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会使姜荷花不同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试验选择“红火炬”“蓝莲雪”“紫仙子”“白雪公主”“清迈粉”和“黎明”6种姜黄属不同姜荷花品种植物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遮光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6种姜荷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生物量等测定,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生长状况及形态观赏特性。得出各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相关数据,结合实际养护观测经验,得出姜荷花适应的大致光照范围。通过对生理指标变化的分析,找出适宜姜荷花生长的光照强度。为分析贵州光照条件是否适宜种植姜荷花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姜荷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合成减弱,含量下降,但温度的升高也会影响其可溶性糖含量的合成;“红火炬”“蓝莲雪”“紫仙子”“白雪公主”4个姜荷花品种种植培育时进行适当遮荫可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但不宜过度遮荫,“清迈粉”和“黎明”的FL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这2个品种在全日照环境下栽植时叶绿素合成效果最好,“红火炬”栽植培育时可通过提高光照强度扩大叶面积、控制花柄叶柄不徒长等提升“红火炬”的观赏品质;通过对不同光照处理的6种姜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姜荷花品种清迈粉为研究对象,对姜荷花观赏苞片衰老生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结果表明:随着观赏苞片的衰败,观赏苞片持续受到活性氧伤害,在观赏苞片全部展开达到盛花期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超氧根离子的能力达到顶峰。观赏苞片初花期过氧化氢酶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着重要作用,观赏苞片衰败期过氧化物酶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盛花期,观赏苞片中脯氨酸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观赏苞片耐逆性最佳。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的出现既可丰富永生花产品种类,又可增加花卉产业经济效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可知,花茎的变短变粗与花茎细胞纵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大有关,对叶片表皮细胞分析可知,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得姜荷花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都变小,而气孔数增多,同时上表皮的气孔变小,而下表皮气孔变大。  相似文献   

4.
姜荷属花卉的切花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姜荷花清迈粉和红火炬郁金为研究材料,对其瓶插液保鲜配方和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纯水作为瓶插液,能使清迈粉和红火炬郁金瓶插寿命达到16 d;另外,以乙烯抑制剂1-MCP处理红火炬郁金,250 g·m-31-MCP浓度直接放置、密封处理24 h,红火炬郁金的切花寿命从16 d延长至25 d。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初步探索测定朱砂根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和流程,为朱砂根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24份朱砂根(Ardisia crenata)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包括22个人工选育品种和2个野生种质资源,并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作为内参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朱砂根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24份朱砂根基因组大小(C值)为1.77~2.41 Gb,平均大小1.87 Gb;其中玛瑙红(Z-17)、霞珠(Z-20)、珠塔(Z-22) C值最小,均为1.77 Gb,赤丹C最大,为2.41Gb,部分品种间基因组大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结论】首次测定朱砂根种质资源的基因组大小,其研究结果可为朱砂根基因组文库的建立、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姜荷花属于姜科姜荷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  相似文献   

7.
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 Gagnep.)是姜科姜黄属草本球根花卉,不育苞片在长圆形穗状花序上呈荷花状排列,花型雅致。本研究以姜荷花品种“清迈粉”为研究对象,对姜荷花自然生长状态下花序衰老过程中观赏苞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期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研究为延长自然生长状态下姜荷花苞片观赏期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观赏苞片衰败进程,苞片持续受到活性氧伤害,在苞片全部展开达到盛花期时,SOD清除超氧根离子的能力达到顶峰。苞片初花期在清除过氧化氢起重要作用的是CAT,而苞片衰败期POD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重要作用。盛花期时,观赏苞片中脯氨酸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耐逆性最佳。另外,本研究探索了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该技术的出现既可丰富永生花的产品种类,又可以为花卉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姜荷花属于姜科姜荷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姜荷花因其独特的花型,鲜艳的花色以及花期长等特点,在日本和我国台湾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大陆市场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相似文献   

9.
以姜荷花鲜切品种‘清迈粉’为试材,研究1-MCP熏蒸处理对姜荷花鲜切花在贮运期间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运时间的延长,切花失重率极显著增大,花瓣细胞膜透性和花青素含量显著增加,乙烯释放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贮运期间,各剂量处理不同程度地抑制了SOD,POD,O2-和MDA4项生理指标的增加(高剂量处理的乙烯释放量除外);2~4μL.L-1剂量处理极显著地抑制花瓣细胞膜透性、乙烯释放量和花青素的增加,但对失重率增大的抑制不显著。贮运第5天,各剂量处理都极显著地抑制了SOD和POD活性;2~4μL.L-1剂量处理显著地抑制MDA的产生;1-MCP熏蒸对O2-的抑制不显著;以4μL.L-1剂量处理对活性氧代谢抑制的综合效果最好。因此,确定4μL.L-1是常温下1-MCP对姜荷花鲜切花贮运的最佳处理剂量。  相似文献   

10.
绣球花序饱满、花型多样、花色丰富,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很多绣球品种种植在酸性含铝的土壤中时,花序可由红色变为蓝色、紫色或蓝紫色,使其更受消费者喜爱.但绣球基因组信息缺乏,基因资源开发和分子机制研究相对滞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基于K-mer分析的基因组Survey技术估测绣球主栽品种"Bailer"(商品名:Endless SummerTM,中文名译为无尽夏)的基因组大小.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以豌豆(Pisum sativum L.)为对照的流式细胞术估测"Bailer"基因组大小为2.17 pg(约2.12 Gb);Illumina HiSeq PE测序产生212.41 Gb的有效数据,K-mer分析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基因组大小为1.96 Gb;根据K-mer分析,该基因组具有明显的杂合峰,杂合度和重复率分别为1.97%、72.80%.此外,经组装,该基因Contigs总数为7418139(N50为249 bp),总读长为1.49 Gb,Scaffolds总数为7071975(N50为289 bp),总读长为1.52 Gb,GC含量为38.75%.综上所述,推测绣球"Bailer"基因组大小约为1.96~2.12 Gb,属杂合度较高的复杂基因组.结果可为绣球全基因组测序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旱柳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具有很强的抗逆性,特别是耐旱与耐盐,但其染色体倍性和基因组大小还未知,限制了其分子育种的发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旱柳3个品种(沿江柳、海柳1号、9901柳)进行染色体倍性测定,同时对这3种旱柳的基因组大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沿江柳、海柳1号、9901柳均为四倍体,基因组大小约为670 Mb。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旱柳全基因组测序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姜荷花是国内新兴的一种热带花卉,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因冬季寒冷导致种球不能自然越冬保存。为了明确姜荷花种球的抗寒生理,以便找出进一步提升种球抗寒性的方法,用不同低温胁迫处理姜荷花清迈粉种球,分析其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并开展了种球的抗寒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姜荷花种球在9℃开始表现出逆境胁迫;由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的变化可知,种球分别在5和1℃调动了自身的抗逆系统来抵御环境的不良影响,在-3℃,各抗逆相关指标基本上降低到最低点。抗寒药剂筛选试验表明,各药剂处理(包括脱落酸、水杨酸、芸苔素内酯、6-BA、多效唑等)均对增强姜荷花种球的抗寒性有一定作用。根据细胞受损程度分析,1 mg·~(L-1) ABA浸泡种球处理24 h的保护效果最好;其次,0.08 mg·L~(-1) 6-BA处理对膜透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膜脂的氧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以15个油茶品种的嫩叶为材料,用基因组大小水稻日本晴为内标,筛选出适合油茶的流式细胞术估测基因组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经解离液的反复筛选,改良的Otto法对油茶细胞核的解离效果最佳,内标水稻与待测样品油茶的变异系数(CV)均控制在6%以内;细胞悬液在加入PI染色剂10 min后便可上机检测,15个油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范围为6 411.99~9 398.58Mbp,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 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要2011 年 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 年1 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观音姜荷花。红观音姜荷花 与亲本相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我国华南地区露地作为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15.
镜检北柴胡、狭叶柴胡、三岛柴胡染色体数目,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基因组大小,为柴胡基因组测序奠定基础。采用常规压片及显微镜方法观测柴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以柴胡嫩叶为材料,采用LB01解离液和碘化丙啶荧光染料,利用基因组大小已知的番茄(H-1706、潘那利)作为内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其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北柴胡、三岛柴胡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12、26条,基因组大小估测分别为989.80 Mb和2.14 Gb;狭叶柴胡群体内存在2种类型:一种类型的叶片窄,成熟植株的根外皮为棕红色,染色体数为12条;另一种叶片较宽,成熟植株的根外皮为浅黄色,染色体数为26条,基因组大小估测分别为782.50 Mb和1.92 Gb。3种柴胡的染色体数目确定和基因组大小估测可为柴胡全基因组测序和细胞学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品种的姜荷花进行组织培养探究,比较不同培养基质、激素、添加物等对姜荷花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的影响,探索筛选适合的培养条件,达到快速繁殖姜荷花的目的,为姜荷花优良品种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盆栽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为试材,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开花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的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姜荷花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和肥料成分相同的情况下,施用控释肥比施用复合肥更有利于提高姜荷花的叶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氮钾型控释肥对姜荷花的生长效果最佳;同样,施用控释肥更有利于姜荷花的开花,其中磷钾型控释肥开花率最高,更能提高姜荷花的观赏价值. 因此,在姜荷花的生长中,控释肥更有利于姜荷花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姜荷花引入国内已有20多年,主要用作观赏花卉。关于其研究首先从研究适宜其生长的条件开始,逐步调控光照、温度,使用生长调节剂等提高生产技术,到目前通过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研发新品种已成为热点。姜荷花品种DUS测试指南也已在研制,预计不久将出现在农业和林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姜荷花的繁殖技术、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保鲜贮运等生产技术已应用于产业化生产,应进一步研究姜荷花根茎叶成分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人基因组(2C=7.0pg)为参照,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雄性和雌性毛冠鹿细胞中DNA含量,研究毛冠鹿基卤大小。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毛冠鹿细胞中DNA含量分别为4.962和4.971Pg;毛冠鹿基因组大小为2.43×10^9bp。毛冠鹿基因组虽大于麂亚科赤麂,但小于后从麂亚科中分离出的小麂,由此推测毛冠鹿已经过较长时间的独立进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精确定义荷花不同品种的花色,利用色差仪对66个荷花品种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并进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不能完全表征荷花花色的分类特点;而用ISCC-NBS色名表示法对花色的定义更为准确,可将荷花花色分为黄色、白色、浅粉色、中粉色、粉紫色和红色6大色系,其中白色和中粉色系的样本数量较多,分别占22.72%和24.24%。各色系与CIELab颜色系统(L*、a*和b*)参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能够实现对荷花品种各种花色的定量描述。同时,研究发现荷花品种花色丰富,且不同色系的荷花品种花色差异较为显著。此外,虽然整体上荷花花色表型的明度和彩度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在明度和彩度二维坐标上可明显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1类群包含黄色和白色系;第2类群包含浅粉色、中粉色、粉紫色和红色系。综上所述,仪器测色法与ISCC-NBS色名表示法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定义和分类荷花花色,为荷花品种的鉴定及花色育种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