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1个粟米品种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千粒重外,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粗、单株穗重均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穗重与之相关系数最高;聚类分析结果,21个粟米品种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中的18个品种全部为北方品种,另一类中的3个品种全部是浙江地方品种,聚类结果和品种的生态类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浙江地方品种与北方品种在经济性状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
四川和黄淮生态区小麦品种(系)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庆云  杨金华  杨靖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17-4820
采用来自四川和河南两地区的主栽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和2012年两地部分区试小麦品系共27个材料,在河南辉县地区种植,随机区组法2次重复,生长期间和收获后调查产量结构性状,研究南方和北方生态区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的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四川品种在北方种植,其产量明显低于北方品种;②四川品种的穗粒数高于北方品种,但穗数和粒重低于北方品种;③北方的多穗型品种在北方生态区种植易获得高产,大穗型品种在产量结构合理的条件下也能获得较高产量;④单位面积穗数是北方冬麦区构成小麦产量的第一因素;⑤大穗型品种播量对单位面积穗数调节效果不明显.上述结果说明,不同类型生态区小麦最佳产量结构差异较大,北方品种高产主导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南方品种优势倾向于穗粒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差异.[方法]以新疆冬小麦117份地方品种和39份选育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13个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结果]地方品种在旗叶长、旗叶宽、株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穗粒重、千粒重和蛋白质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选育品种,而穗长、小穗着生密度、每穗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略低于选育品种,且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高于选育品种;15个性状间简单相关分析中,地方品种有24对性状相关极显著,选育品种仅有6对性状相关极显著.[结论]新疆地方冬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对于冬小麦育种改良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水稻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0份水稻品种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结果如下:(1)供试品种的株高主要分布在中和中高两个类别,分蘖以分蘖力中等和分蘖力强类型为主,绝大多数品种都能抗倒伏。(2)不同品种间剑叶和倒二叶的叶长、叶宽的差异比较明显,剑叶和倒二叶角度以直立型为主。(3)供试品种的以短穗长为主,穗粒数以中类型为主,有效穗数以少、中两个类型为主,大多数品种的结实率都很高,着粒密度较大,千粒重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品种在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和着粒密度等性状品种间差异明显,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330份不同来源的河北省玉米地方品种为分析材料,对12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地方品种不同个体间各性状均有明显差异,变异系数较大,其中,穗位高的变异系数最大(28.52%),千粒重和株高次之(变异系数分别为26.73%和19.32%)。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类群与品种来源地无明显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位高、株高、生育日数、主茎叶片数、穗长、穗粗和千粒重,是造成河北省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分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早稻主栽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湖北省目前生产上主栽的8个早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与产量有关的8个性状的遗传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遗传率以千粒重、株高和抽穗期较高,单蔸穗数和结实率较低,遗传变异系数以每穗颖花数和单穗重较大株高和穗长较小千粒重,株高,抽穗期,穗长与单蔸产量呈呈较高的正相关,三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以千粒重最大,单蔸穗数次之,每穗颖花数最小,根据现有品种的穗粒结构,对育种目标提出了比推广品种增产8%以上的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早籼常规品种与优质品种(系)的性状比较结果表明,穗部性状、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等19个性状,有17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5个穗部性状和碾米品质中的整精米率,常规品种显著高于优质品种(系),外观品质性状优质品种(系)均极显著优于常规品种,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单株籽 产量的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重数>结实率>千粒重;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着粒密度。影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遗传因素主要是谷粒的形状,其次才是垩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博爱7422、豫麦2号、马场2号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产量三要素及其有关性状分析,可以看出,大穗型品种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是千粒重和亩穗数;而多穗型品种穗粒数的多少为主要限制因子。在栽培上应根据不同品种类型制定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即针对大穗型品种,前期主攻亩穗数,后期着重提高千粒重;多穗型品种则如何提高单穗结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同时指出,大穗型品种的选育,应将株高、熟期、千粒重、分蘖成穗率作为主要经济性状;多穗型品种在以上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在一定群体下的单穗结实能力。揭示了在半精量播种的情况下,亩穗数和穗粒数相互独立、彼此无关的内在联系在及其其它性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河南部分优异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SSR聚类分析,对从不同玉米类群中筛选到的46份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河南地方品种进行精细的表型重复鉴定,分析了抽雄天数、吐丝天数、株高、穗位、主茎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千粒重、穗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14个数量性状的变异情况,株型、穗型、粒型、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粒色及轴色7个质量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玉米地方品种数量性状频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同时穗位、雄穗一级分枝数、千粒重和穗粒重的变幅较大,并发现一些具有独特优异性状的地方品种,对于今后的育种材料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6-2009年福建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三系杂交稻是福建中稻生产的主要类型;近年选育的中稻品种在产量、全生育期、穗长、有效穗、每穗实粒数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在植株高度、千粒重性状呈递增趋势,适当增加株高和千粒重对提高产量有促进作用。在保持适当每穗实粒数的前提下,提高有效穗对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嘉兴市连作晚粳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嘉兴市1980年以来连作晚粳7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一个品种平均增产24.85kg/666.7m^2,综合性状变化,表现齐穗期提早,每穗粒数,穗着粒密度和成穗率提高,千粒重稳定。但近期主栽品种最高茎蘖数,穗数降低明显。同时提出了今后育种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参加2002-2010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的品种数量及各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数量上升趋势明显,尤其高密度组;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随密度增加而提高;生育期、穗行数和行粒数呈降低趋势,株高、穗位高和千粒重略有增加,而产量和出籽率增加幅度较大。8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出籽率、千粒重、密度、穗位高、生育期、行粒数、穗行数、株高,直接通径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千粒重、密度、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生育期、穗位高和株高。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83—1986年通过35个推广品种的调查研究表明:株高、穗下节、旗叶长/旗叶宽、二叶长/二叶宽等性状,随着品种的演变,数值由大变小;而主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穗下节长/株高、粒重/生物学产量等性状则由小变大。研究指出:四个不同时期的品种属于两种类型。我们认为,在选育新类型品种时,以提高穗粒重为中心,同时应兼顾与其相匹配的营养器官;类型内的进展以提高穗粒重为主要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单季晚粳稻主栽品种的性状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嘉兴市1992年以来单季晚粳稻6个主栽品种的产量和性状分析表明,随品种更替,单产提高,每更换1个品种平均增产214.65kg/hm^2;性状表现抽穗期提早,生育期缩短,株高渐降,分蘖趋弱,有效穗减少,每穗粒数明显增多,结实率提高,穗长增长,穗着粒密度增加,千粒重保持稳定。同时提出了今后新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吕梁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研究了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45个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在吕梁地区的表现,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穗粒重与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株高与产量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千粒重与生育期、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生育期、株高与穗长、茎粗与穗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晚熟粳稻品种高产性状及其利用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7份晚熟粳稻品种的12个与产量有关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结果表明:(1)单苗分蘖数,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植株高度为高产性状,以上性状表现型值高的品种产量亦高。(2)单苗分蘖数,每穴有效穗数多的穗数型品种,遗传相关及遗传贡献大,可以做为晚熟粳稻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后代材料可以在低世代结合单穴粒重进行选择。(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的晚熟品种,可以做为高产品种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本文还报道了高产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及高产管理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苗期低温对早稻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低温对23个早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苗期低温对水稻苗期株高影响较大,对少数品种的秧苗叶色有影响,对水稻单株有效穗数的影响也较大,但对后期的株高、生育历期、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苗期低温对23个早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苗期低温对水稻苗期株高影响较大,对少数品种的秧苗叶色有影响,对水稻单株有效穗数的影响也较大,但对后期的株高、生育历期、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2004—2005年国家小麦品种展示的8个弱春性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0.8034)、每穗粒数(0.5492)、千粒重(-0.4146)、株高(0.3366)、穗长(0.0639)和每穗小穗数(0.182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重要性依次为:千粒重(1.5139)、每穗粒数(1.0816)、单位面积穗数(1.0254)、株高(0.4358)、每穗小穗数(0.2968)和穗长(-0.0274),表明了农艺性状间具有明显的制约关系。提出了河南春性小麦高产育种的策略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