,其准确率较高,可以用来定量评价四川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程度。据此确定的高温热害评价指标:高温热害指数Y0.35时,发生重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率10%;在0.25Y≤0.35时,发生中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10%;0.1≤Y≤0.25时,发生轻度高温热害,水稻减产5%。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我县迅速发生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03年全县80万亩水稻几乎每亩稻田都有该病害不同程度发生;2004年条纹叶枯病大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沿湖重发地区病穴率超过95%,病株率85%以上,减产超过80%,部分田块绝收。该病现已成为我县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上世纪90年代末在我县迅速发生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2003年全县80万亩水稻几乎每亩稻田都有该病害不同程度发生;2004年条纹叶枯病大暴发,一般田块减产10%~30%,沿湖重发地区病穴率超过95%,病株率85%以上,减产超过80%,部分田块绝收。该病现己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对我县乃至全省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做好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确保水稻丰产、稻农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瓜是平安县的主要蔬菜之一,年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以上,但由于连年重茬,加之温棚高温高湿环境,病原菌积累量越来越大,灰霉病发生严重,轻者减产15%,重者达30%,甚至绝收。黄瓜灰霉病已成为影响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阜平县全县总面积2 476 km2,耕地面积13.23万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玉米是本县的主要农作物,由于受特殊气候、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条件的影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玉米倒伏后通风透光条件恶化,肥水供给失调,光合产物运输不畅,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5%~10%,中度减产20%~30%,严重倒伏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所以防止玉米倒伏非常重要。1玉米倒伏的原因1.1夏季极端恶劣气候是倒伏的直接原因。7~9月份高温、多雨的季节,此时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西89个气象站1961-2016年气象观测资料和广西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用MeteoGIS技术和气候资源细网格模拟分析方法,结合广西早稻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广西早稻高温热害的空间模拟分析模型,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高温热害区划指标因子进行100 m×100 m细网格模拟推算和残差订正,并综合考虑高温热害区划指标等级,对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发生分布进行了精细化区划.将广西早稻区分为基本无高温热害区、轻度高温热害区、中度高温热害区、较重高温热害区和严重高温热害区5个区域,分区结果符合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实际情况,为水稻生产的趋利避害、优化布局和科学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可以减轻水稻遭受高温热害而导致的减产,降低对水稻种植户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屯昌县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常发性病害。2019年屯昌县受特殊天气及其他因素影响,稻瘟病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流行,傍山靠岭田洋、田埇、田块上局部严重爆发。其受害面积大约5 200亩,造成水稻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绝收。总结2019年屯昌县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原因及防治经验,作为以后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程向红  程林  查旭光  韩正英 《农技服务》2009,26(8):58-58,60
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造成的危害,称为高温热害。高温热害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连续3 d以上≥35℃,敏感期在水稻盛花期。实践表明,在水稻开花期,35℃以上高温持续1 h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正开放的花朵受害尤重。2006年8月中旬,桐城市经历了一段高温天气,部分单季稻遭遇高温热害。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合作,调查了热害损失情况,分析了热害产生原因。并时该市单季稻热害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对有效避免农业气象灾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达州市番茄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全市蔬菜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商品番茄面积3万亩,重茬、连作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由于连作导致大面积病害致使番茄减产甚至绝收的面积超过1万亩.2007年6月因达州降雨频繁,全市番茄土传病害大面积发生,减产达30%以上,绝收面积达0.5万亩.达州市委、市政府近几年大力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精细蔬菜特别是番茄种檀面积不断扩大,且同地连年种植,想彻底消灭细菌及病毒很难,故番茄土传病害病害发生面积呈逐渐上升趋势,因大面积发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已成为制约达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生产实践表明,通过嫁接技术可解决此问题,并能提高番茄的品质和产量.因此,笔者将这两年来开展的达州市科技项目"番茄嫁接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评述了柑桔高温热害发生的过程和起因、热害导致柑桔异常落花落果的特点及其生理反应、热害发生的对策等。柑桔热害发生在柑桔年生育期花期和生理落果的时期。主导因素是突发高温,春梢猛发旺长加剧了热害的程度。柑桔热害发生主要表现为物候期进程紊乱,缩短了花、果脱落高峰时段的持续时间。突发陡升的高温使树体营养失调,碳代谢受阻,内源激素失衡,树体防御体系破坏,最终导致严重落花落果而减产,甚至当年绝收。应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和以喷水降温为主的应急措施,减轻热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广西南部地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与减产率的时空分布关系,探寻双季稻的高温热害 灾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区域水稻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方法】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高温 热害综合指数,评估广西南部地区 6 县(市)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状况及时空变化规律。【结果】广西南部 地区 6 县(市)早稻的平均减产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7% 上升到 21 世纪初的 22.4%,晚稻的平均减产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7.6% 上升到 21 世纪初的 22.1%,高温热害是引起减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稻受高温 热害损失较严重。广西南部地区的双季稻受高温热害影响的强度各有不同,早稻受高温热害的强度波动上升, 最低的时间段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强度最高的在 21 世纪初。晚稻受高温热害的程度整体都不强,除 1990 年数 值特别高以外,趋势上没有产生剧烈波动。【结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早稻的生育关键期有部分时间不在 高温集中时间段内,可以在前期通过施加肥料或者喷施植物调节剂进行规避。晚稻则可以借鉴广东省试验结果, 在适当地区推迟播种期,在 7 月底左右播种,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水稻“只开花不结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县杂交中稻特优559单产只有200~300千克,农民怀疑种子是否有问题。2003~2004年我县又有多个品种(组合)有不同程度结实率低的问题,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水稻是喜水作物,但在抽穗前后10天左右对温度极为敏感,最适宜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30℃以上,就会产生高温热害,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官就会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在抽穗扬花期,热害主要影响颖花的开放、散粉、花粉管的伸长、花粉粒的萌发和授精,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当温度在35℃以上时,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水稻花期造成的危害也就越…  相似文献   

17.
正睢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每年玉米种植面积近4.57万hm2。2017年受极端气候高温干旱的影响,睢县部分玉米田块出现秃尖、缺粒、空秆严重等现象,苞叶短小穗和香蕉穗等畸形果穗发生率高于常年,造成夏玉米减产非常严重。睢县农业技术人员对高温干旱造成的玉米热害非常重视,对全县夏玉米展开了2次情况调查,并结合睢县当年气象情况进行受害原因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害减害措施,以期对以后年份出现热害提供科学的栽培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赣榆县是徐淮地区五十年代开始进行大面积旱改水的新稻区,1958年前为无病区.由于种子的大调大运,自流灌区的串灌、漫灌和灌区下游的循环水利用等种种原因,六十年代就沦为白叶枯病的常发病区.七十年代初随着密植、增施氮肥等措施的推广,水稻白叶枯病日趋严重.1972年全县种植42.2万亩水稻,发病面积达30万亩,以致严重减产,单产只有450斤.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与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乡大面积水稻因高温热害的发生而大幅减产,巨大损失。因此,很有必要探究一下水稻减产的原因和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特别在多雾露水重的山区,最易发生该病.如果在水稻抽穗期遇上连阴雨天气,则会造成穗瘟的流行,一般情况下水稻减产50%以上,严重田块则会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