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华鹏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2):50-51,54
潍坊市气象灾害多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分布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的气象灾害情况.通过分析2011—2020年潍坊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数据发现,近10年预警发布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的6—8月是预警发布的高峰期,与潍坊市汛期时间吻合;雷电、大雾、大风是发布最多的3类预警;预警信息的高发地区在北部沿海县市区.针对...  相似文献   

2.
王兴国  叶盛  吴丹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274-1276
应用衢州市1971—2017年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暴雨洪涝、台风、干旱、高温、雨雪冰冻、雷电等气象灾害历史发生风险和气候特征,并且对历史发生的主要气象灾害个例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王昊宇 《安徽农学通报》2022,28(3):154-157,168
利用2018—202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范围内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类型占比前6位的分别是:雷电、大风、暴雨、大雾、道路结冰和高温,占气象预警信息总发布量的88%.(2)全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有着明显的时空差异;冬季道路结冰、大风和大雾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夏季雷电、暴雨和高温预警发布量列前3位,春、秋季是过渡季节;(3)全国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中,红色预警占1.7%,橙色预警占17.4%,黄色预警占57.2%,蓝色预警占23.67%.红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暴雨、大雾、高温、森林火险、台风和暴雪,橙色预警列前6位的预警类型分别是高温、暴雨、大雾、雷电、冰雹和道路结冰.(4)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空特征符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2018—2020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枇杷生育期观测数据及宁波其他枇杷生育期观测点田间调查数据,结合枇杷生育关键期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数据,针对低温冻害、暴雨、大风和阶段性高温等气象灾害,统计分析得出枇杷气象灾害指标,并提出相应防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威海气象局1997—2017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分析威海市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经济损失、伤亡人数、时空分布特征、行业特征和地域差异,并对灾害成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雷灾事故相对发生较多的地区为威海中部及西部内陆地区,雷灾事故相对发生较少的地区为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年雷电灾害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雷电造成的损害有直接雷击灾害和间接雷击灾害,其中间接雷击造成的损失占79.44%;每年5—8月是威海雷电灾害事故高发时期,每天15:00—17:00是雷电灾害事故高发时段;雷击造成微电子设施损失位居榜首,供配电设施次之;郊区雷击时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应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1981-2010年湛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对台风、暴雨、雷电、干旱、高温、大雾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暴雨、雷电、高温出现在夏季(5~9月),干旱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春旱和冬春连旱最为严重,大雾的危害出现在春季和冬季.雷电和大雾日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雷暴日数在2000年以后缓慢增加,大雾在2005年以后增加更为明显.暴雨发生日数呈平稳趋势,高温日数呈波动变化.在分析致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推进预警信息发布提速扩面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淳安县防灾减灾能力和防范农业资源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文章利用淳安县基本站和9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0年观测资料、浙江省闪电定位仪9年观测资料和淳安县历史灾情记录资料,分析研究淳安县主要气象灾害的天气气候背景、时空分布特征和气候区划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淳安县气象灾害具有分布广,频率高,各种灾害交错重叠出现。干旱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76.47%;暴雨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约占全年61.8%;雷电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46%;大风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45%,季节性特征明显;暴雨中心位于枫树岭镇白马村,年暴雨9次;雷击密度最大的是梓桐镇、姜家镇、汾口镇和浪川乡,年地闪密度高于5次/km~2;大风出现频率最高是十里铺,年大风7次,灾害天气地域差异显著,且损失总量呈增大趋势。文章从气象防灾减灾的保障体系、资金投入保障、提高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和信息传递时效及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巨大。2019年,全国各级预警发布机构利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14类和农业紧密相关的预警信息共13万条,其中大风、暴雨、高温类预警信息在发布数量上分列前三位,暴雨、高温类的红、橙色高级别预警信息数量相对较多,区县级发布预警条数最多,呈现明显属地化发布特点,对本地特色农业有着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寒潮(冷)、冰雹、霜冻、台风、暴雪、干旱、干热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呈现出很强的地域特点。本文对2019年与农业相关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城县气象观测站1956年10月至2015年12月近60年气象资料,结合各种气象灾害定义,通过对大量数据统计、对比,归纳出水城县近60年主要气象灾害种类,统计出各种气象灾害出现的主要时段和部分气象灾害不同强度的频率,并对各种气象灾害进行线性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水城县近60年主要气象灾害有倒春寒、春旱、冰雹、暴雨、雷电、秋风、秋绵雨、凝冻。倒春寒主要发生在春季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发生轻级和中级强度的频率最大;春旱主要出现在春季入春阶段,发生特大旱频率最大;冰雹主要发生3—5月;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雷电多发生在春、夏季;每年秋季均有秋风、秋绵雨天气发生,秋风以中级和特重级出现频率最高,秋绵雨多发生在9—10月;凝冻主要出现在12月至次年2月。春旱、暴雨、秋风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以春旱增加幅度最大,平均增加7.6 d/10年。倒春寒、冰雹、雷电、秋绵雨、凝冻呈现出减少趋势,以凝冻减少幅度为最大,平均减小7.6 d/10年。  相似文献   

10.
蔡敏  李劲  林子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21-10722,10735
选取2003~2012年广西北海及合浦县2个基本站气象资料以及相应的气象灾情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浦县近10年发生的主要气象灾情普查和相应的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灾害防御建议.结果表明,近10年合浦县发生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雷暴,其次是干旱,低温冷害比较少;在近10年中,合浦县共发生热带气旋13次,占总数的61.9%,暴雨过程5次,占总数的23.8%;气象灾害集中发生在汛期的5~10月,主要是强降水,分别是前汛期暴雨和热带气旋暴雨;雷暴全年均有发生,一般出现在2 ~ 10月,最多是6~9月.  相似文献   

11.
樟树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西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鄱阳湖平原南缘与赣中丘陵的过渡地带。利用1957~201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和1949~2012年气象灾情资料,对发生在樟树市的暴雨和洪涝、大风、冰雹、干旱、高温、低温和冷冻、雷电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气候特征和分布规律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气象灾害区划模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其中5类主要气象灾害分别进行了区划分析,经加权分析制作了气象灾害综合区划图。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已成为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后的第三大气象自然灾害,江西省是雷电灾害多发省份之一,每年因雷电灾害损失严重本文旨在以江西省农村地区为例对雷电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宁波市2007—2017年梅山气象资料和2017年负氧离子资料,统计分析梅山气候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梅山湾全年气温变化幅度偏小,夏季偏凉,6—8月平均极端最高气温27.1 ℃,年均高温日仅3.2 d。6—9月雨量、雨日、暴雨日均少于宁波市区,暴雨日年均仅2.5 d,8:00—15:00是一天中下雨概率最低的时间段。梅山是夏季避暑胜地之一,梅山湾适宜和基本适宜旅游的天气共占全年的91.6%,人体舒适度表现为以清凉和最为舒适天气最多,极少炎热,没有寒冷、暑热和酷热天气。梅山气候特征适宜旅游。梅山湾负氧离子年平均值为2 276 cm-3,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清新空气的标准,全年无不利健康天气。有利健康的天气可达93%,一般天气占7%。6—8月负氧离子浓度呈跳跃性降低,平均浓度可达5 511 cm-3,6月最大,为8 538 cm-3。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9—2021年新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数据,运用分类统计、对比分析法得出了新疆常用11种气象灾害预警的发布频次、年际变化趋势以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发布量排前3的是雷电(10 255条)、大风(9 597条)、暴雨(2 271条);年均发布量为11 139条,且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发布等级较多的是黄色和蓝色,分别占50.60%、35.03%;预警发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且空间分布与对应的区域气象灾害一致。通过分析全疆预警信号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州、市)建立相应的防御措施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托新兴县气象台发布的2016年前汛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相关资料,分析预警信息发布情况,归纳指出在发布工作中存在山区县局预报能力有限、局地强天气困扰预警信号发布、公众接收预警短信较迟等问题,并结合实际,建议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应建立健全与毗邻区域气象灾害联防联动机制、逐步推进区域气象自动站改造升级、着眼防灾减灾科学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发挥基层气象力量和综合利用发布渠道形成强大预警合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山区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里下河地区直播水稻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盐城市气象台和盐都区气象局积累的50年气象资料,从气候学角度分析了江苏里下河地区气象灾害对直播水稻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6月10日前播种的早熟品种可在8月31日前齐穗,所受灾害仅为5~6年一遇的暴雨和5年一遇的台风;9月10日前齐穗的所受灾害为5年一遇的暴雨、台风和7年一遇的18℃的低温;对于9月10日以后齐穗的,越往后受灾概率越大。从气候角度而言,里下河地区大麦茬选择早、中熟品种,6月10日前直播,小麦茬选择早熟品种,6月20日前直播,受灾程度均较小,还是可行的。其余时段其它品种直播,受灾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AN系统搭建的业务框架,充分利用全市及太行山防灾减灾协作成员单位现有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网络资源,在出现突发暴雨、短历时强降水的背景下,实现对全市山洪灾害气象风险等级的制作和预警信息的发布、传播。该平台引入气象基础数据,以山洪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为侧重点,集雨水情监测系统、预警系统于一体,通过对各类数据的整合、查询、分析,提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东乡族自治县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30年来东乡县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是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其次是冰雹、寒潮、霜冻、雷电、大风;暴雨洪涝是危害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同时提出相关防御对策,为东乡县的农业生产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及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肃省临夏州1968—2011年气候观测资料,通过对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夏地区干旱分布具有北部多、南部少的特点,出现干旱年份的几率占68%,出现春旱和春末初夏旱几率最高;降雹高峰期发生在1980年代,夏季降雹最多为1.5 d,出现最多的是5月,傍晚发生降雹的频率最高;暴雨分布具有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主要时段集中在7—8月,出现的概率占全年总数的92%,一日中出现暴雨的时段集中在20:00至次日2:00;春季发生低温冻害的次数较多,秋季略少,主要发生在3—5月,总体上发生低温冻害的几率呈上升趋势;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年平均大风日数在1.1~11.3 d之间;干旱位列临夏州主要气象灾害之首,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从2005年以来,造成的经济损失呈剧增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2018年朝阳地区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特点。2018年辽西朝阳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2015—2018年预警信号发布情况,各类预警信号均有增加的趋势,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