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梨种植是目前我国农业种植业经济建设的新型研发成果,是贵州林业产业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不仅能够带动贵州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也能实现我国产业规划与转型建设的目标要求。刺梨是我国贵州地区的特色果品之一,在果蔬销售市场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对象,并且带动了我国贵州地区果蔬种植业的发展。就贵州地区种植刺梨工作的经验,对刺梨的栽培技术与套种经济作物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顺金刺梨种植面积大、产量逐年攀高、不易贮藏,且加工方法遭遇技术瓶颈的现状,引入超低温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加热干燥,通过降低温度和压强,使得水分经升华而实现脱水。通过超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和传统常压干燥的对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刺梨干的VC含量。结果表明,不论从色泽、滋气味和组织形态等感官性状方面,还是营养指标方面,前者均优于后者,经超低温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金刺梨干保持了加工前的形状和原汁原味,VC的保留率比传统常压干燥提高了49.4%,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同时,对超低温真空冷冻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把金刺梨鲜果加工成果干或粉状,就可以容易加工成金刺梨酒、金刺梨酥、金刺梨膏等一些复合产品,降低了技术工艺难度,拓宽了金刺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途径,提高了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乐业县刺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了农户收入,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以乐业县刺梨栽培为切入点,分析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刺梨不是梨,属于蔷薇科果树,营养价值极高,是云贵川高原地区特有的野生资源,以贵州、湖南湘西为主产,在河南开封有大面积的人工种植。贵州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以‘贵农5号’为试材,研究了5种植物源农药对刺梨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两次施药后,植物源农药对刺梨白粉病防效良好,能提高果实品质,增加产量。其中,0.5%大  相似文献   

5.
潘艳凤 《种子世界》2021,(10):0144-0146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广西地区无论是茶叶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技术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标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绿色无公害茶叶也受到了人们更多的青睐,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切实提升无公害茶叶的质量,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事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于广西无公害茶叶的判断标准和种植条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总结了绿色无公害茶叶的高效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技术推广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当地绿色无公害茶叶的种植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赵永川 《种子世界》2022,(5):0072-007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种植管理技术也不断完善升级。对于水稻种植而言,种植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保证其产量与质量,减少水稻种植中的施肥灌溉与病虫害问题影响。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对秧苗期的管理尤为重要,需要对常见问题的全面控制,保证水稻秧苗的生活率和茁壮生长,减少育苗种植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和不良问题,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基于此,根据水稻种植生产需求,结合种植技术分析,对秧苗期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7.
鲁娜 《种子世界》2022,(5):0156-0158
随着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稳步提高的人们生活水平,社会公众开始逐渐加大了在茶叶方面的需求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茶叶品质的重视。所以,在实际的茶叶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茶叶种植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进行重视,不仅能够有效确保茶叶产量,还能够使茶叶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从而使茶农种植茶叶的收益得到更好的增加,使云南省当地的茶叶种植产业发展实现长久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探究和分析了茶叶种植技术,并对其管理工作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消费者对新鲜刺梨和生产后刺梨的食用量确定,以及营养获得等问题,以新鲜刺梨及不同程度烘干后的刺梨为试验材料,采用数据对比的方法对刺梨果实的维生素C和SOD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含水率下刺梨Vc含量和SOD活性,并选择苹果、猕猴桃等常见水果同时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刺梨鲜果Vc含量在1900~2200 mg/(100 g·FW)之间,为苹果的46~53倍,为猕猴桃的14~17倍。当含水率降至60%,刺梨果实Vc含量损耗开始显著。刺梨果中有丰富的SOD,当含水率从75%至全干状态过程中,刺梨果实的SOD损失非常显著。试验结果为指导消费者合理食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盘县剌梨品种特性、种植情况、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盘县剌梨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盘县刺梨产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六盘水市刺梨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新要求,提出新时期六盘水市刺梨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对该区域刺梨产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玉梅 《种子科技》2023,(18):42-44
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受水稻种植技术的影响,为满足消费者对稻米的需求,应选择科学的水稻种植技术。重视水稻种植过程中各项环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田间管理工作,为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文章主要论述了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果树,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在实际种植中也兼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好杨梅的科学化种植管理工作,实现杨梅生长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把握种植技术要点,可以有效确保杨梅产量和品质。褐斑病作为杨梅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类型,会对杨梅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内容,加强病害预防管理,为杨梅健康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本文结合杨梅种植实际,对其具体种植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褐斑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郑晓康 《种子世界》2021,(11):0087-0089
在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为广泛,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水稻虽是常见的农作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产量、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切实做好种子处理与育苗管理工作。本文以浙江泰顺县为研究区域,总结了水稻生产中的较为常用的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希望为优质水稻的种植区域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优质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以刺梨榨汁剩余的渣为原料,采用不同微生物经不同发酵条件处理,分析发酵过程中果渣膨胀率、持水力等含量的变化,探讨了用刺梨渣经微生物活化技术改善提高膳食纤维特性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贵州刺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富含维生素C和SOD,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贵州省野生刺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对刺梨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种质资源、繁殖及栽培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向建巧 《种子科技》2023,(11):89-9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泛.优质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会受栽培技术的影响,也会受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施肥管理技术是重要的水稻栽培技术,会直接影响田间管理的质量.科学的施肥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以水稻需肥规律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田间管理施肥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绿色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居民蔬菜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内涵及其发展情况,从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角度,细致阐述了种植管理工作中的要点,包括选地、选种和种子处理、清除田间杂草等角度,针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建议。通过研究,希望能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刺梨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物质的第3代水果,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综述刺梨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结合中医中性味归经的理论,对刺梨进行探讨,以期解决人们食用过程中的一些疑问,让刺梨这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为人们带来更多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产地刺梨中微量元素含量特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产地刺梨中11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刺梨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SrBaZnCuTiCrVCoTl,刺梨各微量元素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11种微量元素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538%,可反映刺梨中微量元素的93.538%信息量,其特征微量元素为Fe,Sr,Ba和Cu。聚类分析将7个产地刺梨聚为4类,不同产地刺梨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可实现刺梨产地的初步判别。7个产地刺梨果实中,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黔南州微量元素综合得分较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植树造林成为了最为可行的生态保护方法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杨树种植。影响杨树种植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杨树幼苗的管理工作,在杨树整地造林的过程中,应给予杨树抚育管理高度的重视。针对杨树整地造林技术以及抚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