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铁皮石斛有机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栽培方式对各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在水分管理、有机肥应用、防病避病等措施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铁皮石斛有机栽培才能实现,从而确保产品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广东地区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珍稀中药材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品质,促进广东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以不同种源的铁皮石斛为试验材料,研究种苗类型、附生树种以及施肥方式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的影响,同时对设施栽培和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广东、福建、云南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为材料,将穴盘苗附生于松树、杉树、龙眼树,施以控释肥,仿野生栽培效果最佳;仿野生栽培3年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生物碱含量可达40.5%和0.0367%。  相似文献   

3.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结合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从不同因素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与分化、不定芽诱导与增殖、生根与壮苗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概况,从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两大方面总结了铁皮石斛的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铁皮石斛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管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铁皮石斛栽培及光合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的生长受到温度、光照度、水分等环境因子以及栽培模式、种植品种、内生菌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阐述了不同生境条件下,铁皮石斛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90%,喜弱光,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光照度有差异。今后应系统研究环境因子和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质量、产量的影响,深入分析铁皮石斛与内生菌的共生关系,重视品种筛选,为生产优质、高产的铁皮石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极为匮乏,该研究通过设施栽培,对铁皮石斛进行了人工繁育。结果表明,4年设施栽培,通过积极的田间管护,铁皮石斛平均产量达12446.25kg/hm~2,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不会对铁皮石斛品质造成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优质铁皮石斛红鑫一号的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从2010年开始,在德宏州芒市云南云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苗圃种植优质铁皮石斛红鑫一号,探索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根据栽培实践,对优质铁皮石斛红鑫一号的栽培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铁皮石斛的高产栽培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活体植物附生铁皮石斛试验,研究不同植物、不同附生方式对附生铁皮石斛性状的影响,从而选择出较佳附生树种和探索其附生栽培的可行性,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蒲葵和中东海枣等棕榈科植物是理想的铁皮石斛附生树种。  相似文献   

8.
介绍基于物联网的铁皮石斛仿野生高品质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即通过对铁皮石斛田间生态指标和多糖的测定,筛选出高品质铁皮石斛品种;通过种苗选择、基质配制及附生种植等技术对铁皮石斛进行仿野生种植;利用智能化物联网栽培管理系统对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进行监测和调控,达到智能化栽培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成功开发出可在树上种植的铁皮石斛,大大降低种植成本、提升铁皮石斛的产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路。铁皮石斛有"天下第一仙草"美称。但石斛虽好,繁殖栽培难度却很大,致使其价格居高不下,普通百姓难以享受。为突破石斛的人工栽培难题,斯金平率研究团队深入浙、云、贵等7省20余县市,对108个石斛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选育出高品质石  相似文献   

10.
习水县引进铁皮石斛人工大棚栽培已经5年了,笔者结合几年来指导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宜习水县的铁皮石斛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种植者有益。  相似文献   

11.
习水县引进铁皮石斛人工大棚栽培已经5年了,笔者结合几年来指导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适宜习水县的铁皮石斛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种植者有益。  相似文献   

12.
制定浙北地区铁皮石斛仿野生贴树栽培技术规程,为浙北地区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提升及其种质改良提供技术支持,从种植环境、种苗驯化管理、贴树栽培、栽后管理、产品采收和包装储存等技术环节总结浙北地区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铁皮石斛属于药用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但是这种植物生长速度较慢,不具备较强的自身繁殖能力,加上采挖过度等原因,铁皮石斛面临灭绝的窘境。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开始以人工方式对铁皮石斛进行栽培。虽然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但是病虫害现象仍极为严重,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病虫害防治要点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丹霞地貌铁皮石斛和人工繁育苗的2年生和3年生茎作为材料,研究其性状显微特征和多糖含量变化,分析丹霞地貌铁皮石斛在人工繁育和栽培过程中有无品质变化,以期为丹霞地貌铁皮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繁育苗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显微性状鉴别、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测定方法,对丹霞地貌铁皮石斛与人工繁育苗的性状特征、茎显微构造和多糖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含量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丹霞地貌铁皮石斛的茎呈紫红色,叶为紫绿色,节间不明显;人工繁育苗的茎则呈深绿色,叶为浅绿色,节间明显,其株高、茎粗和节间长度均大于丹霞地貌铁皮石斛。两者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直径、皮下层细胞直径和层数、鞘纤维直径和数目、维管束直径和数目、木质部和韧皮部厚度、草酸钙针晶长度、导管直径、木薄壁细胞直径、鞘细胞壁厚度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丹霞地貌铁皮石斛和人工繁育苗茎的基本组织中分布着大量多糖颗粒,经染色后呈深紫红色,人工繁育苗的多糖颗粒呈现聚集状,被显色更深;多糖颗粒直径与含量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丹霞地貌铁皮石斛的总多糖含量高于人工繁育苗。【结论】丹霞地貌铁皮石斛与人工繁育苗在性状显微特征和代谢产物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性状特征、显微结构特征、多糖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特征均可作为鉴别丹霞地貌铁皮石斛和人工繁育苗的鉴别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适合铁皮石斛的种植基质多种多样,这些基质有共性,也有特性。通过对其栽培环境因子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和种植铁皮石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铁皮石斛引种试验,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栽培方式对其各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适宜在梅州市栽培种植,选用木刨花+木屑或稻谷壳+木屑进行台架床栽或盆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中最珍稀名贵的物种,内含多糖、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新型栽培技术的进步,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模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综述了铁皮石斛林下附树栽培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铁皮石斛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以营养繁殖为主,野生条件下生长很慢,自然更新能力差,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大棚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本文从铁皮石斛大棚建设、种苗选择、种苗处理、基质处理、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铁皮石斛人工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铁皮石斛大规模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席刚俊  赵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40-19742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属于国家二类保护药用植物。铁皮石斛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甘露糖,对人们的健康具有独特的保健与药用价值。文章系统地简述了铁皮石斛的总体发展概况、产业政策、品种选择及种苗组织培养生产,重点讨论了栽培技术要点和种植基地的区域性和安全性以及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施肥技术、病虫害等因素对铁皮石斛药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展分布范围并保证种植基地的安全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栽培品种的选育对药材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试管苗工业化生产能够快速的培育出质量优良的品种;光照、基质、施肥、采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栽培品的质量。因此,根据这些理论基础,设计出一整套高效、安全的铁皮石斛种植栽培的模式,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品质,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铁皮石斛附生棕榈科植物对其相关性状的影响,探索了铁皮石斛附生棕榈科植物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