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探究PRKCB基因对三穗鸭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NAStar软件MegaAlign程序结合Chromas软件对120只三穗鸭(Anas platyrhyncha domestica)PRKCB基因的遗传位点变异进行筛查鉴定,用SPSS 18.0软件分析SNP位点与蛋壳品质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三穗鸭PRKCB基因第14内含子检测到g.1158465 C>T、g.1158519 G>A和g.1158524 G>A这3个SNPs突变位点,每个突变位点均产生3种基因型,且均为中度多态位点。g.1158519 G>A和g.1158524 G>A突变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g.1158465 C>T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则显著(P<0.05)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g.1158519 G>A和g.1158465 C>T位点之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个SNPs共组成5种单倍型和8种双倍型,优势单倍型H5(TGG)的频率为0.492,优势双倍型H2H5频率为0.200。关联分析显示,g.1158519 G>A位点的AG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P<0.05)高于GG基因型个体,双倍型H1H3个体的蛋壳厚度显著(P<0.05)高于H3H5个体的蛋壳厚度。研究结果提示,PRKCB基因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蛋壳品质,其中g.1158519 G>A位点可作为改善三穗鸭蛋壳品质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IP3R3对蛋壳性状的效应机制及其在蛋壳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价值,为开展蛋壳品质改良分子标记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深入研究IP3R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打下基础.[方法]以288羽三穗鸭为研究对象,收集45周龄母鸭生产的鸭蛋,测定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壳重;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对三穗鸭IP3R3基因SNP位点进行鉴定,使用SHEsis进行单倍型及连锁不平衡分析,通过RNAfold预测不同单倍型的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并以SPSS 18.0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对三穗鸭IP3R3基因SNP位点与蛋壳品质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三穗鸭IP3R3基因外显子上发现2个SNPs位点,分别位于第49外显子的g.35195T>C和g.35207G>A,均属于同义突变,且均存在3种基因型,对应的多肽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30和0.276,属于中度多态位点(0.25C和g.35207G>A位点产生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HWE<5.991),但2个SNPs位点间不存在强的连锁不平衡(D'为1.000,γ2为0.111).2个SNPs位点联合可构建3种单倍型和6种双倍型,优势单倍型H3(TG)的频率为0.495,劣势单倍型H2(TA)的频率为0.208;单倍型H1、H2和H3的mRNA二级结构最小自由能分别为-475.50、-476.50和-476.10 kJ/mol,表明2个SNPs位点的突变能引起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改变.g.35195T>C和g.35207G>A位点对三穗鸭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形指数、蛋重和蛋壳重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双倍型H1H1个体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双倍型个体(P<0.05,下同),双倍型H2H2个体的蛋形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双倍型个体,其他双倍型个体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三穗鸭IP3R3基因与蛋壳品质有一定关联性.在三穗鸭IP3R3基因外显子上发现的2个SNPs位点能引起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改变,其构建的双倍型可作为主效候选基因或与主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鸭蛋壳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OCX-32基因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为长顺绿壳蛋鸡的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长顺绿壳蛋鸡为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筛选OCX-32基因SNP多态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表达谱,运用SPSS 19.0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SNP位点基因型或双倍型与所测定性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长顺绿壳蛋鸡OCX-32基因中检测到3个SNPs位点,分别是位于内含子1上的g.22592323G>T及内含子3上的g.22597350T>C和g.22597555G>A.卡方(χ2)检测结果发现,g.22597350T>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下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3个SNPs突变位点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共发现4种单倍型和8种双倍型,单倍型H1和双倍型H1H2频率最高,分别为0.523和0.34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OCX-32基因在长顺绿壳蛋鸡12个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表达量排序为肾脏>心脏>子宫>腹脂>小肠>脾脏>肝脏>腺胃>胸肌>胰腺>肺脏>肌胃.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22597350T>C位点CC基因型在蛋壳强度和蛋壳重2个品质指标上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双倍型H4H4个体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其他7种双倍型个体,蛋壳重显著高于H2H4个体.[结论]OCX-32基因内含子变异能影响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检测到的3个SNPs位点可作为鸡蛋壳品质选择的遗传分子标记,其中突变位点g.22597350T>C的CC基因型和双倍型H4H4是影响蛋壳强度和蛋壳重的关键基因型和双倍型,有利改善蛋壳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穗鸭转录激活子4基因(ATF4)多态性与蛋壳品质的相关性,揭示禽类ATF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蛋壳品质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三穗鸭为研究对象,经PCR扩增获得ATF4基因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查三穗鸭ATF4基因全部编码区的变异位点,运用SHEsis计算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卡方值(χ2)等,利用PopGen32计算各SNP位点的观察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Ne)及多态信息量(PIC),并以SPSS 18.0中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SNP位点对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结果]在三穗鸭ATF4基因第3外显子(Exon-3)上发现3个SNPs位点(g.2394G>A、g.2571A>G和g.2667A>G),均属于同义突变.3个SNPs位点在三穗鸭群体中均呈中度多态性(0.25G位点对三穗鸭蛋重和蛋壳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g.2667A>G位点对蛋壳厚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g.2394G>A位点对蛋壳品质性状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双倍型H2H2(AAGGGG)的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形指数均最高,是对三穗鸭蛋壳品质最有利的基因型,且3个SNPs位点共同对蛋壳品质的影响效应明显大于单个SNP位点.[结论]三穗鸭ATF4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g.2394G>A、g.2571 A>G和g.2667A>G),均属于同义突变,其中g.2571A>G和g.2667A>G位点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3个SNPs位点组合基因型对蛋壳品质也产生显著影响,可作为鸭蛋蛋壳品质选择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OC-116基因第1外显子多态性对鸡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以长顺绿壳蛋鸡为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OC-116基因第1外显子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多态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在OC-116基因第1外显子共检测到2个中度多态且完全连锁的SNP位点,分别为g.45667632 TC和g.45667671 GA,均产生3种基因型。通过卡方(χ~2)检验发现,2个SNPs基因型分布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共存在2种单倍型和3种双倍型。基因型CC、AA和双倍型H2H2在蛋质量上显著高于基因型TT、GG和双倍型H1H1(P0.05),基因型TT、GG和双倍型H1H1在蛋形指数上显著高于基因型CT、AG和双倍型H1H2(P0.05),基因型CT、AG和双倍型H1H2在蛋壳强度上显著高于基因型TT、GG和双倍型H1H1(P0.05)。综上,基因型CC、AA和双倍型H2H2是改善蛋壳品质的有利基因型和双倍型,揭示g.45667632 TC位点和g.45667671 GA位点可作为蛋壳性状选择的标记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Ca~(2+)调控基因ITPR2是细胞内一种重要的配体门控,钙离子跨膜转运活性的关键调控因子,影响钙蛋壳的品质,对ITPR2基因多态性与蛋壳品质间的关联性角度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利用该基因指导蛋鸭的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本文以三穗鸭(Anas platyrhyncha domestica)为材料,采用常规PCR、直接测序等方法筛查ITPR2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在ITPR2基因中共发现4个SNP位点,分别处于内含子10的g.128643840 GA、g.128643903 GA和g.128643906 GA,以及内含子14的g.128659401 TG,4个SNP位点中g.128643840 GA和g.128643903 GA位点三穗鸭群体中基因型分布均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平衡)(P0.05)。4个SNPs均对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g.128643840 GA、g.128643903 GA及g.128659401 TG位点能显著提高蛋壳强度(P0.05),g.128643840 GA位点显著影响蛋黄色泽(P0.05)。研究结果可作为蛋壳品质遗传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贵州特产长顺绿壳蛋鸡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的多态性对蛋壳品质的影响,采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3.0设计1对引物,扩增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利用双向直接测序和序列比对法挖掘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SNP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ITPR1基因第17~19内含子区共发现3个SNP位点,分别为位于18内含子上的g.18853584 GT、g.18853600 AG突变位点和19外显子上的g.18853848 CT突变位点;3个SNP位点均为中度多态,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共检测到4种单倍型和7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位于19外显子上的g.18853848 CT突变对蛋壳厚度有显著影响,TT、CC基因型显著高于TC基因型(P0.05);双倍型H3H3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测定值最高。综上,长顺绿壳蛋鸡ITPR1基因RYDR-ITPR结构域中g.18853848 CT突变可能是影响蛋壳厚度的标记位点,双倍型H3H3可能是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的有利双倍型。  相似文献   

8.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是钙信号的主要介质,可以调节许多与神经功能相关的过程,能介导Ca~(2+)与细胞功能的外部信号的关键信使。本文以114只三穗鸭DNA为模板,通过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基因突变对三穗鸭蛋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三穗鸭CALM1基因6对特异性引物中共发现3个突变SNPs位点,分别位于第2内含子g.21554634AG、第3内含子g.21554954TC和第4内含子g.21558072AT,多态性分析均属于中度多态(0.50P0.25),卡方(χ~2)检验结果显示各位点基因型分布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关联性分析中3个位点对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和蛋重都达到了一定的影响,对蛋壳强度达到了极显著的影响。因此,可通过筛选3个位点的AA、TT和AA基因型来提高蛋壳的强度,减少在运输过程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yoG和MEF2a基因聚合效应对鸭屠宰性状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与鸭屠宰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提供研究基础,为鸭屠宰性状的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240只三穗鸭为研究素材,扩增MyoG和MEF2a基因并进行PCR产物直接测序以检测两基因所有外显子的单核苷酸突变(SNPs)位点。运用SPSS 18.0软件中的GLM统计模型对MyoG和MEF2a基因的SNPs所对应的不同基因型与三穗鸭屠宰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根据单基因关联分析结果,将对屠宰性状存在显著影响的MyoG和MEF2a基因的多态位点利用软件PHASE 2.0构建聚合基因型,再进行聚合基因型与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在试验群体中一共发现8个SNPs,其中在MyoG基因中有6个SNPs被找到,MEF2a基因中找到2个SNPs位点,在所有突变位点中,其中MyoG基因的g.2977G>C位点发生的G/C突变使密码子由GAG变为GAC,所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天冬氨酸;而MEF2a基因中的两个多态位点,g.47915G>A位点发生的G/A突变使密码子由GAA变为AAA,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赖氨酸,g.47918G>A位点的G/A突变引起的密码子由GAT变成AAT,所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天冬酰胺。剩下的5个突变位点均属于同义突变,并未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此外,进行?2适合性检验,除了MyoG基因的g.1131C>T位点和MEF2a基因的g.47915G>A、g.47918G>A位点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外,其他的突变位点均处于平衡状态。单基因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yoG基因g.1131C>T和g.2204G>A突变分别对胸肌率、体重和全净膛重有着显著影响,其所对应的纯合子基因型CC、GG型为优势基因型。MEF2a基因g.47915G>A/g.47918G>A位点影响全净膛率,GA基因型个体属于优势基因型个体。通过挑选出与屠宰性状(胸肌率、体重、全净膛重和全净膛率)有关联的MyoG基因g.1131C>T/g.2204G>A位点与MEF2a基因g.47915G>A/g.47918G>A进行聚合效应分析,结果显示,聚合后的8种聚合基因型个体的全净膛率,在各基因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TTGAGA基因型的平均值最高,其次为CCGGGA基因型;其他3个指标各基因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其中体重和全净膛重存在正相关,都是CCGAGA基因型的平均值最高,CTGGGA基因型的平均值次之;CCGGGG基因型的胸肌率平均值最高,其次是CCGGGA基因型。结果显示,单个基因的平均值最高的基因型分别为CC、GG和GA,在两基因聚合后在4个指标中CCGGGA基因型都不是最优的组合,说明两个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结论】两个基因间存在互作效应,所以用单个基因分子标记进行选育可能会顾此失彼,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本研究的聚合优势基因型个体偏少,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验证分析,进行更多基因的聚合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挖掘IL8R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以长顺绿壳蛋鸡、黔画乌鸡和威宁鸡为材料,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IL8RB基因进行SNP筛查,对突变前后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鸡群体IL8RB基因中共检测到2个错义突变位点,g.22589443 CT突变共产生3种基因型,为中度多态,引起亮氨酸变成丝氨酸;g.22589512 CT突变共产生2种基因型,为低度多态,引起苏氨酸变成甲硫氨酸.卡方(χ~2)检测结果表明:g.22589443 CT位点在长顺绿壳蛋鸡群体的基因型分布极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1),在黔画乌鸡和威宁鸡群体基因型分布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P0.05);g.22589512 CT突变位点在3个鸡群体基因型分布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3个鸡群体IL8RB基因2个SNP位点间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2个SNP位点联合共产生3种单倍型和4种双倍型,单倍型H_1和双倍型H_1H_1出现的频率最高,单倍型H_3和双倍型H_2H_2出现的频率最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种单倍型自由能为:TCCCCT,稳定性为:CTCCTC;2个SNP位点引起氨基酸变化但未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变化.IL8RB基因变异与黔画乌鸡肉品质关联性分析发现,双倍型H_1H_1个体的肉色指标显著高于H_1H_3个体(P0.05),其他各SNP位点及双倍型在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所检测到的这2个SNP位点或许可作为改善鸡肉品质遗传标记,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钙释放酶激活钙调制器1(ORAI1)与三穗鸭蛋壳品质的相关性,构建三穗鸭DNA混合池,运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三穗鸭ORAI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进而筛选出对三穗鸭蛋壳品质有显著影响的SNPs,同时对三穗鸭ORAI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三穗鸭ORAI1基因编码263个氨基酸,组成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构成;在扩增段共发现3个SNPs,分别是T84C、C188T、A471G,均为同义突变,未造成氨基酸的改变,但引起该基因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的变化,并且各突变位点在突变前后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以上结果提示,ORAI1基因有3个SNPs,可作为改善蛋壳品质分子标记位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MBL1基因第一内含子与第二外显子多态性及分析MBL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和乳品质的关联性,为培育优质抗性奶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CR、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对596头中国荷斯坦牛的MBL1基因内含子1和外显子2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SHEsis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3个新的SNPs,包括内含子1上G855A1个SNP位点;外显子2上G2651A突变为错义突变,导致第2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异亮氨酸;T2686C突变为同义突变,仍编码丙氨酸。单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关联分析表明,G2651A突变位点AA基因型个体体细胞评分(SCS)显著高于GG、GA基因型个体(P0.05);G855A、T2686C位点的突变与体细胞评分、乳脂率、乳蛋白率、305d产奶量相关性都不显著。共构建出8种单倍型,发现19种单倍型组合;其中H2H2单倍型组合个体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为最高;H3H7单倍型组合个体体细胞评分最低,与H2H2个体差异极显著;H4H4单倍型组合个体305d产奶量最高。【结论】H3H7可作为乳腺炎抗性选择的分子标记。H2H2单倍型组合个体虽然乳蛋白率最高,但体细胞评分也最高,对乳腺炎易感,为不利单倍型组合。H4H4单倍型组合305d产奶量最高,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体细胞评分影响不大,所以此种基因型组合可以用来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3.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到IGFⅡ基因外显子区5个SNPs位点,并分析其对不同周龄京海黄鸡体重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5个位点分别发生G64A、C173A、G6707C、T7506C、G7641A的单碱基突变,P3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最小二乘方差分析表明,FF和FG基因型个体的12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差异,FF基因型个体的16周龄体重显著大于其余基因型;组合基因型AB/CC/EE的12、16周龄体重显著大于AB/CD/EE基因型个体,AB/CD/EG基因型个体的8周龄、300日龄体重均显著大于AB/CD/EE基因型个体,推断IGFⅡ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体重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14.
选用135头体重(493±33)kg,年龄相近皖东育肥牛,颈静脉采血,利用DNA直接测序法测定CAPN1、CAST基因多态性;试验结束屠宰试验育肥牛,取肉样分析皖东牛肉质性状,分析肉质性状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结果表明,皖东牛CAPN1基因存在AA型和BB型2种基因型,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其中内含子8的C429G和G437A位置各1个突变位点,内含子9的C572T位置1个突变位点,外显子9的G458C位置1个突变位点;CAPN1基因中度多态且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皖东牛CAST基因有CT基因型和CC基因型,5个SNPs位点,其中内含子8的A220G、A223G和G239A位置各1个突变位点,外显子9的C369T和G375A位置各1个突变位点;CAST基因中度多态并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BB基因型皖东牛肌肉剪切力肉质性状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CT基因型皖东牛肌肉剪切力肉质性状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基因型对其他肉质性状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CAPN1和CAST基因多态位点与肌肉嫩度密切相关,可作为皖东牛肉质性状提升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SMPX基因在麦洼牦牛中的遗传多态性,并筛选其SNP位点,分析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与其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牦牛优良性状定向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89头健康成年的麦洼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DNA混合池技术辅以直接测序法筛选候选基因的SNPs,同时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基因型与牦牛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麦洼牦牛SMPX基因的3个外显子区域未发现突变位点,在启动子区域共检测到2个SNPs,分别为G532A和C1481G,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属中度多态(0.25PIC0.5),且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分析显示,除G532A位点在纯黑麦洼牦牛中GG型个体的体高显著高于AA型个体外(P0.05),其他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在牦牛生长性状上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MPX基因与牦牛生长发育性状相关,G532A位点可作为影响牦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标记用于后续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长顺绿壳蛋鸡为试验对象,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OC–116基因g.45670562—g.45670994和g.45669431—g.45670163区域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运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多态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结果显示:OC–116基因存在4个SNP位点,分别为位于第2外显子上的g.45668081 GT、第3外显子上的g.45669143 TC、第3内含子上的g.45669061 AG和g.45669101 TA,g.45668081 GT和g.45669143TC为同义突变,4个SNP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卡方(χ~2)检验表明,4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45669061 AG位点的AA和AG基因型的蛋壳厚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的(P0.05),g.45669143 TC位点的TT和CT基因型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的(P0.05),揭示g.45669061 AG和g.45669143 TC位点可作为蛋壳性状选择的标记性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研肉鸡IL8RB基因变异对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结合序列比对软件筛查鉴定IL8RB基因外显子2遗传变异,分析其与‘黔画乌鸡’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黔画乌鸡’IL8RB基因外显子2中发现4个中度多态的同义突变位点g.22589317 C>T、g.22589423 C>T、g.22589485 C>T和g.22589476 T>C,4个SNP位点均产生3种基因型,基因型分布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g.22589317 C>T位点对嫩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因型TT个体的嫩度值显著高于基因型CC个体(P<0.05);g.22589423 C>T和g.22589476 T>C位点均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g.22589423 C>T位点的基因型TT个体显著高于基因型CT个体(P<0.05),g.22589476 T>C位点的基因型CC个体显著高于基因型CT和TT个体(P<0.05).【结论】综合各基因型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揭示g.22589317C>T位点的CC基因型、g.22589423 C>T位点的TT基因型和g.22589476 T>C位点的CC基因型是改善肉质的有利基因型,可能作为提高肉鸡肌肉品质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草鱼EST文库中载脂蛋白A-I-1基因(Apoprotein A-I-1,apoA-I-1)3'非编码区进行SNPs筛选,在珠江水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群体144个样本中发现2个SNPs位点。C792T位点的CC型占46.53%,CT型占50.69%,TT型占2.78%;G851A位点的GG型占77.08%,GA型占20.83%,AA型占2.08%。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个SNPs位点与草鱼4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792T位点TT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851A位点GG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GA型和AA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且GG型个体的体长和头长均值与GA型和AA型个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双倍型D3(TTC792T-GG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高,D6型(CCC792T-AA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低,且二者在体长、体高、头长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C792T位点TT型为有利基因型;G851A位点GG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为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草鱼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为加快草鱼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法对草鱼EST文库中载脂蛋白A-Ⅰ-1基因(Apoprotein A-Ⅰ-1,apoA-Ⅰ-1)3’非编码区进行SNPs筛选,在珠江水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群体144个样本中发现2个SNPs位点.C792T位点的CC型占46.53%,CT型占50.69%,TT型占2.78%;G851A位点的GG型占77.08%,GA型占20.83%,AA型占2.08%.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对2个SNPS位点与草鱼4个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792T位点TT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CT型和CC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G851A位点GG型个体的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头长均值高于GA型和AA型个体的生长性状指标值,且GG型个体的体长和头长均值与GA型和AA型个体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2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6种双倍型,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双倍型D3(TTC792T - GG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高,D6型(CCC792T-AAG851A)个体的体质量均值最低,且二者在体长、体高、头长均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推测C792T位点TT型为有利基因型;G851A位点GG型为有利基因型,AA型为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为草鱼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候选标记,为加快草鱼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PCR-SSCP方法对京海黄鸡骨调素基因第6外显子和部分第6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京海黄鸡各周龄体重和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4个核苷酸位点出现多态,共有5种基因型组合.这5种基因型对4、8、12、16周龄体重、成年体重、300日龄蛋重、蛋壳重、66周龄产蛋数有显著效应;对开产日龄、300日龄产蛋数、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效应均不显著.H3型个体出生重最低,为31.53 g,但其4、8和12周龄体重最高,而其成年体重又最低.8、12和16周龄体重最低的基因型均为H5.H4型个体出生重最高,为33.07 g.H2型个体300日龄蛋重和蛋壳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H5型个体66周龄产蛋数最高,为196.17枚.结果显示,该基因可能是调控生长和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