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更好地在绿地景观中利用地被植物,在对嘉兴环城河公园绿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地被植物的种类共有54种,隶属27科43属,分析了耐荫和半耐荫地被在环城河绿地中林下、林缘和滨水的植物景观。从应用种类和栽培管理及养护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邱能捷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127-129,146
对茂名城区公园绿地棕榈科植物应用现状、分布、使用频率,以及与其他植物的配置形式等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棕榈科植物在茂名城区公园绿地中应用的种类和特点,为棕榈科植物在茂名乃至粤西地区公园绿地景观植物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态园林及节约型园林理念的提出,园林绿化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作为营造丰富的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为例,主要就其主岛地被植物资源的应用进行调查,对其地被植物应用的种类、观赏特点、花期等进行分析,总结出现阶段该公园主岛地被植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区公园绿地中草本花卉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80-8583
通过对北京城区主要公园绿地中的草本花卉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出北京城区公园绿地中草本花卉的应用种类、应用频度和常见的应用形式,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期为北京市草本花卉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庆元县城区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大乡土树种在公园绿地中的推广应用,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在对公园绿地绿化中乡土树种应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庆元县城区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种类,分析了乡土树种的功能及应用优势,归纳出公园绿地中乡土树种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为公园绿地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襄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和襄阳市中心城区城乡土地规划(2010—2020)中公园绿地变化统计数据,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体系计算其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结合该市空气质量指数多年变化特征评价其中心城区的绿色发展进度。结果表明:襄阳市中心城区2010—2020年城区城市公园规划效果良好,规划前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4 320 hm~2,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6 258.04万元,2010—2020年城区城市公园规划过程中新建公园绿地面积4 140 hm~2,新增公园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5 997.30万元,规划后公园绿地总面积为8 460 hm~2,公园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2 255.34万元;但城区间公园绿地增长不均匀,樊城区增量最大,新建公园面积2 340 hm~2,占樊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的95.9%,襄城区增量最少,新建公园面积675 hm~2,占襄城区公园绿地总面积的19.1%;结合襄阳市空气质量指数多年变化特征可以看出,襄阳市城市绿色发展已初具成效。  相似文献   

7.
常德市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明  向国红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36-3040
为了配合常德市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通过对常德市城区园林绿地中地被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归纳统计,从地被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多样性、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常德市应用的地被植物类型丰富、栽培形式多样、群落结构合理、注重应用乡土地被植物;并且认真地分析了园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乡土地被植物资源开发、科学引入外地地被植物、改善分布的均衡性、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充分利用生态习性、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杭州加大了对地被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在各种城市绿地中配置许多新优地被植物,从而大大丰富了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提升了景观品质。选取杭州市近年新建的17个住宅小区,对其小区绿地内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小区绿地内采用的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较为丰富,共计有147种,隶属48个科。  相似文献   

9.
地被植物在公园绿地中的配置——以高桥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被植物的特征、功能及配置原则。以高桥公园为例,阐述了地被植物的配置与配置效果,并提出了地被植物的配置建议,为合理应用地被和精细化绿地养护提供了示例,为节约型园林作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丽水城区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公园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丽水地被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亚芬  潘李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27-15329,15358
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地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配置地被植物,使其成为植物造景的元素,既能有效提高景观质量,为城市绿化建设营造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多质感的立体景观,又能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减轻污染,为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在对温州市公园绿地中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公园实例具体分析地被植物配置形式,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期为蓬勃发展的温州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明确地被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景观应用,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分析安徽省芜湖市内的赭山公园、镜湖公园、九莲塘公园、滨江公园(一期)和雕塑公园的地被植物应用状况。结果显示,5所公园常用地被植物共有94种,其中草本41种、木本53种,麦冬等7种草本及洒金桃叶珊瑚等32种木本地被植物应用最多;各公园的滨水区域地被植物应用各具特色,常应用迎春花、火棘等地被植物作为衔接。笔者就芜湖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为城市公园地被植物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安康市中心城区的综合公园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地及广场绿地共计九个地方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灌木在安康城区的生长状况及应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安康今后城市绿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郁闭度林下植物应用情况,为营建林下特色地被植物景观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和深圳公园绿地林下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林下植被景观较好的绿地空间作为样地,测定样地林下郁闭度,详细分析不同郁闭度下适生的地被植物种类、构成特征及配置特色。【结果】共记录到耐阴地被植物92 种(品种),以天门冬科、竹芋科、天南星科种类居多,其中43种地被耐阴性强,适宜在郁闭度超过0.9的林下环境生长;31种地被对林下光照具有较宽的适应幅度;多数观花植物在郁闭度低于0.8的环境才有良好的开花表现,应用耐阴色叶地被可弥补林下地被景观色彩单调的不足。林下地被植物配置模式以片植、列植、带状群植和自然式配置为主,宜根据景观功能及烘托的主题特点合理选择。【结论】广东地区公园绿地林下耐阴地被植物种类丰富,植物以自然配置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观赏草的概念及其生物学特性,并重点论述了观赏草在园林绿化花镜、地被植物、公园绿地、岩石园、园林水景、绿地边界和屏障以及园林庭院中的应用,以供园林绿化建设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明确了地被植物概念的基础上,对京杭大运河通州段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共采用地被植物41种,其中主要为矮生灌木类和宿根草本类植物,缺少野生乡土地被植物的采用。地被应用形式基本以片状丛植和灌木色块修剪为主,较为单调和生硬。针对此现状,作者提出应用乡土地被植物、注重多种地被植物的组合配置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3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对城区公园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等指数对北京市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内共有公园绿地斑块105个,绿地面积5 565.74 hm~2,占城区总面积的4.07%。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50 hm~2的大型斑块为主,占总绿地面积的77.66%,缺少社区公园等小型斑块绿地。公园绿地斑块密度为1.89个·k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78,优势度指数为0.83,均匀度指数为0.49。绿地斑块景观分布不均衡,分布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8.
地被植物对于提高园林绿地景观效果、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岛市城阳区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约有50余种,主要有鸢尾、萱草、平枝栒子、迎春、石楠、火棘、五叶地锦等,阐述了地被植物在青岛市城阳区园林绿地中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GIS和空间分析技术对苍南县城区绿地进行研究,指出苍南县绿地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苍南县城区水系、道路、公园现状,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目标,构建城区生态网络。通过研究专项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制定了绿色水基础设施、绿色核心、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等分项规划,旨在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