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观赏海棠是营造可食用型植物景观的重要植物材料。本研究选取天津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八棱海棠和‘绚丽’海棠,对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和叶片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和对比,以期为园林生产中不同海棠树种果实的营养价值参考和最佳采收时间提供合理建议。结果表明,4种海棠果实成熟时间有明显差异,‘绚丽’海棠成熟最早,八棱海棠最晚。西府海棠和珠美海棠果实含水量高达80%,鲜食口感好,熟后3 d内采收最佳;八棱海棠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者,果熟后6 d左右采收最佳;‘绚丽’海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者,营养价值最高,含水量低,适于加工食用,果熟即采最佳。本研究为观赏海棠在可食用型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砧木对线辣椒品种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野立姆’‘格拉夫特’‘部野丁’‘富根卫士’4个半野生辣椒品种作砧木,选用线辣椒品种‘辛香8号’和‘多娇’为接穗,以‘辛香8号’和‘多娇’的自根苗作为对照,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1)‘辛香8号’与‘格拉夫特’‘部野丁’的嫁接处理(TX2、TX3)显著地提高了线辣椒果实产量,‘多娇’与‘格拉夫特’的嫁接处理(TD2)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增产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2)在果形方面,除砧木‘富根卫士’外,其他砧木嫁接在2个品种上均表现出辣椒果实变大的趋势,砧木‘部野丁’处理(TX3)的果长、果径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21.73%和14.81%,砧木‘野立姆’与‘多娇’处理(TD1)和‘格拉夫特’与‘多娇’处理(TD2)的果长、果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及胎座宽均高于对照(CK2),其中果形指数、果肉厚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3)在营养品质方面,以‘辛香8号’为接穗的4个处理中,果实干物质质量分数均高于对照(CK1),且TX1、TX2、TX3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以‘多娇’为接穗的4个处理中,TD1、TD2和TD3的果实干物质高于对照(CK2),且TD3与CK2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方面,TX1、TX2、TX3处理均显著高于CK1,以‘多娇’为接穗的4个处理中,TD1、TD2、TD3的果实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高于CK2,且TD3与CK2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果实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方面,TX2、TX3显著高于CK1,以‘多娇’为接穗的4个处理中,TD3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CK2;在以‘辛香8号’为接穗的各处理中,唯有TX4处理显著降低维生素C质量分数,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以‘多娇’为接穗的各处理中,TD1、TD2、TD4质量分数均显著地低于CK2。(4)在所选择的4个嫁接砧木中,‘野立姆’在2个品种上均表现出提高辣椒素类物质质量分数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他砧木均表现出降低辣椒素类物质质量分数的趋势,且TX3、TX4,TD2、TD3、TD4的下降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品种杨梅Myrica rubra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早佳’‘Zaojia’和‘荸荠种’‘Biqizhong’2个杨梅品种为试材,比较研究了果实的单果质量、可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有机酸、维生素C质量分数和在成熟过程中糖和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早佳’杨梅单果质量高于‘荸荠种’杨梅,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质量分数相近。随着果实成熟,2个品种杨梅的总糖质量分数在果实成熟中后期均快速上升,总酸质量分数在果实成熟期都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而2个品种维生素C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不相一致。成熟果实的品质指标表明:‘早佳’杨梅柠檬酸质量分数占总酸质量分数的92.0%,草酸质量分数最低,仅占4.0%,因此‘早佳’杨梅属于柠檬酸型水果。‘早佳’杨梅商品经济价值优于‘荸荠种’杨梅,成熟期早,完全成熟的‘早佳’杨梅果实中的总糖、葡萄糖和果糖质量分数均高于‘荸荠种’杨梅,完全成熟的‘早佳’杨梅中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比‘荸荠种’杨梅高28.0%和51.2%,总酸质量分数接近,糖酸比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镉污染农田下不同低吸收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5个低镉吸收品种‘中浙优1号’‘ Zhongzheyou 1’、‘中浙优8号’‘ Zhongzheyou 8’、‘华浙优71’‘ Huazheyou 71’、‘甬优17’‘ Yongyou 17’和‘甬优1540’‘ Yongyou 1540’,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某村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试验,探究5种低吸收品种水稻生长情况及对镉的吸收转运特征。  结果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器官中镉的积累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穗;在成熟期,除‘中浙优8号’外,其余水稻品种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茎、根、叶、糙米、稻壳;不同水稻品种中,‘华浙优71’水稻品种的根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的茎和糙米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相同器官中镉积累情况不同,根茎叶中镉质量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和分蘖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糙米镉与千粒重、水稻产量、土壤全镉和土壤有效镉无显著相关。  结论  筛选出‘中浙优8号’为镉污染稻田的优选品种,后期可进一步对其低吸收积累特征进行探讨。图1表5参32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LED光质对辣椒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黑暗处理为对照,采用LED白光、红光和蓝光分别对辣椒(Capsicum annum L.)P1833的采后果实进行处理,并对果实质量和硬度、辣椒素类物质、维生素C、氨基酸含量等商品性和风味营养指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白光处理可显著降低辣椒果实中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P<0.05);LED红光处理的辣椒果实质量和硬度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LED蓝光处理果实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显著高于LED白光和红光处理,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白光处理(P<0.05)。此外,LED蓝光处理辣椒果实中的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对照的2倍,且人体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和其他光质处理。综上,LED白光能够延缓辣椒果实褪绿,LED红光可保持果实商品性,LED蓝光在增加果实氨基酸营养价值方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资源的评价方法。  方法   以10个南瓜品种为试材,测定植株生长、果实、质地、种子、品质等相关的30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不同南瓜品种间各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玩偶’‘Doll’的雌首花节位最高,‘红栗’‘Red Chestnut’和‘蜜本’‘NGMB’分枝性较强,‘日本黑’‘Black Japan’的叶柄直径、叶片显著大于其他9个品种,叶绿素SPAD值则最低,‘旭日’‘Rising Sun’和‘锦栗’‘Jin Li’的叶绿素SPAD值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锦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质量分数均最高。‘红栗’果肉色度值最高,色度角最低,周长最大,单果质量最大。奶油系列和‘黄狼’‘Yellow Wolf’果肉较硬,‘奶油NL1’‘Cream NL1’‘奶油Y’‘Cream Y’和‘黄狼’的果皮韧性差异显著。‘旭日’种子数最多,‘奶油’南瓜系列种子数较少;‘红栗’种子质量最大,且其种子的纵径和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7.240%。  结论   以5个主成分及单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提取主成分特征值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构建了南瓜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得分最好的品种为‘红栗’,‘奶油NL1’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新疆吐鲁番产区酿酒葡萄的最佳采收期,对不同成熟期‘美乐’(Merlot,ML)果实和葡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多酚指标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感官分析法确定果实中各项成熟指标的相关性,筛选对品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并确定最佳采收期。结果显示:8月14日及之后的葡萄达到技术成熟;8月28日的‘美乐’葡萄果皮、果籽、葡萄酒中酚类物质总量达到最高,且酿造的葡萄酒质量最佳;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一级指标总酸,二级指标皮总单宁,三级指标籽总酚的‘美乐’葡萄最佳采收期判定的指标体系;不同采收期‘美乐’果实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8月28日的‘美乐’葡萄品质最好。可见,‘美乐’葡萄适宜在8月28日前后 采收。  相似文献   

8.
生产上常通过测定葡萄果实的糖、酸质量分数确定采收时期,而葡萄果实的酚类物质与糖、酸合成并不完全同步,其质量分数在传统采收期并未达到最高。以2013年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下营村2个地块的‘梅鹿辄’葡萄果实为试材,分析从正常采收至延迟采收期间浆果的果粒质量、体积、总酸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Brix值以及酚类物质(包括总酚、花色苷及黄酮醇)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单粒质量和体积以及总酸质量分数随采收期的推迟呈下降趋势,浆果果皮/浆果质量比以及可溶性固形物°Brix值则呈上升趋势。果实酚类物质质量分数随采收时间推迟均呈上升趋势,通过延迟采收显著提高2个地块葡萄果实的总酚、花色苷及黄酮醇质量分数。因此,在9月末至10月初降雨较多的年份,延庆地区‘梅鹿辄’葡萄可推迟至10月20日以后采收,通过延迟采收能够提高延庆地区‘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瑞阳’苹果适宜的采收期,并探究不同采收期果实品质及耐贮性差异。采摘不同成熟度‘瑞阳’苹果,绘制淀粉染色图谱,分析果实品质及相关性,测定贮藏过程中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淀粉染色图谱能够反映果实成熟度的变化,可结合盛花期作为确定‘瑞阳’苹果采收期的评判标准。结果表明,采收期Ⅰ(盛花期后160 d)在采收时硬度最高,贮藏期间果实品质下降快;采收期Ⅱ(盛花期后170 d)贮藏期间硬度保持较好,具有较高的糖酸品质、外观色泽,较低的失重率和发病率;采收期Ⅲ(盛花期后180 d)失重率和发病率相对较高。‘瑞阳’苹果最适宜采收时期是采收期Ⅱ,该采收期糖酸比为41.93,硬度为7.180kg·cm-2左右,呼吸强度为2.77 mL·kg-1·h-1;淀粉染色图谱等级4级左右。  相似文献   

10.
美味猕猴桃新品种‘瑞玉’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猕猴桃新品种‘瑞玉’与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的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新品种‘瑞玉’的综合品质。【方法】以西安猕猴桃试验站种质资源圃的新品种‘瑞玉’及其他11个美味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在果实达到成熟期测其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可食条件下测其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其他11个猕猴桃品种相比,‘瑞玉’的单果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分别为81.11g和0.83%;果形指数和维生素C含量居中,分别为1.42和83.53mg/hg;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最高,分别为24.50%,21.28%,12.09%和14.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和0.868;可溶性糖含量与干物质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和0.841;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9。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主成分1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可滴定酸含量;主成分2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主成分3所携带的信息主要是单果质量和硬度。【结论】新品种‘瑞玉’的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且综合品质较高;主成分分析显示,12个猕猴桃品种品质优劣的顺序依次为‘金魁’、‘翠香’、‘瑞玉’、‘海艳’、‘哑特’、‘徐香’、‘晨光’、‘贵长’、‘秦美’、‘秋明’、‘海沃德’和‘米良一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铁线莲属Clematis栽培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引进和应用铁线莲栽培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叶、花、果性状的生长物候期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其观赏性。  结果  ①20个铁线莲品种可分为常绿和落叶2种生态型。②植株在杭州地区的萌芽期、抽枝展叶期多集中在2月上中旬至3月中下旬,花期多处于4—6月(‘蓝焰’‘Bagatelle’和‘蓝光’‘Blue Light’等7个品种在7—12月可以2次开花)。③萼片多为紫红色系、蓝紫色系或具2种颜色以上的复色系。  结论  经观赏性评价和聚类分析,‘蓝焰’和‘茱莉亚夫人’‘Madame Julia Correvon’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Ⅰ级),Ⅱ级含‘羞嗒嗒’‘Innocent Blush’等4个品种,Ⅲ级包括‘乌托邦’‘Utopia’在内的3个品种,Ⅳ级包括‘朱卡’‘Julka’在内的9个品种,Ⅴ级含‘蓝光’和‘丹尼尔德隆达’‘Danniel Deronda’。Ⅰ和Ⅱ级的6个品种可优先在杭州地区推广应用。表12参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熟度对常规粳稻Oryza sativa种子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春江糯6号’‘Chunjiangnuo 6’、‘绍糯9714’ ‘Shaonuo 9714’、‘秀水121’‘Xiushui 121’、‘秀水14’‘Xiushui 14’和‘浙粳70’‘Zhejing 70’等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比较并分析成熟度对鲜种子含水量、千粒重及发芽率的影响。  结果   鲜种子含水量随成熟度增加不断降低。与正常收获时期(‘绍糯9714’在盛花期后68 d,其他品种在盛花期后73 d)的种子相比,5个粳稻品种的干千粒重于盛花期后50~55 d达最大值,增加了0.9%~2.6%,以‘春江糯6号’和‘绍糯9714’增长最为明显。5个粳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随收获期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发芽率均于盛花期后50 d达到最大,与正常收获时期的种子相比发芽率增加了1.0%~7.1%,以‘秀水121’增长最为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鲜种子含水量和千粒重均与发芽率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对不同粳稻品种鲜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进行二次项建模可较好地预测种子发芽率,回归方程为:y=-0.099 6x2+5.739 5x+15.883 0。  结论   随成熟度增加,粳稻不同品种种子质量逐渐升高,千粒重和发芽率在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稳,如收获过迟则会引起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  方法  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 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  结果  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  结论  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相似文献   

14.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土壤、叶片、果实养分与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Lingwuchangzao’品质的关系,用于建立灵武长枣的科学施肥体系。  方法  以宁夏灵武市5个灵武长枣栽植基地的果实、果树叶片及土壤为试材,通过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相关性。  结果  不同栽植基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栽植基地普遍缺锰;灵武长枣果实纵径与土壤全钾、果实硬度与果实氮呈负相关;果实滴定酸与土壤速效钾、叶片磷、果实氮呈正相关,与果实铁呈负相关;果实氮与土壤有机质、叶片铁、果实锌呈正相关,与土壤硒呈负相关;果实钾与土壤有效铁呈负相关,与土壤全磷呈正相关;果实锌与土壤速效钾、叶片锌、果实氮呈正相关。  结论  灵武长枣栽植基地应增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特别是锰,而应减少铁的施用量。表11参24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湖南省不同类型土壤起源的辣椒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湖南省辣椒资源主要分布在红壤、水稻土和紫色土地区.水稻土起源的品种、晚熟品种居多,植株生长势强,果粗大,肉厚,产量高,TMV相对抗性指数平均值大,干物质、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较低.紫色土地区起源的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弱,果细长、肉薄,CMV、炭疽病相对抗性指数、干物质、辣椒素含量平均值最高.红壤地区起源的品种大多数性状的平均值介于水稻土和紫色土地区起源的品种之间,单株产量,CMV和炭疽病相对抗性指数平均值最低,维生素C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在茄Solanum melongena生产中的作用。  方法  以单施化肥为对照(ck),设置有机肥替代基肥中50%化肥氮(T1)和有机肥替代基肥中100%化肥氮(T2)2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处理对露地茄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结果  相比ck,处理组土壤pH显著升高(P<0.05),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P<0.05);单果质量和单株结果数均显著提高(P<0.05),产量增加了13.8%~22.3%,其中T1产量最大,为70 099.5 kg·hm?2;处理组茄果皮花青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茄外表皮紫红颜色更深;果实中镁和硫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和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T1综合效果更优。  结论  选择有机肥替代基肥中50%的化肥可以有效地提高露地茄产量,改良品质,并改善土壤肥力。表9参40  相似文献   

17.
干辣椒品种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评估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选育品质优良的干辣椒新品种,对21个干辣椒品种果实的综合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9-13,99-14与99-17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优,表现为果实细长、果肉较薄、单果种子数少、营养成分含量高、辣味浓,果重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干物质与辣椒素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与维生素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The rice cultivars carrying dep1 (dense and erect panicle 1)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hieve both high grain yield and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agronomic and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ose cultivars associated with high yield and high NU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refore, we evaluated the yield performance and NUE of two near-isogenic lines (NILs) carrying DEP1 (NIL-DEP1) and dep1-1 (NIL-dep1) genes under the Nanjing 6 background at 0 and 120 kg N ha–1.  Grain yield and NUE for grain production (NUEg) were 25.5 and 21.9% higher in NIL-dep1 compared to NIL-DEP1 averaged across N treatments and planting years, respectively.  The yield advantage of NIL-dep1 over NIL-DEP1 was mainly due to larger sink size (i.e., higher total spikelet number), grain-filling percentage, total 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harvest index.  N utilization rather than N uptake contributed to the high yield of NIL-dep1.  Significantly higher NUEg in NIL-dep1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N and dry matter translocation efficiency, lower leaf and stem N concentration at maturity, and higher glutamine synthetase (GS) activity in leaves.  In conclusion, dep1 improved grain yield and NUE by increasing N and dry matter transport due to higher leaf GS activity under field conditions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period.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指天椒品种。[方法]以从国外引进的4个指天椒品种为供试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商品性、抗逆性及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个指天椒品种均表现商品性好、植株长势旺、抗逆性较好。4个品种中,艳红、GL-5和红香为相对早熟品种,红利为较迟熟品种;艳红的抗倒能力最强,其余3个品种的抗倒能力无明显差异;4个品种均不发生青枯病;鲜椒产量以艳红最高,达到22 725.0 kg/hm2,与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GL-5次之,为19 380.0 kg/hm2;干椒产量以红利最高,达5 827.5 kg/hm2,艳红和红香次之,分别为5 344.5和5 454.0 kg/hm2。[结论]可根据指天椒的不同用途加以推广,艳红比较适合作为鲜椒品种加以推广,红利比较适合作为干椒品种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