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茎休眠期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影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而芽的萌发则是打破休眠的标志。目前,由于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机制尚不明确,严重阻碍马铃薯的种薯生产以及块茎的加工利用。因此,研究马铃薯块茎休眠和芽的萌发机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综述了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及芽萌发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贮藏保鲜和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块茎休眠与发芽特性对马铃薯的播种培育和生产加工均有影响,但目前对于控制块茎休眠和萌发的相关基因及其分子机制的认识尚不深入,制约着中国马铃薯块茎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改良。深入研究马铃薯块茎的形成机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改善都有重要意义。从植物激素基因、生化物质(蛋白质、酶、酚类)等方面对马铃薯块茎休眠和萌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块茎休眠和发芽调控机制研究、马铃薯种植、贮藏保鲜与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苗期叶面喷施调节剂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进行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和块茎间光合产物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前期叶片内蔗糖和淀粉含量;喷施调节剂第34天(块茎膨大期),S3307和DTA-6处理促进叶片中淀粉含量向块茎中转运降低叶片内淀粉含量,利于源器官的物质输出;S3307和DTA-6显著增加各取样时期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S3307和DTA-6在喷施后第18和34天显著增加块茎可溶性糖含量;马铃薯块茎内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叶片内蔗糖和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S3307和DTA-6处理均显著促进单薯重,同时DTA-6处理的单株薯数也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调控马铃薯的多项生育过程,包括代谢生理、产量形成、品质改善等。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的影响,详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效应。基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展望了我国在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多效唑是一种新型的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使用,可使马铃薯增产明显,品质明显提高。一、使用优势1.矮化株高马铃薯喷施多效唑后,株高要比对照减低1/2,节间缩短1/3以上,茎干变粗,叶片变小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和效率明显提高,从而促进养分专项块茎生长。  相似文献   

6.
刁鑫 《种子世界》2021,(11):0045-0047
马铃薯俗称土豆、洋山芋、山洋芋、地蛋等,属于茄科一年草木植物,块茎可供人食用。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接近全价实物。随着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对优质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进一步促进了脱毒马铃薯的发展。脱毒马铃薯在生产前,可以对马铃薯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马铃薯抗病害能力。脱毒马铃薯种植技术在于选择高质量的脱毒马铃薯薯种和配套的种植技术,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脱毒马铃薯的概念,并从马铃薯的选址、选种、薯种处理、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当地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类植物甾醇类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马铃薯中StCYP85A3作为BR合成酶的编码基因,功能仍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从‘川芋10号’马铃薯中克隆出该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催化BR合成的典型亲氧结合域,属于CYP85As家族成员。通过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块茎芽眼及根中表达量最高,且芽眼中的表达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块茎芽眼休眠解除时表达迅速升高。同时发现外源BR可诱导马铃薯芽眼及根中StCYP85A3表达量升高,从而显著促进了种薯萌芽及幼苗根的伸长。通过在拟南芥野生型及cyp85a2突变体中过表达StCYP85A3发现,过表达株系种子萌发及根系伸长都早于野生型,同时回补株系弥补了突变体种子萌发、植株根系生长迟缓的缺陷。此外,外源BR对过表达株系种子萌发、根系伸长无显著促进作用,但显著促进了野生型、突变体及回补株系种子萌发、根系伸长。上述马铃薯及拟南芥试验结果表明, StCYP85A3具有促进萌芽及根系伸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种子萌发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多种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参与和调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使种子活力、幼苗形态、内部营养物质及酶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脱落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生长素五类植物激素和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水杨酸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调节机制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芽苗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块茎的休眠和发芽对于块茎生产和加工极为重要,延长块茎休眠期有助于降低块茎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从而提高其应用价值。本研究用PCR方法从马铃薯中克隆了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NCED)编码基因St NCED1,并构建了马铃薯块茎特异表达启动子CIPP驱动的St NCED1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 BIC-St NCED1,然后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栽培品种"陇薯3号"获得转化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得到5株抗性苗,PCR检测证明St NCED1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qRT-PCR检测表明St NCED1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试管薯中的表达量分别比未转基因的对照增加2.10~8.09倍。该研究有助于培育块茎休眠期延长的马铃薯新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钾肥及配施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种类及其配施方式对马铃薯钾积累和产量性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硫酸钾相比,硫酸钾与氯化钾配合施用能够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促进茎叶中的钾向块茎中转移,增加块茎中钾的积累量和分配比例。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氯化钾和硫酸钾都能够增加马铃薯块茎产量。基肥和追肥中含有两种钾肥的处理所得块茎的产量和品质都优于单独施用一种钾肥处理,因此马铃薯生产中可以适量施用氯化钾。基肥中氯化钾施用比例不宜超过50%,追肥中氯化钾的施用比例可以大于50%,氯化钾的总施用比例应控制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11.
以马铃薯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研究旱作地区施肥对马铃薯铜素营养和生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氮磷化肥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各器官铜含量和全株铜素累积吸收量,促进了铜素从叶茎向块茎转移,二者配施对铜素吸收有正交互效应。每生产1 000kg块茎,平均吸收铜(Cu)3.28g。施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等级,增加了块茎淀粉和粗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分析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之间的相关性,于2018-2019年马铃薯生长季开展不同种植管理模式的田间试验,通过分析马铃薯单薯鲜重和块茎膨大速率等随结薯天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块茎膨大参数与单薯鲜重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了马铃薯块茎膨大特性及其与单薯鲜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单薯鲜重随结薯天数呈“S”型曲线变化趋势,在结薯35d后,水肥一体化(TI)处理的单薯鲜重显著高于常规水肥(TC)处理;各处理马铃薯块茎膨大速率随结薯天数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块茎膨大速率达到最大值成熟期时,TI处理的块茎膨大速率高于TC处理,但差异不显著;马铃薯块茎膨大主要参数均与最终单薯鲜重呈正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快增期膨大速率R2和缓增期膨大速率R3均与平均膨大速率R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说明TI处理可以保障水肥的精准供应,特别是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以有效防止植株早衰,提高块茎膨大快增期和缓增期膨大速率,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干物质积累,而TC处理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容易出现肥料供应不足的情况,抑制了马铃薯块茎膨大。此外,马铃薯块茎平均膨大速率和最大膨大速率主要受块茎快增期和缓增期膨大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田长恩 《茶业通报》1993,15(4):9-11
茶叶是我国最主要的饮料,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很大,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茶叶单产不高,质量下降,致使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措施很多,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其中之一。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加速茶树繁殖、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就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与技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土壤通气性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克新10号和克新11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土壤通气性对马铃薯某些生理特性和块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证明,改善土壤通气性,可以增加功能叶片ATP含量,提高功能叶片ATP酶活性;增加块茎中ATP含量和脱落酸(ABA)含量,提高块茎中ATP酶活性。促进14C同化物由叶片向块茎的运输和分配,提高干物质在块茎中的分配率;极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介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范围,着重介绍了其在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各浓度的优缺点。结果显示,几种生长调节剂互配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种子生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控制花芽分化比例、提高坐果率和结实率、促进子粒充实以及降低种子的落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在提高种子产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糖料作物上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及在糖料作物上的科学应用,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在糖料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产量形成、糖分积累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塑造理想株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质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特别是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毒害作用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加大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复合使用和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为糖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旨在满足马铃薯生产中茬口衔接、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不利气候下稳产等对马铃薯出苗早、齐、壮的需求,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用基于有益活菌或工程菌提取物的5种生物制剂进行种薯处理,对多重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5种生物制剂较常规化学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种薯萌芽和芽根同生,出苗期提前2~7天,播种后49天的出苗率提高3.33%~17.78%。其中,表现最好的为酵母核苷酸衍生物和VDAL,种薯萌发和生根均显著高于对照。霜冻后,生物剂拌种处理在恢复前期促进植株生长,由此促进恢复后期的块茎发育,较常规化学处理增产8.39%~24.03%,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保产效果。多马道黑、酵母核苷酸衍生物、根肽和VDAL体现出较好的保产效果,可作为种薯处理剂投入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19.
甘薯品种与三倍体种间杂种2n花粉系杂交,用4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克服其低结实性,首次获得有生活力的后代植株.观察上述杂交的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生长,卵细胞受精,胚发育及种子形成的过程,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各种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实率,其中以配方100  相似文献   

20.
自1977年Ries等首先报道了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及其增产效应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均有一些报告。三十烷醇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活性,能导致一些促进生长有关的重要生理效应的加强,从而促进植物生长。但是,三十烷醇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报道不多。为了探索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